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电子帝国 >

第243章

超级电子帝国-第243章

小说: 超级电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产市场,决定借钱买套房子。也能够借到钱,所以就买了呗,家里急用钱的时候可以把商铺出手。平日里家里还能每年收点儿房租,这难道也犯法了不成?

    我什么时候能够还上那300万?我不是已经还上了么,当初我买了两座商铺,房价的涨幅超出了我的想象,三年我就把其中一座商铺卖掉换了林总的钱,谁能想到三年后的房价就涨到了这个程度了呢?不过这不正好说明了当初我做的决定是正确的?

    你说什么?我为什么认识联创科技的林总?哦,是当初联创科技在白俄罗斯搞的那个电信项目需要邮电部这边的配合。我在这其中帮了林总一些忙……不不不,绝对没有任何违法和违反规定的事情,不信你们去查当年的手续资料好了。

    李信杰很明白。虽然是借的钱,但只要具体的操作程序上没有问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自己以权谋私,哪怕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管是谁都说不出什么来……谁让李信杰就在这个位子上呢?如果换个人在这个位子上。只要一是一二是二的把事情做好了,他也能让林铮把这笔钱借给他。

    “不用,明天让你老婆带着你的借条去我公司那里就是。”林铮站起身来,“好了,就这样吧。”

    说完,扬长而去,桌子上满满的一桌子饭菜,他竟然是一口都没动。

    啧……望着桌子上这满满的一桌子饭菜。李信杰愣了好一会儿,才苦笑着摇摇头:跟这家伙借钱。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

    “你真的打算使劲投资首都的房地产?”肖艳的目光亮晶晶的,林铮并没有和他说起过这件事,刚才听到林铮和李信杰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肖艳好悬没有当场问出来,总算她还记得那不是说话的时候,生生的忍住了。

    “主要是写字楼等商业地产和商铺。”林铮点点头,看到这女人眼底深处的疯狂,林铮登时被吓了一大跳,“别多想,房地产开发这事儿,我想都没想过,首都的水有多深你应该比我清楚,我这辈子就没打算在首都搞什么房地产,正经是买几套房子赚个差价才是真的。”

    “你的胆子也未免太小了点,”听林铮如此说,肖艳有些失望,“有我帮你,我看谁敢不开眼的挡着咱们的路?”

    “免了吧,你帮我?你们肖家这么厉害,想要赚这个钱早就赚了,至于等到现在?”

    “是上面不允许……”

    “说这话你亏不亏心?”林铮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上面的人巴不得你们这些人多在钱这一块上抓挠呢,信不信,只要你们离政治远一点,努力的捞钱,哪怕过分一点儿,也绝对不会有人说三道四……前辈们给你们打下的基础太牢固了。”

    肖艳叹了口气,却没法说什么,林铮这话说得一点没错,现在中枢的那些人巴不得各个革命老前辈的孩子们离政治远一点儿,想要赚钱?好说啊,960万平里公里的土地,你们尽情折腾去吧,有些不合适的地方大家也会装作没看到。

    以肖家的影响力,肖艳的那些兄弟姐妹若是想要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绝对会一路绿灯,想要开发房地产?没问题啊,有些别人拿不下来的地段,对于肖艳的哥哥姐姐们来说,根本就是一句话的事。

    ————————————————————————

    PS:事情总算结束了,走了也好,至少不会让家人那么痛哭,只是可怜那个两岁的小女孩,这么小就没有了妈妈。

    说说还债的事儿吧,之前是欠更40章,还了一章,还有39章,这两天又欠了3章,现在是42章,兄弟们没错吧,昨天和今天是周末,每天两更的。

    从现在开始,要努力还账了,至于求月票,咳咳,真是太惭愧了,兄弟们看着给点吧。(未完待续……)

第443章 水面下的狂涛

    “什么都算你有理,成了吧?”肖艳没好气的瞪了林铮一眼,不过下一秒,她就笑了,“不过我倒是觉得,房地产这一块真的可以做一做啊,现在东三环新开楼盘的均价都到了4500了,昨天我从哪儿走的时候,看到一个叫南馨园的小区的广告,均价4800元/平方起呢,二手房的价格也差不多在3800到4200,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最多到2000年就能涨到1万。”

    “2000年涨到10000?”林铮想了下,摇摇头道,“居民楼是不要想了,涨不了这么快,我估计到2000年的时候,也就在现有的基础上涨50%。”

    “就这么一点?”肖艳皱了下眉头,“现在的房价涨得很快啊。”

    林铮哭笑一声,“写字楼、商铺这样的商业地产和居民住宅楼这样的商品房不是一回事,首都是咱们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其中必然要伴随着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业的兴盛必然要带动商业地产的兴盛,可商品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能说只有那位铁血宰相上台后将房地产产业化和教育产业化了,那个时候才迎来首都房价的疯涨么?如果自己没记错,似乎东三环至四环之间的房价,到2000年的时候才在5500至6500之间,个别小区的房价能涨到7500左右,和现在的房价相比,5年也不过涨了80%。这个幅度并不大,可与住宅楼相比,商业写字楼和商铺的房价就涨的不是一般的离谱。5年的时间将近涨了2倍。

    10年的时候,一个首都的合作伙伴来华强北找林铮的时候和林铮说起过首都的房价,一说起这个问题,那哥们就后悔的不迭,老兄从小生长在首都,据他说,2000年的时候他在东北三环和四环之间买一套115个平方的房子。一平方5600,位置还算可以,周围3公里范围类内大学有七八所。紧靠他家门的就是一所211高校,每天早晚都可以去校园里散步,既清静,绿化也好。一直到06年年初。他们小区的房子也不过7000左右一平方,以首都而言,这价格肯定不便宜,但也不算太过分。

    可到了06年底和07年初,那房价涨的就不是一般的离谱了,到了07年6月份的时候,房价已经已经飙升到了15000一平方,商铺和写字楼的价格自然就更加离谱。

    为什么林铮记得如此清楚呢。因为当初那位首都的合作伙伴曾经后悔的捶胸顿足的对林铮说过,当初他买房子的第二年。小区里面还有些房子没有卖完,这哥们想把他们家那套115平米的房子换成本小区一户在24层还没有售出的、面积为200平米的房子。

    当时那个小区的情况是他所在的15层的房子市场价为7200元每平,24层的房子市场价为7800元每平,房地产开发商提出了一套交换方案,两套房各算总价,再总价相减,最后给房产开发商补那七十多万的差价,就是这七十多万,让这哥们犹豫了,等到2007下半年房价飙升到15000一平方的时候,这位哥们后悔的恨不得拿头撞墙,用这老兄的话来说:“早知道是这样,当初砸锅卖铁也的买下来啊。”

    谁都知道帝都的房价是个什么水平,林铮自忖这辈子也没那本事在帝都的三环附近买一套房子了,自然也没什么想法,只是嘲笑这哥们:“你这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知不知道多少人还在为帝都的一套50平方的小房子拼命的攒首付?”

    肖艳自然不知道这些,不过她也有自己的一番道理,“你说得倒也是,这届政府的心思全都放在如何让经济实现软着陆上呢……东南亚那些国家,现在也快发展到头了。”

    “嗯?这话怎么说的?”林铮心中微微一动,不动声色的问道,“我看东南亚那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很不错啊。”

    “这还不明白?”肖艳看了林铮一眼,“就是因为东南亚那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太快了,所以才要倒霉。”

    难道国家的上层已经意识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逼近了吗?不过倒也是,一个大国的政府,要有足够长远的目光,东南亚那些国家现在的经济形势固然一片兴旺,可其金融和经济结构固有的缺陷恐怕早就被上面的各个智囊给分析透了。

    强忍住心中的震惊,林铮试探着向肖艳问道,“你的意思是……猪养肥了,差不多该杀了?”

    “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吧,”肖艳不疑有他,随意的道,“不过我能知道的就这么多,具体能够在什么时候表现出来,那就不是我能够知道的了。”

    “如果是这样……”林铮沉默了片刻,终于缓缓的道,“应该就是在97年下半年至98年4月之前的这段日子。”

    “嗯?为什么这么说?”肖艳有些惊讶的望着林铮,自己也不过知道大概三到五年后东南亚地区会爆发一场严重的、席卷范围极广的经济危机,但自己知道的也不过就是这么一点,林铮居然能够猜中准确的爆发时间?

    但如果这小子的分析有根据,肖艳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这其中能做的文章就太多了。

    “还记得去年的时候么,在亚洲经济被广泛看好的背景下,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罗宾。克鲁格曼在《外交》上撰文批评了亚洲经济的发展模式,认为仅靠大投入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做法很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就已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迟早要进入大规模调整,他认为这个由市场自发进行的调整时间不会很远。”

    “你看过克鲁格曼的那篇文章?”肖艳真的是要多震惊就有多震惊了:作为一名刚刚四十岁出头的年轻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国内的名声并不显,知道这个人的国人并没有几个,林铮不但看过他的文章,看起来似乎对这篇文章还挺赞同的?

    “看过。”林铮点点头。

    “能给我说一下么?我倒是挺好奇的。”

    “没问题啊,主要是对当前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的点评,认为当前亚洲经济的发展依靠大量投入,许多企业是负债经营,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这样很引起了国外资本的流入,由此会带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企业债务的很大部分以外币标价。”

    “企业的债务一外币标价?”肖艳思索了片刻,终于点点头,“你继续说。”

    “企业债务以外币标价后,由此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或者说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外资流入这些国家后会被换成该国货币,当这个国家的经济规模没有大到一定程度来对这些外资进行足够的吸收和稀释的时候,就会造成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而由于亚洲国家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与美国政府多联系密切,关系特殊,政府需要维持本币与美元汇率的稳定,这就需要增加本币供应,但却造成了信用扩张。”

    “这种情况当然不是政府希望看到的,政府唯一可以采取的手段便是回笼本币,但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并不好,政府想要回笼本币,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出售债券等方式,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本币利率就随之提高。此时,国内外利差的扩大引起了更大规模外资的流入,于是信用继续扩张。”

    “此时,如果中断本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其实是可以遏制这种信用扩张的,但是本币的升值无疑会使该国出口减少,并且进一步影响商业信心,对于这些政府来说,这种情况绝对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所以他们只能放任这种信用持续不断的扩张,简单一点的说,现在的他们可以被认为是在饮鸩止渴,因为这个时候危机已经逼的很近了……保罗。罗宾。克鲁格曼预测,这种情况大约会发生在95年至96年,其实现在已经能够看到一些苗头。”

    “非常有道理。”肖艳低头沉思了良久,终于点点头,示意林铮继续往下说。

    “信用的持续扩张导致了投资和进口的进一步增加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工资水平的提高又导致出口增长速度下降,造成大量的贸易逆差,这个时候,为了缓和贸易逆差,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那些外资贷款直接用于进口,而不是再被转化为货币和信用。”

    “贸易赤字的扩大和市场的不稳定只会给这些经济外向型的国家带来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致命的:让投资者对该国货币失去信心,到了这个时候,外资就不再大量流入,本币也开始有了贬值的趋势……这就已经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夕了。”

    “对于政府来说,此时的选择其实已经不多,要么卖出美元,要么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持本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可下一刻问题紧接着来了,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并不足以支撑卖出美元维持本币汇率,而提高利率则可能引起投资泡沫破灭,到了这个时候,本币无法维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出现贬值:高位均衡转向了低位均衡,其实就是爆发经济危机,市场开始自动进行均衡。”(未完待续……)

第444章 接连不断的好消息

    “这个最后爆发的过程,大约是在97年下半年至98年4月份之间?”沉默了良久,肖艳沉声道,“克鲁格曼在文章里面是这么说的?”

    “不是他说的,是我分析的。”

    “你分析的……”肖艳又是好奇又是好笑,“你就这么有把握?”

    “多少还是有点把握的。”林铮笑眯眯的道,他相信自己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若是这个女人连这点都不明白,那也真的白痴到了一定程度了。

    “这个……能不能给我写一份文字性的东西?”犹豫了一下,肖艳试探着向林铮问到。

    迎着肖艳期待的目光,林铮笑吟吟的、却是无比坚决的摇摇头,“这个责任我可承担不起。”

    “就是这么随便一写。”

    “那你把我说的这番话给人听就是了呗。”林铮越发坚决的摇头:开什么玩笑,哪怕到了现在,自己对经济也不过一知半解,若非自己知道亚洲金融危机铁定会在97年下半年爆发,特意多留意了一下这方面的信息,怎么可能会好好研读保罗。罗宾。格鲁斯曼的这篇文章?在这儿随便吹吹牛也就罢了,写一份文字性的东西?老子是吃饱了撑的还是怎么着?

    林铮不愿意写,肖艳自然拿他也没什么办法,唯有苦笑着摇摇头,“说不定你会错过一个好机会的。”

    “现在的机会也不错,”林铮笑吟吟的摇摇头。“咱们还是说说帝都房地产的事儿吧……我看你对这一块似乎很感兴趣?”

    “没错,我很感兴趣,”肖艳满心的无奈。结合林铮的话,她其实可以肯定,林铮知道的绝对比自己想到的多,可既然林铮不愿意多说这个话题,自己也不能勉强他,只好无奈的回到房地产这个话题上来,点点头。肖艳坦率的道,“我打算给我将来的儿子挣点儿奶粉钱和老婆本……小林,你应该这么想。不管到什么时候,京城房地产的市场的水都不会浅到哪里去,毕竟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这么一个地方,可等再过两年。进入这个市场的人越来越多。到时候水必然要越来越深,现在进来,你起码有一个先发的优势。”

    “京城的房地产市场固然步步危机,可同样,也是步步商机,而且京城能够结下的人脉关系是你在下面无论如何也没法比的,如果你能在京城的房地产做好,不但有利于你开展下面的业务。在人际关系方面也能给你提供很大的帮助……有姐姐我在后面帮你,难道你害怕有人敢坑了你不成?”

    听到肖艳的这番话。林铮不由得沉吟起来:京城地产的水深,这话是没错的,可相比于06年以后京城房地产开发市场,现在的京城房地产开发市场无疑要“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