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三界求道录 >

第19章

三界求道录-第19章

小说: 三界求道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清封有些苦涩,尽管他知道释然不会收自己为真传弟子,但被划分为外门弟子,心中还是忍不住失落。
  看着萧清封的样子,心守也觉得自己说话有些重,安慰道:“师弟也别伤心,说不定这是师父他老人家对你的考验。不管如何,师弟只需努力修行。只要表现出资质,即便师父不收你为真传,还有其他师叔师伯呢。”
  说道此处,心守又提醒道:“不过,咱们炼气士,还是以修为为本,手段为辅。师弟切莫本末倒置!”
  “师兄放心,师弟我省的!”深吸一口气,萧清封强压下心中的失望。
  “算了,师兄我也不多言。还是给你讲讲这天眼术与九字真言吧。”心守也是有眼力价的,不再说此事,转言便说道道术上去。
  “天眼术乃是道术中很普遍的道术,运用十分广,但他并不简单。师弟对鬼神之事比较感兴趣,师兄我也稍微提及一点。”
  “咱们不说神,单说鬼。鬼乃死后魂魄不归幽冥,又机缘巧合没有消散遂为鬼。人之所以怕鬼,是因为看不见他。”
  “不见为无知,无知者惧。实则,普通鬼之力并不强,并且限制颇多,不管是读书人身上的浩然之气,还是练武者身上的血气,亦或者杀人者身上的煞气,都可克制普通鬼魂。甚至有些大儒、宗师,只需要呵斥一声,便可让魑魅魍魉魂飞魄散。”
  ………………………………



第三十章 解惑
  “原来是这样!”萧清封恍然大悟。
  他一直对鬼神之事感兴趣,以前感觉鬼神很神秘。但上次见到山神土地之后,发现他们与炼气士并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非要找不同的话,或许他们修的是神道,而炼气士修的仙道。但,不管神与仙,他们所求都是道,万法归一,殊途同归。
  神道秩序,仙道逍遥。这是萧清封对神仙二道的理解。
  鬼与神又不一样。神是天地秩序承认的,但鬼是天地秩序不承认的。而且鬼与神的实力差距如同俗人与炼气士的差距。所以,实际上,普通的鬼在萧清封手中没有一合之力,特别是拥有元阳剑的他。
  心守点了点头,继续道:“方才也说了,人未知而惧,此天眼术修成之后便可辩阴阳,可见鬼神。这也算是所有眼术中最普通,也算运用最广的一个。”
  “天眼术师弟能够理解,那不知九字真言为何?”九字真言的名头很大,在俗世中,萧清封也曾听过,甚至在一些道书典籍上见过,但始终不明白其意。
  心守怀抱双手,捏了捏下巴,讲解道:“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乃,临兵斗者,皆在列前行九字。这九字本身具有不可思议之威,如同吒字一样。修成之后,魑魅魍魉不敢近身,鬼神之物不敢近前。”
  “这么厉害?”萧清封一听,有点错愕。这九字真言,在俗世道书中常见,没想到真有这么厉害?
  “别想得太好!”心守毫不客气的打击道:“这东西算是与天眼术合用,对付魑魅魍魉还不错,但对常人或者神物毫无用处。除非你能领悟九字深意,否则也只是用来除小鬼的手段而已。其实,俗世中大部分道士都会一点。”
  “这么说天眼术和九字真言没什么用?”萧清封完全傻了,满心欢喜的有了道法,却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
  “也不是没用,相比寻常先天境界的武者,或者没有修习这门道术的炼气修士,还是很有优势的。何况,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两项本事。技多不压身嘛!”心守拍了拍萧清封肩膀,表示安慰。
  “好吧!”萧清封心情有些低沉,但这始终是师父教导,还是需要修习的,“麻烦师兄给我讲解一番。”
  经过天眼术与九字真言的事情,萧清封也算明白了。以自己现在的修为,想要修习高深道术法诀根本就没戏。也不再奢求师父释然能传授自己什么绝世神功。何况,他还只是一名小小的记名弟子。
  修道之人,注重根基。他也不求速成,就安心呆在奇峰山,每日里不是修炼就是整理药园。有不懂的问题就求教师兄心守。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时间一晃而逝。
  半年后,在心守的教导下,他终于将元阳剑法最后一式清阳拂照修习成功。自此,他的元阳剑法算是真正的大成。
  然,等他将元阳剑法修习大成之后,才发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切就如同水到渠成一般,他将元阳剑法修习到另一种境界。一种真正超脱俗世招式,窥入剑法法诀的境界。在世俗中,这种境界名唤近乎于道。
  “师弟,你这资质,不用说,比你师兄我好了不知道多少。想当年,师兄练成这套剑法时,已经炼气巅峰,就这,师父他老人家还说不容易了。真不知道师父怎么想的,竟然不收你为真传。”
  得知萧清封练成元阳剑法,领悟了‘清阳拂照’。心守着实好生郁闷了一番。他的资质在宗门也算不错。入门近百年,已经是筑基后期。可以预想,如果一切顺利,再过四五十年,也不是没有突破到金丹的机会。
  “师兄谬赞,师弟我此次前来是有问题想请教。”心守的赞赏,萧清封没有什么感觉。花了十多年才将元阳剑法修炼大成,他不觉得这有多快。
  其实,他最近考虑到一个问题。他与心守他们的区别。
  他没有两位师兄那么多阅历,也没有他们那么多修炼经验,更没有他们的底蕴。但他有自己的特点,他有自己的优势。
  他与师兄们不同的便是思维。他的思维深受记忆深处那个世界的影响,尽管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二十多年,但思维还是没有改变。而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恰恰会带来别样的灵感。这便是他悟性较好的缘故。
  “有什么问题,师弟但说无妨。只要师兄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心守怀抱双手,捏了捏下巴。虽然震惊师弟的资质,也有点羡慕之情,却没有记恨防范之心。
  “这元阳剑法最后三式,名为朝阳初起,明阳当空与清阳拂照。”
  “朝阳者,旭日也。朝阳初起,旭日东升,意味着希望,意味着可能,意味着无限的未来。”
  “明阳者,光之源也。明阳当空,意味着浩大,意味着堂堂正正,意味着非我不行,无我不可。”
  “清阳者,阳气也。人有阳气,所以实四肢。仙有阳气,所以扣长生。”
  萧清封将自己所领悟的三式关键点说一一出来,等待心守指正。
  “没错,师弟领悟恰到好处,师兄我没什么好说的。”心守点了点头。
  “有朝阳,有明阳却无夕阳,不知是何道理?”萧清封疑惑道。
  朝阳与明阳,就如同金乌东升与金乌横空,但恰恰缺少了金乌西坠。最后一式的清阳与前两式意境根本不能连贯,让萧清封感到十分疑惑。
  “哈哈!师弟能这么想可真是难得。”听闻萧清封的问题,心守哈哈一笑,“记得师兄我给师弟说过,这元阳剑法实则为元阳剑诀的上册。”
  “师兄确实说过。”萧清封记得,这是在心守给他普及七诀十二功的时候说过。
  “这夕阳之式,便在元阳剑诀下册。这东西师兄我可弄不到,师弟若是有心,可以去问问师父他老人家。顺便也告诉师兄我一声。”
  言未毕,空中响起了师父释然的声音:“尔等且来为师洞府。”
  萧清封看了心守一眼,有些疑惑。
  “这是师父他老人家要传道授业解惑了。”
  相比萧清封的懵懂无知,心守脸上露出与平常不一样的笑意。言毕,也不多言,提着萧清封手臂便赶往师父洞府。
  当萧清封他们到的时候,大师兄心泽已经盘腿坐于蒲团之上,但不见师父身影。萧清封和心守不敢多问,找准自己的蒲团赶紧坐下,静待师父前来。
  也就一盏茶的功夫,师父释然的身影出现在洞口。宽袍大袖,手执拂尘,飘飘徐步而来。走到自己位置,安然盘坐,不言不语。
  萧清封不清楚这里面有什么忌讳,也不敢言语,看着师父师兄都闭目养神,只好也闭目养神起来。
  过了不知多久,耳边终于传来师父释然的声音:“尔等修行有何问题,尽可询问。”
  萧清封睁开双眼,发现两位师兄也刚睁开双眼。而师父一双眼睛盯着大师兄心泽看。
  “师父,敢问如何成就金丹?”大师兄心泽当仁不让的率先提问。
  大师兄心泽拜入师门百多年,一直苦修,早在二十多年前便已经是筑基巅峰境界。但始终找不到突破金丹的契机。对此,他也比较着急,越发的苦修。但越是苦修,越没有效果。多年来,修为没有半点精深。
  “汝可知,何为金丹?”释然反问道。
  “精气神凝聚结成圣胎居于下丹田,此为金丹。”
  心泽为突破做了不少功夫,一方面务实根基,积累自身,一方面查阅典籍,领悟金丹真意。但,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翻来找去,他也只是知道这一点。
  “真意发真知,灵知也自应。三家合一家,倏尔身心定。虚室却生光,静中又复阳。采来勤锻炼,化就紫金霜。灵窍慧光生,性现尘情灭。朗朗夜明珠,无处不皎洁。噪性化真性,人心变道心。若非神火锻,矿里怎分金?”
  释然微笑,念出数句话语。萧清封和心守听得茫茫然然,不明所以。但,心泽却深入其中,一脸苦思之色。
  大师兄苦思,萧清封和心守也不敢打扰。只是静待其回过神来。过了盏茶功夫。心泽突然睁开双眼,朝着释然叩头一拜。
  “弟子多谢师尊指点!”心泽身上好似发生了变化,一身气质与以往不同,但哪里不同,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释然坦言接受了这一拜,待心泽起身方才开口:“传道授业解惑,为师之责,汝不必如此。”
  言毕,释然又看向心守。
  “师父,敢问这飓风式如何才能修习大成?”心守身形微躬,开口问道。
  没有最厉害的法诀,只有最厉害的人。这里的人并不是指自身修为,而是指人对法诀的领悟。心守一直知道这点,但他领悟无门,不清楚如何才能加深自己对飓风式的领悟。
  “风,无孔不入,无物不侵。飓风,大风也。汝若想领悟飓风式,须得深入其中,领悟飓风之意。”心守这个问题没有心泽那么困难,释然也没有再说一些难懂的道言。
  “是!”心守躬身应道。
  释然又看向萧清封,但没等萧清封开口,便率先出言道:“吾玄门三教,人教修治世之道,阐教修顺天之道,截教修截天之道。汝既为吾阐教门徒,当修顺天之道。汝可知,何为顺天之道?”
  萧清封都已经想到要提什么问题,却没想到释然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冲忙间,福灵心至,张口便道:“存在既是真理!”
  ………………………………


第三十一章 莫名的强敌
  萧清封的回答,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心守微胖的脸一愣,嘴微张,一副不可思议之色。心泽好一些,但看向萧清封的眼色有些莫名。释然虽然也有些愣住,但其心境修为高深,几乎没让弟子看出有任何不妥。
  “然也!汝能领悟此处,应当悟性不凡。然,汝为何不能用于自身?”释然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萧清封有点懵懂,刚才他说出那话,完全是本能反应,此时回过神来,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看了看师父,躬身道:“弟子愚钝,请师父明言。”
  释然一甩手中浮尘,耐心解释道:“汝言,存在即是真理。然也!人之欲,真理也。人之性,真理也。汝何压抑其欲,其性,让其不真也!”
  释然的话,萧清封好一会儿才理解过来。意思就是人的**和性情性格是自然存在的,是真理。但自己压抑了他,让其变得不真。在世俗中,也有人称这种人也叫伪君子。
  “师父,人性本善,人性本恶,难测矣。人当有三纲五常,岂能随心所欲也?”
  萧清封一直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真让人随心所欲了,那世界早就乱套了。规矩,制度才是治世之道。
  “汝谬矣。顺天之道,在乎于心。一草一木是为道,一花一草是为道。顺天之道,在乎顺心而为,何言随心所欲?”释然正色道。
  萧清封沉思不言。
  释然继续道:“顺心而为,随心所欲。此二者,同耶?不同耶?”
  过了片刻,萧清封突然朝着释然扣了一拜,言道:“弟子明白了,多谢师父指点。”
  经过释然的指点,他终于悟透了自己一直以来的问题。存在即是真理,这句话没错。人的性格与性情不应该压抑,这才是顺天之道。
  努力修行,是正确的。但过犹不及。这是一个细节把握问题,全在乎于心。当修行累了,修行倦了,不必强求。适当的放松心灵,或许会取得更好的成就。
  当你在意时,不必装作不在意。修士顺心而为,需要做的,便是努力让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世俗中的努力奋斗,同样可以用于他这种方外之人。
  同时,随心所欲和顺心而为其实是两个概念。
  当说该说,当做该做,当求该求,当教该教。此为顺心而为。
  不说而说,不做而做,不求而求,不教而教,此为随心所欲。
  顺心而为和随心所欲的差别只是一条线,一条心理底线。
  “你明白就好。为师虽不与你多见,但能感觉你常常压抑自己的内心。于修道之心不符,多学学你二师兄。”看着萧清封终于明白了,释然微微点头。
  言未毕,释然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厉色。口中骂了一声混账东西,便身形一闪,化为一道遁光出洞。
  释然的动作让萧清封三人一愣,随即立马反应过来。心泽率先御剑而行,心守也拉着萧清封紧紧跟在其后。
  当萧清封他们三人来到求道峰峰顶之时,发现峰顶除了师父释然之外,还有一人。
  此人年岁颇轻,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面容俊朗,身形修长,头戴凤翅冠,身着绿锦袍,腰束蛮狮带,手执碧蓝枪。但见此人,任谁都得说一句,好一个郎君。但,其浑身散发着傲然之气,却让人难以舒服。
  “贫道稽首了。”
  释然看着此人,眼中闪现不喜之色。此人不经请示,不予通禀,不下名帖,贸贸然进入奇峰山,更直接下落求道峰,实在是无礼之极。能强忍着施礼,也是释然最近悟通一些关隘,心性有所长进的缘故。
  “道兄有礼,在下景风。”那人只是淡淡回应,连身都不欠一下。
  “不知道友打哪儿来,到哪儿去,缘何来我奇峰山?”看着来人无礼,释然说话间带着丝丝火气。
  “找一物,杀一人。”景风淡淡回应。
  “不知道友找何物,杀何人?这奇峰山只有我师徒四人,道友莫不是走错了地方?”有着这种怀疑,释然勉强压住了心中的愤怒。
  “没有。本座找的就是他!只要将他交出来。本座便不再追究此事。”说话间,景风手指指着萧清封。
  看着来人指着萧清封,释然怒气再也压制不住,语气不善道:“此乃奇峰山,元阳宗地界,道友如此作为,当真不将我元阳宗放在眼里。”
  “将他交出来,本座立马便走。”景风全然没有理会释然的话,更没有对元阳宗这三个字有任何异样的感觉,再次指着萧清封道。
  “放肆!老道念尔修行不易,一直忍让,尔当真以为这奇峰山无人,是尔想来便来,想走便走的地方?”看着来人这番作态,释然勃然大怒。
  释然道人一生活了三百来年,只收了三个弟子,首徒心泽虽然一心苦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