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鉴定师 >

第79章

超级鉴定师-第79章

小说: 超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诚亮等人此时也各拿了一张名片过去,在那里小声议论着,虽然不知道中天会所是什么地方,不过却没料到赵卓居然是协会的会员。

    此时听到丰经理的叫声,一个个都抬起头来,一脸的迷惑不解。

    赵卓悠然一笑道:“怎么,丰经理认识我?”

    丰经理的脸都成了猪肝色,此时连话都有点说不出来了,他心里的震惊可想而知,中天会所每年的鉴宝大会都是淮海市古玩界里津津乐道的盛事,虽然很多玩古玩的都没有机会进去看,但是其中的赛事却广泛在坊间流传。

    而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便是一个叫赵卓的年轻人连过四场,击败了最热门的二级职业鉴定师,拿下了鉴宝大会的冠军。

    据说这个叫赵卓的男子,还只是一个学生,而且只是初级鉴定师,但是却又是淮海师鉴定师分会的会员。

    从身份上看,他是根本不可能成为二级鉴定师的对手,然而,他却在每一场都展露了惊人的实力,赢得冠军之位,这也代表着他成为了淮海市最强的二级鉴定师,不仅前途无量,名声远扬,而且还获得广泛的人脉,更是拥有了千万身家。

    眼前这个男子名叫赵卓,又是个学生,再加上这张传说中中天会所特制的烫金名片,丰经理也豁然知道了眼前的年轻人就是那个鉴宝大会的冠军。

    看着赵卓眼中那玩味的眼神,丰经理更是知道,以赵卓的人脉,只要一句话,就能让自己人间蒸发掉。

    他终于回过神来,一脸歉意的道:“赵先生,我实在是有眼不识泰山啊,这,我马上把你朋友的钱还给他。”

    说罢,他连忙从皮夹子里掏出八百块来,硬塞到了大头的手里,讨好的道:“同学,这钱你收着,你买的东西就任你处置吧。”

    “这……”大头等人都不由得一愣,有点不明白丰经理突然而来的举动。

    赵卓淡淡说道:“丰经理,我看你还是解释一下比较好,看来我这几位同学还有点不明白。”

    “小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木头一脸困惑的道。

    丰经理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也只好坦白道:“同学,你买的东西是赝品。”

    “什么赝品?”董小冬听得大吃一惊道,“经理,你不是说这绝对是真品吗?”

    “那这件玛瑙玉牌呢?”蚂蚁立马问道。

    丰经理无奈的道:“也是赝品。”

    “好你个骗子,居然装得这么象,要是我买了,岂不是着了你的套”蚂蚁立刻骂了起来。

    面对大头等人七嘴八舌的指责,丰经理苦笑一声道:“我知道是我不对,但是,我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啊。”

    “什么苦衷?有苦衷就能骗人吗?”大头抱臂冷笑道。

    丰经理长长叹了口气,苦笑一声道:“我从小是个孤儿,小时候是被老板抱回家的,他无儿无女,一直把我当亲儿子对待,手把手的教我鉴定知识,把我培养成一个鉴定师,对我寄予厚望。”

    “这金子典当行是他一手创建,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是老招牌了。去年的时候,他因为心脏病不好,所以住了院,店里就由我来管理,上个月的时候,我收了一件唐代瓷器,那可能是我所收的最昂贵的一件瓷器,支出了三十多万的典当费,我却是一时头热,认为是真品,而且很想在老板出院时给他一个惊喜。但是,等到行里的老鉴定师回来后,却鉴定为是赝品。”

    众人本来还是一肚子火,但是听到这里来,却又觉得丰经理倒没想象中的那么可恶,赵卓也没说话,只是听他继续说。

    丰经理叹道:“为了弥补资金缺口,所以我就只好出此下策,弄了一批赝品来卖,心想着,反正古玩行当里搞这个的多的是,等把缺的资金赚到手里就收手,只是没想到,遇到赵先生你了。赵先生,整个事情都是因我而起的,无论你想对我怎么样,我只求你不要把事情牵涉到金字典当行。”

第三十八章 唐三彩

    第三十八章唐三彩

    看到丰经理乞求的样子,众人都不由有些心软起来,墨灵也伤感的道:“大哥哥,没想到这丰经理还是个颇有情义的人呢,我们是不是就不要再追究他了?”

    赵卓不由得朝大头等人望去,大头便叹道:“小卓,我看这事情就算了吧,丰经理应该也是一时糊涂。”

    见到大头都这么说了,赵卓便道:“那好吧,丰经理,这件事情我就当没有看见过,不过,希望你就此收手,不然金字典当行这几十年的金字招牌是真会砸在你手里的。”

    丰经理大为感激的道:“谢谢赵先生,谢谢诸位,我现在也是翻然悔悟,以后再也不会做这种事情了。”

    赵卓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做过多的纠缠,正象丰经理所说的一样,古玩界这样的骗局实在太多太多,很多古玩商人都是用这样的手段起家的,若真追究起来不知道多少人是清清白白的,所以既然丰经理有悔改的意思,而且设这骗局的时间也并不长,大头的钱也追回来了,赵卓便和众人一起离开了。

    丰经理亲自将几人送到典当行大厅里,就在赵卓等人要出门的时候,一个六十来岁的老者推开门走了进来,怀里抱着个东西,裹着一块有些泛旧的红布。

    一见到这老者,丰经理眉头便不由得一皱,小声朝着赵卓说道:“赵先生,上次收的赝品就是这老头拿来的,据我们行的鉴定师说,那可是以假乱真的高仿啊。”

    赵卓没说话,只是上下打量了老者一下,老人家看起来很清瘦,相貌也很慈祥,怎么看也不象个拿着赝品来抵押的人,而且,若真知道是高仿,大可以拿到古钱市场那边去倒卖,毕竟淮海市是没有古玩市场的,而古玩的需求量确实很大的,所以中天会所才能吸引那么多的大商人。

    然而,将赝品拿到典当行来卖,根本就是亏本生意,不管有多值钱,进了典当行,那价值就会被压到最低,就算这东西值上百万,那一当也只能当个几万块,所以丰经理能够支出三十万,至少可以看出他本性倒是不坏,这也是赵卓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

    老者一走进来,一眼就看了丰经理,立刻走了过来,急切的说道:“丰经理,我又来当东西了。”

    丰经理虽然吃了哑巴亏,但是错在自己眼力不行,尤其是赵卓在这里,便不好发脾气,便故意看了看表道:“哎呀,老先生,真是不巧啊,今天典当行的鉴定师都不在,你改天再来吧。”

    “丰经理,救人如救火啊,我确实是急着用钱,不然也不会把祖传的宝贝拿来当掉。”老者着急的说道。

    丰经理淡淡说道:“老先生,就算是祖传的宝贝,那也得给鉴定师过了目,不然我们怎么衡量价钱呢?”

    老者认真说道:“丰经理,上次的东西不也是你看的吗?那你再帮我看看,也是唐朝的东西。”

    丰经理听得不由皱了下眉头,赵卓便说道:“老先生都这么说了,就打开看看吧,我帮你掌掌眼好了,若真是赝品,那他下次也就不会来了,免得这样搪塞又惹来麻烦。”

    丰经理便点了点头,他自然深信赵卓的眼力,于是说道:“好吧,你打开给我们看看吧。”

    老者连忙将东西放在桌子上,将红布一揭,乃是一件三足炉,高不过7、8厘米,通体染着黄、白、绿三色釉。

    乍见此物,李诚亮便忍不住吃惊道:“这不是唐三彩吗?”

    赵卓也微微眯起眼来,他倒没料到老者拿出来的东西是唐三彩。

    唐三彩并非是瓷器,而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或者黄、绿、褐三种颜色为基本釉色,故而得名。

    虽然唐三彩早在唐朝就产生,然而其价格并不走俏,其原因不外乎两点,其一乃是因为高仿品层出不穷,其原因也很简单,唐三彩色烧成的温度最高约为1100度左右,其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制作原料随处可见,胎釉配方早已公开,仿造高手人才辈出,有的还是唐三彩研究的专家,可以说,真品唐三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高仿唐三彩都具备了,唯一无法仿造的,便是其形成的年代。

    其二是因为发现的年代是二十世纪初,因为发现的历史不长,所以在收藏界的影响自然就小了很多,而且发现之初,因为这些花花绿绿的唐三彩都是陪葬陶器,被许多人认为是不吉之物,所以大量唐三彩在出土之后便被就地砸碎,以避邪气,如今在市场上已经难见精品。

    所以,一见到老者拿出来的是唐三彩,丰经理便冷笑了一声,还没进行鉴定,便已经下意识的觉得这件东西是赝品了。

    赵卓倒没有先入为主的意思,就算老者前面拿来一件赝品,那也不代表这一件就是赝品,在没有鉴别之前,他从来不会先下定论。

    他将三足炉拿了起来,手指在釉面上抚摩着,这件陶器保存得还算完好,没有肉眼可见的裂痕,但是却有种经历岁月侵蚀而显露出的累累沧桑感,这么一看,便直觉上认为应该是真品,因为这种古物的韵味是再多么高明的高仿也无法模仿出来的。

    而高仿出的唐三彩,其胎和釉有着明显的分割感。

    再看其釉面,上面有着不少斑斑的土锈,这是因为长期埋藏在土壤中,受其侵蚀而导致,用鼻子一闻,便能闻到常人闻不到的土腥味,浓郁深沉。

    用手轻轻摩擦一下,这土锈不仅没被擦掉,反而越擦越清楚。

    而高仿品为了尽量减少破绽,几乎是不做土锈的,而且做出的土锈经过手摩擦后就会有异样的感觉,而不是越擦越清楚。

    而最能一锤定音的,便是三足炉上所散发出的“蛤蜊光”。

    所谓蛤蜊光,是指古玩界对于一些古瓷彩釉上以及釉边出现的类似蚌壳内侧的珠光样的光晕的称呼。

    这件陶器虽然有一些土锈,但是整体看起来柔和润泽,从侧面看起来,三种颜色散发出淡淡的宝光,恍惚不定,恍如梦幻漂浮在绚丽多彩的釉面上,正是古瓷所特有的蛤蜊光,而高仿品却根本无法做到这里。

    李诚亮等人见到赵卓拿着唐三彩翻来覆去的慢慢看着,也都聚精会神的凝视着,只是怎么看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分辨是真是假。

    而赵卓则将三足炉放了下来,笃定的说道:“丰经理,这唐三彩是件真品。”

    “什么,真品?”丰经理大觉意外的说道。

    赵卓微微一笑,将三足炉递到他手里道:“你看看这釉面上的蛤蜊光,可不是随便就能仿出来的。”

    丰经理连忙拿起来,先是对着光正面看了看,然后又侧面一瞧,顿时眼一亮,呢喃道:“没想到,这件还真是真品。”

    李诚亮在一边小声问道:“木头,这件唐三彩能值多少钱啊?”

    赵卓微微思忖了一下,回道:“这件三足炉虽然算不上精品,但是工艺还算不错的,大概五十万吧。”

    “工艺不错的才五十万?我看电视上清朝的瓷器都能拍上几千万呢,唐朝这么久远的东西,怎么才卖这么少?”李诚亮大为不解的说道。

    赵卓便解释道:“唐三彩以前也拍出过高价,那是十几年前,在伦敦的一场拍卖会上,拍出了390万英镑,一举创下了中华艺术品拍卖的天价,而且这个记录保持了12年之久。于是,关于唐三彩的研究便火热起来,不少专家都纷纷将研究成果公诸于众,这其中就包括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和胎釉配方,于是,很多人便打起了高仿的算盘,接着大量的仿制品涌现出来,接着唐三彩的价格便猛个劲的往下跌,尤其是洛阳的不少旅游景点,到处可见仿制的唐三彩器物,价格低得令人心悸,普通的大号唐三彩马叫价3一套六骏马价格不超过50元,虽然相关部门大力整顿市场,也令唐三彩价格开始回升,但一蹶不振的状态却延续至今。在拍卖场上,几年前唐三彩就已经销声匿迹了,虽然这两三年来有一些成交记录,但是成交的价格都不算高。”

    李诚亮等人听得连连点头,平日里唐三彩倒是听得耳熟,但是却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只是感叹先人创造出的技艺却被后人如此滥用,不知道地下的祖先知道后又会做何感想呢?

    老者见到丰经理鉴定后点了点头,便立刻问道:“丰经理,这件可不比上次那件差啊,你看能给多少钱?”

    “10万吧。”丰经理迟疑了一下,说道。

    李诚亮等人都吃了一惊,赵卓朝着几人摇头示意了一下,让他们别多嘴,典当行有典当行的规矩,东西拿到这里来本来就是贱卖的,自然不可能给出相等的价值,就象古玩商到乡下收购古玩一样,大多按照一两成的价格收购,丰经理能给出10万的价钱,已经算是相当慷慨了。

第三十九章 秘色瓷

    第三十九章秘色瓷

    老者听得大觉意外道,“丰经理,你不是在开玩笑吧?上次那一件可是当了30万啊。”

    不说以前那件还好,一说起来,丰经理额头上便不由得揪起了个可是碍于赵卓在又不好发怒,只是说道:“这一件只值这么多钱,10万已经够多的了,你要是拿到别家去,顶多给你7、8万。”

    老者苦恼的道:“早知道,我就将另外两件拿来了,说不定能够凑到一百万。”

    “一百万?”众人都吃了一惊,赵卓说道:“老人家,要想当到一百万可不太现实,你要是时间上不急,可以拿到拍卖行去试试。”

    “哎,我就是急这个时间,我老伴要动手术,上次当了三十多万,也只够前期费用,现在急需要这笔钱做后期的治疗。”老者急道。

    丰经理脸色一软,叹道:“老人家,不是我不帮你,但是这典当行有典当行的规矩,我实在是爱莫能助啊。”

    赵卓想了想道:“要不这样吧,我去帮你鉴定鉴定,若是真品的话,我帮你联络拍卖行,让人先场外购买,这样钱就可以先交到你手上。”

    丰经理见到赵卓愿意帮忙,立刻说道:“赵先生是鉴定师协会的会员,人脉广得很,老先生你就放心让他帮忙好了。”

    “好,年轻人,那你快跟我走。”老者立刻欢喜起来,拉着赵卓就朝外走去,李诚亮等人连忙跟了上去,虽然不知道老者所说的两件古玩是否能值到一百万,但是遇到这种事情怎么能够袖手旁观呢?

    没过多久,赵卓一行人便来到了老人的住所,这里是一间老宅,看起来破破旧旧的,显然经历了很多风雨,在门前还挂着一副大红黑字的对联。

    走进屋子里之后,只见屋子里空荡荡的一片,连坐的地方也没有,众人看得不由一阵心酸,这位刘老本来家庭就不富裕,膝下无子,为了给老伴治病,无论是积蓄还是家中的家具电器之类的都卖光了,每天早出晚归的到街上卖些小东西,为的就是能够凑齐手术费。

    赵卓看得暗叹一声,心想着,就算老人家手里的都是赝品,那也要花大价钱买下来,反正一百万自己随时都能够赚回来,而老人的生命和这样给人的感动却是无价的。

    刘老很快的就从里屋走了出来,抱着一件东西走了过来,上面裹着一层红布,他将东西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将红布揭开来,只见里面是一个木制囊套,质地是很普通的软木,年代久远,纹路自然,上面还有这一些磨损的痕迹。

    刘老伸手抚摩着囊套道:“这几件东西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一直是我们刘家的传家之宝,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