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寂灭道庭 >

第96章

寂灭道庭-第96章

小说: 寂灭道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今日之事并不议论你们忠心不忠心,而是商讨对策,朝廷的情况你们也清楚,皇上旁边奸臣当道,久久没有把景王立为太子,唉,如今遇到这千古变局,叛贼四起,我等臣子怎能不为之尽力。”
  “现在延安府,因为招降书一事,人心浮动,不要说抵挡叛逆,就是他们不主动投降敌人都算好的了,诸位面对这般情况,有何计谋。”冯唐说道
  不是曾泰这些人不够聪明,而是敌人太强大,面对这般情况,这一时间他们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因此讨论了半天也只是议论出个按兵不动、待机而行的平平之策。
  另外一边,安国泰等准备投降的官员大户也在议论着前途生死大事。
  “诸位,有何良策,赶紧说出来吧,不然等圣武盟的那些人打过来的时候,就更不好处理了,到时候,他们和景王的军队打起来,不论输赢,我们都没好结果的。”安国泰说道
  “安大人,这话说的,你是知府,在此地为官七八年,延安府的情况你最了解了,地形、兵力钱粮你都了如指掌,我们只不过跟着你后边罢了。”一个大腹便便的粮食牲口商人说道
  “我要杀这么容易,我早就靠上去了,这不是景王殿下的五千大军一直待着这里么。”
  “那倒也是,前几天,那个冯唐太傅过来了,那老头可是三朝元老,本事和名望很大,有他在景王后边撑腰,附近这几个府县都被他们所镇压,不敢轻举妄动了有什么心思了。”
  “要我看,你们还是手段不够狠,安大人,刘员外,你们是这里的牵头人了对吧,好,景王的五千大军和冯唐老头就交给我,投降之后的功劳我要三成。”一个三角眼的的高个商人说道
  “哦,你有把握么。”安国泰问道
  “安大人,那是三成功劳啊。”刘员外旁边说道
  “我知道,但这个事情,你做的了么。”见得这最危险的事情有人干,安国泰也不在乎这三成功劳了,一个小小的商人怕什么,自己可是知府,投降后定能晋升。
  “我有七成的把握,不过我需要安大人的一些小小的支持。”三角眼商人心中开始盘算开来。
  这一日,暴雨倾盆而下,万千雨帘垂悬与天地之间,这雨是如此大,以至于三尺之外边看不清雨帘之外的人的动作。
  景王预料中的刺杀并没有发生,但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却发生在他身上以及五千大军,当自己和身边众人昏昏沉沉之间却腹泻难止的时候,军营副将跌跌撞撞捂着肚子前来报告情况的时候,他明白了,一切都结束了。
  酒入愁肠,在这将死之际,景王苦笑连连,那种酒壶在重重大雨中大叫大嚷“苍天不公,”
  身旁的侍卫虽然被泻药和秘药搞的全身有气无力,但哪能看着自己的主公如此作践自己,正当他们要救回景王的时候,一个青衣剑客出现在景王一丈之外。
  这个剑客的出现是如此的诡异和突兀,他仿佛一早就就在哪里,又好似从天而降,但不管怎么样,那哗啦啦的大雨丝毫淋不到他的头上,仿佛他周身有无形的罩子一般,这惊异的一幕明显的告诉众人,这个剑客至少是个先天高手。
  “是他,是顾剑平。“””一个认出他身份的侍卫惊慌的说的
  “顾剑平,哈哈,好,本王就在这里,来杀了我啊。“景王有限癫狂的说道
  ”嗯。“”顾剑平发出一声不清楚的鼻音
  众侍卫见得这一幕虽然害怕但还是冲了上来。剑光在雨幕中亮起,景王轰然倒下。
  ………………………………


第四十一章 借尔头颅镇京都 上
  暴雨过后,七色彩虹高悬,阳光再一次普照大地,雨停了,一切的都结束了,仿佛一切厄运和不好的东西都被大雨冲走一般,一时间延安府上上下下几十万人几乎都感到庆幸和高兴,阳光似乎透过一切进入心底,一切都变得暖和,一切都事情都往顺风顺水的方向发展,就连街角那颗被火烧的大树都发了新枝,变得生机勃勃了。
  睁开眼睛,快到午时的阳光很是刺眼,景王猛然起身,想起之前的一幕,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怎么了,自己不是死在那顾剑平的剑下了么。、
  “景王殿下,您终于醒了。太好了。|”外面的贴身仆役听到动静赶忙过来伺候着
  “哦,是梁宽啊,我这是这么了,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景王按了按有些发晕的头问道
  在梁宽的叙述中,景王总算明白了这些日子的大概的事情发展状况。第一,景王已经昏迷三天了,第二,景王当日在顾剑平的剑光亮起的时候,便昏过去了,不过并不是吓昏,而是药效发作再加大雨,身体扛不住,至于顾剑平当初也并没有想要杀了他的意思,那些侍卫也只是被顾剑平用剑击伤,不能动弹罢了。
  最让景王关心的莫过于圣武盟的事情了,这就让他很是难过,圣武盟已经完全接管了延安府及附近,他的五千大军也在他昏迷群龙无首的状况下投降了圣武盟。
  新收一府之地,资源的重新分配,人心浮动,必然要用人命头颅来血祭和镇压,只不过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会是那几个人。
  几百里之外,唐国都城,南庆府,早起赶市的人群纷纷攘攘,南安门下此时是更是聚集了近千挑着各种货物的百姓商人,不过此刻他们却并不忙着进入城里,而是看着高悬在城楼上的三个木头做成的一尺见方的笼子,笼子里是三颗血液凝固的人头。众人议论纷纷。
  城楼上的守军后知后觉的赶忙把人头和笼子收走,然后驱散人群威胁几句不要乱说话。一个守军带着人头赶忙上报首领,那首领虽然不认识人头身份,但看那人头的样子不像大盗或是贫困之人,倒像个养尊处优的人,心念一动便是悄悄告诉自己在朝廷吏部当差的好朋友,让他帮忙辨认。
  |“天呐,这是延安府的知府安国泰,还有府丞杨子荣,大户陈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吏部执事房安问道
  接下来那守军将领便把发现这是首级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向房安道来,期间提到他的保密行为,除了房安之外其他官员不知道发生了这件事,或是知道了也不不清楚首级是谁的。
  “老高,你这次办的事很高啊”房安说道
  “哪里哪里,这次还要拜托老乡你在太师面前美言几句啊”
  “哎,老高你这这就难为我了,那太师哪里是我能见到的,他老人家日理万机,外面等待接见的官员能从街头排到街尾去,而且至少都是四品以上,以下的都没资格过去。“
  ”那这事怎么办,莫非还有上供一些银子么?”老高问道
  “你也别急,银子自然是要使些的,但找对人很关键,正好你找对了我,我恰好和太师府的庞管家有些交情。。。。。。。。。。。。。。。。。。”房安思索片刻将自己的计划向老高说出来。
  夜幕降临,春风楼的某处包间,房安、老高还有特地请来的庞管家等人饮着美酒,抱着美人,说着快意风月之事,好不得意开心。
  酒至酣醉,事情和条件也谈的差不多了,房安使个眼色,老高借着敬酒之名上前问道“庞管事,今天喝的高兴吧,那事情就这么定了吧”
  “今天喝的很是高兴,别看我醉醺醺的,你们的事我都记在心里,不过有个事还要跟你说一下,那物证还在你们手里吧,要转移过来。。。。。。。。。。。。。。。。”庞管家说道
  “是,那我们马上就去办”
  “不忙,我这次好不容易出来游玩,可不想带着这晦气的东西回去,这样吧,明天你们把那人头包装好,悄悄从杂物采买处送入,那边我会吩咐下去,这事关系太师在朝廷的威严,你们可要小心行事,别露出破绽,要知道朝廷中有一些疯子可是专门跟太师作对的。“””
  “好,庞管家计谋深远,考虑周详,就按这个办,那庞管家,您出来一趟不容易,我们继续到红玉园游玩赏花吧”
  “红玉园赏花,好好好”庞管家也是听过红玉园这第一妓院在京城的艳名,这几人邀请他去赏花其实是嫖妓,便是高兴的连声叫好
  日夜所思夜有所梦,只不过房安和庞管家做了一个噩梦,至于老高,他一个武人倒是没那么考虑和梦想,早就陷入大睡之中了。
  庞管家梦见太师府的倒塌,太师被凌迟处死,自己也进入牢狱,饱受皮肉之苦,但这不算什么,最让庞管家心痛的是平日收受的那些金银珠宝都被没收。房安梦见自己的头颅被割下来来了,就好像安国泰那几人的下场,空空落落的感觉很是真实,房安起身摸了摸脖子,还好还在,颤抖的双手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定了定神。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还未等房安训斥,那房门便被强行推开。
  “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大人,那个人头还有那个城门那边出大事了“一个下属气喘吁吁的说道
  ………………………………


第四十二章 借尔头颅镇京都 下
  东边的天空红霞泛起在鱼肚白上,朝阳虽然还未升起却可见其灿烂金红的光线,太和殿宫门大开,周边布满卫士和太监宫女等。淡淡的金光从殿堂的屋脊的金色琉璃瓦和龙头雕塑上发出,华美无比。
  今日是个大朝会的日子,议题为对圣武盟的态度,根据前几日的奏章,支持招纳圣武盟的官员已经越来越多了,虽然这个看起来有点晚了。延安府的消息朝廷有所耳闻,到因为圣武盟控制了延安府附近所有的道路管卡,大部分消息还没传到朝廷百官和皇帝耳中,就之前的情况看,他们大概知道圣武盟破了剑门关包围了延安府,景王殿下被困这事。
  太和殿的殿堂很是宽广,足以容纳几千人,虽然如此宽广,但是其采光通风的条件并不太好,每隔几次都有官员看不清地上情况摔倒受伤或是气息不错晕倒在地。
  此时朝阳正在升起,殿堂之内光线还不是很充足,几十根手臂粗的牛油蜡烛布置在各个地方,牛油的香气、不甚明亮的光线、阴影遍地、再加上几百官员的窃窃私语,构成一幅奇幻妖异的场景。
  晨钟声敲响,一连三十六声,皇帝打着哈欠从里屋走出,来到堂前桌上,看着满桌堆得半人高的奏章,心里满是厌恶和不耐烦。
  忽然一个湛蓝色的长条形的盒子吸引了他的目光,那盒子散发着奇异的香气,仿佛是熟透的上好的牛肉的香气却不带丝毫腥臊。
  “真是奇异的香气,到底是什么呢,这些官员会弄这种东西么”带着好奇之心唐国皇帝小心翼翼打开了盒子。
  “这,这这。”如此惊异的一幕让皇帝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紧接着,一道冲天的恶臭从盒子里发出,皇帝顿时伏桌上大声呕吐,这一次盒子里的东西他看的更清楚了,死人的白眼散发着恐慌和绝望的气息,嘴边和脖颈耳边的血迹让皇帝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是什么东西了。
  死人头,皇帝并不是没有见过生灵死亡的场景,他年轻时也曾经射杀兔子山鸡和鹿,也见过手下砍掉这些猎物的头颅制作食物。但是面前的这三个人头,是同类,是人,而且还是他认识的人,是他任命的官员和见过的商人,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见到这一幕,皇帝瞬间脖颈凉飕飕的,仿佛看到自己的头颅被斩下放到面前的一幕。
  这一刻,皇帝他越想越害怕,他无比的惊慌,想走,身体却动不了,想大喊大叫却发不出声音,如同一场醒转不过来的噩梦。
  “皇上,皇上””这个时候伺候在一丈之外的太监总算反应过来,赶忙前来抚摸着皇帝安定他的心神,并喂服下定神丸药等。
  “把这东西拿走,拿走。“””还未等太监动手,皇帝便衣袖一扫将有人头的盒子还有挡住盒子的那半人高的奏章一同推开,推到到堂下。
  三颗滚来滚去的散发着尸体的恶臭的人头,让百官呕吐难止同时瞬间明白了事情,同时一阵恐慌的情绪也散发开来,一些胆小的人甚至开始左右看着阴影之处,害怕自己的人头会被阴影里的杀手砍下。
  与此同时,京城的各大东西南北四方城门上各贴上一篇言简意赅的告文书,内容便是是提及唐国目前的局势和圣武盟攻下延安府俘虏景王的消息,顺便也提到了把安国泰这三个官员的首级送给皇帝面前的事情。
  这份告文书,用字简单明了,全文不过两百多字,字体斗大,贴在城墙之下,那过路的行人商人稍微认识字便能看完这篇文章,很快这个文章的内容传播京城,并扩散开来,一时间百姓议论纷纷,而这个时候,官府也终于反应过来立刻过去把告文书撕掉,并贴上另一篇文章,警告百姓不得妄议朝政大事。
  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虽然禁止的了明面上的议论,可是暗地里议论谁能禁止的了,即便不议论了,人的想法是各种各样的。更何况连朝廷自己的人,从各级官员到下属仆役丫鬟等都在议论,都在思索着圣武盟打进唐国都城的退路一事。
  朝会是没法再举行了,至于议题,招降圣武盟这事更是一个笑话,圣武盟的人直接把官员头颅送到皇帝面前,又把事情告知天下百姓,如此一来,朝廷还能去招降纳叛么,可要是不接纳叛贼,朝廷又能如何。能打的军队和将领几乎都派出去了,丧失殆尽。那些朝廷的供奉武者更是不堪,练首级都被顾剑平送到朝会之上,送到皇帝和百官面前,把他们吓得战战兢兢不知所措。
  一篇告文传天下,三颗人头镇京城。经此一事,哪怕圣武盟的大军和武者还在几百里之外的延安府,那京城里的百官和皇帝已经如同被抽去脊梁骨一般,再也没有底气和胆气谈论圣武盟一事,虽然他们还是如同往常一般处理的事务和玩乐,但他们心底都很清楚自己未来的下场,现在的日子不过是末日前的余晖,不过也有一个例外。
  “难道就这样被顾剑平、被圣武盟的几个人头一篇文章给镇住么,你们就甘心等着他们打进来,任凭他们处置么”太师府,庞太师和几个心腹诉说着自己的心声
  “太师大人,我们当然不愿意,可是我们武力低微,哪怕全上去也不过是送死的。一个官员愤愤不平的说道
  “””
  “的确,我们这些人武力加起来都不是一个先天高手的对手,但是我们还有很多银两、美人等等,这些都可以招募。”另一个官员说道
  “太师大人,我有一个想法”一个年轻的官员说道
  “这,好好好,年轻人就是年轻人,真是个大胆无比的想法。好就按你的计谋去办,顾剑平、圣武盟,老夫就是死也要让你难受。”庞太师狂笑道
  ………………………………


第四十三章 横扫四方为武皇 一
  正是深秋季节,天气寒冷而又晴朗,相国寺的的报时大钟敲了七下。
  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从此刻变为圣武盟的据点的皇宫出发,??车轮滚动,碾碎路面上的小石头。这辆金碧辉煌的马车载着顾剑平,缓缓的向着城外行去。
  就在赵山河为顾剑平安排的马车向着城门处驶去的同时,等待已久的无数的眼线闻风而动。
  马车不紧不慢的驶动着,宽阔的街道上,人们一眼就辨认出了这辆华贵的马车出自何处,纷纷避让着。
  一路之上无数好奇、敬畏、窥探以及不怀好意的目光盯着厚厚的帘幕隔着的马车里面,可惜什么都看不到。。
  四轮马车果然比寻常马车中要平稳的多,几乎没有一丝一毫的晃动,顾剑平如同老僧入定,对外界的一切毫无所觉。
  车轮滚动间,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这辆马车已经行驶了五六十里,驶出了城外,来到京城附近的一处名山…………香山。
  “就到这里停下吧。”车厢中,一个冷冰冰的声音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