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学校-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方面得到了训练,他就能在无人强制监督的情况下坚持工作,关心别人。
只要千篇一律地对待儿童,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教育学。每个儿童都有很强的个性,同样任何科学都必须对本科学的所有材料做出判断。每个学生都必须有机会显露他的真实面目,这样教师都能发现学生在成为一个完全的人的过程中需要干些什么。教师只有熟悉她的每个学生,她才有指望理解儿童,而只有当她理解了儿童,她才能指望去发展任何一种教育方案,使之或者达到科学的标准,或者符合艺术的标准。如果教育家不了解各个学生的实际状况,他们就决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假定计划是否有价值。但是假如他们把这种材料强加给自己到这样的程度,即把所认为的每个部分都当作其他各个部分一样,那么他们又怎么了解他们的材料呢?假如将学生排成行列,把知识提供给他们,然后要求他们以同一种方式交回来,那在学生的身上什么东西也发现不了。但是假如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表现他的特质,那么教师就有材料来构筑她的教学方案了。
既然一个儿童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之中,在那里甚至最简单的动作或词语也和周围人的动作词语息息相关,那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危险,即一个儿童的自由会牺牲他人多变的兴趣。将自然和人类强加给每个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的种种限制统统排除,以便个人可以沉溺于种种冲动——这些冲动是与他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利益相违背的——之中,自由决不是这么个意思。不过对儿童来说,自由就是提供机会,使他能尝试他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的种种冲动及倾向,从中他感到自己充分地发现这些人和事的特点,以致他可以避免那些有害的东西,发展那些对他自己和别人有益的东西。教育,如果对儿童划一看待,好像他们的种种冲动不过是一个成人社会(而且这个社会的弱点和失败一直在被人们哀叹着)的一般冲动的反映,那么这种教育必定是在复制一个同样通常的社会,它甚至不愿意去发现是否有可能以及怎样可能来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好。教育能发现儿童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就能根据这种知识使自己得到发展,从而能保持最好的东西,排除坏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仅仅从外部强行抑制,坏的东西也就同样地阻碍了好的东西的表现。
在依据事实塑造自身前,如果教育需要自由,那么它如何利用这种自由以符合儿童的利益呢?给儿童以自由,使他在力所能及的和别人所允许的范围内,去发现什么事他能做,什么事他不能做,这样他就不至于枉费时间去做那些不可能的事情,而把精力集中于可能的事情了。儿童的体力和好奇心能够引导到积极的道路上去。教师将会发现,学生的自发性、活泼和创造性,有助于教学,而不是像在强迫制度这下那样成为要被抑制的讨厌的东西。现在感到阻碍教学的那些东西,将会变成教师所要培养的积极的品质。除了要保存人生有用的品质,养成独立和勤勉的习惯外,允许儿童这种自由是必要的,假如学生真正地从做中学的话。但是如果这种“做”是向儿童指定的,是一步步向他提出要求的,那么大部分的做只会导致表面的肌肉锻炼。然而,当儿童自发的好奇心、喜欢活动的天性用于研究有益的问题上,用于自己去发现如何才能使环境适合他的需要时,教师就会看到,学生不仅功课做得和以前一样好,而且学会了如何去控制和创造性地利用那些能量,这些能量在普通的课堂里只起到消极的作用。除非学生从事某种真正的、靠感官和肌肉的运用来锻炼思想的工作,教师就决不可能废除传统的训练方法。因为在一个教师一手包办,学生只能倾听和回答问题的课堂中,允许儿童随自己的喜爱安排自己,走来走去或谈话,是不可思议的。只有当教师的作用改变为帮助者和观察者,每个儿童的发展就是目的,这样的自由才成为工作上必不可少的东西,就像在只许儿童背诵的环境下安静是必不可少的一样。
目前,人们谈得最多的学校——在那里自由成为儿童工作时不可缺少的东西——是意大利的蒙台梭利学校以及她的那些门徒在我国办的学校。蒙台梭利和我国的许多教育家一样,相信假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假如儿童在学校中要受到全面的、能使其心理、性格和身体都得到最好发展的训练,那么在教室里自由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说来,她之所以要坚持这种自由,这是她的方法的基础,理由不外是上面列举的那些。不过有一个例外。她认为如果要创造一种科学的教育,儿童的自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它,就不可能搜集种种素材,而没有素材,也就不可能建立起一条条原理;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或为了充分发展品性以养成独立人格,自由也是不可缺少的。意大利的这位教育家和我国的大多数改革家的不同之点,在于他们对自由在材料运用时的价值看法不同,这一点后面要谈到。
蒙台梭利认为,在学校里束缚儿童的身体,教他们养成被动顺从的心理习惯,这样就误解了学校的功能,于儿童实在有害。合乎科学的教育不仅需要给儿童自由以搜集研究材料,而且自由就是教育真正的基础;蒙台梭利在她那本《蒙台梭利方法》一书中说过:“自由就是活动。”活动是生活的基础,因此训练儿童活动就是训练他们生活,这是学校教育的正当职责。自由的目的是整个集体的最大利益,允许儿童自由,也就是这个缘故。凡是无助于这个目的的必须予以禁止,同时,对于促进每一项有益的活动必须给予最大的关注。为了使得学生能最充分地从事这类有益活动,就得允许他们在教室里享有大量的自由。他们可以随意走动,相互交谈,随着他们的意愿布置课桌椅。此外最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他想做的事,并且可以想做多久就做多久。蒙台梭利说:“所有儿童都能有益地、机智地以及自愿地走来走去,没有任何粗暴鲁莽的行为的一个课堂,在我看来,确实是训练得很好的课堂。”总之,训练就是独立做事的能力,而不是在约束下的屈从。
为了导致这种积极的训练,这种训练能完全允许任何有益的活动,同时不去压抑儿童的种种自发冲动,就要把通常的训练方法统统废除,建立一种强调积极训练而不是消极训练的方法。蒙台梭利这样描写道:“讲到惩罚,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儿童,他们妨碍他人,对我们的劝告毫不在意。我们就马上把这样的儿童送交医生检查。如果检查结果证明他一切正常,我们便在房间角落里摆上一张小桌子,把他与别人隔开,让他坐在一张挺舒服的小沙发上,如此安置使得他可以看到同样的工作,同时还给他许多对他最有吸引力的游戏和玩具。这种隔离方法几乎总是可以成功地使这个儿童安静下来:从他的位置上能够看到他的全体同伴,他们的工作情形对他来说是一种直观教学,这种直观教学要比教师的任何话语都更为有效。渐渐地,他开始体会到成为那眼前忙碌工作着的团体中的一员的种种好处来,他们就会真心实意地希望回到队伍中去,像他人一样地工作。”教师第一次向儿童提出忠告时,决不采取训斥责备的态度,而是轻轻地告诉儿童,他做的事不对,或者他做的事妨碍了他人。然后,告诉他应该怎样做才能受到同伴的欢迎,或者把他的注意力引到某件工作上来。由于儿童们做的是自己选择的事情,并且做的时间也是他们自己定的,又因为他们可以随意走动谈话而不会觉得厌倦,所以几乎不存在需要什么“惩罚”的问题。除了遇到真正无法无天的情况要用隔离的方法外,就像刚才引用的蒙台梭利的话中说的那样,到蒙台梭利办的一些学校参观过的人,都很少看到有消极训练的必要。对于那些稍失检点的行为或者粗心大意的举动,教师给予一些劝告几乎就够了。
由于以自由为基础的活动是蒙台梭利学校的指导原则,因此儿童的活动围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蒙台梭利认为,儿童需要在日常生活方面得到训练,例如他应当学会如何照料自己,因此一部分的工作就要以这为目的。她还认为,儿童具有许多的才能,这些才能应该允许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所以还有一部分的工作应该设计得使这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她认为在这两者之间,培养儿童内在潜能方面的练习更为重要。为了成为独立和幸福的人,儿童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适应环境;然而如果儿童的才能得到不适当的发展,那就等于儿童生活本身得到了不适当的发展;所以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给儿童的生活提供积极的帮助,使之得到正常的发展。这两条发展路线,蒙台梭利觉得是如此相互不同,以至于她感到实际生活方面的练习,对儿童能力和感官训练方面的练习不起什么作用。
实际生活方面的练习是为了教会儿童独立,能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且熟练优雅地从事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就能保持教室的整洁,清扫和安顿食堂的用具,收拾好各种散乱的材料。当他们工作时他们自己照料自己,取出他们需要的东西,找到工作便利的地方。他们工作时使用的器材,只要愿意就可以自己保管。没有寄宿舍的学校,每天供给学生一顿中饭;这顿中饭的工作,除烹饪外,都是学生自己去做,如布置桌子,端上食物,接着是洗刷盘子。所有的学生,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参加这种工作;三四岁的儿童不久就学会了端盘子杯子及传送食物。只要有可能,学校总有园圃让儿童管理,还有许多有用和可爱的动物,如母鸡、小鸡或鸽子。甚至年龄最小的儿童也得自己穿衣服,自己扣解围裙及鞋子;当他们自己不会做时,则互相帮助。蒙台梭利强调,学生有必要尽早学会照料自己。为了帮助幼儿学会这一点,她设计了几种教具,让他们在自我照料之前先进行练习。这些教具是木制的身躯,上面套着中间敞开的衣服。然后或用纽扣、领钩,或用带子,把衣边结上,练习时就用扣子和领钩把衣边解开和扣上,或在可能的情况下练习打结。
这些教具在蒙台梭利学校中用来作为两种练习之间的桥梁。它们标志着那些原理上的转变,这些原理是与蒙台梭利提出的方法有联系的大多数教育革新家所共同具有的。从蒙台梭利所著的第一本书中引用一段话,为理解她的这个方法提供了一条线索:“在实验的教育方法中,感官教育无疑必须被看作最重要的……我使用的方法,就是用一种教学材料进行一种教育实验,然后等待这个儿童的自发的反应……对于年幼儿童,我们必须从实验入手,必须选择他们所感兴趣的教材……但我相信,我已对各种东西做出了一种选择,这些东西代表了所需要的最起码的实际的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在塞贡①工作过的医院里当过弱智儿童的教师,这是她一生教育事业的开端。很自然,当她开始从事正常儿童教育时,她用的实验材料是她教育低能学生时用的那些材料。同样自然的是,许多对低能儿童证明有用的东西,对于寻常儿童也同样适用。通常的教学方法只须运用得缓和一点,耐心一点,对弱智儿童就可以收效;同样,蒙台梭利发现,许多原来只给弱智儿童用的教具,只须用得迅捷些,自由些,对普通儿童也能收到显著的成效。所以,她的“教学材料”(didactic material),包括了许多一般用于发展低能儿童的感官意识的东西。不过,正常儿童使用材料时没有固定的程序,也不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而是允许有完全的自由;因为现在的目的不再是去唤起那近乎没有的能力,而是要把儿童在日常活动中时时运用的各种能力再练习练习,使得他可以越来越准确熟练地控制它们。
①塞贡(Edourd Seguin,1812—1880),法国心理学家。——译者
为了培养辨别和比较的能力,特别安排了一些发展儿童各种官能的练习。儿童的各种感官几乎都用所设计的各种器械如纽扣的构架进行训练,以允许儿童为达到一个目的而做一件事情。学生使用这些物品,不必依一定的程序,也没有限定时间的长短。除了年龄最小的儿童只能做最简单的练习外,其他的学生都可以自由地从事任何他们所希望的工作,并且愿意做多久就做多久。蒙台梭利相信,儿童很自然地会去做那些他已有思想准备的练习。在各种材料中,发展触觉的材料是最简单的。这些材料是一块块的小木板,上面贴着一条条的沙纸,从最粗糙的到最光滑的都有,此外还贴着各种类型的布条;儿童蒙起眼睛,用手摸这些东西,辨别它们的差异。为了教儿童辨别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设计了一些教具,这些教具利用触觉来充当视觉的强有力的辅助手段。还制作了各种木块,上面挖了一个个直径和深度不一的洞眼,每个洞眼都正好可以放上一个圆柱体。练习时儿童先取出所有的圆柱体,接着用手指摸摸这些圆柱体的边缘,再摸摸木板上洞眼的边缘,然后把圆柱体一一放入适当的洞眼内。判断大小的能力也得到了练习,方法是给儿童一套由小到大的木块,用这些木块他可以搭成一个宝塔,另有一套木块他可以用来叠成一座楼梯。发展辨别形状的能力是通过各种形状的木头镶边进行的,这些镶边可以分别配入在一块薄木板上所刻的各种形状的洞眼内。练习时儿童把各种镶边取出,对它们有了一定的感觉之后再放回原处。然后教师在儿童触摸镶边时告诉他各种形状的几何名称,并且要儿童通过名称来区别它们。
相对木制的镶边,还制作了一套卡片纸做的几何图形,又做了许多金属的小板,板的中央刻上了各种形状的洞眼。这些都是游戏时用的,游戏时要在不同质地的材料中找出同样的形状,或者在纸上画出图形的轮廓,再用彩笔给它们涂上颜色。
在教阅读和写作方法时,也利用触觉来加深学生从眼耳得来的知识。儿童还拿到了砂纸做的字母表,字母分别贴在一块方形的卡片纸板上。儿童用手指在砂皮字上比划着,像是在写字,同时把字母读出声来。只有当儿童通过触摸对字母十分熟悉后,他才可以用上活动的字母,并且用这些字母组成单词。儿童用这种方法练习,写字常在读书之前;他们拿起铅笔或粉笔,就能毫不费事地学写字母,因为他们的肌肉和眼睛对这些字母的形状已经熟悉了。
练习听觉用的是两副铃,一副是固定的,用做音阶的标准,另一副是活动的,使儿童能对照固定的音阶标准给自己定调。儿童的游戏多种多样,他们尽量保持安静,从教师那里得到极简单和低声的指导。还有一连串的拨浪鼓,里面有的装着沙子,有的装着石子或谷粒,游戏时要猜出摇动的是哪一种拨浪鼓。色觉的发展,同样通过专门设计的教具进行。这种教具由一些小纸板构成,纸板上卷着各种五颜六色、明暗不一的彩绸,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不同而有多种的用途。年龄最小的儿童学习分辨两三种颜色,识别明暗的不同。对色彩已很熟悉的大一点的学生,在操作上已经获得足够的技巧,只要在一张纸板上看上一眼,然后就跑到房间的另一头,照着教师的要求,或者拿上一块同样色彩的纸牌,或者拿上一块色彩或淡或明的纸牌。
为了发展肌肉,学校里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