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三界求道录 >

第24章

三界求道录-第24章

小说: 三界求道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萧清封脑中闪过一句话。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自己这算是富贵还乡吗?是与不是,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此次来风林县是为了斩断俗缘。修行之人自然还是有七情六欲,只是寿命悠长,与世俗牵扯过多,难免会耗费精力。
  就在萧清封感慨与胡思乱想中,他们来到了冯府门前。数年不见,此时的冯府比几年前更大,更壮观了。因为明日就是寿辰,府中已经住进不少客人,冯府大门也大敞开。
  萧清封他们一行又是马匹又是马车,很吸引眼球,守门的小厮早就看到。待近一看,见是王立。连忙上来问候道:“立少爷,您回来了。”
  “嗯!”王立翻身下马,说道:“快去通知老爷,就说沈先生到了。”
  “是,小的这就去!”小厮应了一声,立马朝着府中跑去。
  “哟!原来已经是立少爷了啊!”萧清封翻身下马,揶揄道,看来王立在冯府中的地位不低。
  “这只是府上人的叫法,清封哥别笑话我了。”王立有些尴尬,他本铁匠之子,能有今日的成就,也多亏了萧清封当年的照顾。
  萧清封笑了笑,没有说话。此时,沈先生也掀开车帘。王立连忙去将他扶下来。他们在门外没有等多久,不到盏茶的功夫,冯渊便疾步出门来。
  “沈先生,路途遥远,辛苦了!辛苦了!”冯渊拱了拱手,和沈先生寒暄道。
  “不妨事,冯老爷过寿,老朽自然要来。”沈先生也拱了拱手。
  “请!里面请!”冯渊脸上充满笑意,瞥见身边还有一位,口中道:“这位小兄弟,里面”
  冯渊话没说完,突然愣住了,眼睛睁大,口中情不自禁喊道:“小封!”
  “冯叔,好些年不见!”萧清封满脸笑意。看着眼前已经须发斑白,明显苍老,但精神很好的冯渊,鼻子有些未微酸。
  “你这小子,这么多年也不回来看看冯叔。”冯渊眼睛有些湿润,别过头,看着旁边一脸笑意的王立,笑骂道:“你这臭小子,小封回来了也不提前派人回来告诉我一声。”
  “师父,不是我不想。而是清封哥不让啊!”王立满脸委屈,在路上,他也提出了这个事儿。但萧清封认为反正回来了,也不急于一时。
  “冯叔,别怪小立子,是我让他不派人通知的,也好给您一个惊喜啊!”萧清封轻吐一口气,让有些湿润的眼睛风干,笑着说道。
  “好!好!惊喜!冯叔确实是惊喜!走走!咱们先进屋!先进屋!”冯渊笑道,然后牵着萧清封的手就往府里走,连一旁的沈先生都忘在脑后了。
  “冯叔,你还是先别管我了。沈先生还在这儿呢!”萧清封指了指下车的沈先生。
  “对!对!”冯渊也从惊喜中回过神来,连忙对着沈先生道歉道:“怠慢了!怠慢了!先生请!先生请!”
  “无妨!”沈先生温和的笑了笑,“冯老爷与萧少侠许久未见,如此表现也是情之所至。”
  ………………………………


第三十八章 阴气
  冯渊拉着萧清封,请沈先生一起进入府中。
  此时的冯府很热闹。因为明日就是大寿之日,很多客人已经到了。特别是冯坤的好友同僚,基本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年轻人在一起,自然不可能端着香茶谈经论道。
  萧清封他们进入府中的时候,就见到一群人在院中大声叫好。远远看去,还有两道人影在翻腾,好似在切磋比试。
  “各位小友,沈先生来了。”冯渊走近,提了提声音道。
  大楚虽然不是重文轻武,更不是文贵武贱。但,读书人明理知理,还是让很多人尊敬的。即便是那些眼高于顶的江湖人士,一般都很尊敬文人。更何况,沈先生是大楚内有名的大儒,又淡泊名利,在杏林中的名气很大。
  “见过沈先生。”
  听到冯渊的话,切磋之人停下手,围观之人转过身,都朝着沈先生施礼。
  在场的人大约有二十多位,分成了三类,一类是身着武士服,一看就能感觉到身上的军旅气息,这类人不少,有七八位左右。另一类便是手持五花八门兵刃的江湖人士,这一类人数最多,有十一二位。最后一类人数最少,只有四五人,他们身着青衫直裰,一副读书人的打扮。
  “诸位不必多礼,老朽来此也只是给冯老爷贺寿。”沈先生笑着应道,显得平易近人。
  “先生,小生久仰先生大名,想要”一位读书人站出身来说道。
  “诸位小友。”冯渊打断了那位想说话的读书人,言道:“沈先生方到,赶路疲惫,诸位小友有何要事,还是等先生歇息好了再说。”
  “冯老爷言之有理,却是学生的不是了。”那位被打断话的书生惭愧道。
  相互间一阵寒暄,冯渊便带着沈先生离开众人。沈先生虽是大儒,但身体与常人并无不同。赶了这么久的路,确实累了,也没有推脱,便在冯渊安排的房间中歇息去了。
  “小封,你这次回来不必再走了吧?”将沈先生送走之后,坐在冯府正堂,冯渊盯着萧清封问道,满怀期待之色。
  “冯叔,坤哥应该给您说过,我是被一位上仙带走的吧?”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清茶,萧清封微微道。
  “是说过。”冯渊点了点头。
  “那位上仙便是我如今的师父,而且也是元阳宗的弟子。山潜师尊毕生心愿便是拜入元阳宗,如今我做到了,自然不能舍弃。此番回来,除了想看看您之外,便是想拜祭一下山潜师尊,告知他,我已经完成了师门遗命。”
  想着师门一脉十几位祖师都为了拜入元阳宗而蹉跎终生,萧清封只能感慨机缘二字当真是难以捉摸。
  “哎!”冯渊叹了一口气,“冯叔如今也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只想看着你们平平安安,娶妻生子,如今怕是等不到了。”
  对于冯渊的心愿,萧清封着实做不到。也不再说这个问题,话题一转,言道:“对了,我听小立子说嫂子又给坤哥添了一位姑娘,我这个做阿叔的还没见过呢。”
  “来人,去请少夫人和小公子他们过来。”听到萧清封的话,冯渊朝着门外一喊。
  “是,老爷!”立即就有人应道。
  “哈哈,冯叔,您这老爷范越发浓了啊!”萧清封笑道。
  “你这小子又胡言乱语什么。”冯渊瞪了萧清封一眼,刚才的感慨之色收敛起来。
  萧清封与冯渊许久未见,自然有很多话说。特别是冯渊,年纪大了之后,话越多了。拉着萧清封问东问西,他也不问修行怎么样,只问吃得怎么样,住得怎样,师父怎么样,师兄怎么样。即便以萧清封的心性修为都有些招架不住。
  “爹,您叫我们来什么事儿?”
  就在萧清封呲了呲牙,快要忍不住的时候。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牵着两个可爱的小姑娘,身旁还有两位六七岁的孩童走了进来。
  “嫂子,好些年不见了。”冯渊还未说话,萧清封便站起身来朝着秦氏说道。
  秦氏稍微犹豫了一下,试探的说道:“小封?”
  秦氏对萧清封的印象还算深,任谁对萧清封这样一个异类印象都会比较深的。只是秦氏感觉尤为深刻,因为家中相公与公公时常念叨的人,想不深刻都不行。只是他与萧清封只是见过几面,所以看了半天才认出来。
  “是我。”萧清封笑着应了一句,然后看着最高的那个男孩道:“这就是小龙吧?好些年不见,长得这么高了。”
  “哈哈!小封,你这次可猜错了。这小子是小虎,也不知道他怎么吃的,竟然比他兄长还高。荆神捕说他习武天资颇高,以后冯家武艺传承可就靠他了。”冯渊爽朗的笑道,然后指着剩下的三个孩子介绍道:“这才是小龙,这小家伙有些读书的资质,沈先生很喜欢他。这是我的乖孙女小因,这便是小立子的闺女小曲。”
  “冯爷爷,难道我不是你的乖孙女吗?”萧清封刚将他们四个小家伙对号入座,那位小曲姑娘便奶声奶气的对冯渊说道。
  “是!是!都是!都是!哈哈!”冯渊捋了捋鄂下的胡须,很是高兴,“这是你们阿叔,你们还不快过来叫人。”
  “见过阿叔。”两个男孩都有些愣神,不明白平日里严肃的祖父今日怎么这么喜欢笑。但冯家良好的家教也让他们听话行礼。
  “见过阿叔。”最后两个才三岁的小姑娘也奶声奶气的喊道。
  “好!好!”萧清封笑得很高兴,然后从包裹中拿出四个玉盒,递给他们道:“来,阿叔送给你们一件礼物。你们可要拿好了。”
  “谢谢阿叔。”
  四个孩子很有礼貌的回应,眼睛却盯着玉盒。特别是小龙小虎,已经颇为懂事,看着玉盒就知道礼物不凡,两个小姑娘还什么都不懂,也只是看着漂亮而已。
  “小封,你这礼物是不是太贵重了?”
  冯渊眉头微微皱了皱,这几年冯家崛起,家里也有不少产业,他也见识过一些珍贵之物。但如此成色的玉,而且还是玉盒,而且一拿乃是四个玉盒,他却从未见过。
  “冯叔,我也算是方外之人,对这些俗物并不在意。这玉盒里面有一枚桃果,有洗筋伐髓、延年益寿的功效。他们现在年纪还小,等稍大之后再给他们服下吧。”萧清封笑着说道。
  “洗精伐髓,延年益寿?”
  冯渊眼睛一瞪,震惊道。他也是习武之人,虽然武艺不高,但一些常识还是很清楚的。这洗筋伐髓与延年益寿的宝贝在整个大楚都是十分难得的。他没想到,萧清封直接送出如此珍贵的礼物,而且看样子还满不在意。
  “冯叔不用吃惊。这东西是我在别人那儿拿的,也算是借花献佛了。”说着,萧清封又将包裹里其余玉盒全部拿出来。
  递给冯渊道:“我一共有九枚桃果,这里五枚,冯叔一枚,坤哥一枚,嫂子一枚,小立子一枚,还有荆旭荆神捕一枚。只可惜少了一枚,沈先生那里怕是没有了。”
  之所以送给荆旭而不是沈先生,是因为荆旭对他也算有些恩情。至于他为何不在京城就送了,却是因为他送和冯家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了这东西,荆旭很可能突破到先天巅峰,对冯家好处不言而喻。
  “这?”冯渊迟疑了一下,看着萧清封的神色,最后也不推迟,言道:“那冯叔就不客气了。”
  “正该如此!”萧清封满脸笑意。
  萧清封与冯家的关系其实比较复杂。从表面看,基本都是萧清封在为冯家付出,总是在为冯家考虑。而冯家基本没有帮助到萧清封什么。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就萧清封而言,他需要的不是物质或者其他表面形式的帮助。他需要的真诚的在意与关心。而这一点,恰恰是冯家做得最好的。
  在山潜师尊仙逝之后,萧清封心中是孤独的。这个时候,不管是冯渊还是冯坤,都是真诚的对他。一个将他视为子侄,一个将他视为兄弟。这份恩情,并不是言语能够表达的。萧清封此番作为,也只是想让自己帮他们做些事情,也算是彻底斩却俗缘。
  萧清封并没有在冯府多待,当日下午就前往山潜师尊的陵墓。冯渊本来想要陪着一起来,但萧清封拒绝了。山潜师尊的墓穴在松柏山中,这地方阴气比较重,是山潜师尊生前亲自指定的。
  萧清封来到墓前,发现并没有什么杂草,看来经常有人过来拜祭。
  “师父!弟子已经拜入了元阳宗,而且还是真传弟子,您可以安息了。”一边烧着纸,萧清封一边喃喃道。
  “弟子如今已经重新拜了一位师尊,他名唤释然,乃是元阳宗金丹修士。师父你放心,他对弟子很好。弟子还有两位师兄,大师兄这个人一心苦修,但对弟子也很不错,二师兄这个人有点话唠,不过现在好多了,他对弟子也很好。”
  “弟子现在已经将元阳剑法练至大成。又修习了天眼术与九字真言。弟子现在可是实打实的修士了。”
  萧清封一边烧着纸,一边唠唠叨叨。忽然,一阵阴风吹起,将纸烧过后的烟火吹得瞒天都是。同时耳边响起了喃喃低语,仔细一听,好像是在说着山潜两个字。只是这语气极为异常,萧清封也不确定。
  “何方妖孽胆敢在萧某面前逞凶。”
  萧清封眼中寒光一闪,口中厉喝,身后元阳剑瞬间出鞘。定眼往四周一看,发现一团浓郁的阴气在山潜墓上升起。那阴气形若人影,只是面容模糊,他也看不分明。为空中的那喃喃低语越来越浓,几乎要包围萧清封一样。
  “师父?”萧清封试探的问道。但那阴气毫无动静,只是随风漂浮。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师父死后没有入幽冥而成了鬼魂?”
  萧清封眉头紧皱,耳边的喃喃低语越来越浓,声音越来越大。他见识不广,并不清楚这团阴气究竟是不是山潜,但这团阴气是从山潜墓穴中升起,极有可能是山潜的鬼魂。
  “记得山神曾经说过,当年他死后,再有意识的时候已经是五十年后。而那个时候,奇峰山周围已经将他当做奇峰山山神供奉起来。难道要苏醒意识,还需要香火之力?”
  看着在墓上空漂浮的阴气,萧清封口中喃喃道。他对鬼神感兴趣,但研究不深,也不清楚人死后究竟如何才能成为鬼魂。
  ………………………………


第三十九章 少女山神
  回到冯府,萧清封并没有与冯渊他们说起这事。这事情,他还需要仔细考虑考虑。如果有可能,给师尊修一座庙宇,或许还是可以的。
  当冯坤回来的时候,得知萧清封回来了。想都没想就将亲朋好友抛在身后,跑到萧清封房间里,将还没反应过来的萧清封狠狠的来了几个熊抱。
  “得了!得了!你这热情的方式,我可受不了。”
  萧清封将冯坤推开。数年不见,冯坤越发成熟稳重,毕竟是三个孩子的爹了,同时也是冯家当之无愧的顶梁柱。修为也已经突破先天,在江湖上亦或者官场上都小有名气。
  “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通知我一声。这次会在这里呆多久?”
  松开萧清封,冯坤开口问道。五年前,萧清封被释然带走后,他还担心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国师给他讲了一些修行界的东西,他才放心。他知道,像萧清封这种人是不可能困在风林县,甚至大楚的。
  “下山后先去了京城一趟,然后才转道回来的。这次也不知道呆多久,将事情处理完了就会走。”
  本来,萧清封是准备过了冯渊大寿就走的,但是因为山潜的事情,恐怕要多停留几日。不管怎样,他要将这件事情处理好之后才能放心离开。
  “你去京城干什么?”冯坤疑惑,萧清封在京城呆了半年多时间,但是并没有什么熟人。
  “有些私事处理。听说你已经突破到先天境界,要比来切磋一番?”有些事萧清封不好明说,何况冯坤知道了也没什么用。
  “好啊!”冯坤欣然应道。
  萧清封和冯坤的切磋很隐秘,毕竟冯坤知道自己不是萧清封的对手,自然不会做出当众打自己脸的事情。与其说是切磋,还不如说是萧清封指点冯坤。
  说到武功,萧清封又想起释然曾经的话。武是由巫武演变而来,十分注重身体,通常都是由外入内修行。而世俗中的先天,其实是一种伪先天,这个阶段身体产生气感,是锻体圆满之后通向真正先天境的过渡阶段。
  炼气士与习武者,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划分。如果从自身劲力上来划分的话。
  习武者,会将气感慢慢转变为一种劲力,这种劲力也称之为内力。用内力开辟下丹田,将内力存储其中。当内力圆满无缺时,再次突破到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