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心魔_沁纸花青 >

第300章

心魔_沁纸花青-第300章

小说: 心魔_沁纸花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自杀。
  这种情况,也并非没有预想过。但问题是,自从玄门传承以来至今……庆帝是第一个自杀的皇帝。
  皇帝拥有俗世间最强大的权势,这种权势也足以为他们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叫他们去面对许许多多凡人可能会有的心魔,不至于自己走上绝路。且数万年以来,玄门修士早就向凡间帝王们反复阐述过一件事——鬼与人,是有极大区别的。
  人活着的时候有七情六欲,神智清明。
  人死了,神魂受损,所谓鬼魂不过是残缺的神魂而已。
  人之所以为人、是“自己”,便是因为拥有自己的记忆、性格,乃至身体。
  可倘若做了鬼,记忆残缺不全,性格发生变化,身体都不存在——为人时喜欢的做鬼都不喜欢了,为人时厌恶的做鬼却不厌恶了……这还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道行高深的修行人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自己”的特征,但凡人,是绝无可能的。
  且,不但玄门修士警惕这件事,黑白阎君也不允许这件事发生。实际上帝王们一生之中,是至少会有一次,亲眼见识到玄门修士的神异手段的。那便是即位之后。
  即位之后,修行人将会出现。向凡间帝王阐明一些只有极少数人才晓得事情、并且出示证据。譬如森罗殿、黑白阎君的确存在的证据、天人的确存在的证据。这些“证据”或许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作伪的。但对于凡间帝王来说,却已经是铁证了。
  由此晓得苍天之上当真有神明,九幽之下的确有报应。因此,中陆数万年来的人间帝王或许有昏庸无能的,但几无残忍暴虐的。因为他们晓得,世上还有一股超越了他们认知的强大力量在时刻监察着一切。
  因而玄门的修士们直到这第九日晚夜之前,还认为“帝王忽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自杀”这件事的可能性极小。却未料到……庆帝成了第一个。
  接下来他们便意识到自己所犯的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之所以产生,与玄门数万年来对待世俗间的政策有关。只是到了此时许许多多的因素叠加在一起,终于酿成大祸——
  他们过分粗暴地处理了“鬼帝”这件事。
  得知庆军中有人亲眼见到鬼帝、并且将此事在联军营地中流传开来之后,玄门的反应是派出一个五臾剑派的低阶修士道奇子去庆军营中处理此事。而道奇子的处理方法也的确是玄门的作风——杀死丁敏一干人等,再杀死所有谈论此事的人。
  如此处理虽不能叫鬼帝的秘密尘封,但可以将影响降到最低。至于诸国帝王会不会晓得这事、晓得了这事又有怎样的反应——没人认为他们有胆量公然忤逆玄门。
  岂知这件事没有办成,道奇子自己倒被杀了。道奇子被杀,金光子赶来,与李云心争斗一场又波及大量凡人军士。加上李云心杀道奇子时所说的那一番鼓动人心的话语,鬼帝一事不但没有被强压下来,反而很快就传得沸沸扬扬。
  而……世俗间也有许多天生阴眼的人。早发现近期以来世间孤魂野鬼愈来愈多,怕是森罗殿出了什么问题。
  种种因素杂糅到一处……
  终于发生了庆帝那事。
  而庆帝的死,也只是一个开端罢了。
  在今年一年当中,死去两位帝王。一位是离帝,成就玄境鬼帝身,轰废了五位从前的帝王们只敢匍匐膜拜的玄门高修。接着再是庆帝,成就真境鬼帝身。虽没有大开杀戒,但真境的玄门修士亦无计可施。
  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从前玄门修士先告诫帝王们,做鬼与做人不同。然后才告诫他们,黑白阎君更是会收魂。可修士们忽略了“仙人”与凡人之间的差别——仙人们修行,最重一个自身、本心。帝王们……为帝王者,虽权势鼎盛,可真正能够全依着自己的心意办的事情又有几件呢?
  世俗农人甚至可以在田中偷情,帝王行房事却还有起居注。
  自身、本心这种事与他们而言,在绝对的力量、更进一步的权势、永久的存在这些因素面前,反而成了微不足道的事。
  倘若知晓黑白阎君已不再收去魂魄了。那么“做鬼便不是你自己”——这种说法,在心如坚铁的帝王面前不值一提。
  因而第十日,原本就因为叛军势大、焦头烂额的余帝驾崩,化身化境的鬼帝。乃是自尽。
  第十日午间,容军攻入余国京都,余国全境沦陷。与此同时业帝驾崩,亦是自尽。
  但这时候玄门修士已有了防备——虽业帝驾崩的同时亦有妖魔纠缠,但毕竟玄门的前线阵地也在业国境内——一位玄境修士赶去击杀了真境妖魔,而真境修士及时赶到宫中,击散了业帝的魂魄。
  可事情已经失去控制了。到第十日夜里,另有五位帝王死去。有四位是自尽,魂魄都被击散了。有一位是将要自尽被觉察——被修士轰了个形神俱灭。
  虽已有了前次的教训,但玄门修行人对待世俗人的态度一时间还没法子转变过来。
  修行人在皇宫中杀死一位皇帝……
  这件事引起天下的震动。一些帝王开始宣布驱除境内的玄门修士,另一些虽冷眼旁观,但心中已有唇亡齿寒之感。
  庇护世俗间五万余年的玄门,竟似乎在这短短数日的时间内……民心尽失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之一,如今还被囚禁在浮空山上。
  已是……第十日了。


第四百九十五章 五千年前的试验
  李云心仍坐在竹榻上。外面天光渐暗,夜色很快就要降临。
  庭院边缘的槐花开败了,在绿草地上洒了一片雪白。但香气仍不减,只是由浓郁变得阴柔。
  往常这时候,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他就该起身回屋去。但今天决定再多等一会儿——这十天来他已将自己头脑里的那些东西修完了,而今……只好等些新东西。
  可竟然迟迟不来。
  原本第五日或者第六日就该到了啊……想到这里,他甚至抬手疑惑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哪里出了问题?
  那天明明已经花够了心思、做足了工作。没理由——没理由会——
  忽然听到脚步声。
  他的心微微一跳,转脸看。
  但……来的并不是辛细柳,而是一个年轻的男子。容貌变了,气度却没有变。李云心眯了眯眼,意识到此人该是苏玉宋。
  哦……那么原来是这么回事。李云心轻出一口气,心终于放下了,却也失望起来。
  这时候屋内的灯火也亮起了,天色终于完全暗沉下来。暖黄色的光从窗中投射出来,在外面的木台上、草地上、水湾中亦投下暖暖的光斑。其实看着也很闲适安逸。而今夜的苏玉宋穿了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男子模样。看着器宇轩昂,从容沉稳,颇有磅礴大气之感。
  这苏玉宋走到李云心身前四五步远处停下来,盯着他瞧了一会儿,若有所思。
  既是他来了而辛细柳没来,大抵意味着李云心所行之事失败了。因而……也懒得再起身。只无礼地半躺着,回应苏玉宋的目光。
  约莫半炷香的功夫之后,苏玉宋忽然开口:“你怎么会有魔种?”
  李云心皱起眉:“什么?”
  他倒是没有想到对方会问这个问题。“魔种”——这个词儿,他是第一次听说。
  “哦。你没有听说过。魔种么……”苏玉宋点了点头,在地上踱两步,“那么我换句话问你——你怎么能在小云山里使神通?”
  许多念头在李云心脑海中疾转。他意识到苏玉宋应当是在谈论一些“他以为自己知道,但自己实际上并不知道”的东西。苏玉宋问他怎么能在小云山里使神通——苏生对他说的是,画道功法本源与道统、剑宗的功法不同,因而神通还能用。
  既是书圣这样说的,李云心便未加思索地接受了。可如今再听苏玉宋的问话……难道和什么“魔种”有关?
  李云心下意识地运起灵力在自己的雪山气海、经络关窍中走了一遍。但并未觉察到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他便顿了顿,不动声色地说:“因为我修行的是画道法门。本质上,与道统剑宗的法门都不同。”
  苏玉宋一笑:“哦。他对你说的。”
  其实至此为止,苏玉宋该是李云心遇到的所有“坏蛋”里,相处起来最舒服的一个。因为单看他的外表和说话的语气、行事的风格,其实真地很像一个“温柔敦厚的人”。并不像其他妖魔一般暴戾残忍,也不如其他游魂一般邪魅诡异。比起玄门的修士也多了些人味儿。
  可偏是这个人,却策动了一系列的麻烦事。
  而今他笑着、像闲聊一样说了这句话,又补充了一句:“其实他也不知道。他对你说的什么画道功法的本源,多是一千年前陈豢告诉他的。至于陈豢有没有说实话……就不好猜了。”
  “不过你也没什么机会再问他了。”苏玉宋抬眼看李云心,“我已经抹去了他的神智。准备将他炼成游魂。圣人劫身所制成的游魂,威力必然不同凡响。”
  李云心沉默片刻:“我和他没什么特别的交情。起初也只是立场决定的天然盟友罢了。如果你愿意,我现在仍可以为你们做事。”
  苏玉宋的表情本来淡泊。可听了李云心这句无关痛痒的话,眉头却忽然几不可察地皱一皱、嘴角也往下压了压。仿佛是有一句斥责的话要脱口而出,但生生压下去了。
  李云心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并未言语。
  然后苏玉宋哼着笑了一声:“这件事倒不必现在说。我先告诉你,你为何可以在小云山使神通。”
  “因为你的体内有魔种,而不是什么画道的功法。”然后他指了指自己,“我的体内。共济会所有游魂的体内,都有魔种。妖魔的体内,亦有魔种。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东西原本出现在妖魔那里、在妖魔身上也最多,才得了这个名字。”
  李云心眨了眨眼:“你骗人。如果妖魔体内都有魔种,我怎么可能从没听说过这个说法。”
  苏玉宋淡淡一笑:“听说?你去哪里听说?在这五万年的时间里,玄门如何解释畜类得道这件事?你听到的说法,不过是感应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因而生了神智才开悟的吧。可是不觉得奇怪么?”
  李云心皱眉:“哪里奇怪?”
  但说了这句话,便愣了。
  他已经知道哪里奇怪了——许多事情便是如此。常常是就摆在眼前,但见得惯了,并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可如果被人稍一提点,立时茅塞顿开。
  比如如今这样子。细细一想,妖魔们……的确有些奇怪。
  这是指,玄门修行的功法,从如何炼出第一丝灵气,到如何晋入太上忘情,都有详细和解释、阐述。依着李云心的眼光来看,这的确是一个与这个世界的规律完全契合的自洽理论,是可以解释许多事,也是可以预测许多事的。一个人能不能修行,能修行到怎样的程度,以这样的理论来检测,几乎没有出错的时候。
  但到了妖魔,却没什么理论、体系了。有关怎样的畜类能够得道,就只有一句模模糊糊的“得了机缘开了灵智”。但那机缘是什么?没什么人能够解释。这与……人修的情况,是天壤之别。
  然而这一点在这个世界的人看来没什么好奇怪的——人与畜类毕竟不同,人与妖魔不同也就理所应当。可李云心却晓得,人与猴子、牛马,本质上没什么差别。都是生物罢了。人修行得道,不也是成精了么?
  想到这里,他张了张嘴,做恍然大悟状看苏玉宋:“啊……果然奇怪!”
  一个人藏着些话不说,却非要一点点地问人家,大抵都是喜欢看到对方有如此反应的。苏玉宋或许知道李云心是在附和他,或许知道了也不在乎,便只一笑:“唔、奇怪。但从前那些玄门的修士并不觉得奇怪。又或者……高阶的修士要忘情,因而更不将妖魔放在眼里。要知道在三千年以前,这世间修为最高的妖魔也不过是玄境而已。他们既然可以稳稳地压制妖魔数万年,又何必费心去搞清楚畜类为何得道这件事呢?倘若真弄清了、又被妖魔得了去,岂不是为自己找了桩大麻烦么。”
  “直到,我们慢慢接手云山,并且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件事。”苏玉宋慢慢地说,“倘若能知道畜类因何得道。那么想要灭绝它们就会变得很简单——能灭绝的话,何必压制、防守呢?”
  “于是我们开始在暗地里做这件事。并且,取得一些成果。”
  听他说到此处,李云心心中一跳,便从榻上坐起来:“这就是那个秘密?传说的……得到了就可以统领天下妖魔的秘密!?”
  苏玉宋笑了笑:“不是。”
  李云心便摊手:“哦。”
  苏玉宋就再看了李云心一会儿,心中似是转过许多念头。而李云心也瞧着他。其实他是明白眼下这种状况——两人在美丽温馨的庭院中和和气气地对谈,看着气氛极融洽——是怎么样一个情势的。
  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
  他能够感受到苏玉宋温和外表下压抑的怒火。正因为太盛……才令他可以怒极、而从容不迫。因为似乎,此后还会有别的什么“节目”。
  这苏玉宋便轻出一口气,继续说道:“我们所取得的成果便是……没什么成果。”
  “原本以为事情会很简单——依着玄门修行的法子,找到类似的道理、规则,去往妖魔的身上试。可无论怎么试,都没有成功过。那时候……是在五千年前吧。试验持续了将近一千年——那时我们还没有掌控圣人,只能依着洞天的宗座、流派的掌门来慢慢推进这些事。”
  “那么多人的聪明才智,一千年都无果。于是,决定用一个笨一些的法子。”
  苏玉宋伸出一根手指往地上指了指:“通天泽。此处,在五千年之前是一座高山。山势险峻,主峰尤其雄伟。”
  “在很多年之前主峰就已经被挖空,用以停泊云山。我们便在这主峰顶上又加了禁制,设成一个巨大的囚笼。这囚笼,能装得下世俗当中的几座大城,容纳数十万人生存。”
  “我们又在里面布置了山川河流,气象雨雪,并由专门的修士照看。而后,向里面投放了一百万只飞禽走兽。”


第四百九十六章 没人记得你
  “既然推演不出什么道理,我们就决定观察出一些道理——找到这里面有哪些可以得道、又是为什么得道。而后,就这样过了五百年——”苏玉宋深吸一口气,“那主峰上灵气浓郁,那些禽兽都远比别处的更加健壮。可也只是健壮罢了。五百年间它们代代繁衍,其中的确出了四个妖魔。”
  “可那四个妖魔,也并无什么出奇之处——并没有因为此地灵气浓郁,就比别处更多、更强些。由此可见天地灵气浓郁与否,对于妖魔能否得道是什么太大影响的。”
  “因而,此后的五百年,又遣修士为它们讲经。可如此又讲了五百年……也只出了五个妖魔罢了。由此可见,机缘之类的说法,对于妖魔得道也没什么影响。妖魔开了灵智之后听经有好处,可倘若灵智未开,怎样讲也都是无用的。”
  “于是将这处废弃了——撤掉了禁制,不再去管它。因为又想到一个新的方向——何不看看那些本已经得道的妖魔,其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呢?”苏玉宋低头笑了笑,摇摇头,“这法子早该想到的。如此一查,倒真查出来了。”
  “这些得道的妖魔的灵智……似乎都是凭空来的——不是一点一点地生出来的,而是某一天,忽然就神智一片清明,开了窍。而它们灵台之中的那点清明……又似是某种神通、规则。也正着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