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之平步青云-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坪玫枚啵挡欢ㄊ裁词焙蚓湍茉俗鞯魅纹渌鞘械囊话咽郑踔两胧∥参次芍纱丝杉馐闶且桓鼋晒ネ丝墒氐拿钫小6菟担嘶蝗《肷较秩问形榧侵懿┖5奶崆巴诵荩贤房墒敲簧倩ㄐ乃迹踔辆土懿┖W优墓ぷ魑侍猓几涫到饩隽恕
杨卫国和郭旭峰的同时离开,这其中上面经过了如何的博弈和平衡,林辰暮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却也知道,杨卫国的离开,似乎早在孙琳惠和潘江祥被抓时就已经注定了,或许这原本就是一个没有可能胜利的死局,不论赢输,最终都难逃离开东屏的结局。难怪当时林辰暮兴奋不已地将消息告知杨卫国的时候,杨卫国的表情却不见得有多么轻松高兴,或许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这些。
当然,杨卫国下一步的安排也并不差,担任华川临省西陉的省会城市武溪市的市委书记,提为副省级也只是咫尺之间。
西陉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原本就高于华川,GDP更是一直都位居全国前几位的行列,不过就是人口基数大,平均数字算起来,比不了南方和沿海地区的省份。但地位也不容小觑,光是看杨卫国当初挖空心思想要借西陉修建乐黄高速之机,贯通东屏的高速公路就可见一斑。
不过就这样离开打拼了三年的东屏,要说不伤感那是不可能的。杨卫国现在所能做的,也就是在离开之前,尽可能地替林辰暮打造一些班底。不过,正如杨卫国所说的那样,提拔重用几个人对他来说并不困难,难就难在,这些人身上一旦打上他杨卫国的标签,以后新的领导来了,会如何对待那就真不好说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眼下看起来是帮他们,到时候指不定就变成害他们了。
令林辰暮有些纠结的是,杨卫国说完自己要离开的消息后,沉默了片刻后,又直视着自己吐出几个字来:“愿不愿意跟我去武溪?”
林辰暮愣住,半晌说不出话来。
去不去武溪,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平心而论,林辰暮从小跟着母亲颠簸流离,相较而言,也就华川待的时间长,下意识的就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故乡。而难舍乡情,是深入到每一个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情怀。更何况,这来得如此突然,他就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但事实上,林辰暮也知道,为官者,向来就是居无定所的,服从上级的安排和工作需要,可能这些年你在这里工作,过些年一纸调令,立马又得启程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的征程。而杨卫国这次去武溪,更不是那么简单。
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武溪的状况,比之东屏来说,更是有之过而无不及,没有哪一个派系和势力能够一家独大,错综复杂的情况令人咂舌。杨卫国只身前往,势必和当地的大小势力发生激烈的碰撞。或许这也正是杨卫国身后的势力所期望看到的。他们就希望能如同在东屏一般,杨卫国很快能够在武溪打开局面,以便他们将触角也深入到西陉的势力范围内,话语权得到增强。
可这青基会的工作才刚刚展开,前两天孙庆海还和自己谈过,似乎农村小额信贷的事情,在国家发改委和各部委的关注和努力下,已经开始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并预计在国内几个省市先行试点,华川就是其中一个。这个关键时候,自己一走了之,这些工作又该怎么办?而自己好不容易引进和提拔的人员,又该怎么办?
想到这些,林辰暮就有些犹豫了,毕竟现在的他,不像是当初那个愣头青了,敢打敢拼,了无牵挂。这似乎让杨卫国微微有些失望,意兴索然了不少,一顿饭吃到最后,甚至渐渐有些冷场了,就连叽叽喳喳的杨可欣,似乎也感到了那压抑的感觉,两只大眼睛眨巴眨巴的,不时看看杨卫国,又看看林辰暮,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
会客室的门“咔哒”一响,林辰暮条件反射似的马上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站得笔直,脸上看不出什么异样,不过两只手却不由得攥地紧紧的,心里也是直打鼓。倘若不是身处在省委大楼里,他还真不敢相信,高高在上,日理万机的省委陈书记,居然会对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正科(享受副处级待遇)干部感兴趣。
门被推开,紧接着,一个梳着大背头,戴着眼镜,儒雅大气的男子就从门外走了进来,年岁看起来约莫也在花甲之年,不过满头的黑发,看起来精神抖擞,魅力十足,特有的冷峻面庞似乎比电视里看到的还要更有几分气势。
一看到这位执华川牛耳的大人物,林辰暮原本逐渐平复的心却又激烈地跳动起来,脸上的表情他自己看不到,不过想也能想出一定有几分怪异和不自然。
“坐。”陈耀文坐在沙发上,就笑着摆摆手,示意林辰暮坐,那淡定的风度和隐隐的威严,却让林辰暮陡然间,生出一种仰视的感觉来。就宛若自己面对的是一座高大巍峨的大山,让他大气都不敢出。
“你就是林辰暮?”陈耀文眼里闪过一道异彩,又笑眯眯地看着林辰暮说道:“以前就听说你很年青,却想不到,比我预想的还要更年青,呵呵,真是后生可畏啊。”
“陈书记过奖了。”林辰暮就有些诚惶诚恐地说道。既不敢表现地太过于坦然,更不敢说些什么谦虚的话。如果你自己都说自己不行的话,那又会如何让领导相信自己的能力?虽然到了现在,林辰暮都还不清楚,眼前这个日理万机的省委书记,怎么会要召见自己?是一时兴起,还是别有深意?
陈耀文就笑了笑,就扬了扬手里的一份资料,说道:“如果不是这份资料,我还不知道,咱们华川也有你这样的人才。都说团省委藏龙卧虎,是年轻干部的摇篮,我看就不错嘛,世界总归是属于你们的。看来小孙在人事安排上,还是很有想法的嘛。”
林辰暮这才注意到,陈耀文手里拿着的是一份内参,不过他有些惊疑,貌似自己并没有写过什么能上内参的东西啊?就不知道陈书记所说的,究竟是什么,只能微微点了点头。
“别的地方也成立了不少的青基会,不过除了什么老生常谈的希望工程之外,我看也没有什么出彩的。”陈耀文就接着说道:“不过你似乎在这方面,有许多不一样的想法,说说看,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林辰暮这才明白,原来陈书记所说的,是青基会的工作思路问题,虽然不太明白,他这么大一个省委书记,怎么会突然对青基会感兴趣了,不过还是笑着说道:“陈书记,这些都只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纸上谈兵,都还没有经过实践论证。不过我是这样想的……”
林辰暮就向陈耀文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不过心里还是有些狐疑。他确实是把有关青基会的一些工作思路,作了个系统的阐述和调整,其实主要也就是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就是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公益广告等各种渠道,大力宣传青基会的工作,树立青基会的良好形象,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二,是要主动走出去,深入到校园和社会,开展工作;第三,是要开拓和寻找好的基金投放渠道,确保自己运作安全。再有就是拓宽以前单一的帮扶模式,从希望小学延伸到图书馆、电影院、体育健身等各方面;第四,就是要通过账目公示等,让青基会的工作在阳光下运作,得到社会大众的信赖和认可。这些东西,还没有开始执行,只是在青基会内部进行培训和灌输,什么时候跑到内参上了?
听林辰暮一一道来,陈耀文表现地很有兴致,尤其当听林辰暮提及,帮扶青少年,可以结合国内外企业的时候,更是就如何把控其中的度,不让公益活动变味演变成为商业活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临近中午时,陈耀文还主动邀约林辰暮共进午餐。
饭是在省委食堂吃的,吃的也很简单,四菜一汤,听陈耀文的秘书说,这还是陈书记自掏腰包。
浑身不自在地吃完这顿饭后,林辰暮就匆忙告辞了,陈耀文日理万机,每天排着队等着向他汇报工作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他能和陈耀文交流上一个小时,传出去,就足以令别人惊骇了。
回到办公室,陈耀文就抓起了桌上的电话,拨通一个号码后,就笑呵呵地说道:“你这死丫头,你要老爸做的,老爸可都做了啊,你这下不会再怨我不重视和关心你们青基会那么有意义的工作了吧?什么?还不够?还要出席下周你们青基会与新加坡耀阳集团的签约仪式?你们什么时候又和这个什么耀阳集团有合作了?行,行,我去还不行吗?”
“这死丫头。”放下电话后,陈耀文就不由笑着摇了摇头,似乎显得很有几分无奈,可无奈中却又包含着溺爱。随即,嘴里却又不由念叨着:“耀阳集团?这个名字怎么那么耳熟?”
第七十八章 在商言商
在通恒集团顶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中,坐在林辰暮对面的沙发上,童恒伟笑眯眯喝着茶,听林辰暮侃侃而谈,而靓丽可人的童雨,也穿着一身正式的职业装,坐在一旁不言不语,只是笑吟吟地看着林辰暮。
还别说,习惯了童雨那时尚靓丽的装扮,初一见这身职业装扮,还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似乎多了几分干练,少了几分稚嫩。而童雨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衣服架子,怎样的衣服穿在他身上,都显得气质高雅。
林辰暮这次是来和通恒集团谈合作的。新加坡耀阳集团和青基会的合作,虽然还没有正式展开,但经过媒体长篇累牍的报道,却已经是传得沸沸扬扬了。以前,也不是没有青基会和企业合作的先例,不过那大多只是比较浅显的合作,比如充其量就是冠名什么活动,捐赠多少财物之类的。而林辰暮这次主导的,和新加坡耀阳集团的合作,却是全方位的。甚至还由新加坡耀阳集团出资,在青基会下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耀阳基金,用以资助贫困大学生。而每年,耀阳集团还会从这些贫困大学生中,选拨一批优秀的学生去新加坡参观学习,甚至可以优先选聘优秀大学生进入耀阳集团工作。
这种合作模式,一经推出,立即就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首先耀阳集团不花一分钱,就已经极大地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耀阳集团的产品广告,也适时在华川各大媒体上推出,一时间,耀阳集团在华川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华川省的青基会,也顺理成章地打响了自己挂牌成立之后的第一枪,令人是刮目相看。听说,就连中央电视台的也准备在青基会和新加坡耀阳集团正是签约的时候,来合阳进行报道。这让许多人都觉得有些惊讶,怎么这个林辰暮就那么能折腾,似乎不论是在什么地方,总是不会安分守己。
而也有人也对此提出了抨击和批评,认为这是挂羊头卖狗肉,是对于公益**裸的亵渎,此风不可涨,否则长此以往,所有的商业活动,都有可能披上公益的外衣,那么社会大众对于公益的认知和信任,将大打折扣。
正因为青基会的工作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因此,今天,林辰暮才是想要趁热打铁,想和通恒集团谈谈合作的事宜。
林辰暮和通恒集团关系匪浅,即便是抛开童雨不说,童恒伟对他也是青睐有加。不过深思之下,林辰暮事先并没有通过童雨来牵线搭桥。通恒集团发展到如今规模,童恒伟虽然溺爱女儿,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决策,却是有着自己的主张,胡乱拉关系反而不好。
况且,从前几次童恒伟和自己通电话的语气来看,他对于和青基会的合作构想,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新加坡耀阳集团的先例摆在那里。不论是从树立企业公益形象上说,还是单纯的商业利益角度考虑,林辰暮都相信,童恒伟会作出最佳的选择。
不过林辰暮却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碰到童雨,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她已经荣升为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分管公司的行政后勤这一块儿,虽然还显得有些稚嫩,不过却也正在努力学习和适应中。而她作为持有公司百分之三十的副总,坐在这里关心企业的决策,也是情有可原。
虽说关系好,不过林辰暮也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将自己的主张阐述出来,至于具体的一些内容条款,资料上有极为详尽的内容,就不用他在这里多费唇舌了。
“既然是合作,那双赢就是首要条件,我们青基会自然会为合作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宣传。不过童总你也应该知道,咱们是公益组织,所有的一切,就不只是单纯的商业合作,而是要以公益为主导,不能一味地追求商业回报和效益,否则一切就变味了。而投身公益,对于企业自身的文化和形象打造上,自然也是大有裨益的……”
童恒伟就微微点头,说道:“林秘书长这个说法我很赞同,既然是公益,那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当然,作为企业来说,花每一分钱,除了回馈社会之外,也难免有些利益上的诉求。不过这其中的度,就需要我们好好把握了。毕竟你也知道,公司虽然是我的,不过也还有着其他的股东,我也还要为众多的企业员工负责。”
林辰暮就笑了,说道:“大家都不是外人,所以童总也不必讲这些冠冕堂皇的东西。我还是那句话,公益就是公益,即便是我们采取了全新的模式去运作,但却不能和‘公益’二字脱节,更不能喧宾夺主,主次颠倒。我相信,即便是没有任何回报,童总也是会要投身公益事业的,不是吗?”
童恒伟微微楞了一下,他没想到林辰暮说话会如此直白。如果是林辰暮以私人身份来和他谈此事,那情况自然不是现在这样。不过林辰暮既然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他当然也只能这样面对。
而见老爸吃瘪了,童雨却是坐在一旁偷笑不已,让童恒伟颇有些郁闷,就轻咳嗽了一声,还没说完,却就听童雨插话道:“那是当然,我老爸是最热心公益的,前两天还说,要捐建几个希望工程呢。是吧,老爸?”说罢就笑吟吟地看着童恒伟。
童恒伟就一阵气闷,女儿这手肘往外拐他并不惊讶,不过如此挤兑自己,却是让他有些下不来台的感觉,就没好气地呵斥道:“告诉过你好多次了,在公司没有老爸女儿的,只有职务,要叫我童总。”
童雨就伸了伸舌头,显得很是俏皮可爱。
童恒伟又转过头看着林辰暮说道:“你说的不错,投身公益,回馈社会,是我们企业责无旁贷的责任何使命。不过使用哪一种方式,就值得商榷了。你也知道,前不久红十字会刚曝出陈美美事件,让我们许多有良知的民众,对于公益和慈善产生了信任危机。在这个非常时期,想要做慈善做公益,也不得不多几个心眼儿。林秘书长,我这样说,你不会生气吧?”
“爸。”童雨就有些不满地嗔道。
林辰暮却是微微一笑,说道:“不生气。”
童恒伟的话虽然有些刺耳,不过却也是实情。国内的各种慈善公益组织并不少,可真正透明运作,让社会大众监督和放心的,却是几乎一个也没有。大众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捐赠出的钱是不是真正用到了该用的地方,还是被相关经手人挥霍Lang费掉了。而近期的许多媒体报道,更是揭露了许多慈善公益机构极尽奢侈的生活,一顿饭就花好几万,买茅台、拉菲这些名酒,动辄就是数以百万计,这让大家如何放心把钱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