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天无痕-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的院子。
回到观竹园,已经是初曦时分,陈海从怀里掏出九焰腾蛟印……
第六十九章 蛇鳞书
(周末一更,休息一下。六月争月票榜欠下四章加更,这码字债我先背着,过两天再还!另外,继续宣传微信公众号,此前微信平台发布的官路商途蛇足版续写,有点暖昧了,被举报后几天无法加关注,今天解封了,大家可以继续通过微信搜索“更俗”或“gengsu1979”加我的关注,官路商途的蛇足版续写会持续更新,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更火爆的内容更新……)
九焰腾蛟印,印身比掌心大不了多少,是用赤髓铜铸成,九条火蛟像栩栩如生而狰狞的缠绕在印身上,遇敌时能凝聚九头与祭炼者神魂相通的护龙火蛟,是攻防兼备的黄级上品法宝,单纯以防护力而言,就要比青元灵甲强出五六倍。
有九焰腾蛟印护身,即便是遇到辟灵境中后期的玄修,在维持火蛟的真元法力耗尽之前,陈海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陈海未开辟灵海秘宫,不能储存真元法力,想要用真元抹去解文蟾附入九焰腾蛟印的神魂气息后重新祭炼法宝,只能在初曦时分,趁百骸精气与天地灵气融炼而得真元之时,徐徐炼之……
待再也吐纳不到天地灵气,陈海看窗外天际已经露出鱼肚白,暗感还需要五六次,才能将解文蟾附入九焰腾蛟印里的神魂气息抹尽。
陈海也不着急,还要在玉龙府城住过年节,再与周钧前往上七峰拜入内门修行,在离开玉龙城之前,他应该能将九焰腾蛟印重新祭炼一番,这时候就先收入怀里。
他将青盾灵戒与青元灵甲赐给吴蒙、葛同之后,手里还有金锋灵戒与九焰腾蛟印两件随时都能用上的不弱法宝,就他此时的修行来说,是远远足够了。
要是他随身携带更多的法宝,非但不能提升多少实力,反而会引诱宵小之徒的窥觊。
陈海吐纳灵息,修炼真元,已经不需要睡眠来补充精力的消耗,距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也不想修炼武道秘形惊扰到亭侯府的谁,就又将灵蛇印从怀里取出来把玩。
这枚灵蛇印是蛇穴遗宝之一,外表看似完好无损,但内部完全探察不到阵法存在的痕迹,应该是完全损毁了。
而阵法完全损毁的法宝想要修复好,不比重新炼制一件法宝容易多少,陈海就将这枚灵蛇印留在手里当纪念。
陈海没有将灵蛇印交给舅父陈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仅灵蛇印的铸制材质,色泽、触感以及掂在手里的重量,都跟蛇镯有相似的地方,连灵蛇造型也极为相肖。
陈海此前在药师园忙于修炼武道,都无暇研究,这时候将灵蛇印拿出来把玩。
他也是奇怪,灵蛇印内部的阵法都完全损毁了,实在看不出这枚法印是用什么材料炼制而成,摸上去有些冰冷,也谈不上十分的沉重,竟然在旧主与妖蟒的激烈恶战中,印身能完好无损,又或许不是普通的法宝?
灵蛇印,整枚鸽子蛋大小的印身仿佛是一头狰狞乌鳞灵蛇盘绕而成,好像就是一樽微雕蛇像,而不像是法宝,看着栩栩如生,蛇眼闭着,但每一片蛇鳞都雕刻得极细腻、精细,也小如微末,甚至比小号的针头都要小。
定睛细看,每一片细小的蛇鳞上都隐约镌刻着类似道篆的细密纹路,只是这些纹路太细微了,以陈海此时的眼力在灯下都完全看不清楚。
陈海暗感这些纹路如此复杂、微小,即便是辟灵境后期或明窍境中前期、将六识神通修炼过一定境界之后的玄修,都未必能看清楚。
葛同过两天就要回黄龙渊,陈海与周钧还要在亭侯府住过年节,白天留在亭侯府也无所事事,便到城中闲逛。
玉龙府城虽然是新建,半年间就矗立在玉龙山北麓的丘岭间,城里却也渐有店铺林立,日常起居所用的器物以及稀罕的玩物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陈海在城里购得十几块像水晶般通透的水玉石,回到亭侯府耐着性子磨制凸透镜。
纯手工磨制,陈海此前也没有什么经验,浪费了几枚价格不菲的水玉石,最后才成功磨制出两片凸透镜,用镜筒将两片凸透镜组合在一起,才将蛇鳞上所镌刻的纹路看清楚……
陈海虽然没有正式修行术法,对玄门道篆之学也难谈有什么研究,但也从道院换得两枚价值不菲的金刚秘甲符防身,左耳与龙帝苍禹给他的蛇镯上也镌刻许多玄奥的道篆,他对道篆还是有一定的认识。
蛇鳞上所镌刻的玄奥纹路,陈海虽然都不认识,但能确定是道篆无疑。
玄修以道篆沟通天地元力,道篆可以说是诸道真意的一种特殊具相、显化。
燕州的玄修宗门在道篆的基础上,发展出完整的术法、炼器体系。
将道篆绘于符纸之上,即成道符;镌刻到相对坚固的器物之上能反复使用,则是符器;而通过特殊的手段,将以特殊结构浑成一体的多种或多重道篆炼入器物之中固定下来,则就是法宝。
由于能承受汇聚真元法力的道篆的材料极其罕见、珍贵,即便是有,宗门弟子很少舍得镌刻单一的道篆去炼制最简单的符器。
因而在燕州,符器极少见,通常所见的法宝都是以黄级下品起步。
即便有一些财大气粗的家伙炼制符器,至少能反复使用来施展术法,都不是凡铁兵甲能及,也就都归入黄级下品法宝之列。毕竟符器与法器,并无本质的区别。
而说到道符就复杂多了。
道符虽然是一次性消耗品,但由于炼制法宝的天材地宝太难得了,顶级的制符师能将多重浑成一体的道篆封入一张道符之中,也可以施展移山倒海的强悍神通。
道符与法宝最大的区别,并不在威能上,而在于持续性使用跟重复使用上。
对修为低微的低级弟子,是没有能力祭用高级法宝的,但祭用一次性消耗品的道符,限制就小得多了。
当然,封入复杂且强大术法的道符,对制符材料以及制符师要求都极高。
一枚强大的道符,即便只能一性次使用,价值也极其不菲。
一张万刃符,都要用上万点宗门功绩才能换得,但哪怕是初级道兵弟子,只要有钱,也足够任性,也都能使用金刚秘甲符、万刃符之类的强大道符。
辟灵境的玄修弟子,早期所能修炼的术法,也都是以种种身体秘姿、手印与百骸灵脉构建类似道篆的结构,或以真言以特殊的方式震动体内的真元,使真元在体内的运转形成类似道篆的结构以施展术法;而到明窍境,在开辟祖窍识海之后,就能直接精神念力在识海之中凝聚道篆或道意秘相,沟通天地元力,施展威力难以想象的神通。
因而道篆是燕州宗门玄修修行的基础。
陈海没想到灵蛇鳞数以千计的微小蛇鳞上,镌刻的竟都是道篆。
这哪里是灵蛇印,明明是一件法印形状的道篆秘录、道书。
陈烈军务繁忙,葛同第二次就回药师园了,周钧也习惯深居不出的潜修,陈海每日除了祭炼九焰腾蛟印,就是研究灵蛇印上的道篆。
陈海对道篆认识还太肤浅了,谈不上什么研究,只是照统计学的原理,将灵蛇印上的道篆进行简单的归类跟分析。
他发现,灵蛇印共计有一万一千余鳞片,都镌刻极其微小的道篆,而一万一千余枚道篆中认真辨认下来,足有四百六十七种不同……
灵蛇印很显然是用四百六十七种道篆镌刻写就的一篇秘文。
灵蛇印,或许称为灵蛇道经或蛇鳞书更合适一些。
分析到这一步,陈海心里都震惊不已。
陈海还没有进内门修行,更不可能接触到太微宗奉为无上至宝的丹鼎诀正本,但与陈烈讨论日后在上七峰的修行,也知道真正的丹鼎诀正本,仅仅是七十九种道篆写就的道书。
太微宗此时的修炼体系,都是宗门十数代祖师参悟丹鼎诀所得。
丹鼎诀道书才用七十九种道篆写就,正本真迹就已经是太微宗的无上至宝了,蛇鳞书又该是何等的珍贵?
而如此珍贵的蛇鳞经,为何会遗落在玉龙山的蛇穴烂泥塘里?
蛇鳞书与蛇镯又存在什么联系?
陈海猜测这或许不是简单的巧合,甚至怀疑玉龙山是不是与血云荒地有着什么联系?
而镌刻道篆都要牵动天地元力或真元,凡铁凡木凡纸都是无法直接承载术法所蕴藏的磅礴力量。要在比小号针头还要小的一片蛇鳞上,竟然能承载一枚完整的道篆,那铸制蛇鳞、或者说铸制蛇鳞书的材质,绝对是天材地宝级别的。
陈海的真身还没有开辟灵海秘宫,而哪怕是描摹最简单的道篆,都要持续摧动真元,他的真身现在想研究道篆都很困难,但已经开启祖窍识海的傀儡分身,则没有这些限制。
以精神念力在识海中凝聚道篆或诸道真意的秘相,又称为观想。
陈海真正去尝试在傀儡分身的识海,凝聚道篆时,才发现他的神魂比想象中要弱,四百多种道篆,只有三四种最简单的,他能以精神念力直接识海里依模照样的凝聚出来。
而在识海里,每用精神念力凝聚一枚道篆,不仅灵海秘宫的真元会发出共鸣般的震颤,就连周围的空间也发出阵阵啸鸣,这是天地间的元力被道篆所感应、牵动……
只是陈海的神魂念力太弱,无法掌控道篆所牵动身外的天地元力,去直接施展强大的术法神通。
尝试数日,陈海渐渐掌握到窍门。
他从最简单的烈火道篆修炼,摧动傀儡分身体内的真元,运转于指端,在空中虚绘道篆,只要不间断,就能飞快在半空中形成一枚注满真元法力的虚符,最终化作一道烈焰,仿佛三尺长的焰刃劈出……
第七十章 再入宗门
(感谢红袍兄的慷慨捧场……)
在血云荒地复活的罗刹异鬼不计其数,又渐渐划分大小群落,占据山岭谷壑,陈海游离在这些罗刹群落之外,在血云荒地以傀儡分身修炼道篆,每搞出点动静,就要换一处藏身之地,十分的狼狈。
不过,能在罗刹血炼秘法及武道修行之外,陈海重新找到一种能提升傀儡分身实力的手段,也十分的振奋。
几天工夫,陈海在血云荒地就学会以虚画道符的方式,施展焰刃等简单的攻击术法。
相比较傀儡分身的武道杀招,这些攻击术法的威力不能算强,也不能算弱,大概与金锋灵戒所斩出的金锋剑芒相当。
这说明陈海的神魂,即便没有想象中那么强,但也绝对不弱,至少不比辟灵境中期的玄修弟子稍弱。这也是两年来,陈海修炼武道秘形,不断参悟武道真意所取得的不俗成就。
陈海很快又发现,他在傀儡分身的识海中不断的凝聚道篆,特别是尝试以精神念力凝聚更为艰涩玄奥的道篆时,神魂都会有少许的增强……
蛇鳞书所录的四百余种道篆,艰涩玄奥的程度差距极大,焰刃等道篆还是最简单的,还有些道篆,陈海甚至怀疑可能其中蕴藏一个或多个完整的道之真意。
而说到道之真意,强弱也是有很大区别的,但哪怕是蕴藏最弱真意的道篆,都根本不是他此时就能以精神念力去凝聚的。
在他神魂足够强大之前,陈海都无法验证他的猜测到底正不正确。
陈海一直以来也都还没有掌握到一个完整的、哪怕是最弱小的武道真意,只能在施展断水斩、云流、十步锤等武道杀招时,去感受到那武道真意蕴含的玄奥气息,以此不断的增强神魂,但这毕竟不是最直接的神魂修炼之法。
对普通玄修而言,辟灵境阶段未开辟识海,不能直接以精神念力凝聚道篆,而到明窍境差不多又跳过普通阶段,能直接以精神念心凝聚真意秘相了……
陈海此时通过傀儡分身,实际上是相当于在明窍境之前,就找到一条修炼神魂及精神念力的捷径。
这也坚定了陈海直接在四条灵脉基础上就开辟灵海秘宫的决心。
他修行走的,就不是寻常路。
***************************
陈海不知道蛇鳞书有多珍贵,但绝对不会凡于丹鼎诀真迹正本。
陈海也不知道蛇鳞书与蛇镯之间是否有联系,即便没有联系,也不能轻易让他人知道。
匹夫无罪,怀壁其罪。
陈海作为昭阳亭侯府的少侯爷,手里有一两件黄级上品法宝,还不至于引起他人的觊觎;而比丹鼎诀真迹正本都不知道要珍贵多少倍的蛇鳞书出世,一旦消息泄漏出去,陈海相信即便是舅父陈烈,都不可能保住蛇鳞书。
蛇鳞书的发现,让陈海兴奋了好几天。
每日他除了吐纳灵息、修炼真元、磨砺武道外,就是研究蛇鳞道篆,修炼神魂。
不知不觉,陈海就在玉龙府城住了七天,之后又与周钧、吴蒙同行六日,赶到太微山深处的上七峰,也就是太微宗的内门所在。
太微山乃燕州大地西北域的主脉之一,纵横数千里,峰峦叠嶂,云深林密,有七座主峰高逾数万米。
虽说铁流岭、玉龙山的灵泉资源,已经足够普通玄修弟子潜心修炼,然而太微山的天地灵气更加精纯、充裕。太微宗诸多真传、执法长老、护法长老、宗门供奉以及太上长老等等,无论在武威军、大都护将军府有无兼职,都会在山里开辟有专门的潜修洞府。
陈海、周钧进入上七峰内门修行,就要正式确立师传关系,而唯有在太微宗七大主峰开辟洞府的第三代真传弟子、执法长老、护法长老、宗门供奉,才有资格将内门弟子收入门下,传授玄法;像赵如晦、张怀玉、厉向海、解锟等外门执事长老,甚至都没有资格在上七峰开辟自己的洞府。
陈海自然是跟周钧一样,在成为内门弟子后,就可以直接在陈烈跟前修行,因而他们对外从此又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太微宗溅云崖弟子,从此便与下面的道兵弟子,成了两个不同阶层的人。
而倘若陈海、周钧不能在四十岁之前修入明窍境,就会被剥夺内门弟子的身份;而修入明窍境,成为真传弟子,倘若不能在六十岁之前有进一步的突破,同样也会被剥夺真传弟子的身份。
当然了,内门弟子、真传弟子的身份被剥夺之后,并不意味着就与太微宗脱离关系,宗门及武威军还有大量的职缺,等着人去填。
长生证道,如梦难期,诸多子弟争入内门修行,不过是争一个好的出身而已。
陈烈在清曦峰开辟溅云崖洞府修行,陈海、周钧以后若想留长年留在太微山,溅云崖就是他们修行的去处,但太微宗的山门,则设于碎金峰前的栖云岭……
太微宗虽然与武威军是一体之两面,宗门之内却极力想超脱于红尘世俗之外,从太微山南麓的丘岭区域北上,都没有一条完整的山路通往栖云岭,更不要说云深之处的七座主峰了。
三人所乘都是上等的青狡马,翻山越岭都不在话下。即便如此,陈海他们从玉龙府城赶到太微山南麓,三千余里,都不用两天时间,而进山四五百里路,却足足跋涉了四天四夜,才来到栖云岭山门前。
不过,这要比当初陈海在赵山、钱文义的看押下,从清曦峰走出太微山要轻松多了。
陈海此前被姚族驱逐到河西来,有半年多时间都住在溅云崖,但太微山林深壑险,七座主峰相距极远,不乘灵禽,凡人在山里摸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