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侯-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数万大军,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究竟是疑兵之计,还是实有这支军队存在?”这个问题不断的折磨着周发贵和党进,吕馀庆去了一天了,还没有回来,虽然周发贵相信不会有太大的意外,但肩负守土之责,却不能不防个万一。
“再派一拨人马去五十里外接应吕大人!”周发贵向大口寨守将陈腾飞吩咐道。
“卑将即刻派人前往。”
陈腾飞话音刚落,瞭望的士兵便大声呼喊道:“吕大人回来了!吕大人回来了!”
周发贵快步走上了望台,远远望见果然是吕馀庆一行人,立即吩咐道:“快,开寨门,迎接吕大人!”
…………
…………
半炷香之后,大口寨驿馆之内。
“吕大人,谈判结果如何,那黄湾关真有祥符国五万大军。”周发贵刚将吕馀庆接到驿馆之内,不等吕馀庆休息,便急声问道。
吕馀庆一脸凝重、肃然说道:“没错,至少有五万大军,老夫此次谈判便在五万大军军营之中,且还在徐铉身边亲眼看见那白虎军团长韩虎等祥符国将官就在营中。”
周发贵和大口寨守将陈腾飞不由脸色一变,神色凝重到了极致————难道真的又要和祥符国打一仗?
但吕馀庆却又紧接着说道:“还好,老夫不辱使命,那徐铉倒也不负大儒之名,被老夫据理相争,以文明之国,相处之道说得哑口无言,最终只是将那无用的马头山和巫石山送于对方,另外再加上二十万两白银和二十万匹丝绸,便能够化解这场兵戈之灾。”
周发贵和大口寨陈腾飞先是一怔,前者是长松一口气,毫无犹豫且发自内心的说道:“吕大人高才,以一己之力化解一场兵祸,立此大功,不亚于攻守之一城之军功。”周发贵身为庆州知府岂能不明白那马头山和巫石山乃荒山野岭,且其中山贼横行,几个村子大多也是羌人村寨,在他看来,比起不让祥符国发兵来攻,根本就是可以直接忽略的。至于二十万两银子和二十万匹丝绸————想想看,若真打起来,西北边军和永兴军路数万厢军肯定是要全部出动,更别说还要押送筹集粮草的十数万百姓。这个过程中所消耗之粮草银钱却是所赔之钱物的十数倍不止。
反倒是守将陈腾飞松一口气之余,为朝廷竟然如此惧怕与祥符国打仗而神色有些暗淡和恼怒。
…………
…………
龙州,平安县,钟家村。
钟三河回到村子里面已经六天了,就如他当初离开时悄无声息,他回来的时候除了家中妻儿和老父之外,同样没有惊动任何人。
农家小院中,钟三河一口喝干了碗里面妻子酿制葡萄酒,舒服的叹了口气,看了看破旧的三间屋子和狭窄的小院,对还在忙着做饭的妻子说道:“这地方估计住不了多长时间了。”
妻子注意力在做饭上,没有听清钟三河说的话,手中不停,问道:“你说啥?”
钟三河说道:“没事。”
妻子说道:“你少喝点,等吃过饭再喝,空腹喝酒哪是个事儿。”
钟三河嗯了一声,继续喝酒,酒喝的越多,越想起自己这近一个月与辽贼的厮杀,想着朝廷的赏钱也该到了,还有自己这次善人榜积分第一名应该板子上钉钉子的事,按照朝廷之前悬赏令所说,前十名都会赐封官职,也不知道朝廷会封个什么样的官。他又想起杀手之王白沧海曾经问过他要不要加入特种大队的事情,他当时从对方眼中能够看出对自己的欣赏,但他当时还没有想好,所以并没有立刻答复。
半天没有听到身后有动静,妻子转过头发现钟三河神色有些奇异,疑惑问道:“怎么了?”
“钟四叔不是一直想要我们家小院和十亩菜地,这几天我想和他谈谈价钱,卖了去。”
妻子愣了半晌,然后笑了起来,手上一边盛饭,说道:“娃他爸,你这次去杀辽狗,真的杀得最多?朝廷会给你封官?我怎么感觉你是在说笑哩!”
钟三河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知道妻子只是一个很寻常的村妇,他杀了辽国南院大王,受到传说中杀人之王邀请以及朝廷封官的事情说出来肯定会让妻子一时难以相信。
妻子眼见钟三河不说话,以为他又是在耍酒疯,便低头继续盛饭,咕哝说道:“每次喝点儿酒,就喜欢说胡话。不过,能好好的活着回来,再给两个娃儿上学的学费挣回来,我就满意了。”
两个孩子这时候跑回了家,小些的弟弟跑的气喘吁吁,满脸通红,跑进内屋去叫爷爷,大些的姐姐一边帮娘亲拿端菜,一边对钟三河说道:“爹,城里面学堂过完年开春就开学了,你答应我也要让我上学的,可是娘亲说家里面钱只够弟弟上学,我不管,我也要上学。”
钟三河宠溺的捏了了女儿红扑扑的小脸蛋,说道:“丫丫放心,爹爹这次挣了好多银钱,不但让你上县里面蒙学,还让你到州城里面上中学,而且还让你到夏京去祥符学院女子学院上学。”
女儿开心的跳了起来,扑到钟三河怀中,撒娇道:“爹爹最好了。”
…………
…………
第二天,钟家村来了一位在村民上眼中的大人物,据说是钟氏家族在平安县的家主。也是钟家长辈,钟老太爷,曾经在龙州还属宋国时做过平安县的县尉,在平安县里颇有些影响力。他今天来此自然是听说了一些消息,知道钟三河竟然在与辽国大战期间悬赏善人榜中进入了前十名。但他知道的也仅限于此。
在钟三河家里面最艰难的那段日子,这位钟老太爷从来未曾露面,按照老人家的说法,他是在旁边静静看着钟三河于艰难中磨练,最后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这个时代家族宗法的影响很大,虽然作为旁支,平常很少来往,但影响还在,更何况钟老太爷身份地位摆在那里。所以,看到钟老太爷到自己家中,钟三河父亲和妻子很高兴,钟三河虽然心中跟明镜似的,但也只好陪着笑脸招待,老头拿出长辈的架势,愈发显出威势。
第八百四十九章 财政危机
“三河,听说你前一段时间去银州参加义军了?”钟老太爷端起丫丫沏好的热茶,瞥了一眼站在旁边的钟三河,一脸欣慰的说道:“不错,不愧是我钟家儿郎,陛下都说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管你在善人榜中排名如何,你都是我们钟家的英雄啊!”
钟三河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老太爷说什么,他都跟着点头:“嗯!”
钟老太爷辈分高,年纪都五十多岁了,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大半年前考上了祥符学院,在其中读书。二儿子是军中一名从九品的排长。三儿子经商。他今天来找钟三河,是他料定朝廷对钟三河的封赏肯定是武官,且至少是一名从八品的连长。老爷子这是提前给自己二儿子结人脉,拉关系来了。
钟老头做过县尉,大儿子一个考上了祥符学院,毕业之后多半也是一名文官,二儿子虽然品级很低,但好歹是一名武官。所以,平日心气较高,现在要来主动与小辈拉关系,面子上抹不开,何况钟三河家前些年最艰难的时候,他又从未出手帮过什么忙,也觉得心中羞愧,索性板起老脸,摆出长辈的姿势。
“三河!你这次给朝廷立下功劳若是不小,说不定朝廷就会赐封官位给你。我也是官场走过一遭的人,你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我。”
钟三河闻言笑了笑,躬身说道:“谢老太爷关心,三河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定会去找老太爷请教。”
“嗯!”钟老太爷拖着长长的鼻音,低头饮了一口茶水,组织了一下语言。
“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三河啊!你这次若是侥幸得官,还要多读书,方有可能在军中走得更远。”
“吾儿钟茂才,可就是考上了祥符学院,那便相当于原来的国子监,只要顺利毕业,想来定是有品级的文官,说不定直接留在夏京为朝官,那是与两位宰相大人都能说上话的。”老太爷放下茶杯,语重心长地说道。
“这个武官啊,终究是无法与文官比的。”
钟老太爷说了半天,显然是想先将自己家势力、人脉和发展前景自我标榜一下。单就此事,便可看出他为人果然很势利!
“老太爷说得是!”钟三河微笑着应道,但心中却暗自想着:若是在宋国文官自然要比武将地位高,但是在祥符国那就真不一定了。
钟老太爷又点了点头,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三河啊。你很不错,但是…………”
不等他将话说完屋子外传来一片村民的惊呼声,然后便是一队骑兵漫步的马蹄声。紧接着钟老太爷便听见了一个很熟悉的声音————知县大老爷的声音。
没过多久,平安县的知县李明河带着一队骑兵,簇拥着一名从夏京来的天使走了进来。
“钟三河接旨!”
钟老太爷手中茶杯摔在了地上,屋子中一阵鸡飞狗跳,全部跑出来跪在了地上。
“陛下有旨,龙州平安县钟家村钟三河,骁勇善战,勇武过人,在与辽军大战中,以一己之力斩首七百九十四人,擒获辽军统帅南院大王萧达格。立下不世奇功,特赐封正七品武官,宣钟三河即刻进京觐见。钦此!”
“钟三河谢主隆恩。”钟三河学着看戏学来的用词,恭敬说道,然后起身接过了圣旨。
后面钟老太爷悔的肠子都青了,他只知道钟三河排名在前十,哪知道钟三河竟然斩首这么多,且活捉了辽国南院大王萧达格。否则他刚才必定不会摆臭架子。
而钟三河父亲妻儿早已陷入狂喜之中。
太平县知县李明河此时笑着上前,对着钟三河拱手道:“恭喜钟兄弟啊!我太平县竟然出了钟兄弟如此英雄人物,实乃本官之荣幸啊!钟兄弟今晚可有时间,本官在城中飞鹤楼中给钟兄弟摆宴庆贺。”
钟三河正犹豫着要不要答应,外面突然有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进来,向院子中众人一礼,说道:“那位钟三河钟大人,小人奉知州黄大人之命,前来给钟大人送来了请帖。”
知州大人?钟老太爷这回又生生打了个寒颤。
…………
…………
自石砰谷大捷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天,军中大战逐级总结、评功评奖正在有序进行。右相韩熙载亲自带着户部和地方州县官府对大战期间义军斩首、骚扰等军功进行核实、计算赏银和善人榜积分,争取在元旦之前全部公布,并于明年初七之前将赏银发到位。
只有祥符国高层知道,祥符国因为一场大战,短时间内财政紧张,竟然拿不出对参战军队和义军的赏银。而倭国最新一笔金银预计在年后开春才能送达西北。所以才以核算军功的名义推到年后发放赏银。而这些天祥符国君臣正为筹集这笔数量高达三百万两银子的赏银而头疼。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韩熙载和马文韬各自负责的《祥符新闻》和《夏京快报》在这短短大半年时间,竟然各自盈利三十多万两银子,这近七十万两银子才算是稍解燃眉之急,但这些钱拨给银州和府州战后重建之后,却已经剩余不了多少。
…………
…………
夏京政务殿,小朝会。
贾宪一脸疲惫,出班说道:“陛下,祥符钱庄借出去的钱最短还钱年限都是一年,眼前财政危机是等不了的。”
半年前,在叶尘授意之下,户部开设了名为祥符钱庄的国有钱庄,有国库支撑,在百姓眼中自然钱财多的数不胜数,且在报纸的宣传之中提到是陛下为了鼓励商业,决定把国库的钱借给商户们用来周转,只要是有需要的商家,都可以拿着东西去抵押,给的都是现钱,不拖延,不耽搁,当时给的利息也不高。因为是朝廷开办,且有叶尘良好的信誉担保,商家纷纷抵押贷款。按照户部最新统计计算结果表明,这半年以来,光是祥符钱庄的利息便可净赚三百万两银子。要知道这才半年时间,并且刚刚开始。
这也正恰恰是除了与辽军一个多月战争所耗费原因之外眼前祥符国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试想一下,光是利息便净赚三百万两银子,借出去的又有多少。这还是祥符国自己发行铜币、银币和金币,其中平均下来,每发行一两银子面值,实际上所需银子只有三钱左右。否则即使是祥符钱庄也难以支撑。可问题是,所借银子还钱期限基本上都是一年为期,还没有到还本钱的时候。
叶尘皱眉说道:“户部都有何对策?”
贾宪立刻道:“回禀陛下,臣带领户部上下想了各种办法,在短短十数天中最多筹集一百万两银子,三百万两银子除了铸币发行之外,实在太难。”
叶尘来自后世,岂能不懂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道理,他早在大半年铸币司能够铸造出银币的时候,便给贾宪说过,要根据市场货币流通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张钞票的转手次数)和价格水平,以及国家人口等因素控制铜币、银币和金币的发行量。当时贾宪等户部官员可以说是似懂非懂,但因为是叶尘所说,便严格遵守。
叶尘摇了摇头,毫不犹豫的说道:“不行,货币不能随意发行。并且开了此例,以后朝廷一缺钱便发行货币,后果不堪设想。”
话音落定,半响没有人回音,有少部分人若有所思,或者欲言又止,叶尘如此坚决,且说的如此严重,众臣其实并不是很明白。目光扫过全场,叶尘便知道众臣并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
最终还是马文韬率先说道:“臣等愚钝,请还请陛下解惑。”
叶尘想了好一会,组织了一下语言,确保众人能够听得懂,才说道:“解释这个道理之前,朕先带领众卿分析一下货币的起源。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没有谁能够完全自给自足,必须用自己多余的财物,换取不足的东西,也就是以物易物。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甚至如今在一些农村里面,一些少数异族之间,以物换物依然常见,家里的日用多有交换而来,用鸡蛋换米,用多余的粮食换盐,用肉换布,等等,可以说并不少见。
“但是,以物易物,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合适的交换对象,比如我缺的是盐,多的是肉,你缺的是木头,多的是粮食,两个人没办法交换。或许三人交换,甚至多人交换,也许能达成目标。但这样一来,往往就会因为对手手上货品的价值不能达成一致,而无法成功。参与进来的人越多,达成协议的可能就越小。就像一根铁链,只要中间一个环节断了。那整条链子都作废了。”
“所以,为了让更加复杂的交换能够顺利完成,便有了一种特殊的商品————钱,作为中间的环节,用货换钱,再用钱换物就行了。因此,钱也可以称之为一般等价物,也称衡货,衡量商品价格的货品。”
第八百五十章 天卫军团
(非常感谢‘风沐春江’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叶尘在说这些话时,用了几个后世的名词,比如货币、环节、等价物、衡货等等。众臣虽然听起来怪异,但意思却也浅显明了。
“大家都知道,并不是圆形方孔的才是钱。周时各国铸币,齐铸刀币,楚铸蚁鼻,秦为半两,外形各不相同。而作为衡货,也不仅仅是青铜、铁质的钱币,粮食、丝绢、金银,都能拿来使用。据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