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道 >

第677章

官道-第677章

小说: 官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耐心点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

    这倒也是,向天亮心道,就象对付那几位刚搬进百花楼的小美女一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第1150章 晋升的宝典

    向天亮正要起身告辞,看到茶几上放着一本《公务员试用条例》,屁股就又粘回到了沙发上。

    “老肖,你是主管组织工作的,给我讲讲这个玩艺儿。”

    肖子剑不禁莞尔,“这是玩艺儿吗?”

    “在我眼里,政治是玩艺儿,一切与政治有关的都是玩艺儿。”

    肖子剑说,“你可别小看这玩艺儿,我把宄看作是干部升迁的宝典。”

    “所以,你给我说一说么。”

    肖子剑含笑问,“你不是最烦我上大课吗?”

    嘿嘿一笑,向天亮说,“还别说,你的大课废话蛮多,但实话也不少,仔细听听么,还蛮有嚼头的。”

    指着那本《公务员试用条例》,肖子剑问道:“这是去年十月一日试行的,你一直没看过?”

    挠了挠头,向天亮不好意思道:“我办公室好象也有一本,被我不知扔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你啊,就是不爱学习。”肖子剑微笑着说,“当然了,你赶上了好时候,等这个《公务员试用条例》正式试行,你的起点就是副处级,让同龄人望尘莫及啊。”

    “你别老拿我说事。”向天亮不解地问道,“我不明白了,这个《公务员试用条例》是去年十月一日正式试行的,咱们清河怎么不见动静啊?”

    “这是有特殊原因的,咱们清河又贫穷又落后呗,省里去年有规定,有的地方可以先试行,有的地方可以暂缓试行,咱们清河就在暂缓之列。”

    向天亮笑问,“缓到什么时候,不会缓到二十一世纪吧。”

    “明年一月一日,也就是一个月以后,这个《公务员试用条例》将在我们清河市正式实施,包括咱们滨海县。”

    向天亮咧嘴一乐,“那我更得知道了,要是下面的人问起来,我一问三不知,成何体统,你给我上堂大课吧。”

    “哈哈……那我先问问你,在现有体制下,怎么才能升官呢?”

    向天亮张口就来,“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靠山最重要。”

    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肖子剑笑着说,“你说得不无道理,但是,你说的是潜规则,我要说的是明规则,当然了,有时候潜规则和明规则是相通的,一个科员要升到部长,其中是有不少共同特点的,其一,年纪要轻,干部的升迁,是要在年龄上划出一定杠杠的,比如,副处级,一般在三十五岁以下,副厅级,一般在四十五岁以下,副部级,一般在五十五岁以下,同样条件下,年纪轻者,自然占有先天之地利优势,其二,学历要高,大学专科太低,本科才是起点,硕士博士更有大把的升迁机会,其三,岗位要多,某个人在很多岗位的轮换交叉,几乎是高层次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其四,基层要下,基层虽然级别不高,但一个基层就是一个小社会,任务非常艰巨,情况十分复杂,这对干部综合素质的考验与锻炼,远非坐机关朝九晚五可比,凡提拔省部级及以上更高级别干部,必须有基层工作经验,这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其五,班子要强,往往是,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因为业绩突出或其他原因,干部升迁就很快,反过来,因为干部升迁很快,又会有更多优秀干部被派到此一地区或部门,于是形成良性循环,越是出干部的地方,越是多出干部,其六,领导要爱,主政一方且掌握着干部升迁大权的主要领导,其经历和喜好,不可避免地决定了某一时期官员的升迁命运,其七,机会要巧,常言道,来早了不如赶巧了,比如某一部门领导因为贪污受贿犯了错误,另一部门领导前去接任,此一部门缺额需要填补,你单位一把手奉调前往,于是,你就成为唯一的接任者。”

    向天亮笑道:“还得加上一条,要搞一点歪门邪道,因为规规矩矩的老实人是上不去的。”

    笑了笑,肖子剑说,“从一个普通的科员,要一路晋升至省部级官员的公务员,属于凤毛麟角,其中要经过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副部、正部,一共八级台阶,根据我的计算,从一个普通科员成长为一位正厅局级官员,大约需要二十五年,如果你不能在三十五岁升到正处,四十五岁升到正厅,那么你的仕途很可能将从此止步了。”

    向天亮又笑,“说来说去,还是要有运气啊,没有运气,能力最大也是白搭。”

    肖子剑道:“按大学毕业的年龄,公务员的起步应该是二十二岁,成为公务员后,按规定还有一年的试用期,转正后,就从临时工变成科员了,从科员升到正科级,最好能在二十八岁前达到,特别是在副处到正处,要以尽量短的时间完成副处到正处的升迁,一般说来,只要你好好为人民服务,按规定三年就可以从科员升至副科级,再三年到正科级,大部分的人是到此为止了,如果你真心想当领导的话,就需要获得组织的培养,全国正科级干部有几十万人,组织部门要从中选出几万人作为县处级干部的后备人选,升迁几率太少,如果你很幸运地得到升迁,至少也需要七年的时间才能做到正处级,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三年可升级是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也有七年之后还是副科甚至科员的呢,如果你是硕士或者博士,试用期满后可以分别直接定为副主任科员或主任科员,相对而言,这反而是条捷径,我这里说的都是职级而非职务,比如主任科员是正科级,但是你可能没有科长这个正科级职务,有时从主任科员到科长,还需要一定的年限和机会,所以在一些机关,一辈子做主任科员的也很多,很多主任科员到退休时能混一个副处级的职级,也就到头了,这就是所谓天花板干部。”

    向天亮道:“老肖,我现在就是副处,你就说说副处怎么进步吧。”

    肖子剑点头道:“这就是我刚刚说过的一个关键,升至副处后会出现了一个分水岭,能否以尽量短的时间完成副处到正处的升迁,也就是说,你在正科级之后,要保证在四年左右时间内升到副处,否则将被落下,通常如果一个官员能在三到四年内由副处晋升为正处,那么他由正处升为副厅正厅的空间就较大,在这个阶段,小步快跑是升至较高级别的不二法门,在这一环节,高位者明显比低位者进步要快,而关键阶段一两年的时间差,往往意味着这个官员是否能确保自己的年龄不过线,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在仕途上需要更多的耐心,在极个别非常低层级的干部选拔中,即使你的年龄资历都满足了条件,忽然发现又有一些苛刻条件从天而降,那与那个有背景的人相比,你就只能剩下背影了。”

    向天亮又问,“那从县处级干部升到正地厅级呢?”

    肖子剑继续道:“此后的阶段,就越来越是少数精英的游戏了,成为县处级领导之后,你可要经得住各种考验,这时候你有几十万县处级同僚,其中只有几千人可以成为地厅级后备干部,你至少还需要十一年才能升到正地厅级,对这个级别官员来说,此后的关键则是具有基层工作经验,进行基层锻炼、增强个人修养、提高群众威信、轮岗交流和争取领导重视,基层锻炼排在增强个人修养和争取领导重视之前,因此,对市局的机关官员来说,调任区县或委办局,则通常是提拔培养,虽然基层经验颇为重要,但若仅以速度论,我认为在从普通干部升至正处官员的阶段,市直委办局的官员在升迁速度上较占优势,但机关的处级干部,如果不补上基层经验这一课,就不容易有上升的空间,而完成了从处级到厅级官员的跳跃之后,其升迁还可借助于交叉锻炼,截然不同的锻炼经验能使官员思路更加开阔,作风也更务实,值得关注的是,在交叉锻炼的岗位中,有的部门是升迁的福地,比如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区县和部门中,而这其中,稳健型或创造型的官员都更容易获得提升,看摊型单位的官员则上升的空间一般不大,当你官至厅级时你已经四十几岁了。”

    向天亮再问,“那从厅级到部级呢?”

    肖子剑笑道:“那就是独木桥喽,高层职位毕竟有限,哪怕是仕途的佼佼者,他们绝大部分的政治生涯也都止步于正厅级,官至地厅级后,这时候组织部门会从几万个地厅级干部中选出上千人左右,作为省部级后备干部,到了这一层次,能力相差不大,很少有人不胜任,但决定能否晋升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的关键要看空缺的是什么岗位,对于那些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晋升到省部级的官员而言,除了到点退休外,继续的升迁之路则是进入中央或通过交流到其他省任职,事实上,地方官员从副部级,甚至厅级岗位调至中央部委任职的情况都并不罕见,当然了,无论具体升迁轨迹如何,所有官员更替都在遵循一条朴素而普遍的法则,适者生存。”

    向天亮长叹一声,“太辛苦了,老肖,仕途太辛苦了。”

    将那本《公务员试用条例》扔给向天亮,肖子剑笑道:“你拿回去好好研究吧。”

    向天亮心说,看书学习?我还不如和美女们切磋呢。

第1151章 必修课

    在肖子剑的安排下,向天亮作东,在南北茶楼摆了一桌。

    请客的对象,是县纪委书记廖仲文和县委组织部长焦正秀。

    作陪的人,是县政法委书记兼县公安局长邵三河和县人民武装部长马腾。

    总共就六个人,座位好安排,肖子剑不坐首席也不行,向天亮是唯一的非常委,虽然是作东,但抢着把末座占了,其他四位只好随便的坐下了。

    和以往一样,向天亮宴请重要人物,陈美兰和杨碧巧总会露面,这一次也不例外。

    这一次的宴请更为重要,目的是争取廖仲文和焦正秀,陈美兰和杨碧巧更得出席以示重视。

    当然,陈美兰和杨碧巧只是露个面,敬几杯酒而已,很快便告退而去。

    酒场如战场,这是向天亮的观点,酒场应该让女人走开。

    同样是酒桌,同样围着一帮人,同样是喝酒,同样是有主有客,同样是叮咣乱碰,同样是热情洋溢,却有真情与假意之分,有情愿与无奈之别。

    比如,朋友们喝酒喝的全是高兴,求人办事喝酒喝的全是谢意,同事们喝酒喝的全是和谐,同乡们喝酒喝的全是乡情。

    比来比去,也只有官场酒喝的多是虚伪与无奈。

    虚伪就虚伪,无奈就无奈,该喝还得喝,为什么?因为利益,更准确点讲,为了头上那顶帽子,官场中人最看中的不正是这个吗?所以有人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到官场变味道。

    所以,有人为官场酒总结出几真几假,人是真的,情是假的,声音是真的,话是假的,酒是真的,味道是假的,喝醉是真的,想喝是假的,求神是真的,敬神是假的,笑声是真的,高兴是假的,帽子是真的,不在乎是假的。

    今晚的酒宴,其主题只有两个字,试探。

    廖仲文和焦正秀是两条线上的人,而且还没有达到可以交心的地步,所以,喝酒就是喝酒,决不提到其他,廖仲文和焦正秀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这顿酒的意思。

    如果廖仲文和焦正秀想有所表示,改弦易帜,就会在酒宴之后的短时间内有所表示。

    一旦廖仲文或焦正秀表达了“投靠”的意向,就会回请向天亮,而且是单独的,到那时,喝酒只是其次,交心才是主题。

    最后,是把廖仲文或焦正秀介绍给省委组织部长高玉兰,见一面,认识一下,就算真正的挂上号了。

    因此,这顿酒只是点到为止,很快就结束了。

    送走了客人,已是深夜十点,向天亮沿着南北茶楼与百花楼之间的暗道,回到了百花楼里。

    向天亮有两个“家”,一个在百花楼的一楼,是对外公开的,一边隔着楼梯与南北茶楼为邻,另一边的邻居就是陈美兰。

    另一个“家”在四楼,这里才是向天亮真正的家,也是百花楼的中心,一边连着大客厅和健身房,一边就是那个游泳池。

    四楼还有一个棋牌室,紧挨着大客厅,向天亮离棋牌室还有几米远,就听到麻将牌的碰撞声。

    明天是周日,不用上班,臭娘们又在玩牌了。

    打麻将向天亮大力提倡的,也被他列为百花组成员的必修课。

    这里面有向天亮的小算盘,百花楼里阴盛阳衰,一男n女,女人们平时难免精力过盛,无处释放,为了让女人们开开心心,向天亮便规定,凡是百花组成员,必须学会麻将。

    麻将这玩艺儿不玩则已,一玩就会入迷,女人们总算多了一样消迁的游戏。

    为了调动女人们玩麻将的兴趣,向天亮是煞费苦心,除了强制每个人必须会玩,还别出心裁地创办了百花组麻将积分赛。

    既然是比赛,当然得有奖励,朱琴作为国泰集团公司董事长,身家几十亿,为了支持百花组麻将积分赛,特地拨出了笔钱用于奖励优胜者。

    奖励的办法也很开放,每个人每场比赛的输赢,都会被记录下来,月底时统一汇总计算,一个子五元钱,输的人当然没有进帐,也不需要惩罚,但赢了的人,根据统计,年终都能领到相应数目的钱。

    而且比赛没有任何限制,只要能凑成一桌,住在百花楼里的女人可以天天玩牌,只要每场打满六圈就算一场正式比赛,就可以在挂在墙上的成绩单上记下该场比赛的成绩,一个月下来,少的几场十余场,多的甚至有几十场,没住在百花楼里的人,只要来了百花楼就可以开玩,也会有成绩记录。

    这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又有兴趣,又有钱赢,还不用赔钱,这样的游戏谁不愿意加入。

    百花组麻将积分赛每月一届,至今已进行到第三届,女人们早就乐此不疲了。

    果然,棋牌室里的三张麻将桌早被人占据了,旁边还有不少围观者。

    第一桌的四位,是陈美兰、杨碧巧、戴文华和林霞,新来的六位美女,田甜、夏小芳、诸露、梅映寒、阮妙竹和林语儿,都围在这桌周围。

    第二桌的四位,是朱琴、蒋玉瑛、章含和贾惠兰,围观的是“七仙女”中四位,乔蕊、陈南、陈北和杨小丹,其中蒋玉瑛是从清河赶来的,每个周末必来报到,乔蕊和杨小丹则是每晚必到。

    第三桌的四位,基本上都是初学者,李玟、张小雅、夏柳和徐爱君,围观的是陈琳、于曼青、许燕和许琳。

    晕,在滨海县的百花组成员,能来的都来了。

    最有意思的是第二桌,朱琴、蒋玉瑛、章含和贾惠兰,是麻将桌上的老对手,每次凑在一起都是一场“血战”,更绝的是,她们的输赢还带着别样的彩头。

    这个彩头就是输的人要脱衣服,每输十个子要脱一件衣服,赢了可以穿回衣服,输的人会被脱得只剩下罩罩和内裤。

    此时此刻,百花组里身高排在第二第三的蒋玉瑛和章含,就只剩下了罩罩和内裤,两个人一定是输得很惨。

    贾惠兰裙子在,上衣无,看来也是个输家。

    只有朱琴“毫发无损”,赢家么,一脸淡定,不愧为麻将桌上的老资格。

    向天亮笑着进了麻将桌,“同志们好。”

    “首长好。”至少有一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