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梦浮华录gl >

第8章

大梦浮华录gl-第8章

小说: 大梦浮华录gl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馕环鹨菟狄彩怯欣赐返模耸堑蹦臧茁硗跃哪俏弧!�
  子衣一奇,道:“可是洛阳白马寺的那个汉明帝请来的天竺僧人?”
  “正是。各位客官且慢慢吃来,就听小的跟你们讲一讲这些事的原头,权当乐子。”
  此时饭菜已上了卓,但四人都起了好奇之心,要那小伙计仔细讲上一讲,君然执起酒壶亲手为子衣倒酒,子衣一喜,便端起来饮了。
  那伙计早已讲的眉飞色舞,说是很古很古的时候,这泗州城原是一艘巨型大船,装满了珍奇异宝,因珍宝太多太重,便沉入大河,在此形成了一块陆地。现今古塔所在的位置传说就是那大船前面的舷洞口,那后面的舷洞日积月累被尘土埋平了,只那前舷洞下面是一汪水潭,不论春夏秋冬始终凉气渗人,水深不见底,一眼看去黑咕隆咚的,不论人或物,凡掉下去的就再也没影子了,连尸首也未见漂出来过。有人拿很长的绳子打成结连在一起,绑上石头垂下去,直下了百米深仍不到底,才知下面果然是大河。后又有好事者,找人日夜不停的将水舀出,直舀了几十米深,就见下面水中忽然光彩耀眼,仿佛堆满了奇珍异宝似的散出金光彩气,接着突然就水面直线上升,一直升到原位。后人就再也没有敢去动那前舷洞的水了。
  那黄石公当年曾言,此地乃是南阳地气积蓄之地,中原灵气之根。到了后世东汉明帝时,来了个长相不俗的和尚,那和尚说此乃宝地,着人修建了这座宝塔镇在舷洞上面,又在外面修建了寺庙后就走了,这才有人传说是白马寺云游四方的那个天竺和尚。因为那一带种了很多竹子,故此名为“竹林寺”。只这宝塔建成后便升起了青烟,每隔二十年冒一次,成为一大奇观。有说是里面的妖精中有修炼得道的,白日飞升了;还有说是里面住着个女神仙,每过二十年就回天庭一次……
  
  子衣已是乐不可支:“哪有那么玄乎的?”端起酒盏准备饮上一口,却发现酒盏已空,回头瞧见君然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这才想起君然已为自己倒过三盏酒了,便放下了酒盏,为掩饰尴尬,轻咳一声饮了一口茶。
  卓夫人微笑道:“你这孩子最近受累不少,路上又净吃些干粮,对脾胃不好,现下该多吃些菜喝些汤。”说罢,为子衣碗里夹了菜,又盛了些汤给她。
  那小二道:“客官,那些神仙之说也不可不信。光那竹林寺的香火,便是出名地灵验,尤其在古塔冒烟那日,去竹林寺烧香许愿,必定灵验,听说那些在当日求子的得子,求财的得财,求官的得官,只要一心向善,都是十分灵验的,那为女儿求姻缘的,自也是择得乘龙快婿,恩爱百年。当年黄承彦也曾去那寺里烧香求告,后来便果然将自己的女儿黄月英嫁给了诸葛孔明。便是…”
  那小二扫了子衣和君然一眼,微笑道,“便是那有情的去寺里诚心许愿,也必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纵是月老忘了牵红线的,也可系上红线,心想事成结为夫妻,白头到老,相随终生。因那黄石公的后人黄敬之先生,前几日卜得卦,言这泗州古塔明日即是升烟之日,所以,这南阳府附近所有的达官贵人、平头百姓、妇人小姐都纷至踏来。”
  子衣本对这些传言无甚兴趣,只那小二说的“便是那两相有情的去寺里诚心许愿,也必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纵是月老忘了牵红线的,也可系上红线,心想事成结为夫妻,白头到老,相随终生”上了心,想着该去为自己和君然许个愿,但愿自己能和她相守终生。心里琢磨着,便决计明日去寺里看看。
  “第二个绝世奇观,想必与那几位奇人后代有关么?”君然问道。
  “小姐真是聪慧过人。那张衡的后人,轮到这一辈的,名叫‘张道一’,人称‘道一先生’,他家世代子孙都在研究先祖张衡遗传的浑天仪和地动仪,道一先生天资异秉,于前几日终于传出喜讯,说已经将那浑天仪和地动仪重造出来。此事已惊动官府,派了两位女将军来,准备将这两件稀世珍宝护送至洛阳。”
  子衣立时一口茶呛下来,咳嗽连连:“你说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那两件东西后世可是失传了啊,没想到自己穿越到唐朝竟然得见真容。
  “自然是真的。所以这两日大家纷纷赶来一睹风采,因为过几日就要被女将军送至洛阳,普通人怕是很难再见到了。”
  女将军?莫非就是在城门口见到的么? 
 
 

15  两位女将军 
   女将军?莫非就是在城门口见到的么?
  子衣将马车赶进城后便停在一边,打听城内可有大一点的客栈。身侧忽然响起一阵尖锐的马嘶声,那马跑的正急,眼看要撞到路上的小孩,已经来不及避开,马的主人只能紧紧勒住缰绳,马一声长鸣人立而起,一个女子的娇斥声急喝道:“快躲开!”下面那个几乎吓呆的小孩,呆呆地看着即将踏下来的马,却已经不会动了。
  说时迟那时快,眼看马蹄即将踏上小孩时,旁边急速伸出一只手揪住小孩的领子就提走了。子衣拍拍小孩的脸蛋,“小弟弟!小弟弟!”小孩过了片刻,终于“哇”地一声哭起来,子衣长舒一口气,只要能哭问题就不大,若是不吭声,那八成就是吓傻掉了,就麻烦了。
  “多谢!”那马的主人是一个女子,而且是一个身着银白明光铠将军盔甲的女子,年约不到二十;英姿飒爽,眼波如玉,面容秀丽而沉静,那大概是久经沙场的人特有的气质。
  子衣朝她灿烂一笑,露出一排又细又白整整齐齐的小白牙。
  那女子怔了怔,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随手扔给子衣,道:“给这小孩找个大夫看看。”转眼间,扬鞭提缰拍马而去。
  子衣嘴巴张了张,就这么把麻烦事往别人身上一推就跑了?还好子衣没发愁多久,那小孩的娘亲就闻声赶来了,接了子衣的银子将小孩领回家去了,不然,弄不好自己还要路上带个孩子走,真成了拖家带口了。
  现在听小二说起是两位女将军,子衣暗暗惊叹,唐朝人果然尚武,连女子都这么英武泼辣,幸亏自己一开始就没打算去做山大王,也没打算混迹江湖做个大侠,否则自己打的过谁去?恐怕刀还没砍上人家,自己脑袋就先掉了。碰到秦琼、李靖、程咬金、尉迟敬德这些人,再高的武功能顶什么用呢?还是乖乖的从文好。
  那小二还在讲述此地的风景名胜,说什么桥上飞雪,是刘秀藏在桥下才躲过王莽的军队,因是真龙天子,所以刘秀躲桥下时,桥上虽是鹅毛大雪满天飘,却没有半点落桥面上。又讲什么天下的公鸡打鸣都是五更,但这东边镇上的公鸡是四更打鸣,说的也是刘秀率军驻扎在东镇时,不知道王莽军队已经追杀到了西镇,于是东镇的公鸡便在四更打鸣,让刘秀以为已经是五更了,便拔营走人了,而西镇上的公鸡还是比较忠于职守,依旧在五更打鸣。
  卓夫人和夏婶儿很信佛,对这些传说蛮感兴趣,点头言道,乃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老天的眼睛是睁着的,专帮好人。子衣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母亲和奶奶也常这么讲民间传说,末了也象卓夫人和夏婶儿一样,叮嘱自己说,要多做善事,多行积德,帮人一事,就可能救人一世。子衣又望了望卓夫人,她在很多方面确实很象自己的母亲,子衣又看了看君然,她正盯着自己,眼睛里带着嗔意:“呆子,饭菜都要凉了,还不趁热吃么?”
  小二瞟了她二人一眼,暗道:“果然是少年恩爱!”
  子衣在一个小摊前站定了。她习惯每到一个城市,就去街上转转,感受一下这个城市的气氛,更何况现在是在唐代,她更有这个喜好了。一路走来,无数少女的目光纷纷在子衣身上驻足,子衣偶尔看到也回之一笑,那些少女便飞红了脸,低笑着走开。
  这个小摊上生意冷清,他旁边的画像摊这会儿可是门庭若市,一大群少女围在那里。小摊上引起子衣兴趣的,是几个又圆又大直径有20厘米的石头。子衣问老者,这些圆圆的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老汉在田里锄地时挖到的。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还有几个差不多有三尺大的,放在我们村麦场上碾麦子。听有学问的老人说,这是龙骨一类的东西,可以镇惊安神的,俺们那的小孩就没有抽过惊的。”
  “敢问老丈家是哪里?”
  “南阳府西峡。”
  子衣眼前一晕,那里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蛋集中地!这几个石头果然是恐龙蛋化石啊。三尺大的,晕啊,差不多有一米,要知道世界最大的恐龙蛋是50厘米的,他们村里的那几个当石碾用的恐龙蛋,可以进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她在21世纪的时候想收藏这玩意儿,一直没门路,因是国家财产,嘿嘿,现在谁知道恐龙是啥玩意儿?
  子衣乐颠颠的买了两个化石蛋,只花了半个铜子儿,就半个铜子儿啊。正乐着,过来一个中年人,气质儒雅;带着一身的药材味,看了一眼子衣手中的龙蛋,将小摊上剩下的全部买走了。
  
  看来还真可以做药用呢。子衣转身欲走,那中年人忽然唤道:“这位小哥,请留步。”
  “这位先生,有何事?”
  “不敢。在下张望泽,略通歧黄之术,我观公子气色欠佳,似是风寒未愈又奔波劳累,不得休息,又饮食不善,恐将大病一场,故此冒昧告之。若公子不嫌弃,在下愿为公子把脉开药。”
  子衣一惊,此人所言不差,自己最近身体确实很倦,有手脚发软无力之感,只以为是太累了。“多谢先生美意。只我现下有要事在身,难以停留,纵使开了药方也无法煎药。”
  “如此,公子随我药铺一行,我为公子开些药丸,公子之病不可再拖。”
  
  子衣一走,那旁边画师摊上的人群也忽然散了。
  老汉奇道:“我说先生,你这画像的客人怎么说跑就一下子没影了?”
  那画师摇摇头:“食色者,人之本性也,不分男女。”拿起画纸指给老丈看。
  老汉揉揉眼睛看了看,这不是刚才那位很好看的公子吗?原来那群女客挤在这里是为了看那位公子啊。
  药铺名为“仁义堂”,人流如川,生意甚是兴隆。张望泽取了几粒药丸,交与子衣时,一再叮嘱道:“此药丸只是治标不治本,公子一旦稳定下来,切记找大夫再行切脉,须药与饮食一起调理。公子切莫忘记!”
  子衣掏出碎银来付药费,不料那张望泽坚辞不受。这怎么可能不要银子呢?21世纪的医生只怕开给病人的药不够多,不够贵,这人竟然不收钱?
  “在下未为公子把脉诊治,未调治公子病情,不敢受公子银两。此乃我家祖上世代相传的家训,望泽不敢坏之。”
  子衣无奈出了药铺,心道古人的医德真是好,怎么到了现代就全坏了良心了呢?
  
  夜里,子衣被一阵鸡鸣声惊醒了,接着听到外面吵吵嚷嚷,似有很多人。子衣起身穿衣出来,顿时吃了一惊,外面天色仍是漆黑一片,走廊里却挤满了人,似乎整个店里的客人都已经起床了,大家立在走廊里喧哗一片。
  只听一人道:“听啊,果然是四更鸡鸣啊。快听,真的是东边镇上传来的!”
  子衣细细倾听,果然打鸣声是从东边传来的,其它地方都没有听到鸡叫声,再看现在天色确实是四更,那传说竟然是真的么?
  卓夫人三人住的房里也亮起了灯,夏婶儿打开一条门缝,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子衣低声道:“无事。客人们在听四更鸡鸣。”夏婶儿这才安心的关了房门。
  约莫过了一更时间,天色已蒙蒙发亮,有人道:“五更了。”话音未落,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次第传来,高昂而嘹亮,惟独不闻东边有打鸣声。
  客人们正欲散去回房,却见楼下走来一队整齐的士兵,队前有二人骑马,马上二人身披将军盔甲,乃是近日出名的二位女将军。楼上一众人等,不知发生何事,立时静默下来。一名兵士上前向楼上高声问道:“请问潇子衣先生,可在此处休息?”
  潇子衣出了店门,那两位女将军已下了马。一位身披银白明光铠将军盔甲,正是她昨日在城门口见过的,另一位青衣铠甲,手执红色拂尘,子衣心一跳,传说中的红拂女?
  “在下潇子衣,见过二位将军。”
  “潇先生请免礼。我名张初尘,这位乃是李秀芳小姐。近日我收到夫君李靖书信,知先生将来此地,已等候多时。昨日闻得先生已到泗州,恐与先生错过,故此早早来访,恳请先生屈尊,移驾一叙,惊扰之处,万望见谅。”
  果然是红拂女啊,跟传说中一样容貌出众,冰清玉洁,美女一个!那个李秀芳好象没听说过,历史上李渊的妹妹同安长公主;现在正和淮安王李神通一起,刚从窦建德手里救出送往长安;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即平阳公主李秀宁,此时应该正率领娘子军在关外驻扎,而且年届三十,比眼前这个李秀芳大的多。唐朝什么时候又多了个女将军?
  “小生不敢。惊动二位将军,心中实在惭愧。既是将军之意,敢不从命。待在下收拾一下,即随二位将军前往。”
  子衣随红拂女、李秀芳并骑而行,君然三人则依旧坐于马车中,由士兵们护送着前行。红拂女微笑道:“潇先生果然不仅好相貌,气质也不凡。如今潇先生已是泗州城的名人。”
  原来李靖特意画了一幅子衣的画像,与书信一并,于昨日送到红拂女手上。李秀芳在旁,见到画像,言道已见这人进得城来。二人即派人到各处客栈打听,哪知大街上到处是子衣的画像,原来那小滩旁边的画师见那些少女喜欢子衣的画像,便画了几幅摆在那里卖,结果一扫而空,全部被那些少女买走,画师见销路特好,就手不停笔的画,很快传遍泗州城,自然也就很容易打听到子衣的下榻之处,一早便来迎接。的
  子衣闻听缘由,无奈一笑,继而仰慕道:“将军见笑了。在下乃是无名小卒,久仰将军与李大哥之名,恨不能早相逢。如今见得真人,才知何谓郎才女貌,神仙眷侣,将来必是一段佳话。”
  红拂女见子衣稳重有礼,君子风度,虽好相貌而不自傲,待人真诚谦和,很是欢喜。二人一路上谈些个时事国策,颇为投缘。只那李将军一直不喜言语,默默打马随行,沉静的面容波澜不惊。



16  脉象惊魂
  观礼台上已挤满了南阳府的达官贵人,只有位置最佳的主宾席上,空间十分从容。子衣领着卓夫人三人,随同两位女将军,也立于那主宾席上。
  子衣握着君然的手,悄声问道:“刚刚那竹林寺的素斋,你可吃的惯?”君然侧过头来,迎着子衣的目光,神色温柔如水,柔声道:“子衣可吃的好么?”
  子衣轻声道:“湖北人爱吃米饭,河南人偏爱面食,我是南北通吃。你若未吃好,回头我找厨子再给你做些米食。”
  君然看着她,莞尔一笑:“我哪有那么挑食。襄阳本就挨着河南,这饭食我还可以适应。”
  子衣听君然这么说,便放心多了,只握着君然的手紧了紧。子衣在那竹林寺里,随着红拂与李秀芳向那大雄宝殿的如来佛像,虔诚下跪礼拜,默默许愿,恳请佛祖成全自己与君然,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相爱到老,相伴一生,今生今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许愿罢,又虔诚拜了几拜,恭恭敬敬上了香,这才起身。
  忽又想起那店小二的话,若是佛祖果真如传说那么灵验,那自己和君然,纵使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