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明扬天下 >

第356章

明扬天下-第356章

小说: 明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部带来的危机,减少大秦在战争上的虚耗。

    “秦王所思所虑,高瞻远瞩,臣深以为然。”杨慎最先表态支持。

    加强外交,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战争。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对此司马安与李源自然也明白,特别是现在大秦需要休养生息,能用外交解决外部的威胁,避免过度用兵,这是再好不过。

    总体看来,成立外交部,统筹大秦的外交工作,在利无弊,李源与马司安也没有理由反对。

    当然,要成立如此重要的部门,肯定要放在朝堂上去详加讨论才行。但说服了这些核心重臣,到朝堂上讨论时,阻力就会少很多。

    接下来,话题又转回到对蒙古的政策上。

    李源说道:“蒙古之所以难派流官治理,关键就在于他的流动性。而他们南侵的动机,归结起来无非也就是两点,一是其首领的个人意志决定,二是利益驱使,所以要寻求治本之道,也只能从这些方面着手。”

    秦牧颔了颔首,呷着茶寻思了一会儿说道:“其实解决游牧民族流动性的问题,并非完全没有办法。”

    司马安三人禁不住露出诧异的表情来。

    要知道,自汉唐以来,中原朝廷并非都没有能力占领草原,只是占领之后,却没办有效管治,原因就在于这流动性上。

    如果解决了这个难题,那么要把蒙古草原纳入治理,也就不难了。

    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秦牧能解决?

    “请吾王赐教。”三人同声说道。

    “本王只是有一个粗略的构想,具体能不能实施,还需要大家讨论补充。”秦牧放下茶杯,徐徐地说道,“本王的设想是,把草原私有化。”

    “私有化?”三人失声而问,都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

    “嗯,诸位大臣请想,现在草原上各部族虽说是逐水草而居,但实际上各部族还是有相对固定的牧场的,他们就是以各片牧场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如果咱们做得更细一点,象中原划分田地一样,把各片草场划分到户,分给牧民,立碑为界,让他们有这样的概念,碑界内的草场就是我的私有财产,可以象田地一样,有固定的价值。

    如此一来,就等于把他们的财产固定下来了,牧民依赖草场生存,草场固定了下来,那么相应的也就等于是把牧民固定了下来。”

    秦牧说到这,杨慎忍不住击掌叫好:“吾王之策,可谓是神来之笔,将草场划分成私有财产后,不但可以让牧民相对固定下来,而已会大大减弱他们的团结性,以及对部族首领的人身依附。”

    “不错,不错,听吾王一席话,臣有茅塞顿开之感,牧民需要两季迁徙,咱们就给他划分两处草场”

    秦牧摇摇手说道:“在本王看来,其实无此必要,一处草场或许就能解决问题了。现在牧民,主要是放牧手段落后,过分靠天吃饭,他们没有大量囤积牧草,以备过冬的习惯。咱们要教会他们,牧草丰盛的季节,要提前打牧草以备过冬,这样基本上就不用随季节迁徙了。

    再者,还要让他们认识到,不能过度放牧,牲口产出量大,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所以并不是养越多的羊越好,要有一个合理的数量才行。

    而且过度放牧还会造成严重草原沙漠化,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不光是牧民要注意,就是关内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打个比方,唐朝以前的关中,水土何等肥沃,但是唐代过度的开垦,导致水土大量流失,以至于如今关中残败至斯。

    诸位大臣到草原上去看看就知道,草原地处北方,雨水相对稀少,长年多刮大风。一但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了,就再也难以恢复,若干年后就会逐渐形成翰海沙漠,到时狂风一来,沙暴满天,不但会让草原遭殃,甚至对关内也会形成巨大的威胁。

    但你现在去向牧民宣传过度放牧的危害,他们一定不以为然,因为在他们看来,草原那么大,此处破坏了,迁徙到别处就是了。

    但把草原私有化后,情况就不同了。草场不再是无主之物,而是自家赖以生存的地方,只在这样,牧民才会认真去保护草场,使之不会被沙漠化。

    另外,不能让牧民单纯的依靠放牧维生,咱们要鼓励商人,或由官府去开办一些纺织厂,把草原上多余的人力吸引的纺织厂里来,对羊毛以及肉类进行深加工,一方面可减轻草原人口增加所形成的压力,同时可以增加他们生活的来原,以及生活的稳定性。

    总之,各种办法可以多想,但关键之处就在于草场私有化,以及增加他们生活的稳定性。这两点做到了,把牧民纳入日常治理,就不再是不可能的事。”

    “吾王圣明!”这一次,司马安三人一齐起身,恭恭敬敬地给秦牧施了一礼。

    秦牧今日这番话,让他们有一种颠覆性的认知,也给大秦提供了一条解决北疆问题的治本思路。

    如果真的解决了困扰中原两千年的北疆问题,这将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其意思之重大,将难以衡量。

    ***************************

    PS:用什么办法让牧民安定下来,以便从根子上解决蒙古草原的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书评区发表,若是可行,寡人一定采纳。

    嗯,最后就是求订阅,求推荐票了。俺靠着点订阅收入维持生计,所有订阅的人,都是衣食父母,请受我一拜!。

    (未完待续……)

第647章 脍不厌细

    ***

    晚饭过后,秦牧照例到御花园去散去,他特意把大玉儿叫上,达哲和孟古青也跟了来。

    晚风凉爽,红霞漫天,走到染满霞光的池塘边,秦牧随口问大玉儿道:“圣母皇太后,你说,如果把草原上的草场一块一块的划分给牧民,他们会乐意吗?”

    圣母皇太后这个称呼,往往是在床第之间,秦牧用来调侃大玉儿的。她没想到秦牧突然以拿这个调侃她,并问出这样的问题来,不由得愣了一下。

    自古以来,草原都是无主的,虽然部个部族之间有大致的势力范围,但要说把草场象田地一样明确划分给牧民,这还真是闻所未闻的事。

    大玉儿是个心智颇深的女人,从秦牧这看似随意的一句话中,她立即品出了不同寻常的东西。只是其中的意味太深长,她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

    秦牧扭过头来,看着这个水草肥美,散发着成熟风韵的熟妇,淡淡一笑道:“你先不用想太多,只管简单地回答本王,如果把草场划分给牧民,作为他们的私有财产的一部份,他们会不会乐意?”

    “会!”大玉儿很肯定地答道,“秦王有所不知,其实游牧生活,是非常辛苦的,草原上的牧民,也不是不想过安定的生活,只是迫于生存条件,不得不年年迁徙而已。”

    秦牧相信她说的是真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孟古青是个没什么心机的少女,她脱口问道:“你想把我们的草场分掉?”

    “你们的?”秦牧呵呵一笑。

    孟古青本来还想答话的,突然看到自己的姑姑在不断给自己抛眼色,当过一回牧羊姑娘的她,知道些“世事险恶”了,于是连忙收声。

    秦牧看着她把露出半截的话头又咽回去,那艰难的样子就象在咽一只大蛤蟆。“哈哈哈”秦牧忍不住发出几声大笑来。

    秦牧向她招招手,等她走过来,秦牧伸手搂住她,捏着她的腮边的婴儿肥迫使她抬起头来,象个怪大叔地笑道:“其实,你说草原是你们的也无妨,只要记得,你们是本王的就行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多吃肉食、奶类的原因,蒙古妇女的胸通常都比较大,象大玉儿的就很壮观。而且似乎发育得也比较早。孟古青才十三岁,胸脯就开始鼓起来了,和她的小腰肢形成了美好的曲线。

    “秦王,孟古青她不懂事,有口无心,请秦王饶恕她吧。”大玉儿代为求情道。

    秦牧放开孟古青,淡淡地说道:“咱们言归正传,有关划分草场之事,你方才似乎还有话要说。”

    大玉儿暗暗吁了一口气。丰满有胸脯上下起伏着。这些天因为雅图的事,她总提到份小心,秦牧对她显然也没有开始时那么感兴趣了,已经有两天没有招她侍寝。这让她心里更加没着落。

    一方面,她正值狼虎之年,生理上也渴望满足。更重要的是,秦牧的冷落是她难以承受的。如果连那方面。秦牧对她都没索求了,她也就彻底失去了价值。

    现在秦牧好不容易又招她来问话,她自然要抓住这样的机会。一边在一些细微的动作上施展自己的风姿韵态,一方面迎合着秦牧的意思答道:“秦王,请恕奴婢直言,要划分草场给牧民,他们虽然乐意,但真要做起来,却很难。”

    “难在何处?”

    “秦王,要把草场划分下去不难,其实难处在于如何让这种划分真正生效,草场是用来放牧的,马牛羊不象庄稼一样是死物,不会管你怎么划分草场,它们只会朝水草肥美的地方吃。草原上的牧民很难做到不让自家的羊不去侵犯别家的草场,那如此一来,所谓的划分草场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听了大玉儿的话,秦牧才知道,自己所谓的划分草场有些想当然了。

    他特意把大玉儿叫来,也正是想问问她们这些“牧羊姑娘”,从她们的角度看看有什么问题。

    自古以来,很多政策的制定,看上去都很好,但落到实处时却无法实施,症结无非就是不切实际。

    如果按照自己先前的想法,象内地的田地一样,把草场一块一块地划分给牧民,这就是典型的乍看很好,但却脱离实际的政策。

    秦牧隐约记得,后世的草原上,就是把草场划分到户的,不过想想,那个时代还有能力把自家的草场围起来,这个时代,难呃,很难吗?能不能远远打一些桩,然后能绳子连起来,做成简单的围栏呢嗯,似乎还是可行的。

    秦牧沿着池边的小径漫行,接着问道:“还有什么难点吗?”

    “回秦王,普通的牧民大部分肯定是愿意把草场划分到户的,但现在的一些首领或头人,肯定不愿意,一但草场划分到户,必然会损害到他们现有的利益;

    所以此举一定会遭到他们百般阻挠,甚至以各种名义煽动叛乱,比如借用长生天的惩罚等等理由,让牧民听他们的。

    秦王须知,草原上的牧民对鬼神的敬畏,要较中原百姓强烈得多,只要以神灵为名,即便是牧民觉得对自身有利,也不敢接受。”

    不得不说,大玉儿这个“牧羊姑娘”考虑这些草原上的问题时,比他和司马安等人都详尽得多,也更切合草原的实际情况。

    秦牧心中高兴,转过身来搂着她赞道:“圣母皇太后,不错,不错,本王很满意,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大玉儿心中暗喜,不但没有挣扎,反而露出一副动情的媚妍之态,让人一下子又联想起了那水草肥美的草原,忍不住想骑着马儿尽情驰骋一番的草原。

    “秦王折煞奴婢了,奴婢现在只是您的婢女,哪里还是什么圣母皇太后,秦王再这么说,奴婢可当不起”

    大玉儿不象是在请罪,倒象在变相提醒秦牧,她曾经是大清的圣母皇太后,曾经是个身份无比高贵的女人,现在,任君采摘

    秦牧手上加了把劲,将那搂得更紧些,感觉着她身上那份温软,呵呵笑道:“本王在问你,要划分草场还会遇到什么难点。”

    “奴婢现在能想到的也就这么多,若是还能想起什么,奴婢一定会立即禀报秦王。”

    大玉儿脸色微红,呼吸急促,媚态嫣然,看上去就象草原上的一匹发情了的母马。

    不光是秦牧能感觉到她身体的变化,就是一旁的达哲和孟古青,神态也因此在些不自然起来,尤其是达哲,不自觉地绞着衣带,神情窘迫。

    御花园里的晚风,轻轻地吹过,小径边的花草发起轻微的沙沙声,加入了孟古青之后,三个女人的关系可就更复杂了,表姐妹,姑姑与侄女,庶母和庶女

    “咳咳!”秦牧轻咳两声,他心情真的不错,大玉儿虽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难点,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解决;

    实在不行,不划分到户,分成一个个小牧场也行嘛,十户二十户一起。反正目标是让他们定居下来,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其他的都好办了。

    秦牧最后又榨她一榨道:“圣母皇太后,我劝你以后有什么还是别藏着掖着,不然本王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奴婢不敢,奴婢不敢,秦王您问的这些事太突然,奴婢也没来得及仔细想,奴婢目前能想到的真的只有这么多,还望秦王明鉴。”

    这下大玉儿终于有些紧张了,连忙要跪下请罪。但腰肢被秦牧搂着,却又如何跪得了下去。

    秦牧闻着她身上淡淡的女人味,想着那水草肥美的草原,蓝蓝天空白云飘,嗯,让大玉儿与达哲加上孟古青,合唱一曲草原牧歌来听听应该不错

    ***********************************

    PS:求订阅,求推荐,求一份温暖,兄弟,今天订阅吧!。

    (未完待续……)

第648章 太仆寺卿

    ******

    在北京,秦牧如无必要,很少到皇极殿去召开朝会,有什么事情,涉及什么部门,他通常就将相关部门的官员招到养心殿,小范围的讨论之后,若是事小,则迅速解决,若事大,才会放到朝会上去讨论。

    太仆寺卿杜风原名杜牧,和唐朝的大诗人杜牧同名同姓,为了避秦牧名讳,他才改叫杜风。这天一大早,他就捧着一份奏章前来求见。

    这次太仆寺卿,两个少卿,包括下面的员外郎基本都随驾前来北京了,在朝中各个部门中,太仆寺是唯一一个“倾巢出动”的部门。

    太仆寺为掌车马之官,皇帝出巡,扈从车马杂物皆由太仆寺总管。除此之外,太仆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那就是掌牧马之政令。

    南方没什么牧马,消灭满清时,光是在辽东,就缴获了大量的马牛羊驼,关内缴获的也不在少数。这就不难理解,秦牧北上,为什么让太仆寺倾巢出动了。

    杜风满面春风,进殿抱圆一揖,拜道:“臣杜风,参见吾王。”

    “杜卿免礼,来人,赐坐,赐茶!”

    这是秦牧的惯例,在偏殿召见大臣时,从三品以上的官员,赐坐,赐茶;

    从四品以上的官员赐坐不赐茶。

    五品以下的官员,对不起,你得再接再厉,作出更多贡献才能,座位和茶暂时都没有。

    “谢吾王。”

    以前杜风能到御前奏对的机会少,所以他虽然高居从三品的寺卿之位,但从未有机会享受过这份殊荣。今天是第一次,他面上的春风更盛了。

    谢座接茶之后,他连忙把茶杯放到一边的檀香木镂花小几上,重新站起身揖道:“启奏吾王,此次缴获满清的各类牲口,臣及太仆寺属员已经紧急统计出了一个大致的数据。请吾王过目。”

    杜风将奏章高举过顶,小太监连忙上去接下呈到御前,秦牧向杜风抬手示意他坐回去,然后翻开奏章。

    奏章上明确地列着:马28万匹,牛53万头,羊241万头,驼13万头。

    这数字,关内的是由太仆寺自己统计,辽东的是由蒙轲、宁远他们汇总上来。主要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