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随身洞府 >

第154章

随身洞府-第154章

小说: 随身洞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奔嫒巫糯逯橹拔瘛�

    刘柳絮原本是想找谢文浩出任村主任的,可是她这个提议却被谢文浩拒绝了。谢文浩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本不适合干村主任的活,他要是上台的话,只会让村里的事情越发一团糟。

    更何况,过了元旦后,谢文浩身上的事情又逐渐忙了起来。首先就是药王谷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第一家食品子公司葫芦谷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并且联合张氏轻工食品加工厂生产出了第一款食品番茄酱。

    卫会良主打的第一款食品是番茄酱是经过多方考虑的,一个是因为番茄酱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在做菜肴时当调味酱使用,它的适用范围广,如果品质好的话,不仅家庭个人会采购,像一些大的酒店也会采购;二来则是因为番茄的产量大,是目前葫芦谷种植数量最大蔬菜。

    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正是因为番茄的多种食用方法,当初葫芦谷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谢文浩下意识的就多种植了许多番茄。

    没想到他这一手歪打正着,而且在药王谷洞府瀑布深潭富含灵气的潭水滋润下,生长出来的番茄不论是个头,色泽,味道都非常让人赞不绝口。

    这样优质的番茄不论是当水果吃,还是拿来做菜,做成番茄酱都是供不应求。为此,谢文浩专门拿出了两个温室大棚来种植番茄,同时外面还开辟出了近五十亩的菜地种植番茄。

    一旦番茄酱上市后,反应良好的话,谢文浩就打算要和村里,甚至和镇里合作开辟出一个番茄基地出来,专门种植番茄使用。

    正好现在刘柳絮已经升任到清溪镇的常务副镇长,分管着农事方面的事情,要合作起来也是非常的方便。而且番茄基地真的成立起来,对刘柳絮的好处也是很大,这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政绩。

    ……

    对于这款番茄酱,卫会良寄予了很大期望,希望能一炮而红,让葫芦谷生态食品有限公司顺利走入大众的眼帘。

    只是迫于葫芦谷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刚刚成立,母公司药王谷农牧业开发责任有限公司也无法给予很大的资助,让它可以大肆打广告,扩大知名度。

    所以这款番茄酱注定只能依靠过人的口碑效果,来打开市场。为此卫会良已经放弃了第一批生产出来的番茄酱的所有利润,拿来免费推广。尤其是在绿园农产品超市和爱购超市等合作公司面前,推出了很多试吃,赠送等活动。

    谢文浩这段时间虽然没怎么去省城,没参与到公司的管理方面去,但是对公司生产的第一款食品也是很关注。

    不过不同于卫会良的忐忑心情,谢文浩对自己葫芦谷生产的番茄非常有信心。甚至为了打开顶级酒店的市场,谢文浩还特意拿出了药王谷洞府内的一批顶级番茄,专门定制了一批番茄酱,目的就是拿去做面向高端市场的推广。

    只有在最顶端的调味品市场站住脚之后,拥有的强大的口碑,再向中端市场转移过去,才会非常顺利。

    为什么卫会良会将这款番茄酱定位在中端市场,而不是高端市场呢?因为产量太少了。谢文浩不可能拿药王谷洞府来专门种植番茄,另一个原因则是,葫芦谷生产出来的番茄还有一部分要供给绿园公司和几家合作的酒店。

    谢文浩也没兴趣只种植番茄一种蔬菜,因此卫会良决定先攻克了高端市场,然后等建立番茄生产基地后,用葫芦谷内的高品质的番茄和番茄生产基地生产出来的绿色无公害的番茄混合,生产出一款面对中端市场的番茄酱。

    当然了,一旦葫芦谷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攻克了调味品的高端市场后,公司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这块市场,而是会采用限量发售的方式来守住这块市场。以便后续高品质的番茄产量提升后,再重新拿下高端市场。

    葫芦谷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第一款番茄酱上市仅仅一个星期时间,就引来了无数购物者的好评。凡是有幸品尝到一次番茄酱滋味的人,纷纷表示等番茄酱正式上市后,都会抢购几瓶放在家里。

    因为这款番茄酱不仅色泽好看,口味酸甜,香味浓郁,是烹饪食物时最好的添色,添加剂。而且生吃起来时,或者抹在面包上面吃,也是别具一格风味。

    第一款番茄酱并不是真正的免费推出试吃的,吃过的顾客们要填写调查单,然后再由公司回收这些调查单,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或者注意的地方。

    番茄酱暂时只推出了原味一个口味的风格,饶是如此,依然让广大顾客赞叹不止,纷纷留下了试吃的调查单。里面很多内容都是在夸赞番茄酱如何美味,如何好看的。但同时也有很多顾客留下了中肯的意见,纷纷表示一个口味有点太过单调,希望后续能推出各种口味的番茄酱出来。

    收到了这些反馈回来的调查单后,卫会良信心大增,决定立刻加大生产规模,将番茄酱正式推向市场。

第三百八十五章 年底大会

    入冬以后,不管是葫芦谷还是白鹭洲都比以前悠闲许多,除了许多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其他许多村民们都闲置下来。

    往年这个时候,无所事事的村们估计早就开始了赌博,麻将、扑克、骰子等等,各种赌局不断。可是今年不一样,因为村里早有明文规定不许赌博,被抓住的一律扣除今年年底个人分红。

    这条严厉的规定,让许多蠢蠢欲动的村民们都老实了下来。另一个原因则是,农田里虽然没什么活干了,可并不代表自己家里就没事做了。

    今年农家乐的活动让许多村民都看到了搞民宿非常有搞头,打算趁年底游客少的时候,将自己家里拿来出租的客房重新翻新一下,另外将自己家的厨房和厕所搞好一点。

    因为很多村民发现,前来住宿的游客不仅看客房是否干净卫生,同时他们还会观察厨房和卫生间是否干净卫生。毕竟很多住宿的游客早中晚三餐都会在村民家吃,如果厨房太脏乱的话,他们就会选择去别家住宿。

    甚至有几家富裕的村们家里,都选择了盖新的房子,这样就可以多盖几间客房。一旦明年旅游业继续像今年这样红火的话,几年工夫下来,一栋房子的钱就赚回来了。

    何况新房子盖好之后,自己住起来也舒坦一些。于是纷纷有许多村民跑谢定源家中询问盖房子,批宅基地的事情。

    对于宅基地的事,刘柳絮和谢定源早就有过讨论,因为白鹭洲旅游业的开发,村里的格局必须要保持整体一致和谐。因此专门批出了一片地来做宅基地,盖新房子使用。这片土地规划在旅游公司新建的步行街附近,单独新建一座小区。

    这座小区里面的建筑物并不像城市里面的小区,是一栋栋六七层楼高的建筑,而是乡村别墅类型的小区。好在现在白鹭洲的人口不算很多,暂时能分出去住,盖得起别墅的村民就更少,因此不用担心宅基地的面积不够。

    饶是如此,为了不发生争执,村委决定用抽签的方式来抽取这些宅基地的位置。允许村民私下自行调换,但是调换后一定要到村委报备,否则村里有权不让盖房子。

    至于抽签的时间,就定在了这个月底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腊月十五的日子。正好开过全体村民会议后,选举出新的村主任出来,把今年的白鹭洲集团公司的生产效益汇报给大家,让大家知道今年公司一共做了哪些事情,赚的钱花到哪去了。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分红。虽然第一年还没满几个月时间,公司又在大搞建设,可能实际上最后的收益没多少,但是哪怕一个人就分了一分钱,那也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

    一月三十一号,晴。

    今天是个天气非常好的日子,也算天公作美,没有下雪、下雨之类的恶劣天气来影响广大村民的好心情。

    今天主持全体村民会议的依然是刘柳絮,为此她还特意从清溪镇赶了回来。今天是她最后一次给白鹭洲主持全体村民会议了,因为过了今天,她就要卸下村支书的职务,交给谢定源担任,另外还要再选出一名村主任出来。

    所以,今天的事情还是蛮多的。开会的地点也早在好几天前就布置妥当,今天只需要人到齐就可以了。理论上来说,全体村民大会,每一个白鹭洲的村民都应该到场。

    可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不管谁家里都会有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来不了。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人无法到齐,每家每户最少还是要排一个代表前来。否则今天开会的内容传达不到各自的家里,很容易引来后面的麻烦,尤其是分红,为了刺激村民的积极性,谢定源决定分现金,那一叠叠的红彤彤的现金摆放在主席台上,诱惑力是非常大的。

    等大家都落座好之后,一身正装打扮的刘柳絮出现在了主席台前,她目光平静的看着台下在座的众人,心里却不像她表面看到的那么平静,甚至说她内心是非常激动的。

    她没想到,自己仅仅来白鹭洲才半年时间不到,就又要离开这个自己付出很多心血的地方了。可以说,自从来到白鹭洲之后,她每天都在殚精竭虑为发展白鹭洲的经济考虑。

    从最开始一贫如洗的白鹭洲,到现在发展成了百花齐花的局面,可以说刘柳絮的功劳是最大的。不管是最开始的竹制品加工厂、榨油坊,还是村里的环境建设,旅游公司的成立,农家乐饭店的开张,将村民土地收为村里统一规划管理,到最后成立了白鹭洲集团公司,等等都是刘柳絮一手操办的。

    刘柳絮原本以为自己还有两年的时间,可以将白鹭洲打造的更完美,谁知道一起拐卖少女的案件,竟然意外的将她推向了常务副镇长的位置,让她不得不提前离开白鹭洲,准备迎接新的工作和新的挑战。

    “咳咳!”刘柳絮对着话筒轻咳两声,在调试着话筒的音量大小。见下面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她这才开口微笑道:“很高兴今天能给大家开最后一次会议,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是我今天最后一天担任村支书的日子,说实话,我非常舍不得离开白鹭洲,离开大家。”

    顿了顿,她才目光深情的注视着大家,继续说道:“我从小就在白鹭洲长大,可以说白鹭洲就是我的家。因此我对家里的发展非常看重,当然了,我这里指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同时还有环境的发展和精神文件建设的发展。”

    “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我们做的很好,短短半年的时间,就让白鹭洲所有村民家里收入翻了几番;环境我们也搞的很好,不仅修好了桥,修好了路,同时卫生条件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因此我希望各位能牢牢爱护我们的家园,不要使它收到任何的破坏。”

    “精神文明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撑。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重心。”

第三百八十六章 分红

    刘柳絮滔滔不绝的讲了半个多小时,或许是因为她真的要离开了,感触比平时多,又或许她真的有点舍不得大家,从开始艰苦创业说起,一直说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要大家不要因为赚了点钱,就忘乎所以,忘记了平时赚钱的艰辛。

    众人在台下静静的听着刘柳絮在上面深情的讲话,听到大为感慨的地方时,都纷纷激烈的鼓掌,使得刘柳絮的演讲一时间为之中断好几次。

    最后刘柳絮看到大家如此热情,只得放弃了继续长篇大论的想法,转而将话题引到了大家最想知道的白鹭洲集团公司的收益和分红上去。

    白鹭洲集团公司,从去年九月份公司成立后,到去年年底十二月份,一共是四个月时间。在这四个月内,除了旅游公司是一直在砸钱,暂时还没有看到多少实际上的收入之外,其它的几个产业利润都还不错。

    其中绿色有机蔬菜是最早成立的产业,同时也是利润最丰厚的一个产业,从最开始几十亩地,每个月都在逐渐扩大规模,到现在已经比原来的规模扩大到了二十倍,现在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达到了近千亩地,算是一个不小的蔬菜生产基地了。

    平均每个月每亩地的利润在四千左右,一千亩地利润额度达到了四百万。四个月下来有近一千五百万的样子,因为前面一个月种植面积较少,一个月利润只有不到一百万左右。

    另外竹制品加工厂和榨油坊从十月份开始成立,每个月的利润也有近百万;白鹭洲农家乐饭店一个月的平均利润也在六七十万左右。再加上每个月停车场和其它零零碎碎的的收入,比如说卖农产品,土鸡,土鸡蛋等等,一个月的收入也有三十多万。

    这样算下来,到年底的时候,白鹭洲集团公司的毛利润达到了二千三百多万。公司集团目前有近一千号员工,每个月要开出近三百万的工资,四个月下来就是一千二百多万。

    因此公司的利润就只剩下了一千多万,公司的这一千多万仅仅是毛利润,里面还包括了成本的五百多万,这些都是要扣除的,因此能拿来分红的纯利润就只有五百万左右。如果加上环境建设和还贷款,这些钱本来是远远不够的。

    可是为了提高村民的积极性,贷款的年限还有两年多时间,不用急在一时还清。至于村里环境建设的费用,就从旅游公司那边出,等后期完全建设完毕后再统一算账。

    原本还说要留百分之五十利润投入到来年的建设上去,可这突然间刘柳絮不是要离开白鹭洲,高升到清溪镇去了嘛。总不能让功劳最大的刘柳絮最后一次分红会议上什么钱都分不出去吧?

    于是经过村委会开会决定,将第一年的五百万的利润全部拿出来给大家分了。根据最新的统计,白鹭洲目前共有一千二百七十八人,其中在白鹭洲集团公司上班的人数有九百三十人。

    按照最先制订的分红规则,村里公司的分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拿全年的纯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按人头平均分红,另外百分之二十五按奖金的方式分给上班的员工。

    五百万的百分之二十五就是二百五十万,村里一共是一千二百七十八人,平均每人能分到元,零头抹去不算,每个人共有1956元。

    对单个人来说,这笔钱似乎不算很多,但是如果对五口之户的家庭来说,也有近一万块钱,这也算不少了。

    另外二百五十万是白鹭洲集团员工的分红,第一年的绩效制度还没有制订完善,不能根据每个人的工作成绩来评分,因此也选择了平分的方式,每个公司的员工一共分到了2688元。

    等到第二年白鹭洲集团公司的员工分红就不会如此简单粗暴,而是根据每个人工作绩效打分,按每个季度评一次分,到年底的时候计算平均绩效分数,再和每个人的工资挂钩,得出最后奖金数额。

    ……

    谢文浩坐在主席台下,看着村民们乐呵呵的上台领钱,心里感慨颇多。自从自己回村里发展建设葫芦谷后,终于带动了整个村的经济发展,也算达到了他预期的目标之一。

    正当他想的出神时,旁边的谢文军用手捅了捅他胳膊,诧异地问道:“小浩,你傻愣着干什么呢?小刘支书喊你上去领钱了。”

    “我?”谢文浩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我不是白鹭洲集团公司的员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