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洪荒二郎传 >

第574章

洪荒二郎传-第574章

小说: 洪荒二郎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震子猛地睁开双眼,暗金棍对着前方狠狠一挥!

    天边闻仲高喊:“降天雷!”

    下一瞬,天地之间雷霆涌动,数百万计的青白赤蓝落雷如珠帘垂落!

    雷震子挥出那一棍,竟化作了一条千里长的雷龙,雷龙怒吼咆哮,仿若活物,本就有雷霆之速,几乎转瞬便将八卦大阵周遭的鬼军一扫而空,而后在迅速在场中席卷而过,将被天雷劈砍却并未湮灭的厉鬼直接卷灭!

    少顷,天雷终熄,乌云消散。

    天庭雷部正神各率部将回归大军本阵,闻仲驾着墨麒麟迅速赶回,组织大军继续准备开赴下一处大千世界。

    他们这一路先锋军,因雷震子与雷部正神的存在,算是这无尽鬼军的克星,所以主动包揽了更多大千世界的收复之责,与其他两路大军总体进度持平。

    雷震子似乎有所感悟,挥舞风雷双翅落在了一处山峰之上,朝着四面眺望。

    万物俱寂,生灵不复。

    但依然能在一些边角之地,看到一抹绿意,仿若在预示着这片天地并未死去。

    天地灵气渐渐开始恢复清明,雷震子在怀中拿出了一块石头,摆放在了地面之上,而后跪在那,开始低声念着什么。

    不多时,一轮红日从东天飞起,如金乌展翅,很快就飞到了和这个时刻对应的西侧天穹,悬挂在那。

    众修士欢呼雀跃,雷震子也忍不住露出少许轻笑。

    天道之力,似乎比之前恢复的更强了些。

 第九百一十六章 奇兵之策

    三路先锋大军出征二百二十余日,收服大千世界八百余,小千世界不计其数。

    一众未曾被破坏的小千世界生灵被迁入大千世界中,让各处大千世界恢复了少许活力;无数魂魄被接入六道轮回盘内,这些被至强者摧毁的天地,在未来数百年内就会快速恢复生机。

    终于,三路大军各自闯入了洪荒五部洲周遭的‘死寂’之地。

    接下来,一直到五部洲处,一应大千世界、小千世界,生灵全无、灵气消散,各处荒无人烟,鬼影都不曾有一个。

    十年之前,这些都是生灵稠密、人声鼎沸的大世界!

    如今竟是白骨遍野,天地萧瑟……

    “这些至强者当真该死!根本不将生灵看在眼中吗?他们不也是生灵吗!”

    一处白骨山前,身着莲花战衣的哪吒咬牙骂了两句,身后的一众部将尽皆沉默以对。

    这般情形,他们已经见了一连十多个大世界。

    而根据向前打探的人马回禀,一直到五部洲之地,各处大千世界都是这般生灵绝灭。

    至强者虚莫,已经掠走了这些大世界中的生灵之力。

    哪吒身后,一身青蓝道袍的清虚道德真君轻叹了声,言道:“都说天地不仁,其实天地大爱;真正不仁的,只是跳出了天地、跳出了大道,觉得自己已经超脱了生灵桎梏的这些存在吧。”

    “莫要感慨了,”道行天尊提醒了一句,“速速将此地回禀,咱们莫要冒进,免得中了对方埋伏。”

    哪吒点点头,一旁邓婵玉已经放出了玉符。

    不多时,果然有通信玉符破空而来,里面则是李靖的军令。

    大军暂且放缓前行,探明前路,等待洪荒主力赶至。

    所谓的洪荒主力,自然就是真正要去和复生者大军,与虚莫旧部硬碰硬的修士。

    此时,这些修士都聚集在了南赡部洲,让南赡部洲各处拥挤异常,数不清有多少长生者按战阵列位,一名名大罗金仙坐在云中,却都是静寂无声。

    那座拜将台此时被放置了数百面打鼓,四处插着数十面大旗,这是李靖指挥战阵的‘标配’。

    杨戬此时还在闭关,并未主动现身;故,天炎道子与通天教主现身主持点兵拜将之事。

    但凡修为境界在仙人之下者,入俗世,护卫凡人。

    修为真仙、天仙、金仙境者,组成大军,在南洲北侧列阵,演练由太乙真人等阵法大能苦心琢磨的战阵之法。

    而后,一张太极图在天穹盖下,将整个南赡部洲盖住,拖着南赡部洲在四处大千世界的中央腾飞而起,有些缓慢的冲向五部洲之地。

    当日南赡部洲如何逃出来的,今日他们就要原路返回,再将无数生灵送回五部洲各地。

    南洲之外,混沌海不断翻滚,一艘艘长达千里、万里的凶兽仙舰护持在各处。

    混沌灵族大军也经过了一番‘精简’,将实力堪比真仙之上者留下,将实力不足者遣回玄都城外再造黑灵国。

    若是仔细算来,混沌灵族无论大军规模还是高手数量,其实都在洪荒修士之上。

    但没办法,掌控灵族的是杨戬;且灵族大军只能施展一些简单的阵法,真正的主力还是洪荒众修。

    将南赡部洲周围的混沌气息去掉,则能见这些凶兽战舰,其实是按照某种大阵护卫在南洲各处。

    若在南洲前行时突然遭袭,无论从哪个方向,都能有灵族高手及时应对,从而为众修士争取更多时机反击。

    但从如今的情形判断,至强者虚莫应当是要等他们回到洪荒五部洲时再施以雷霆一击,一路应当会风平浪静。

    不过也说不准,小心无大错,谨慎些总归是好的。

    南赡部洲抵达五部洲之时,便是连天大战再次开锣之际。

    而这次,洪荒已经再无退路,能集合的一切力量已经在这数年之内集结完毕。

    朝天阁全力以赴、天庭正神也正面参战;

    各处佛国但凡有些实力的佛门僧侣都被召集到了南赡部洲,而各处佛国源源不断的众生念力,也被加持在了众佛兵之上;

    甚至原本流落在混沌海中的远古、上古大修,但凡能感受到洪荒陷入绝境者,也都纷纷赶了回来。

    若此战再不能赢,洪荒的存在,也当真成了虚莫所说……

    余孽而已,笑话一般。

    又五十日。

    三路先锋大军已经从三面逼近五部洲,而在中路大军之后,南赡部洲也已经距离五部洲之地不足百万里。

    沿途各处大千世界中,除却生灵绝灭之地,大多都有源源不断的念力加持在南赡部洲之上。

    那是劫后余生的众生在对天地祷告,日夜不停的祷告,期盼着各位神仙能击退邪魔,护持洪荒,让他们能继续有这片天地可依存。

    此时,洪荒做了最后的动员令。

    一连六道圣人檄文,借着天道之力传遍了三千世界各处,内容相差不多,是几位洪荒圣人在召唤有一战之力者前去援护。

    所谓一战之力,便是需真仙的本领,不然也只是去白白送死。

    无数修士均已知晓,对于洪荒来说,最后的大战即将爆发。

    皮若不存,毛将焉附?

    不愿亲友惨死者,不愿见门内弟子无辜遭灾者,不愿见洪荒破灭者,不愿见故土被毁者,纷纷上路;

    乾坤郎朗,生灵戚戚。

    六道轮回盘光芒照满此时残破的地府,地府鬼差在酆都城内内外外列阵备战,而在外围,数不清有多少佛兵在列阵。

    只是这次,这些佛兵并非是要去攻陷酆都城,而是面朝北侧,准备应敌。

    这也算是佛门欠下因果,如今他们也成了护持六道轮回盘的存在,若至强者大军突袭,他们要用自己血肉之躯,筑起地府最外层的城墙。

    六道轮回盘下方,两位圣人娘娘坐在高台之上,下方则是五方鬼帝、十殿阎君,以及少数追随女娲的妖族高手

    “妹妹,”女娲娘娘轻声道,“都布置妥当了?”

    “嗯,”后土轻轻颔首,“已藏好了,稍后若是战事吃紧,你我当可有一人去支援众道友。”

    女娲面容肃穆的轻轻点头。

    后土娘娘突然问:“姐姐,若凭你的神通,可否为那些生灵绝灭的大千世界再造些人出来?”

    “自然可以,”女娲轻轻点头,但随后轻叹了声,“但造人虽易,让这些人族活下来却有些困难,此事需循序渐进,绝非一日之功。”

    这话说的确实不假。

    想要让这些绝灭的大千世界再次恢复原本的鼎盛,并非是弄些人过去就可以了,花草虫鱼、山川河流、灵兽灵物,都十分重要。

    人不过是在各处大千世界‘得享其成者’,凡人需进食五谷、捕肉吞糜,这些荒芜之地需缓慢恢复生机,才能供人族再次繁衍生息。

    女娲低声道:“此事有几位火云洞道友来做便是,你我无须操心。”

    “嗯,”后土也只得点点头,神识扫过南洲正在路过的一处大千世界,秀眉不由轻蹙,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噹——

    混沌钟的响声忽而在天地间荡漾开来。

    就听天炎道子的嗓音在钟声之后传入了无数生灵耳中:

    “再有十余日即将重归洪荒,大战在所难免,天外邪魔此时踪迹全无,定是为了行那偷袭之事。”

    “各位道友,自天仙之上,若有强横神通者且来南洲北部沧溟山前,贫道将以混沌钟为依托,存百万修士,以为奇兵。”

    “他日对决,此计定可大胜!”

    ‘胜’字的尾音如同洪钟大鼓,在天地间不断回荡。

    一群群修士闻风而动,那所谓的沧溟山不多时便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地府,六道轮回盘下的高台上,两位圣人娘娘则是面面相觑。

    “天炎道友这是为何?”女娲娘娘纤手扶额,稍感头痛,“若是奇兵,哪能这般大张旗鼓的喊?莫说是那虚莫定然在南洲之中埋了暗线,这般大的动静,在外都能听到罢。”

    “或许是另有算计,”后土柔声道,“天炎道友乃天道所诞,行事绝不会如此欠缺考虑。若无其他算计,便是故意以此来吸引强敌的注意。”

    “若如此便好了,”女娲目光扫过城外那金光闪闪的身影,“不知为何,我总有些心神不宁。”

    后土苦笑道:“大战之前,我也是不得安宁。”

    女娲有些欲言又止,神识略过地府,多看了几眼那金塔,毫无所得之后,将视线落在那沧溟山中。

    此时天炎道子正带着百多名刚从试剑之地出来的修士挑选‘奇兵’,混沌钟漂浮在天上,洒出数十道仙路,让这些修士源源不断的进入其中。

    “咦?”

    女娲娘娘忽而发现了什么,美目流转,目光在仙人堆中那几颗闪亮的光头上徘徊了一阵。

    是巫族的几名大巫,先前那次大战,大昂带着一千八百巫来回冲杀,给几位圣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且,大昂在仙人堆中着实太扎眼了一些。

    在大昂周遭寻找,能迅速找到一名名面容冷峻的战巫……

    女娲并未多看,很快将神识收回,知道天炎道子是在算计布局,也就不再多管什么。

    其实女娲娘娘并不知,此时追随杨戬的三千巫族子弟尽皆混杂在梅山一众仙兵之中,尽量分散从各处仙路上飞入混沌钟之内。

    除却这些战巫之外,龙族的一批高手也施展了变化之法,同样是分散开来,飞入混沌钟内。

    在此之前,已有三十万被静心挑选出来的灵族精锐进入了混沌钟内,连同原本在试剑之地内停留的那二三百名修士,此时已经消失无踪……

    他们行的确实是奇兵之策,但真正的奇兵,并非只有一支。

 第九百一十七章 李靖遭袭,紫霞相护

    “你怎么看,这次洪荒是否能赢?”

    “菩萨,我只知已发生、正发生之事,并不知尚未发生之事。”

    金塔顶端,白衣小僧听闻谛听之言,目光之中流露出少许笑意,继续站在窗边,眺望着酆都城的方向。

    “接下来要发生之事,当真让人有些期待,”白衣小僧嘴角蕴着让人完全起不了疑心的温暖笑意,周遭也仿佛更明亮了些。

    一旁的神兽嘴不动,但声音却在地藏耳旁回响:

    “菩萨还需记得,上面那几位定不会允许菩萨放任虚莫不管,眼睁睁看他出事。且,太素的生灵之力,先前这半界的生灵之力,此时都在虚莫手中。”

    “啰嗦。你放心便是,虽然本座瞧不上那虚莫,但始终,道友难寻,不会对他放任不管,只是免不了让他吃些苦头,知道有些风头出不得,有些强,逞不得。”

    谛听的脑袋缓缓垂了下来,爬在那不发一言。

    地藏王略微眯着眼,站在那似乎在感受着酆都城吹来的阵阵阴风,离着洪荒越近,他嘴角的笑容越发惬意了些。

    ……

    南赡部洲距离洪荒五部洲之地只剩数十万里,两日之后便可回归洪荒五部洲。

    就算是凡人俗世,也开始察觉到这天地的不同寻常,大抵是总会见到天空之中飘过一片又一片云朵,云朵之上偶尔会有一些人影显露踪迹。

    还好此时俗世之中的人皇乃是一明君,凡俗之地也是安居乐业,并没有太大的动乱。

    百姓在家勤勉的烧香,也能为南赡部洲多几分念力加持,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南赡部洲正北方,数百万修士组成的大军枕剑待戈,此时竟没有什么声响,都在各自的位置盘腿打坐。

    他们站起来便能立刻组成大阵,其实此时看似在放松,实则没有半分松懈。

    洪荒的生死存亡,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这数百万主力战阵的修士了,他们是被精挑细选出来,对抗至强者复生者大军与虚莫部将的主要力量,就算旁阵还有数不清的修士,总体战力也无法与他们相比。

    战阵居中之地,李靖坐在一张座椅上,座椅安置在拜将台上,周围都是一名名面容肃穆的壮汉,提着鼓槌,注视着李靖这位兵马大元帅的举动。

    到今日,李靖尚觉得,自己并不是最合适的战阵指挥。

    封神之战,他就并非最好的元帅,但胜在各方面能力较为均衡,做事谨慎,不出纰漏。

    当年玉帝也是看到了他这一点,才会一路提拔,让托塔李天王之名响彻天地之间吧。

    杨戬倒是经常有临阵的奇谋,但他无法兼顾指挥与冲锋陷阵;两相比较,掌控全局者尚可有替代,能和至强者争锋者,却只有杨戬与云霄二人。

    “陛下若是未死……”

    李靖喃喃了声,随后带着几分苦笑。

    玉帝若是当日不死,哪怕身受重伤,此时也比自己更适合这个位置吧。

    平心而论,这个位置当真不是那么好做的,自己接下来若是有一瞬的决策出了偏差,便有可能成为洪荒的千古罪人。

    千古?万古何足!

    但,这一关若是能度过去,重立天庭、洪荒复原,只是想想就是一幅幅让人心向往的情形。

    缓缓的叹了口气,李靖在一旁的玲珑宝塔中取出了一卷书简,这其实是他在陈塘关任总兵时,最喜欢翻看的一卷古籍。

    轩辕兵策,上面署名是轩辕黄帝所著。

    李靖的诸多兵法韬略,都是从这本古籍出发,融会自身之感悟,渐渐的凝聚而成。

    李靖并非没有想过,让轩辕黄帝过来一同指挥大战,但轩辕黄帝却是矢口否认了自己曾写过兵书这回事。

    ‘与敌血战,如何能没有美人相伴?’

    这是轩辕黄帝的原话,也让李靖赶紧把自己的嘴闭上了,闭的紧了,免得耽误了洪荒命途。

    倒是天皇燧人氏对李靖嘱咐了几句有关战阵之事,展露出了不凡的才略;但燧人氏也是己方的大能高手,燧人氏也心愿与至强者手下高手大战,而非来后方指挥全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