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武侠世界大穿越 >

第465章

武侠世界大穿越-第465章

小说: 武侠世界大穿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十数万戎狄骑兵杀入陇西,大肆烧杀抢掠的消息后,林沙心中一片寒凉眼中杀意滔天。
  而是,很快龟缩金城的李渊接到一个天大噩耗,太原李氏一族被连根拔起,由坐镇山西的隋将裴仁基亲自动手,李氏一族无论男女老幼数百口全部被斩杀不留活口。
  甚至就连李氏一族的亲族三代,都受到牵连被贬为奴三十年,起码五十年之内再无翻身之力!
  听闻,李渊接到消息后,气得脸若金纸当场吐血昏迷。
  林沙并没有坐镇前线,继续指挥作战,而是将指挥权交由匆匆赶来的手下大将罗士信,他则亲率八万精兵返回关中,兵逼雄城长安。
  “王世充,给你三日机会考虑,要么开城要么死抗到底!”
  这次,林沙立于雄城长安城外,与立于城头的王世充直面对话,没有留丝毫情面:“你可要想清楚了!”
  说完,没有理会脸色铁青的王世充,率军主动后撤二十里。
  眨眼间,北地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军阀混战的局势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征北大将军林沙一家独大。
  半个月前,征北大将军还陷入几方军阀的围困之中,可不到半个月时间,先是突厥大败,而后朔方刘武周和梁师都败亡,再之后便是称雄一时的李唐大败,只能龟缩金城苟延残喘。
  之前跟林沙部联盟“相依为命”的长安王世充,此时确实陷入了林沙的势力包围。放眼北地除了河北窦建德一家再无强大势力。
  可就在王世充举棋不定,暗中急派人手与河北窦建德联络之时,河北局势也跟着突变。
  窦建德突然率军出塞,横扫长城以北两百里草原,将范围内的突厥大小部落一扫而光,然后掉转枪口杀入戎狄后方,与留守戎狄部落大打出手,同时宣布了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投靠征北大将军!
  这一下,北地再无能跟林沙一较长短的势力!
  王世充彻底死了心,在林沙预留的第三日早晨,便先派信使向林沙表示成服之意,而后大开长安城门迎接林沙入内。
  “王留守放心,日后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
  再见王世充,这厮满脸憔悴精神萎靡,显然这两日的等候和观望,让他精神疲惫不堪重负。
  “希望如此!”
  王世充苦笑连连,直接做了个导游,引导林沙率军入城。
  所谓成王败寇不过如此,所幸因为抵御李唐大军的缘故,王世充的势力一直龟缩城中,还没来得及向其余军阀势力那般,称帝建制依旧还是挂着大隋长安留守的头衔,这让他少了不少麻烦。
  起码,一家身家性命却是不用担忧,林沙这么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
  收复长安,整个北地除了李唐龟缩的金城,已全部落入林沙之手。
  天下半壁江山,也都在林沙的掌握之中。
  而针对龟缩金城的李唐,林沙自然早有安排和应对之计。
  先是放松了对金城的压迫,让金城恢复与外界的联系。
  同时大造谣言,称李渊已经做好了将王位传于二子李世民的打算,因为李渊认为只有李二才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最奇妙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了太大打击,又或者本就对两个能力非凡的儿子忌惮不已,李渊在这等关键时刻,竟然没有出面辟谣。
  这下,李唐内部的局势可就糟糕透顶了。
  李世民和李建成暗斗不止,金城内部暗流汹涌一团乌糟。
  与此同时,林沙派出使者直接进了金城,直面李渊要其率部退出金城,如李氏祖先那般重新返回西凉戎狄之处,林沙保证不会尾随追击。
  这个建议,让李渊很是心动,尽管李唐内部反对声一片。
  与此同时,李唐军中的西凉派和金城派,也被一道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流言困扰,一时心神大乱不知所措。
  什么流言呢?
  就是当初横行西凉关中的两大军阀,西秦霸王薛举,和西凉王李轨之死很有蹊跷,全都是李唐王储手弄死,这才能得到两部主力势力迅速膨胀。
  流言一起,不要说薛举和李轨确实死得蹊跷,在此人心惶惶之际,李唐军中暗流涌动西凉诸将心思不属。
  西秦霸王薛举死得最为蹊跷,当初其起兵金城,手下兵马上十万兵锋极盛。
  李唐初入关中,虽然拿下关中大部,却没能拿下最重要的长安雄城。为了拓展发展空间,不得不向西进军,结果与西秦霸王薛举所部撞个正着。
  而所谓的李唐战神李世民,在与薛举的交锋中屡战屡败,被弄得灰头土脸好不狼狈。要不是有手下重将替其背锅,只怕李渊的责难,就足以李二彻底失去更进一步的机会。
  为了应对几有霸王之勇的薛举,李世民无法在正面战场打败他,便使出阴招暗地里动了些手脚,使得这位武功可称盖世的猛将突然得了重病,并且短短数日功夫便病死军中,西秦大军因此大乱被李唐手编大半。
  要说堂堂半步宗师高手,会突然害病而且还短短时日便病死,其中没有因由傻子都不相信,李唐这手做得太不地道。
  而西凉王李轨,则是中了李唐的反间计,搞得众叛亲离憋闷而死,李唐的手段同样让人感觉不耻。
  在李唐声势大盛之时,这样的事情倒也没啥,反正成王败寇嘛。
  可眼下李唐眼见着大势已去,之前大肆扩军内部不甚团结的毛病顿时显露无遗,表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早已暗流汹涌不甚平静了。
  这赤落落的阳谋,就算李氏父子知晓了,也是无可奈何,总不能下令不许传播流言吧,这不是不打自招么?
  于是,在多重因素困扰下,发觉内部隐隐不稳的李氏父子,难得的衷心合作了一会,找了个由头将当初西秦和大凉国投奔而至的几位大将高高悬了起来,明升暗降夺了他们的兵权,暂时稳定了内部波涛汹涌的局势,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屈服,答应了林沙提出的苛刻条件:退出金城返回祖地西凉戎狄之地。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半壁江山在手,统合天下指日可待!”
  消息传回长安,无论文武一片哗然,所有人都清楚,距离林沙称王建制,统一天下的时候不远了。
  “等李唐大军彻底退出金城之后,再恭喜不迟!”
  早已有当皇帝经验的林沙,倒是对此不以为然,他最期待的还是北方一统时的天地反馈……


第0861章 震荡余波
  当林沙率军,秋风扫落叶般,将黄河以北地区全部荡清。
  山西,关中,河北等地彻底落入手中,识海中的光影沙盘跟着迅速扩张。
  除了关凉金城一带还是空白之外,整个北地的光影沙盘连成一片。
  而在北地光影沙盘连成一片瞬间,他的精神修为也跟着水涨船高,达到了一个极限升无再升。
  心中隐隐有所感应,只需称王建制,又或者统一天下,让识海中的光影沙盘完成神州一统,他的精神修为和境界,都将更上一层楼,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破碎虚空的境界!
  心中顿时涌起无限喜悦,对于驻留金城迟迟不肯离去的李唐更不客气。
  大军在长安休整数日后,林沙当即任命王世充为前军大总管,统帅步骑八万精锐前逼至金城,逼李唐做出决断。
  要么收拾东西滚回西凉老家,要么龟缩金城拼死顽抗,最后落个身死族灭的凄惨下场。
  王世充顿时来了兴致,之前数年被李唐压着打的感觉可不怎么好。此时有了报复回来的机会,尽管林沙一再告戒不可逼迫过甚,要等李唐自己做出决定后,再做最后决断。
  但王世充还是兴致勃勃率军出征,看他那迫不及待的架势,显然一定要给李唐一个深刻教训。
  “将军,不会出事吧?”
  有心腹幕僚见此,很是担忧道。
  “无妨,不过就是清扫最后的垃圾而已,不管李唐怎么选择,最后结果都差不多!”林沙摇头冷笑,眼神清冷不带丝毫感情,缓声道:“大势如此,谁也阻挡不了,除非本将军出事挂掉!”
  “将军慎言!”
  幕僚大惊,急忙进言道。
  “没事,这个世界上,有能力让我挂掉的存在,我还没遇到过!”
  林沙咧嘴轻笑,满脸自信豪气道。
  “将军,我担心的是王世充!”
  心腹幕僚话锋一转,说出了心中忧虑。
  “哈哈,这个更不用担忧,王世充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选择!”
  林沙微微一笑,平静的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而且我跟他谈过,给了他好几个选择,相信这位会做出最有利自身的那个选择!”
  ……
  到了这一步,整个黄河以北都在林沙的掌控之中,称王建制顺理成章。
  只需他点个头,自有手下小弟和一干想要巴结的权贵,替他将称王之前的所有细节琐事处理得妥妥当当。
  因为称王建制的事,也不知从哪冒出几位所谓大儒,跳出刷存在感引动主流舆论风向。
  按他们的意思,不管林沙是为了装点门面也好,还是做个样子也罢,最好还是能从隋室手里接过大棒,这样才算是名正言顺。
  同时,这几位大儒也表示了,一切礼仪规章他们包办,绝对风风光光不会让林沙失望云云。
  我呸!
  林沙从他人口中间接得到这消息,第一反应就是不屑,第二反应还是不屑,第三反应就是哪冒出来的傻子,竟敢在哥们面前蹦达得如此欢实?
  “将军,这几位都是海内知名的宿儒,说得也很是在理!”
  不料,把事情跟手下弟兄一说,竟然引来一片赞同之声。
  “怎么,你们也都是这想法?”
  林沙微微眯缝着眼睛,扫了眼满脸热切的手下弟兄,平静问道。
  “将军,古往今来都这手段!”
  “就是,杨坚和李渊之流无不如此!”
  “怎么说,如此一弄显得更加名正言顺!”
  “……”
  手下小弟一个个踊跃发言,在这称王建制的关键时刻,谁都想表现表现,以好在将来的新建王朝中,获得一个更好的位置。
  “有必要么?”
  林沙只轻轻一句,便让议论纷纷的声浪瞬间平息,扫了眼脸色莫名的手下弟兄,他轻笑道:“直接称王就是,没必要弄那些没用的手段,还给杨侗那小子不切实际的念头!”
  “你们不要忘了,那小子此时正是性情不定的时候,要是这么一折腾,给了他不切实际的想法,又有某些不怀好意的家伙在旁撺掇!”
  摇了摇头,一脸冷厉凝声道:“天下大乱数载,死的人已经够多,我没想要勾起一位少年的野心,然后又用冰冷狠厉的手段,将他生生扼杀!”
  一干人等沉默不语,显然被林沙的话说动了某些心事。
  “好了,我意已决!”
  林沙大手一挥,直接了断道:“废话无需多说,直接称王建制,不要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
  他做了决定,手下小弟不管心中是何想法,表面上却是不敢有丝毫异议,生怕在将来的分蛋糕过程中没落下好去。
  消息一出,却是引发一阵舆论狂潮。那几位自信满满,以为可以在林沙称王建制过程中,捞到足够好处和名望的大儒,跌碎了一地眼镜之余忍不住怪话联翩,直斥林沙粗鲁不文是个莽夫。
  “骂我莽夫,那我就莽撞给你们看!”
  林沙冷笑,对付这样不知所谓的大儒,他有的是手段。
  很快,征北大将军府传下将令,征召一干大儒修史,包括五胡乱华以及隋史,工程量浩大几乎将长安和洛阳两地大儒一扫而空,被召集在一起慢慢研究琢磨,任由这帮家伙口水喷溅大吵大闹。
  这一下,世界清净了。
  少了这些舔燥的大儒,接着长安和洛阳的各大世家豪族又不甘示弱跑了出来,对林沙表现出了十二万分的恭敬。
  什么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族,林沙表现出的狠辣手段,已经彻底让两地世家豪族心惊不已。
  不说他们本就跟林沙不对付,无论是杨广还在期间,还是北地乱战期间,长安和洛阳的世家豪族从来都没将林沙放在眼里。
  一来林沙出身太低,军中壮丁出身让世外族万分瞧不起。
  更重要的是,林沙自从成名以来,表现出的桀骜不逊,根本就没将所谓的世家大族放在眼里。不然当初他坐镇幽州期间,怎么会跟河北世族闹得那么不愉快,到现在关系都还没彻底缓和过来。
  纵观北地豪雄,哪一个身后没有世家豪族支持?
  就是李密这叛逆,暗地里也不乏世族支持压注,他本就出身高贵,流落草莽也是“逼不得已”,瓦岗势大之时有人看好自然不是什么怪事。
  只有林沙一家,完全就是他一力支撑,不说没有交好的世族,但是他基本都没有求到世族什么。
  文官数量不够那就军管,而后开办平民学堂和军营学堂,教授底层百姓和军士读书识字,作为他手头的基层文官力量,经过多年培养以及实际操作,已经培养出了大批合格底层文官。
  只是谁都没想到,林沙最后却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整个北地一统北方,眼看着即将称王建制成为北地之王。
  北地世族坐不住了,关键是林沙年纪轻轻,现在还是未婚之身,谁要是这时把女儿嫁过门,说不定就是后族贵戚了。
  尤其是一向以出皇后出名的独孤阀,更是热切之极,他们家可是有位凤凰儿,早林征北刚刚崛起之时便有极好关系,如此这层关系还保持得极为良好。
  另外,跟林沙一向不睦的宇文氏,也是心惊胆战生怕林沙下狠手。
  太原李氏三族被诛,这可是赤落落的威胁啊,无论哪家世族门阀,都得小心掂量掂量,如此统一北方已经毫无悬念的征北大将军,会不会一怒之下将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抹杀干净。
  这就是独立自主的好处,林沙崛起的过程中,从来都没有得到过所谓世族门阀的鼎立支持,所以也就不会顾忌所谓的世家门阀势力。
  “这些事情,等称王建制以后再做决定!”
  对于笑脸来投的世家代表,他也没冷脸相对,却也没有多么客气,只是淡淡的应付了句,摆了摆手就将人赶走。
  到了这时,他自身实力以及营造的体系已经足够,用不着看别人的脸色,也无需借助什么世族势力,他人愿意来投他欢迎,不乐意的话他也不勉强,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一定要遵守他指定的规则!
  处理完了长安城的一堆破事,又接到王世充从金城紧急传回的好消息,李唐已经决定搬迁返回西凉戎狄老巢,正收拾行李即日起行。
  林沙也没藏着掩着的心思,当即将消息传了出去,顿时又引来一阵轰动。
  到了这时,无论是哪方势力,都知晓林沙统一北方再无阻碍。
  当初争霸北地的豪雄一个个倒下,突厥经历两次雁门关大败元气大伤,起码十年之内无力南下。
  整个黄河以北地区,除了瓦岗稍稍有点实力张牙舞爪之外,原大隋境内却是再无一家成规模的军阀势力。
  当林沙启程返回洛阳之时,出城热情相送的人流那叫一个汹涌,而且全都是衣着华丽服饰精美的上层权贵,让周围看热闹的百姓好好见识了一番,啥叫天下景丛声威浩荡。
  林沙轻笑着看着这一切,脸色平静心情波澜不兴,没有理会手下小弟兴奋得潮红的脸色,以及手足无措的鸟样,摇了摇头打马向洛阳方向赶去。
  洛阳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处置呢,尤其那帮不肯安分的江湖豪杰……


第0862章 前进的方向
  八月十五中秋夜,群豪汇聚天津桥。
  这条洛阳最繁荣的通衢大道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