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农民-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价钱,买的当然是一整套设备。
组装都是由设备公司的专门人员来进行,不需要韩真再去操这个心,看着一样一样搭建好的设备,韩真心中是起伏难平。
想要成为上位者,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这个目标,光靠想是不行的,还得做,还得有运气,这条路并不是那么的好走,想在财阀林立的炎黄星上发展出与他们相比肩的实力来,就跟踩钢丝一般,稍不注意就会粉身碎骨。
稻1只要一问世,引起的震动绝对不会小,麻烦也会马上的找上门来。但要是一直隐瞒着的话,光靠每亩地多出的那几百公斤稻子来盈利,又能赚的了多少呢!
这一万多亩的水稻田,只是用来见证自己的稻1确实是一个成熟的可以量产的产品。韩真从没有想过去靠卖稻米赚钱,而是要把这次产的稻谷当作稻种来卖!这就是韩真的真正想法!
在农神六号基础上研发的同等级不同类型的产品,稻种市场销售价是一公斤百元以上,而所生产出的稻米,现在的价钱低的让所有的农民难受,一公斤在七毛上下摆动,两者相差何止百倍!
一亩地能增产四百公斤的话,种子钱这个大头完全可以在增产的粮食中得到还有富裕。谁不想要?
肯定有搞头!韩真暗想,但稻1出现在市面上后,引起的麻烦同样不小,暗中打压农民的那些财阀,会不会允许自己的稻1出现在世面上呢?毕竟这对他们的计划有着很大的影响啊!
那么,他们会采取什么手段来对付自己,收购,买断,还是暗杀?韩真打了个冷战,暗杀也不是不可能的,对付一个名不见经转的无名小子,这是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法。韩真还记得在一家顶多算是中小型财团的内部机密文件中,看到了他们提议对一个竞争对手实行暗杀,这种事一般是不会让韩真这些所谓的黑客看见的,但估计是大意了,竟被偶然进去的韩真发现了蛛丝马迹,过了一个星期,韩真就在网上那个财团所在的城市新闻中听到,财团的竞争对手脑淤血突发死亡。
一个小财团就敢这么干,能操纵全天洲的种植行业大滑坡的背后财阀,会有多么大的势力,想想就让韩真不寒而栗。
韩真也采取了一些对策,第一就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的农作物研究者,那么有一台培育仪器、有一间实验室就很有必要了。虽然有些晚,但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第二则是要出名,把自己的名头打出去,成为名人后,也许对方就会有所顾忌。
怎样才能成为名人?当然是用稻1来作文章了,等培育仪器一装好,就马上做出一份论文出来,能够稳稳增产4、5百公斤的产量,一放出去绝对是震撼性的。
第三,考虑到财阀的势力太大,如果不准自己再去铺开种子的销售,那将要怎么做。合作,不可能,正在打压着农产品的价格呢,哪会在这时间来和自己合作;收购、买断将是最常用的方法,这样一来,就需要谈谈判了,绝对不能激怒他们,让他们走出暗杀这一步。稻1的利用价值很高,在他们完成打压的行动后,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好处,这也是自己唯一的筹码。
韩真感觉到自己在玩火,但富贵险中求,不博上一次,韩真真的是不甘心。
用了两天,工人们才把XN-8-1组装完成,韩真,周锦哲与赵叔,三人轮流着在基地这里照看,这可是整个农场最大的一笔投入,不盯紧点肯定不放心。
安装好后,把那拆掉的墙又修了起来,仍然挂上没有韩真同意不得入内的牌子,带着小黑一同进了基地里。
门口处除了有人进出的门外,还在门旁边的下方处开了一道很小的狗门,这是小黑的专用门,也同样录制了小黑的资料,开门就是小黑站在狗门前的小感应板上接受扫描,用叫声来打开,杜绝了有其他野狗跟着混进来。
做试验还是打坐,韩真都把手机给关掉,有了小黑,就方便了许多:吃饭时由它带进来;外面有人时,它先去查看,然后在韩真闲下来时进行提醒。需要什么,在小黑的背上的口袋里放张条子,它会准确的找到韩真要找的人……。
打开培育仪,把稻1的原种在各项需要测试的培育皿里放上几粒,设定好数值后,就只需要等待结果了。
原种也叫母种,用在培育方面,是指每一类型植物最初的种子,从原种生产出的就是二代、三代、这样的排下去,有些像是培育良种马的定义。
研究种子的基因,必须从原种入手。生产的代数多了,种子的特性就会慢慢的减弱。产量,防病虫的抗性就会减少。原种不丢,那么种子就不会出现这些情况,同样的,也杜绝了别人从下几代的种子里探查出奥秘的可能。
但原种的习性对韩真没用: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原种,或者说,所有的稻1结出的稻谷对他来说都是原种,用德鲁伊特有的方法,韩真在把几公斤的种子变成原种后,其他的,都设定为五代一换,就是互相授粉也不行。就是说,想自己研究稻1的秘密,行,只要你有这个能耐,但一旦轮回了五次,不管是怎么做,就是把两个一代种子生长出的植株互相授粉(不用自己搞自己了),它得出的还是算第二代,五代一到,就直接的变成寡种。
韩真的知识产权意识非常的强,他可不想像农神六号一样,市面上到处都是从六号衍生出的产品,这哪里有做独门生意过瘾呢!原种还是韩真唯一的筹码,以后吃干吃稀全靠它了!
编写基因图谱,这是韩真现在的主要工作,想让稻1得到认可,必须把图谱做好。
韩真在培育那几十吨种子时,就对照了六号的基因图谱随手改了一处。这改动的地方,其实没有任何的作用。韩真用德鲁伊的名誉发誓。
但没有这也不行,就算把人误导,韩真也只有说声抱歉了,他也是没有办法,要是和六号一摸一样,那谁会相信稻1的好呢?
基因,是个长久的话题,千年前的地球古人,曾经宣称解开了基因图谱。
他们认为,“人类的基因决定了人的生老病死”,这话没错。
‘它存在于人体每一个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即DNA分子,DNA分子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由两条相互盘绕的链组成,每一条链都是由单一成分首位相接纵向排列而成,这种单一成分被称为碱基。碱基有4种,分别简写为A、T、G、C。它们排列组合构成了基因。……人类有23对染色体,把染色体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一一找出来。所谓基因图谱就是31亿个“字母”——A、T、G、C的排列组合。而人类的基因有数十万之多。’这段话,就有问题了,当时认为是正确的,可科技的进步、仪器的升级后,发现古人只是看到了基因非常明显的极小一部分,就是现在,也没有谁敢说把人类的全部基因都搞清楚了,就是最高文明的外星人也同样不敢说这话。
基因研究对任何的国家都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的课题。
水稻的基因,刚开始时还有人说会比人类简单的多,事实证明,是一样的复杂,能够对水稻进行改良,只是在无数的基因中恰好找到了有用的一个后,才产生的一些效果,就好比到海边游玩的人捡到了一个海螺,他就敢声称自己已经了解了大海一样的可笑。韩真改变的那处地方,就是无数没有用的其中一个。
韩真在培育基地里呆了一个星期,详细的记录了稻1每个时段的资料,当然是用的能量催发,不过好在个数少,一点都不累,基因图谱也修修改改的力求做到完美。这期间,韩真还让赵叔在育种基地里用全天候的摄像仪器把育种的全过程都记录了下来,在外面,也对种植下的水稻选择了一块进行全天候的记录,这可都是凭证啊,都会用的上的。
“在水稻成熟的前十天,就开始实行自己的计划,我要让所有人记住我的名字——韩真!”拿着存进电脑的资料,韩真心中呐喊。
第四十二章 稻1面世
在农场变成金黄色的海洋之时,韩真踏上了回学校的路。
先到学院里,在办公室门外看看,教自己的几名老师都在,韩真进去后就把自己在农神六号基础上研发了新型种子的事说给了老师们听,可在说到亩产可以提高四百达到平均3千公斤时,包括刚刚进门来的系主任桑逢文,全部都哈哈大笑起来,教韩真育种课的那个名叫郭兆泰的最夸张,竟然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没有任何的表情,韩真停下讲述后就看着他们,在持续了近一分钟的笑声后,办公室慢慢的静下来,最后针落可闻。
韩真的班主任张民元,咳嗽一声打破平静,说道:“韩真,不是我们这些老师故意想笑你,而是你说的这个事,实在有些太……”
“有些不可思议是吗?”韩真冷冷一笑,“很对不起,我真的可以做到让亩产提高四百公斤,这不是笑话。最多再过九天,我家的农场就要收获了,我昨天来时,特意去田里估算了一下,每亩绝对不会少于三千公斤!”
张民元当韩真的班主任有近四年,也知道这个学生一向不会说大话,可这事也太难以置信了,正想劝劝韩真不要整天的瞎想,那教育种课的郭兆泰刚刚被韩真看的有些不舒服,抢先问道:“我问一下,你的新型种子是怎么研发的?在哪里研发的,使用了什么器材吗?”调侃味道浓厚。
“我是在自家的农场进行的研发,工具,当然有,七千万的培育仪XN-8-1,应该足够了吧。哦,忘了件事,您估计还没有见过这种仪器吧?”韩真小小的刺他一下后接着说:“我家的农场,一直是种植农神六号,可在收割时,无意中发现了几颗变异后呈良种变异特征的颗粒,我把他们进行杂交后得到了原种,在原种种植后,发现了产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呢,”郭兆泰先是被韩真的一句话讽刺的气极败坏,在听到韩真的解释后,实在忍不住打断,“没想到早上一来就有人开这么大的玩笑,捡到良种变异品种,还能融会研发出来?实在是太好笑了!难道种子都听你的,你想什么样它就会变成什么样吗,你确定你精神没有问题?醒醒吧!”
历史上,找到变异后的良性种子来进行优化的这种情况,确实有过,但少到微不可计,在水稻的发展史上一共才出现过三次,最后的一次还是在六百年前,后来的农学家都普遍的认为:现有的水稻种子,产生变异的机会非常的小,就是有,也是朝不好的方向,就是说产生劣种型变异,其原因,就是现在的种子已经是优化到了极致,提升空间压缩到了极限。
韩真也不知道农学家这话是不是对的,也许用科学的角度有其正确性吧,但韩真用的是从来没有在这个宇宙出现的德鲁伊手段,是控制着种子直接让它们产生的变异,变异的好坏,还不是一个念头的事?
我还真的可以命令种子,不过我懒得和你说,忙着呢!“桑主任,这是我新型种子广济稻(就是稻1,韩真随口安了一个名字)的基因图谱,这是我记录的全部生长过程的资料,这是我培育的方法,这是我录下的录像……您看一下吧,看看我到底有没有撒谎,有没有吃多了没事干来这里开玩笑。”
系主任桑逢文其实也把韩真当做来这胡闹的,但在随便扫了一眼后,脸立马的变色,瞬间就被韩真打开的电脑勾住了,张民元见状也凑上来,两人的眼睛越睁越大。
“这种水稻的原种你已经试验过了?一共几次?”系主任懂的到底多些,桑逢文严肃的问道。
“当然试验过了,共六次,应该够了吧,六次的实验结果都在里面!今年嘛,我把家里的所有耕地都种了广济稻。”韩真开始摆谱了,只要是搞农业的,就没有人能抵御这种诱惑:“我来学校,本来是想请几位老师去我家农场看看,并帮我监督一下,看来,老师们都不那么的情愿,算了,我想有的是人想去我那看看的,不打搅了。”韩真一说完,就去收拾电脑。
“等等!”桑逢文和张民元同时的按住了韩真的手。
“主任,他是我班的学生,叫韩真!”张民元的声音有些颤抖,对桑逢文说道。
“这个,韩真同学是吧,”看到韩真一副你明知故问的表情后,桑逢文接着说:“非常感谢你在有了研究成果之后,就第一时间想到了学校,对你这种不忘本的优良品质,我们要狠狠的表扬……”
“桑主任,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时间不太多。”韩真大大咧咧的说道。
“好的,好的,”桑逢文忙说道:“就是今天闻开达老教授也在学校里,能不能把资料带过去让闻老看看?”
韩真本来还想刁难他一会,听到闻开达教授的名字,暗叫一声,不会这么巧吧!来时就是想联系这老教授,他可是国宝级的权威啊,可自己没他联系的方式,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见自己,现在到好,直接送上门来了!“好的,我还带有原种,也需要闻老教授给我把把关!”
桑逢文大喜,等韩真拿起电脑后就在前面带路。
“主任,我能不能……”张民元眼巴巴的看着桑逢文。这事要是真的,那好处可不是一点半点,光是新型水稻研发者班主任的这个名头,就是块金字招牌。
桑逢文停了一下,“好,小张,一起吧,你快去开车!”
办公室里剩下的几位老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主任在干什么啊!?难道,那小屁孩说的是真的?”
郭兆泰自语了一句,被其他的人听见了,都为之脸色一变。一分钟之内,都各自找了借口出了办公室。
“妈的,我明白了!”郭兆泰看着空空荡荡的办公室,一拍脑门叫道:“这下可亏大了,能研发出增产四百公斤稻种的人,要是随便提上一句我是教他的老师,那还不红透半边天去!”把手里的东西一丢,狂奔而出。
第四十三章 闻老国士
昨天狂风暴雨加闪电,,把小区的变压器给打废了,到现在才来电,幸好,电脑没被干掉。
对不起了,马上补出来!——
闻开达是著名的农业学家,专攻水稻的培育,在全国农业界都是非常的有名气,他在农业大学里只是兼职的性质,是大学的荣誉教授,就是那种挂个名头,想教学生就来,不想来也没人敢说什么的那种,牛气十足!
闻开达自然有他能牛气的地方,他现在的真实身份是国家农业研究院的资深国士,研究院才是他工作了足足五十年的地方。
闻开达能隔三差五到学校,一是因为这是他的母校,从农业大学毕业之后还没进研究院时,就在农业大学里教了几十年的书,有着很深的感情;再加上他确实是真心希望为国家多培养些人才,一辈子都在不遗余力的提携后辈,是个非常让人敬重的长者。
韩真三人坐上车来到了大学的科研所里,闻教授正在给一帮子院士授课。闻开达上课是非常专注的,你可以不来听,也可以表示疑问,甚至可以直接的反驳,都行,但是,绝对不要对课堂进行干扰,要是那样做的话,老好人也同样会勃然大怒!
“韩真同学,实在对不起了,我们必须等一等,”桑逢文歉意的说,又看了下时间,“还有十分钟就下课,下课后我们再去找闻老,可以吗?”
对闻老的这个习性,韩真听人说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