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之平步青云-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稚弦猜湎铝苏饷创笠桓鱿钅浚匀皇蔷醯醚锩纪缕部梢匀霉芪嶂谌诵姆诜
林辰暮摆摆手,笑着说道:“苏主任客气了,要是没有你的努力,香港国兴集团也不会将这个项目落户咱们高新区。我一定会向市领导替你请功的。”
苏昌志嘿嘿一笑,没说什么。虽然以他的身份,并不在意林辰暮为他请功,可这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首肯不是?有如此耀阳光辉的成绩在手,没人敢再小看自己,即便是林辰暮。
“预计投资规模有多少?”
“总投资在179亿,不过分成了三期,第一期投资大约50亿。”很显然,苏昌志是有备而来,各方面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地点呢?”
“经过考察,初步考虑定在北旺乡,需要占地大约七百亩。”
“北旺?”林辰暮眉头就微微一蹙,“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偏远了?”
相较于其他地方,北旺乡的地理位置是要差一些,道路交通虽然经过后来的整修,可比起其他好些地方也有所不足,为什么香港国兴集团偏偏就相中了这里?
苏昌志就笑了,说道:“北旺现在咱们武溪有名的休闲娱乐地方,景色秀丽,环境优美,地价相对而言也比较便宜,在这里建厂,既能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优美的工作环境,又能节约一大笔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这事刘国民他们知道吗?”林辰暮眉头微微一挑,沉声问道。
“当然知道。”苏昌志就笑着说道:“刘国民也够贼的,我刚带着国兴集团的何玮峰去他们那里转悠了一小会儿,他就屁颠屁颠地跑来了,把他们那里吹嘘地天上少有、地上无双的。后来更是追到我办公室来了,死皮赖脸地非要争取把这个大项目放他们那里,为此还愿意承担一定的费用,并承诺所有的占地征赔工作全都交给他们来负责……”
苏昌志是得意洋洋,可话还没说完,却见林辰暮脸色一沉,将手中的茶杯往桌子上一丢,哐当一声,呵斥道:“乱弹琴!”惊愕之余,脸色顿时就难看起来。
林辰暮却像是没见到似的,继续沉着脸说道:“北旺乡的定位发展,就是农家乐和鲜花植物种植,搞什么产业园?到时候搞得不伦不类的,像什么样子?苏主任,你也要有这个意识,不能看什么好就搞什么,没有明确的定位和规划,最终的发展只能是一团糟,什么都弄不好。”
苏昌志下意识的就觉得林辰暮嫉妒自己出了这么大的成绩,故意找茬刁难,就略微有些忿然地说道:“没这么严重吧?我看搞太阳能光伏产业科技园和北旺目前的经济发展并不冲突。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没有污染,符合我们一贯的发展思路,反而能和北旺目前的发展相得益彰。”
第二百八十三章 控股权
苏昌志也年轻气盛。对于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是据理力争,丝毫也不会顾及林辰暮是他的上级,是高新区说一不二的一把手。更何况,这件事情牵扯到他的利益,他当然不会让步。
林辰暮压着性子说道:“苏主任,太阳能光伏产业科技园不论放在哪个地方,对当地的经济推动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北旺现在有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和气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让北旺朝着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更多的兼顾其他地区的发展,尽力让高新区的发展均衡和健康。”
苏昌志一听就有些语塞了。他当然知道,林辰暮说的很有道理。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这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上层的重视,这也才有所谓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可重视归重视,真正落到实处却不容易,地域的客观差异,使得东西部发展越来越分化,大量人员涌入东部南部沿海大城市,也给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往小了说,就是在高新区内部,各个乡镇的发展都不平衡。有些地方有矿产资源;有的地方交通便利,靠近武溪城区;有的地方企业云集;还有的地方就比如北旺,依靠政府政策扶持,搞了特色经济产业。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自然要好一些。而其他的一些乡镇,缺乏这些优势和基础,发展相对就比较滞后了。
这样说来,林辰暮的顾虑也并非没有道理。可或许因为不甘服输的原因,苏昌志仍然抻着脖子嚷嚷道:“经济发展原本就不能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就连老人家不都说了吗?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对方看中的就是北旺,那是北旺有这个竞争优势,咱们总不能让别人换地方吧?”
“怎么不能?”林辰暮微微一笑,笃定地说道:“地区经济发展,除了各地的优势和推广宣传之外,政府的引导和布局也很关键。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发展的不均衡,照顾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和需求。这样,你去给何玮峰说一下,首先感谢他们香港国兴集团对我们高新区的大力支持,然后,带他去仓平和场北这些地方看看,如果他们能考虑在这些地方建厂,在征地补偿上,咱们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
苏昌志虽然觉得有些为难,不过还是说道:“那行,我去找他说说看。”说罢转身急匆匆地就要走,这风风火火的样子,还真和林辰暮如出一辙。
林辰暮笑笑,叫住他问道:“如果太阳能光伏产业科技园的事情能敲定,可以安排跟玻璃厂一起签约。这事你安排一下,看看要邀请哪些领导来参加?”
“呵呵,正打算跟你商量这事呢。”苏昌志笑着说道:“因为当初香港国兴集团来的时候,欢迎晚宴上我是特意邀请乔市长出席的,因此,这次签约仪式,我也打算请乔市长来主持。毕竟招商引资是政府的工作,乔市长作为市长,前来出席签约活动,既名正言顺,又能显示出市政府对于我们高新区工作的重视。此外,我还准备邀请尹省长及其他省领导共同参加……”
林辰暮点了点头,苏昌志能够邀请这么多省市领导他并不意外。撇开他特殊的身份不说,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也足够吸引这些省市领导放下矜持了。他笑着说道:“你的想法很好,我完全赞同。”
苏昌志脸上露出一抹微笑,“行,那我这就着手去办。”
“不过……”林辰暮沉吟片刻,说道:“招商引资的工作,虽然是政府在主管,但毕竟离不开市委的大力支持,如果一切都由政府出面,好像失去了党的领导意义,和中央一贯的领导精神相悖。因此我觉得,签约仪式还是少不得省委及市委的领导。你说呢?”
苏昌志脸微微一红,请不请市委省委的领导,这看起来不过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本不至于上纲上线,可偏偏林辰暮却说得如此大义凛然、义正言辞,更是把性质抬到了政治高度,这就令人无言以对了。饶是苏昌志,也不敢否认党的领导,这是政治性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
可一旦杨卫国到场,就必定要抢走乔瑞华的风头,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他,请乔瑞华出来主持签约活动而闭口不谈杨卫国,就是不愿意出现这种状况。不料却被林辰暮一下子戳穿了他的小九九,是羞愧难当。
苏昌志就讪讪说道:“是,这个是我没有考虑清楚,我马上就去请杨书记。”
林辰暮笑着道:“杨书记一向不大爱出这种风头。我看啊,你请不动他。这样吧,待会儿我亲自去一趟,希望杨书记能够重视咱们的工作,出席这个签约活动。”
苏昌志笑容就有些不自然,忙道:“当然,林书记出马,杨书记是肯定会给这个面子的。谁不知道杨书记最看重林书记了。这次,咱们高新区出了这么大一件好事,杨书记肯定会来捧场的。”
林辰暮却微微蹙眉,有些不悦地说道:“苏主任,我虽然是杨书记从华川调过来的老部下,但并不代表杨书记就任人唯亲。咱们党和政府,在人事任免上有着严格的程序,公平、公正、公开,那是一贯的优良传统。你这样说,咱们关起门来听不要紧,可要是给外人听了,说不定会引起怎样的误会呢!苏主任,职位越高就越要慎言慎行,明白吗?”
苏昌志额头就有些冒汗。这段时间,他和林辰暮似乎是进入了一个蜜月期,两人的关系特别和谐,在许多问题上也都能达成一致。以至于他差点忘了,眼前的这个人以前是多么难缠,将自己压得几乎连气都喘不过来。
见苏昌志默不作声,林辰暮似乎也觉得刚才的语气是激烈些了,就缓和了语气说道:“这样吧,杨书记那里还是你去请,免得大家觉得好像杨书记只认我似的。我相信,只要诚意到了,杨书记一定会来参加的。”说着就笑了两声。
苏昌志也只得跟着笑了笑,说道:“好吧。”
出办公室的时候终于有些垂头丧气,被人掐着脖子逼着去作不想作的事,滋味委实有些难受。尤其经过这么一折腾,倘若真请不来杨卫国,倒像是自己成心故意不想让杨卫国来似的。
这段时间诸事顺利,他意气风发,倒是忘了,这一切都建立在林辰暮放权的基础上,一旦林辰暮收紧了手中的线,他就会被勒得喘不过气来。这让他很有一种挫败感。
苏昌志出去后,林辰暮点起一支烟,琢磨了一会儿,然后抓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唐凝的电话问道:“你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卫彤她们几个,林辰暮交给唐凝在陪同接待,当然,招商引资的事情也有唐凝全权负责,这也是林辰暮当时带着唐凝一起去接待卫彤他们的初衷。
电话那头,唐凝就抿嘴笑道:“林书记,你可真是神算子啊,刚才卫总他们刚才商议决定下来接受咱们高新区的条件。不过他们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允许他们保留以后进一步注资的权力。”
“哦?想必这是卫彤的意思吧?”林辰暮微微一愕之下,随即又笑着问道。
唐凝就大感惊疑:“咦?林书记,你怎么知道的?”不由得她不对林辰暮佩服地五体投地。在她看来,这些大有背景的知名企业能来武溪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哪有林辰暮提那么多苛刻条件的?不怕把人给吓跑啦?
因此,当卫彤和其他几个老总看到这份方案勃然大怒时,把她也吓得不轻。可偏偏,对方几经折腾,甚至还差点飞回首都了,最终却又不得不接受了高新区的条件,就仿佛林辰暮拿捏着他们的死穴,要他们朝东他们就不敢朝西似的。
而她也看得出来,这一群人个个来头都大,但却隐隐以雅信地产的卫彤为首。而对于这次的合作意向,其他几个人似乎颇有微词,却是卫彤强压下来的,这次提出要保留注资权力的也正是她。
林辰暮就点点头,卫彤能够将企业做那么大,果然有她的过人之处,心思的确细腻,眼光也高远。自己当时之所以敢提如此苛刻的条件,其实也就是在赌,赌卫彤能够看出钢铁城远大的前景,有足够的魄力。果不其然,卫彤不光是果断答应了条件,而且还提出了注资的要求,看来啊,这个卫彤胃口还真不小。
林辰暮思忖了片刻,说道:“你告诉卫彤,要保留注资的权力这个没问题,不过我们也享有相同的权力。”
只有武溪方面也享有同等注资的权力,才能确保所占的股份不会因对方注资而稀释,最终丧失控股权。
第二百八十四章 先机
“呵呵。王区长,你也来啦?”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笑呵呵地说道。
“能不来吗?”这个王区长热情地和中年男子握了握手,往里面瞅了一眼,又撇撇嘴说道:“这么大的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咱们能不来凑热闹?张书记,你不也一样?”
张书记不阴不阳地笑着说道:“可不,咱们背景浅,没别人来头大。一个是杨书记的心腹爱将,一个是乔市长都要关照的人,有什么好事,当然轮不到咱们。咱们啊,也就只有跑跑龙套的命咯。”
“谁让老天爷没给咱们个好爹妈?这啊,咱们羡慕不来,只有认命……”
金牛山庄最大的的骄子会议厅,总面积近三千平米,层高近十米,整个大厅为穹窿顶、大跨度,中间没有任何立柱。顶天花中央镶嵌着由水晶玻璃组成的吸顶大花灯,周围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点金石膏雕塑和棋盘式的彩色藻井。大理石铺地,四周的壁柱用桃红色大理石镶砌,整个会议厅显得庄严肃穆,又时尚靓丽。
会议厅里共设有四千多个座位,层层梯升,呈扇面形展开,坐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均可毫无遮挡地看到主席台。而主席台上花团锦簇,红色帷幕上悬挂着巨型国徽,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显得格外庄严神圣,令人望之生起一股敬畏之情。西陉每年的人代会和党代会,都在这里召开。
主席台正上方拉了个大条幅,上面写着:“武溪高新区—香港国兴集团战略合作启动暨签约仪式”几个大字。台下,众多新闻媒体架设了长枪短炮,不光是西陉和武溪当地的媒体,许多外地媒体也纷拥而至,甚至还有国外的媒体。
香港国兴集团,虽说这几年发展的重心放在了大陆,可怎么说也是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而这回,一次性将两个大项目落户武溪这个内陆城市,更是前所未有的大动作。这就让许多人对香港国兴集团的产业布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英特尔、香港国兴集团这些大企业纷纷落户武溪,也让国内外许多人的目光汇聚到了武溪这个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内陆城市来。他们都很好奇,这个地方究竟有怎样神奇的魅力,能够引来这么多金凤凰?
整个会议厅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不时有各个地方和机构的代表到场。签约仪式搞得如此劳师动众、大张旗鼓,并非林辰暮的本意,不过乔瑞华大包大揽的,林辰暮也没意见,由得他去了,反正没让高新区出一分钱。
而乔瑞华为了出风头,更是发了一纸通告,要求武溪市各区县、各行局,必须派代表参加这次签约仪式,以高新区为榜样,发扬积极主动、克服困难的精神,多干快跑出成效。
通告一发,顿时就将高新区推到了风口Lang尖,不少人对高新区是抱怨不已,认为高新区要出风头,也不能建立在别人难堪的基础上不是?
总之,迫于乔瑞华的压力,来的人不少,可就没几个气顺的,相互见面大多都会出言讥讽高新区几句,发泄发泄心头的怨气。可碰到高新区方面接待的人员时,又会虚情假意地恭喜一番,说些客套话,诸如以后一定要以高新区为楷模,要向高新区学习之类的。
萧妍站在会场门口迎来送往,招呼客人,笑得连脸上的肌肉都快要僵住了。她揉了揉有些酸痛的**,向身旁的唐凝问道:“唐主任,苏主任呢?今天可是他的大日子,他怎么还没来?”
“苏主任去接香港国兴集团的客人去了,估计快到了吧。”唐凝今天纯属是来帮忙的,可也累得够呛。苏昌志年轻,心思不够细密,这现场零零碎碎的事情一大堆,千头万绪的,哪个地方都要她亲自过问把关,即便如此,还是险些出了不少纰漏。
而高新区管委会从上至下的人,今天基本上都发动起来了。自从换了领导之后,高新区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大项目一个一个落户高新区,林书记刚请来一个英特尔,苏主任就毫不示弱地拉来香港国兴集团,这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