北宋有坦克-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起义战争爆发了。
先是沙州人张议潮发动起义,唐人群起响应,很快占领了沙州。张议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以上地区在今甘肃、新疆、青海境内)等十州,最后张议潮降唐。
这还没完,这边都起义了,这吐蕃国内的争斗还是没完没了的争斗不休,不仅没有关心这边反而争斗的更加的变本加厉。
吐蕃王室分成两支,连年混战。吐蕃在各地的将领也拥兵称雄,彼此争立。
这个时候的吐蕃,国内全然大乱,将领变成了诸侯,而过去一些归属吐蕃的部落也相继脱离吐蕃的管辖,这让原本就动乱的吐蕃更乱了。
事情还没到此结束,一场更大的起义爆发了。
这是一场奴隶跟平民的大起义,席卷了整个西藏地区,于是吐蕃王朝在这样的局势下崩溃了……
崩溃了……
之后的吐蕃就已经彻底变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谁,也不服谁!
虽然吐蕃名义上还是吐蕃国,但是在国内却没有一个真正的王来说话,而是一些诸侯王系控制着。
而大唐,也衰弱了,唐朝,没了……
中原大地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国内也是动乱不已,谁也没闲工夫去管吐蕃那边,再加上吐蕃天然的高原反应以及吐蕃那边消息闭塞,中原大地这边也不清楚吐蕃那边的具体情况。
而且,吐蕃这边虽然内乱,分成好几个诸侯控制吐蕃,但是这些诸侯王系们却是比较低调。
是的,非常的低调。
低调到只在本国境内活动,从不派兵袭扰外面的其他国家,开始把自己当成一个透明人。
就这样,这些个诸侯王系带着纷乱的吐蕃又苟延残喘的渡过了百多年,而中原这边也已经是大宋当家,宋朝掌控天下。
可是,大宋虽然掌控了中原,但是由于燕云十六州为辽人所占,时刻备受辽人的袭击,北宋的国防重心都在北边,哪里还有功夫在意西南这边的吐蕃,再加上现在的吐蕃也低调老实,于是西南这边就一直安稳平安的渡过了两百年前后。
不过,国防重心虽然在辽人,但是却也没有对吐蕃太过于松懈。
跟临近汉族中原这边的甘,青,川,滇等地吐蕃诸侯联系比较密切。而掌控这一带的诸侯对大宋朝也是向往,多次遣使向宋朝皇帝纳贡,并乞官职,宋仁宗封厮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后来又检校太保充保顺,河西等军节度使。
此后,这一带的吐蕃诸侯系的子子孙孙都在大宋担任了官职。
而到了最后,直接并入了大宋。
这一块地区,就是如今大宋朝二十六路中的秦凤路!
秦凤路,就是这么来的!
而这期间,南诏国也因为国**乱,最后被段氏建军,最后一统南诏国,建立了大理国。
ps:这章或许科普知识比较多点,但毕竟是史小说,有些背景必须得要交代下,让大家都知晓,因为现在的剧情就是主要以西南这边为主。
感谢书友:yunqingai的1000起点币打赏。(未完待续。。)
第五五九章:段誉的美娇妻有多少?
雅州,就是后世雅安的位置。
在雅州这边待了几天后,让吐蕃那边知晓了麒麟军的存在后,李初这才率领大军南下进入黎州。
黎州过去再往南,这边就是一个争议地区。
这是一个争议地区,跟罗氏那边不同,这块地盘,在大宋的领土上地图上,这块地区是属于大宋朝廷的版图,可是在大理国的版图上,这块地区却是大理国的版图。
宋朝管这块地区叫……
叫没有名字。
属成都府路管辖,不同于成都府路内其他各州都有一个名字,这个州却没有名字。
这个没有名字的州府,住的都是少数民族,以黎族、彝族为主,由两林部、虚恨部、邛部组成,这其中邛部最大,范围也是最广,其次则是两林部,在这个地区的西北,南广部则在这个地区的虚恨部。
这块地区,甚至连一个县城都没有。
是的,没有县城,全是各部族的大小部落组成,平日里赶集什么的也都是在某些部落的位置临时交易罢了。
就跟隔壁再隔壁那个罗氏部族一样,都没有县城。
而在大理国,大理国则将这块地区管叫建昌府。
是为大理国的地盘。
这块地盘到底是属于谁的,这块地区的人民自己也说不定,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去了,那边来兵了他们就属于那边,就这样反反复复的,大理国曾经也派兵来过这边,只是相比之下,大理国对这块地区的民心以及掌控力显然是比大宋好一些。
这些是李初在在黎州这边了解的信息。
西南这边都是大山密林,天上的卫星在这边起到的作用非常的低,只能看看一个大概的地形罢了。
好在,这边有一条大路可以直接南下进入大理国。
这条路是由一条河流而来的,在河流的两边形成的小平原沟渠,由于百万年的冲刷形成的,一直往南,汇入金沙江。
这条河流给成都府跟大理之间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李初这次率领麒麟军南下大理国,也是主要走这条道路。
在雅州,李初给这次带出来的十四万的大军全部换装了。
主要是更换最外面的麒麟服。
如今在四川云南这边多山林树木的地区,红色的麒麟服太过于显眼了,李初给他们全部更换成了绿色的迷彩。
外袍的款式还是原来的款式,就是上面的颜色图案变成了绿色的迷彩而已。
这次出征大理国,李初一共带出来了十七万的士兵。
其中五万麒麟军本部,十万水军,两万颖水军。
他留了三万水军在变州、悻州、成都府一带协调工作,而孙安则领着两万颖水军去了利州,李初则带着十二万大军在雅州,在雅州待了这些天,孙安的两万颖水军也从利州返回,如此李初身边则有十四万的大军。
进入了两林部后,李初在当地找了个土人作为向导,一路沿着雅砻江南下。
李初跟宋徽宗说要南下大理,以高氏叛乱为理由介入。
这是麒麟军南下的理由。
当初是李初不知到细节。
毕竟当初也没及时去查度娘百科,朝廷那边似乎也没有因为这件事狐疑什么,同样施天逸也没有因为这件事而表达什么。
后来,李初通过度娘百科搜索了大理国的史后,这才发现自己闹出了一个大乌龙。
是的,一个天大乌龙。
高氏叛乱,这在大理国的史上确实发生过,发生的时期也是北宋,只是,并非是现在。
高氏掌权叛乱,威逼大理国上明帝段寿辉退位退位为僧,自立为王的事情,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二十年前的事了。
而现在,李初却以这个事情为借口理由去干预大理国,这就尴尬了。
能不尴尬么,拿着二十年前的事情去介入,这让别人怎么看?
不过,尴尬归尴尬,无所谓了。
反正就是一个借口而已。
什么借口都可以。
高氏叛乱掌权,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可是,二十年后,这高氏难道就不会再反叛了吗?
李初心想,这也是施天逸对此没有多说什么的原因,反正就是一个借口,不需要让人相信,只需要让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借口就可以了,就足够了,足够扯起大旗行事了。
高氏叛乱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这个高升泰才当了两年的皇帝就病死了,临死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要让儿子高泰明将政权还给段氏。
于是,段正淳当上了皇帝。
高氏虽然将政权归还了段氏,但是在朝堂上,高氏在仍有很大的势力,这宰相的位置依旧是高氏所掌。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段正淳也在十三年前出家为僧,将皇帝位置传给了儿子段誉。
段誉!
就是后世金庸所写的《天龙八部》当中的段誉。
这段正淳也是天龙八部里面的那个风流倜傥的段正淳。
只是,不知道这个段誉是否如同小说里所写的那般,会北冥神功,会六脉神剑呢?
哈,夸张了些。
武功是吹了些,但是这段誉的那些美娇妻应该不会少吧?
是与不是,到时候见了就知晓了。
大军一路南下,很快就抵达了落兰部,到了这里,这已经出了争议区域了,是彻彻底底的进入了大理国的境内,这建昌府的都城也在前方了。
大理国那边也发现了这北边出现的大军,建昌福那边连忙的组织了一千多人前来拦截。
北有十四万麒麟军,而东则有十万的海宁军。
如此多的大军逼境让大理国国内一片迷惘,谁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哪怕是大理国的国主段誉,也亦是不太清楚。
段誉是个有所作为的君主,他明白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是立国之本。尽管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由于宋太祖的“不暇远略”的方针而有所疏离,然而大理国仍然一直向宋朝称臣。
段誉特别重视加强与宋朝的联系,入贡大理马、麝香、牛黄、细毡等土特产,还派幻戏乐人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宗的礼遇,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等。
有这层关系在,段誉可没认为这边境出现这么多大军是来针对他大理国的。
再加上他也知晓大宋的北边有西夏,有辽人,大宋的重心都在那边呢。
是已,到如今这边都没能警惕。
很快,从建昌府出来的一千拦截的士兵跟麒麟军碰上了。
(未完待续。。)
第五六零章:节目录制
安宁河,就是冲刷出黎州进入大理的道路的河流,这条河流在邛部附近的别湖流出来的,一路往南直下金沙江,也给这连绵不断的山脉开辟出了一条道路。
建昌福的县城木逵县就在这条道路的中间,麒麟军沿着这条道路南下进入大理,这木逵县是必经之地。
从木逵县出来的一千大理国的士兵也在木逵县外四十里的地方跟麒麟军碰面了。
大理国的政治制度什么的,都是效仿北宋的制度,这边的县城官位什么的都是按照北宋的照搬来。
这一千的士兵领军的是驻扎在木逵县附近的大理禁军,有两个营,原先是驻扎在这边防范北边的吐蕃的,如今看见了宋朝大军来了,连忙调派了一个营的禁军,再从县中的守卫里抽调一百,又从四周抽调了四百民兵,一起组建成一支千人部队前去查勘情况。
大宋跟大理之间,自大理建国以来几乎是没有战争。
而且大理还是大宋的属国,年年向大宋进献物品,这木逵县的知州也猜不到这麒麟军大军入境是来做什么的。
这一次,乃是这位知州亲自跟着大军前行,想看探勘下这大宋大军无声无息的悄然进入大理国的原因。
“止步,请问前面是哪位将军当面?不知贵国大军进犯我大理国是为何意?”
木逵县的知州高建平一骑当先,在四个大宋禁军的护卫下拍马上前喊话。
麒麟军中的先头部队乃是牛皋的那支两千五百人的军指挥,如今的牛皋已经晋升为了军都指挥使,这次进攻大理,李初点了他为头号先锋,打虎将武松担任他的副指挥使。
李初没有在军中。
他在天上。
他在直升飞机上面。
他肩上扛着一架摄像机,身上绑着直升飞机的安全带,正坐在飞机的舱门旁,将手里的摄像机对准着下面的进行拍摄。
为了保证这次拍摄的顺利,李初还花费了许多的定制币对直升飞机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改造。
一是改造直升飞机的噪音,有系统出马,花费定制币后轻轻松松的就将黑鹰直升飞机的噪音给修改了,现在飞机在天上盘旋只有一点儿的声响,下面的人若是不抬头往上看的话很难发现头顶的天空上还有一架直升飞机在上面。
摄像机已经就位。
李初也带着耳麦,调试好了麦克风。
下面的交谈还在继续,牛皋在负责跟这位建昌府的知州磨嘴皮子。双方都交代了各自的身份。
“我军接到了密报,贵国丞相高明顺贼心不死,欲勾结吐蕃图谋大理国君位,为了保证大理国境内的安定,以及西南边境的安定,我等奉朝廷圣旨前来相助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
两军阵前,牛皋拿出了扩音器,将这次出兵的理由唿喊了出来。
在他的后腰上,还绑着一个无线发射器,在脖子下面还挂着一个迷你隐形耳挂式头戴耳麦克风话筒,这个麦克风话筒清晰的将牛皋的话一字不差的全部录入了进去。
直升飞机上,李初在这边也听到了又牛皋麦克风里传来的声音。
这个时候,他尽量的把摄像机画面拉大,对准着牛皋的位置,可惜直升飞机飞的距离有点儿高,即便是李初再放大牛皋那边的距离,这边所拍摄到的画面也依旧是一个大范围的拍摄画面。
“电视机面前的观众们,你们好,欢迎收看江南五套军事节目《动乱的西南》,我是你们的前线占地记者天狼,接下来将由我来拍摄以及解读前线战事的情况。”
李初调整了下嗓子后,继续说道:
“上一期节目,我们对麒麟军的进行了拍摄,了解了麒麟军的威武后,这一次麒麟军已经集结大军南下。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已经进入到了大理国的边界来了,过了这条边界线,前面就是大理国了。”
目前麒麟军跟这一千大理国士兵的对阵位置还是处于大理国跟大宋具有争议的那一块领土上,也就是两林部的位置。
在大理国的版图中,这里已经是属于大理。
在大宋的版图中,这里就是大宋的边界,再往前走一丁点就是真正的大理国边界了。
如今李初要做军事节目,那么这边疆版图就必须得要按照大宋这边的说法来,这要按大宋的说法来,那么现在这个位置自然是属于大宋的,而再前面那些,那才是属于大理国的边界。
李初继续播报消息,对着麦克风说:“观众朋友们,你们现在也注意到了,现在在这边界位置有两支军队进行对持,在我这左手边的位置,这边是我们大宋朝鼎鼎有名的麒麟军,眼下这一支部队乃为麒麟军的先头部队。上一次我们也说道,由于西南这边多山林,所以麒麟军为了更加方便在西南作战,给大军全部换上了绿色的迷彩外袍。
在我的右手边,这支只有千人的部队,这乃是大理国的禁军,从两军的对阵喊话中我们可以听到,这大理国这支千人禁军领头的乃是这大理国建昌府的知州高建平。我们麒麟军,这支两千五百人的先锋部队的主将乃为牛皋,副将乃为武松。
上一集中,我们介绍了解了这位鲁县英雄牛皋,这一次我们将对这位副将武松进行一些简单介绍。
要说这武松啊,我们又不得不说一下另外一个趣事。
这是一位打虎英雄的故事。
这武松啊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18碗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勐虎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太阳快落山时,武松由于酒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