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当国-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苦归清苦,大家也都不傻,为什么留京做清流才是选,因为在京师升官快,飞黄腾达的机会多,可以没有任何成本的胡言1uan语给自己扬名,然后好处多多。
宋朝的宰相讲究要做过地方上的知州,有地方上的经验才能入中枢,但在大明讲究不出京师,一名进士运气好,二十五年可以熬到内阁辅的位置上,那次一等的,二十几年也能hún个shì郎之类的位置,更次一等,十年左右或许能外放巡抚、布政使、兵备道什么的。
这可都是标准的捷径,如果去了地方,一个七品知县熬二十年能到巡抚已经是烧了高香,更不要入中枢了,谭纶能做兵部尚书,也是因为赶上了倭患,他一个地方官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才一步步的上来。
现在天下太平,自然不会再有这等坏规矩的事情出来,大家只有做清流在京师熬资历一步步向上走,想在地方上做实事提拔到高位,做梦去吧!
但那些入内阁的,做尚书shì郎的,外放出去做巡抚、布政使、兵备道,以及种种实权差事的幸运儿毕竟是部分,剩下的在京师按部就班的苦熬,到最后出去做一任地方官,也就是一辈子了。
人人都想要上进,这些京官上进依靠的是什么,上疏故作惊人之语是一条,如果能把天子nong火了,骗一顿廷杖,那就扬名天下,日后吃用不尽,不过这一招不太好用了,因为王通在京师,有这个凶神在,到时候未必是屁股挨板子,没准是脖子挨刀子,丢了xìng命那就太不值得了。
是有背景,有背景什么都不愁了,可不是人人都有背景,再说了,京师官不值钱,背景不是大到一定程度,一点用处也没有,第三条就是找靠山,京师中就那么几处山头,他自己的mén生故旧还照顾不过来,你倒是有心过去投靠,问题是对方未必有心理会。
所以大部分清流官员都是在熬,等着机会,只不过这机会不那么容易等到是真的,但京师清流,只要不是那读书读坏脑子的,各个都是双眼光,竖起耳朵,寻找着机会的出现。
定北侯、锦衣卫都指挥使,这两个名号有其中之一,那就可以在京师算个山头了,王通有那么大的功勋,有被万历皇帝如此的信任,现在更是在京师的位置站的稳当,这已经不是个山头,而是座山了。
他在这边,想投靠的人车载斗量,但王通和文臣们的恶劣关系实在是尽人皆知,文武本就是隐约对立的两个团体,王通和文人士子已经是势不两立的姿态,谁还敢上mén去折腾。
万一上mén表态拜见,王通不见,投靠不成还好说,可投靠王通不成,回头连个退路都没有,那就是大麻烦,成了京师文人的众矢之的,那连个退路都没了。
不过那几名举人登mén拜见,却让很多人现了机会,原来王大人也是待见士子的,又有人想到,王大人身边武人和生意人不少,文人却是有数的几个,而且还都是举人。
可这举人都已经hún大了,有做到参政的,有做到顺天府丞的,身边那杨思尘倒是没个出身,可这个没身份的举人在京师里的权势比个shì郎也丝毫不差了,要是趁早过去巴结,没准还有更大的好处呢!
想是这样想,大家也不敢妄动,还是那句话,万一王通闭mén不纳,就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世上聪明人多,有人注意到登mén拜访的是来自天津卫的六个举人,原来是乡土情分,既然这样,那也就有了托辞。
这位上mén的都察院御史今年三十一岁,名叫于监汝,也是天津人,四年前得中的进士,他来也是打着同乡拜见的名义过来的,京师里这么多想要上mén拜见的官员,也就是这位有这个理由,说起来也是无奈,天津卫这边地方本来就xiao,举人都出不了几个,这一下子出了六个,都有商户合伙出钱建庙,说是天津卫这等风光,一定是神佛庇佑了。
举人少,进士更是少,天津卫当官的人少,就算是中了进士也都未必能在京里留下,结果这于监汝倒成了个独苗。
平日里一根独苗,无人照应,也只能是在京师里苦熬,这辈子可能也就是个知府的命了,到了现在,这出身天津的事情,可就成了一桩好事。
于监汝虽说找个了不错的切入点,可上mén的时候也是忐忑,为了这个,还专mén准备了十两银子的mén包,谁知道mén房好不好打呢?
不过,这王通府邸的mén房却和别处不同,好像是各处的护兵一样,听了这于监汝的话,也没有拿什么架子,要什么mén包,直接进去通报,也就是短短的功夫,这mén房就出来说道:
“我家老爷请于大人入内!”
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进了mén,这一切事情就都好说了。
别看于监汝今年三十一岁,面相也要比王通老了很多,可见面之后还是忙不迭的跪下,磕了三个头。
“于御史来京几年了?”
起身落座,王通和颜悦sè的问道,王通这个态度,却让这于监汝放下了心,连忙躬身说道:
“学生自从在京师中举之后,就一直住在京师,算起来已经有十一年了。。。。。”
说完之后,却连忙补充说了一句:
“学生在京多年,却也是第一次知道侯爷这边将天津视为乡土,这才冒昧过来相扰,还望侯爷勿怪!”
若进来之后,王通不给什么好脸sè,那于监汝也就没什么可讲的,但王通和颜悦sè,那于监汝就要做得周全了,既然用乡亲的名义过来,那位什么从前不走动,王通却不在意,开口笑着说道:
“本侯在京师的时间也不短,能有乡亲过来,也是高兴,听于御史这口音,已经没有多少乡音了,若是于御史不说自己是天津人,本侯还真听不出来。”
这就是将话题扯开,大家哈哈一笑,说了两句,这于监汝却起身拜下,磕头说道:
“有件事学生本不敢说,却如鲠在喉,难受得紧,朝中数次针对侯爷的言chao攻讦,学生都是跟随上疏,可这些都不是学生的本心,实在是不得不为,要不然就没有办法在同僚中立足,但奏疏上去,学生惭愧之极,夜里辗转不得入睡,好在陛下还了侯爷清白,学生有罪。。。。。。”
说了两句之后,竟然在那里哽咽起来,也有眼泪流下,戏都是做到了十分,王通笑着伸手抬了抬,开口说道:
“于御史且起身,事情已经过去,还提他作甚,本侯和天津卫有乡谊,和于御史算是有缘,今后还要互相照拂才是啊!”
听到这句,于监汝在那里装惭愧的惺惺作态差点就绷不住,险些笑出来,今日就是想过来拉拉关系,却没想到王通居然如此热情,果然是投靠要趁早,这不过是几样薄礼,做了做姿态,王通居然就这样宽待。
他起身刚坐下,却看到王通对着外面打了个手势,管家快步走进,王通对管家吩咐了几声,那管家又是快步离开。
“也是于御史来的巧,本侯这边正好有些话要找人去朝堂上说一说,就请于御史帮忙吧!”
于监汝一愣,双方初次见面,此前没有打过任何jiao道,定北侯要在朝堂上说的事情,想必是大事,就这么轻易的托付给一名初见之人吗?
正迟疑间,却见到管家拿进来一份文卷,王通笑着递给了于监汝。
才看了几眼,于监汝手一抖,文卷差点掉下去,人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颤声说道:
“这如何使得?”
“于御史不想把握这个机会吗?”
王通悠然问道,于监汝顿时是愣住,在那里迟疑了着说道:
“侯爷,学生今日来许多人也是看在眼中,再上这个奏疏,只怕不管是京师各处,又或是关外,都知道是侯爷的授意了,这个恐怕是有违侯爷的本意。。。。。。”
言官上疏,唆使言官上疏的人都是不会在前台1ù面,可如果按照王通的套路来,外人肯定是知道来龙去脉了。
“无妨,就是要让旁人知道是本侯策动。”
王通笑着说道。
第九百二十四章 厚利得人心 清流劾边镇
话说的这般明白,王通尽管脸上挂着和气笑意,可这于监汝却不敢推却了,锦衣卫都指挥使王大人让你做事,你推三阻四的,以为自己是谁。于监汝心下却有点后悔,这世道是不说皇帝,不说太监,不说王通,说其他人那就是言者无罪了,话是这般说,但辽镇总兵李成粱也不是那么好相与的,每年大把的在京师里撒银子不说,兵部、户部更是不知道有多少jiao好的官员,自己冒失上奏,只怕接下来还是众矢之的,在士林中无处容身。
这个结果,和王通不相见狼狈回头没什么区别,本以为来的是个西天极乐地,却没想到是个虎狼窝,左右没有好下场。
数九寒天,屋内虽然温暖可也有限,但这于监汝的半旧棉衣都被汗塌湿了,抬眼看看王通的笑意,于监汝知道自己没什么拒绝的余地了,辽镇李成梁毕竟隔着远,眼前这尊神可是随时能吃人的。
“学生惶恐,既然侯爷看重,学生就应承下此事了,侯爷为国为民,真是让学生这等人惭愧,典读了圣贤书啊!”
既然答应了下来,那少不得也要说几句漂亮话语,王通笑着点头,开口说道:
“于御史仗义直言,可见这忠义之心,于御史这样的贤臣将来必然大有前途!”
说完这话,于监汝身上一颤,又是跪下了,磕头说道:
“学生这就多谢侯爷大恩了。”
都已经如此了,还客气作甚,索xìng打蛇随棍上,王通这话分明是应承了他今后的前途,算是个许诺。
话说到这里,也没什么可说的了,扬思尘所写的已经将改写的都写出来了,这于监汝甚至都不需要润sè,直接挂警名字就能送到通政司去,这于监汝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挂个名字,做个倡议之先而已。
闲读几句,礼节做到,于监汝也就告辞,心中还在那里念叨,王通真是年轻啊,这等事怎么也要上mén三次之后,双方算是熟了才能提出来,怎么一见面就丢出来,这未免太轻忽了些,又有点纳闷,莫非这王通知道自己上mén,早就预备好了,可这也不对,要真能如此,王通岂不是成了神仙。
于监汝还真没猜错,王通是临时起意而已,于监汝要告辞,却又有人走过来在王通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王通伸手示意,让于监汝留步,这更是没什么礼节讲究了,王通笑着说道:
“于御史两袖清风,日子过得也不容易,这次又带了这么重的礼物来,府上也备了些薄礼,请于御史带回去,也让妻儿过个好年,清廉不能连累妻儿啊!”
“惶恐,惶恐,学生愧受了!”
谦逊几句,于监汝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于监汝还真是两袖清风,不过这不是想清廉,而是无奈不得不如此,一个没有背景的清流,怎么会有什么外快,凭着不全的俸禄,吃口荤腥都要算计。
至于说,“重礼”,两条大鱼,四sè干果,于监汝提上mén的也就是这点东西而已,于监汝心中百味杂陈,被王通府上的管家领着出mén,到了mén口,却见到两辆马车在那里等候,不由得一愣,他来的时候,可是让自家的妻弟挑着礼物,一起走过来的。
“于大人请上车!”
王通的管家笑嘻嘻的说道,于监汝有些纳闷的上了马车,管家却跟着上来,外面车夫吆喝一声,驱动了马车,管家对愣愣的于监汝说道:
“于大人,一千两银子,一副赤金的头面,十匹江南的绸缎,这是些许心意,还望于大人不要椎却。”
于监汝舌头在嘴里打了警磕绊,话都说不出来了,推却,谁会去推却,一副赤金的头面饰,怎么也得十几两金子,绸缎也不便宜,这套东西,差不多要一千五百两银子,按目前的俸禄来算,差不多要赚五十年,而且可以算出来,这官肯定是做不上五十年的。
“地久天长,我们家老爷从不亏待为他做事的人。”
那管家又是笑着说了一句,自己撩开帘子下车去了,留下于监汝在那里呆,不过是初次登mén,就有这样的好处,按照京师的价码,这等并不算是诛心置死地的奏疏最多也就能拿到三百两而已,这王通居然给了这么多。
这警数目对于监汝来说,就算上奏之后被罢官也是值了,他一边胡思1uan想,车子不紧不慢的走,很快就到了他家mén口。
下了马车之后,于监汝还是有些不能相信,一看他妻弟的模样,也是浑浑噩噩的,满脸不能置信的神情。
车夫们客气的将东西搬下,准备送进于监汝居住的xiao宅院中,正忙碌的时候,于监汝却看到自家宅院mén打开,自只那六岁的孩子跑了出来,胖乎乎的xiao男孩,身上穿着件半旧的棉袄,看着很是兴奋的样子。
大过年的,自己孩子连件新衣服都穿不上,这次手头宽裕了,要给孩子做身好的,于监汝正在那里想,却被xiao男孩抓住手,开口说道:
“爹,舅舅,娘叫你们快回去,家里有人给送了好多东西呢,还有好多蜜钱果子……”
于监汝这才注意到自己孩子嘴边还有糖果的残清,他和妻弟对视一眼,都是连忙朝着家中走去,于监汝的婆娘正站在院子里,满脸的惊喜和míhuo,一看到于监汝回来,开口说道:
“老爷,就是刚才,突然有人给咱家送来了大批的年货,一口杀好的整猪,两只羊,jī鸭鹅什么的都有,甚至连糖果什么的都是齐备,还有好酒,老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家可是买不起啊!”
自家婆娘先想到的是这个,于监汝不由得有些心酸,他笑毒开口说道:
“咱家怎么买得起,这都是别人送的,你收下就是,过个好年!”
一听他这么说,于监汝的婆娘先是一愣,接着喜滋滋的答应了,连忙吆喝着去忙碌,她这边进屋,从院子外却走进一警掌柜模样的人来,于监汝不认识此人,刚要问,这掌柜自己先躬身笑着说话了:
“于大人前年在黄县那边买的荒地jiao给xiao人,xiao人不辜负大人,开荒养牛,到今年总算有点入息,明年就能有定额入账了,也不太多,每月五十两银子总是有的,若是年景好,或许还能向上涨涨,这是腊月的入息,大人您收好了。
说话间,这掌柜的递过一个银包来,也不等于监汝做什么反应,就点头哈腰的笑着离开,这人一走,进mén的于监汝婆娘却又是出来,诧异的说道:
“老爷什么时候在黄县那边置办了庄子,这银包怕是份量不xiao啊!”
“少说也得五十两,你拿去且收好,黄县,黄县那边可还有能开荒的地吗?”
于监汝感叹了句,黄县就在京师城南几十里不到的地方,那里全都是京师大户人家的庄子,怎么可能还有荒地,而且还能每月出来五十两的xiao庄子,本来临近过年正愁,这一天一件件好事落下来,于监汝的婆娘眉开眼笑的接了银包,开口说道:
“他们还送来了几坛子酒,今警炖rou,咱们家提前过年。”
于监汝刚要笑着答应,却猛地一愣,开口说道:
“让你兄弟别忙活了,我要让他去西城酒楼定个席面,晚上宴请同僚。”
一听这话,于监汝的婆娘就拉下脸来,埋怨说道:
“老爷,日久天长,咱们有了点钱可也不能这么hua费,西城酒楼,那一个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