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84章

唐朝好地主-第184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上,张超一行被盘查了数次。

    东宫长林门外,也有大群东宫卫率把守,真有些草木皆兵的感觉。

    进了东宫,在内侍的引路下一直来到了嘉德殿。

    魏征、王珪等文官都在,另外韦挺、冯立、薛万彻、常何四将也在。

    “祸不单行。”

    李建成一见到张超立即说道,“文远,你听说了吧,江淮的辅公祏已经起兵反叛,自称宋帝,还在当年南陈的旧都上修建宫室。洪州总管张善安也以五州之地复叛,如今是辅公祏的西南道大行台尚书令。”

    这些都是数天前的旧消息了,不过张超比较关注的是阚棱、王雄诞两人的消息。

    “不知道殿下可有阚棱、王雄诞的消息?”

    这两人是李伏威的养子,李伏威虽然也非常年轻,但在江淮争战中,也收了三十个养子,同衣食。这三十个养子中,阚棱、王雄诞两人最是有名,也最是勇猛。军中称阚棱为大将军、称王雄诞为小将军。

    李伏威与辅公祏虽曾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但李伏威自称总管之后,也对辅公祏有猜忌之心。后来他便让养子阚棱为左将军,以王雄诞为右将军,升辅公祏为仆射,其实就是明升暗降。

    在历史上,辅公祏假造李伏威的书信,称李伏威让他们起兵。结果王雄诞不肯,被其所杀,阚棱则出逃降唐。

    辅公祏起兵后败的那么快,半年就败了,也因为江淮军的内讧分裂有关。

    可现在李伏威先暴卒于长安,然后辅公祏打着为李伏威报仇的旗号起兵,就与原来完全不同了。

    若是阚棱和王雄诞二将站在辅公祏一边,那又是一番形势,李伏威入京前,可是把兵权尽交到二将手上的,二人在江淮军中威望也高。

    李建成倒没料到张超会问这个,他也听说过阚棱、王雄诞二将,但并不怎么关注。现在也答不上来。

    魏征接了话,“阚棱和王雄诞皆响应辅公祏,誓为李伏威报仇雪恨。如今两人,一个是辅公祏伪宋之左卫大将军,一个是伪宋右卫大将军。”

    “那这就比较麻烦了。”张超叹息一声。

    李伏威突然暴卒于长安,江淮军上下都认定是李唐杀了他,如今个个都要报仇,这不比当初刘黑闼起兵为窦建德报仇声势差。江淮军上下已经是一心,还真是个麻烦。

    当然最麻烦的还是突厥人这个时候也大举南下,简直是南北皆乱。

    “突厥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张超问,比起江淮军的叛乱,突厥人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自当年杨广被围困雁门,差点被干掉后,此后一直到如今,突厥人在北方再次称雄,不复隋开皇之时被打的四分五散,争相讨好中原的局面。

    太子左卫率韦挺叹息一声,“突厥人这次是要来真的了,朔方梁师都、马邑苑君璋、燕北高开道,这三条突厥人的狗几乎是同时南下,而突厥人也紧跟着大举南下。榆林、雁门、幽州,三路进犯。”

    梁师都那是隋末时就起于朔方的一方反王,因为依靠突厥,到如今大唐都还没有灭掉他。而苑君璋是刘武周的妹夫,几年前刘武周被灭,苑君璋带着残兵败将投了突厥人,一直占着雁门关外的马邑一带,不肯干休。

    至于高开道,也是反反复复,曾过唐两次了,大唐还曾封他为北平王,赐姓李。结果上次跟着刘黑闼又反了,还一度攻打幽州。刘黑闼败亡后,他带兵撤到了燕山以北,现在又杀回来了。

    在突厥人的支持下,高开道突袭北平,击败并杀死了镇守蓟州的蓟州都督李道玄,如今兵围幽州。

    突厥人可以说挑了一个很好的时机南下。

    一是江淮叛乱。

    第二就是朝廷刚取消了行台,并把久镇幽州的罗艺给调到关内,连悍将王君廓也调走了。

    新接防的河北大都督李神通,有名的常败将军。蓟州都督李道玄,更是才十几岁的宗室年轻小将,勇猛虽勇猛,但不够谨慎,轻易的就中了高开道的诱敌之计,出城追击,结果落了陷阱,兵败身死。

    随后蓟州失守,让高开道引着突厥军直接杀到了幽州城下。李神通打了一仗,被大败,只得狼狈的逃回了幽州城内,闭城不出。

    而中路,在苑君璋这个对河东了如指掌的汉奸带领下,河东叛军和突厥人没有进攻更坚险的雁门关,而是绕道攻楼烦关,破关之后绕到了雁门关后。平阳公主率兵交战,中箭受伤,只得撤回雁门关。

    突厥人现在突破三关,派一支军看住了雁门关代州兵,然后直趋太原。

    西面的朔方梁师都也一样带着突厥人,正攻打会州,甚至兵指关中的西北大门萧关。另一支则在攻打榆林,若破此城,就能沿着黄河西岸,一直南下银州、延州,打到同州长安去。

    这是真正的屋漏偏逢连夜雨。

    “平阳公主伤势如何?”张超关心的问。

    “三娘只是胳膊中了一箭,伤势不重。”李建成回道。

    “文远,刚才魏征向我建议,立即奏请陛下,我亲自统兵救援河东河北。然后令赵郡王和李靖发兵征讨江淮叛军。你觉得如何?”

    李建成早先也统兵打过仗,但这几年一直是在京辅政,好久不带兵了。如今突厥人如此大举南下,李建成并没有多少信心。

    可他又担心若是自己不带兵,那如魏征所说的,秦王必定会带兵出征,到时只怕又让秦王再添威望,这段时间好不容易取得的优势可能就付之东流了。

    韦挺建议,“我也觉得太子应当亲自统兵北上,绝不能让秦王再统兵。殿下为北伐主帅,再以齐王为副帅,殿下救援河北,让齐王救援河东。这次李神通表现如此之差,失蓟州,丧名王,殿下救援河北后,正好可以把李神通拿下。”

    韦挺是隋朝名将韦冲之后,也就是京兆韦氏家族子弟。韦氏家族在隋朝的时候,可是得势无比,当年韦冲就镇守辽西营州,后来女儿嫁给杨广次子齐王为妃,他还入朝做了民部尚书。

    韦挺早年也是在营州呆过很长时间的,对于河北比较熟悉。他认为突厥人虽然来的凶,但就算突破了长城关隘,可只要幽州不失,突厥人也难有作为。

    在关内,唐军完全可心以突厥军一战,不敢说大破突厥,但防住突厥,将他们赶回关外去,还是没问题的。

    王珪几个文官也完全赞成太子亲自统兵。

    在以往东宫与秦王府的争斗中,他们一直很不利的一面就是在军中的关系,以及太子在军中的威望。

    若是能借此次机会统兵北征,得胜之后自然能大大增添太子威望,而且还能借机拉近与军中大将们的关系,甚至能借机,在河北等地安插自己的亲信,扶植自己的势力。

    只是理由说了这么多,李建成却一直在犹豫。

    他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

    张超觉得魏征韦挺等人没说错,让李建成统兵北征,确实是个好计划。在这关键的时候,太子挺身而出,那是勇。如果防住突厥,那就是大功一件,这能体现太子的能力,获得威望,甚至借机赢得军中将领们的支持。嗯,还能在关东安插势力,培植地方实力。

    一举而多得,根本用不着犹豫的。

    李建成问张超。

    张超很想说还是不要犯险了,让齐王统兵就好,要不让秦王统兵也好。可是这话他在魏征等人面前说不出,说出来,他们就要怀疑张超的动机了。

    “臣也赞成由太子殿下亲自统兵北征。”

    “既然文远也认为孤应当亲自北征,那就北征。”

    魏征叹了口气,他们一群人劝了半天都没让太子下定主意,倒是张超一句话,太子就同意了。

    “殿下,臣以为,当趁此机会,召原秦王府大将随军征讨。尉迟恭程咬金牛进达单雄信殷开山诸将都带上,另外秦琼、罗士信、王君廓等也都带上!”

    李建成点了点头,“好,都带上!”说完了,他还对张超道,“文远和玄成这次也一起随军!”(未完待续。)

第300章 北伐大元帅(第四更!求票!)

    第四更!

    宫中。

    李渊在座上叹气连连。“突厥人,背信弃义的突厥人,我们和他们有过盟约的,每年的贡品钱帛也没少过。”

    裴寂和陈叔达一众宰相坐在那里低头丧气,突厥人这个时候大举南下,是他们没有预料过的。大唐君臣想的是再对突厥纳贡几年,换得中原稳定之后,到时再与突厥开战。可突厥人却不给他们这几年机会,突然袭击,打了大唐一个措手不及。

    李建成三兄弟都在。

    “陛下,儿臣请旨率兵御突厥。”李世民出声道。

    李建成本来一直还有些犹豫,一听李世民请缨统兵,也连忙站了出来,“父皇,此次突厥来势汹汹,儿臣请求率兵北上!”

    李渊看了看两个儿子。

    “我大唐自晋阳起兵,解民倒悬,天命所归。突厥却屡屡挑衅,乱我边境,突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见不得我中原安定。现在,突厥人终于撕破前约,大举南下。太子建成,自晋阳起兵以来,一直匡国辅政,功高着著。”

    “特命:太子为北伐大元帅,前线一切,可先斩后奏,率所部,择日出发,击败突厥,收复疆土。兵部明日交统兵符给太子。”

    李世民意外的看了眼太子,没料到太子此时请命出征,也料不到皇帝居然应允太子统兵。他想要出声反对,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太子领旨。

    “陛下,儿臣请命齐王和罗艺为副帅,分拒河东和朔方叛军,儿臣亲自救援幽州。”

    李渊点头,“允。”

    李世民起身,“陛下,江淮辅公祏叛乱,声势很大,儿臣请求统兵征讨江淮辅公祏、张善安。”

    “江淮那边,朕已经决定由山南东道大都督赵郡王李孝恭挂帅,岭南道大都督李靖、高州都督冯盎率兵协助征讨江淮叛乱。”

    李世民失望的退下。

    太子建成再奏,“儿臣请求调秦琼、罗士信、程咬金、尉迟恭、单雄信、牛进达等诸将随征!”

    “允!”李渊再次点头。

    秦王府。

    李世民与房玄龄、杜如晦议事。

    李世民长叹,“我与太子皆请旨率兵,结果陛下却让太子统兵,又让齐王和罗艺为副帅。甚至我请求统兵讨伐江淮叛军,陛下也不允,只让赵郡王和李靖、冯盎出兵讨伐。北方突厥进犯,南方江淮叛乱,如此形势,陛下却不肯让我统兵,如此压制我,太子又调我府中大将随征,我被死死困在这长安城中,无所作为了。”

    房玄龄也叹气,“是啊,想不到太子居然亲自请出统兵出征,突厥人可是很厉害的,太子居然有这样的自信。”

    “现在最担忧的是太子拿到统兵权之后,若打赢这一仗,必然威望大增。一直以来,秦王殿下都是以能征善战著称,每每朝廷对外用兵,遇不顺之时,有殿下出马总能平之。可若是太子殿下连突厥都能击退,那以后秦王殿下可就更无受用之时了。”杜如晦道。

    “我还担心太子会借此机会,拉拢军中将领,在关东安插势力。”

    李世民有些很沮丧,太子和齐王都有了兵权,而他却只得了一个京畿道大都督的衔。这京畿道大都督听起来好像很重要,但实际就跟雍州牧一样,根本就是遥领,不是实职。这与其它十三道大都督实职相比,根本就只是个空衔。

    “淮安王这次在河北大败,只怕河北大都督的位置保不住了。”李世民心烦意乱,李神通在宗室之中是李渊父子四人外,实力最强的一个,虽然说常败将军,却深得皇帝信任的。但这一次,刚上任河北,就打这么大一个败阵,连蓟州都督李道玄都战死了。

    李道玄可是宗室中最崇拜和支持李世民的年青一辈了,李世民把他安插在蓟州都督的位置上,也是费了很大心思的,现在却战死了。

    李道玄战死,李神通又可能要丢掉河北大都督的位置,这意味着他先前在河北安插的势力,要被太子连根拔起。好不容易上次借李瑗的案子,把太子一党的李瑗、王君廓、罗艺给拉下来,换上了李神通李道玄他们,现在又给损失了。

    “知道是谁让太子统兵出征的吗?”李世民问。

    “东宫文武皆请太子出征。”房玄龄无奈道。这次统兵北征,对于东宫来说十分重要,很明显,东宫的人都看的到这样的机会。

    若等太子得胜凯旋,那时我再无撼动其储君地位之可能了,李世民心里烦躁着。

    天策上将,掌对外征讨。

    可这才多久,他这个天策上将连长安城都出不去了,更别说统兵了。

    李世民发现自己顶着一堆的空衔,毫无实权。

    天策上将,却领不了一兵一卒。十二卫大将军,同样统不了兵。

    尚书令,但尚书省的事却由裴寂主管。雍州牧,并不理实事。京畿道大都督,同样只是以亲王衔遥领。

    至于一个加两个三公衔,也是毫无实际权力。

    李世民心中寒意生起,他觉得自己已经被完全架空了,左右护军府也被解散了,秦府大将都分散四处,如今还要被调到太子麾下征战。

    “我们不能这样坐以待毙!”李世民咬牙,原本他对自己还有信心,想要通过朝争夺嫡,可现在看来,他之前过于自信了。

    “但我们眼下没有机会。”房玄龄道。

    “那就想办法,创造机会。”

    “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太子再回不了长安。”李世民低沉声问。

    房杜二人对视一眼,直吸冷气,没料到秦王已经生出如此心思。

    翼国公府。

    秦琼刚从同州接旨回京,张超便赶了过来。府中后园林中的凉亭下,秦琼和张超两人坐在石桌边,桌上放着个紫铜火锅。边上摆了许多肉蔬,有切的薄薄的羊肉片,也有牛肉丸子,还有豆腐、萝卜、生菜和菠菜等。

    锅里的底料已经烧开,张超把羊肉放进锅里涮。

    “每次看你吃饭,都不会委屈自己。你这每天,估计有一半的时间是用来琢磨怎么吃的。”外面园子里的桃花梨花开的正盛。这样的天气,不冷不热,但涮火锅也十分不错。

    “又不是没条件瞎讲究,既然都有了条件,适当的满足下自己,这也不是什么大错。”羊肉涮几下已经熟了,张超夹起放到自己面前的盘子里,然后又夹了颗生菜放到锅里涮了两下捞起来。

    “你是真不委屈自己。”

    张超吃着羊肉和生菜,满意的直点头,这底料不愧是自己精心配制的,味道很正。

    “若是可以啊,我希望这辈子就这样,挺好的。我是一点也不想上战场,不想去打仗,甚至都不想离开长安。”

    “你觉得这次形势如何?”秦琼问,他虽然觉得张超很多时候不上进,可眼光却很好。经常能一针见血的直指关键。

    张超涮着羊肉,其实自己也迷糊着。

    很多事情都已经不按历史的轨迹在走了,历史上可没有武德五年,突厥人大举南侵过,都是些小打小闹,更多的是支持着他的几个傀儡走狗在前。

    可这一回,突厥数路出兵,出动的兵马起码不下于十万。若再加上三个傀儡的叛军,零零碎碎全加起来,估计得有二十万。

    这是一场全面战争。

    大唐虽然刚统一天下,但也还没有实力打这样一场全民战争的,何况如今江淮还又有十几州叛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