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22章

唐朝好地主-第22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时间的训练,学汉话,培训礼仪、女工厨艺等,要经过好长的培训和包装,最终就会成为优质的女婢,卖到中原的那些富贵之家。

    唐朝的新罗婢,应当跟后世的菲佣一样,是个大品牌,昆仑奴也差不多。

    唐律,官私奴婢,律比畜产。

    奴婢可以明码标价,自由买卖。西市就不定期举行奴婢买卖,而且是在牛马市旁边买卖。

    买人,不错的提议。

    这才几天啊,张超居然都要买奴婢了。以后就能享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了。将来等新窑洞弄好了,说不定还能有婢女暖床呢。

    对了,张超突然响起,现在家里就一孔窑洞,一个新炕上天天躺着六个老少爷们呢。这要是再买几个奴婢,住哪啊?

    “要买,最好就买一家人。这样男的可以看家护院,女的可以洗衣做饭,若是还有姑娘儿子,那女儿可以端茶倒水,儿子还能喂马赶车或者做长随。”秦管事非常有经验。

    买这样的一家人是非常划算的,一来买一家人,他们好相处,也容易稳定。再则,一家人正好可以胜任各个工作。

    买昆仑奴和新罗婢虽然并不会有什么语言沟通麻烦,但这些奴婢价格太高,不是大富大贵人家,买这些人不划算。就跟有钱人买女乐舞姬一样,买这种纯是为了享受的,她们可干不了什么粗活。

    “买啥人,不用买咧。家里就两个人,哪还要买人。”老爹又反对了。

    不过张超可不理会,他觉得秦管事说的确实非常有道理。买这么一家子,那以后家里洗衣做饭啊,劈材喂马啊,看门赶车啊,都有人了。

    老爹虽有四个官府拔的勤务员,但那些毕竟都是老少爷们,有些事情也做不好。

    “老爹,就买一家人嘛,等我们新窑弄好,到时就要接七娘他们进门了,那时家里的杂活总不得还要七娘来做吧。”

    张老爹想了想,“那就买两个,一奴一婢就好了。”

    “先看看再说,就是现在家里没地方住啊?”

    “咱家后头有孔旧窑洞,回头让你那班人收拾收拾一下,暂时住着没问题。”

    老爹一说,张超也想起来了,张家后面还有孔破窑洞呢。那窑洞和张老爹家现在的都一样,都是原主人早年间逃难离开,再没回来的无主之窑。破旧不堪,村民放点柴火等杂物,但如果收拾收拾,临时住段时间还是行的。

    “那就好,走,买人去。”

    大唐人市上,奴婢就跟货物一样的任人挑拣买卖。

    明码标价,任人挑选。

    男女老少都有,甚至还有少量昆仑奴、新罗婢、波斯胡姬这样的高级货,张超对什么昆仑奴新罗婢不怎么感兴趣,倒是对那几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波斯胡姬非常感兴趣,现在的阿拉伯帝国都还没建立,因此波斯也还没被阿拉伯帝国所灭,更没有开始改信伊shilan教,这些美丽的波斯胡姬也没有穿黑袍戴头巾摭挡她们的美丽。

    多美丽的胡姬啊。

    “这个波斯胡姬多少钱?”

    “五百贯!”

    张超闻言头也不回的走了,五百贯,好看却买不起啊!

第三十九章 有女仆了

    长安奴隶很多,多到能让张超吓一大跳。据说长安的奴隶数量占到长安城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

    刚经历隋末乱世的长安城,人口并未到达盛唐之时的百万之数。可长安城有长安和万年两县,在籍人口和脱籍人口,以及非编户的贱民、僧侣,以及番上的府兵和宫庭人员等,再加上往来京城经商等的流动人口,此时起码也有不下三四十万。

    这意味着长安城中的奴隶就有十万。

    长安城是皇帝都城,也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士族商贾们聚集扎堆的地方。这些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不事生产,饭来张口衣来张手,凡事离不开奴仆们的侍候。

    奴婢们料理家务、劈柴生火、做饭洗衣、打扫庭院、鞍前马后随从侍候。

    唐代的户籍也按士农工商划分,但奴婢却不在其中的。有户籍的是编户,也就是良民。而奴婢都是贱民,他们是没资格有户籍的,只能依附官府或者主人。

    长安城里,稍有点身份的人都普遍蓄养奴隶。官有官奴隶,私有私奴婢,甚至连寺院道观都有奴婢。因为佛教内律禁止蓄养奴婢,于是那些寺院就把名字改一下,称这些寺院财产的奴婢为净人。如今长安虽是百废待兴,但寺观却很多,而且他们拥有的奴婢也多,基本上每家寺院都有二三十奴婢,僧道和所拥有的奴婢能达到二比一的比例。

    这年头长安城里买个奴隶,就跟后世城里人买辆车一样的普遍。不单单能做事,还是身份地位的彰显。

    张超买人倒不是为了脸面,纯粹是为了实用。

    大唐虽然说空气清新,天然无污染。可生活很落后,没有自来水吃水得从井里挑。更没有电没有天然气,做饭还得自己砍柴烧火。也没有洗衣机,衣服都得自己洗。现在又买了两匹马,以后还得喂马等,事情多着。

    张超喜欢享受,认为有条件适当享受没有什么错,没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享受啊。

    大唐的奴隶买卖确实很方便,比雇佣仆人还方便的多。

    东西两市里,官府规定奴婢和牛马等合在一起买卖,称之为口马行。而且市场的市署和平准署甚至还对这些奴隶制定了市估价,就是官方指导价。

    整个交易有一套严格的政府程序。

    秦管事是个熟门熟路的,又有市署的一名市吏陪同着,因此他们直接带着张超找到了口马市里一个最大的奴隶贩子。

    “这位是翼国公府秦公的义子张三郎,小郎君想要买几口人,最好是一家人。三五口人不限,男的最好会赶车,女的要会做饭。若是有过大户人家做事的经历,懂得规矩,就更好了。”

    奴隶贩子是个干瘦的汉子,人瘦的皮包骨似的,可一双眼睛却很阴恻。风吹就要倒的站在那里,身后却站着八个膀大腰圆的壮汉打手,手里各拎着皮鞭。

    “小郎君找我王某算是找对人了,这长安城里你若想挑几口贱人,没有比我这里货更齐全的。你要一家人,这里我倒刚好有这样的。王三,把钱家那几口都带过来给小郎君看看。”

    买卖奴隶和买卖牛马一样,都要立市券。

    市券,也就是交易合同。奴隶和牛马一样,都属于大宗商品,必须得立市券,同时得交税。

    人带过来,是一家五口。

    都是一家人,一夫一妻带着一儿两女。夫妻年纪还不算大,王贩子说男的才四十,女的才三十六。而一儿两女也还年轻,大儿子今年十六,大女儿十四,小女儿十二。这家人原来也是在长安一家权贵家做奴,但不久前,那家主人获罪了。家主被处死,家产籍没,妻女为奴,他家的那些奴婢自然也都发卖。

    钱贵会赶车,也会喂马,他的妻子钱周氏则会厨艺女工。儿子也会赶车喂马,两女儿也都能帮厨女工。

    而且钱贵夫妇是世代为奴,为奴好几代了。这样的奴隶,是很受买家欢迎的,因为这种人老实稳定。

    有市吏在一边,王贩子也没漫天要价。市吏是知道他根底的,何况张超还顶着个翼国公府义子的虎皮大旗呢,王贩子很给面子。

    说了一个有诚意的价钱。

    这样的一家五口,只做价一百石糜子。

    现在糜子市价一石三贯,一百石就是三百贯钱。

    秦管事跟市吏低声说了几句话,那市吏便笑着向王贩子道,“王兄弟给我个面子,二百五十贯如何?”

    张超听了直摇头,又是二百五。

    那边王贩子见到张超摇头,还以为他不满意这个减价力度,也不由的牙疼。如果仅是市吏出面,他的面子还值不了这么多钱。能做奴隶买卖,还在西市做成头一家的,当然也是不简单。

    他的背后,自然是有大靠山的。

    不过现在对面人也不简单,秦王府的马军总管秦叔宝的义子,秦叔宝最近很火啊。

    “今日能结识翼国公义子,也是天大的缘份,这样吧,这家人就算是我的贺礼,送给小郎君了。”

    张超笑笑,但没马上答应。

    能随意的把五个人送人,这确实很豪气,可他也不是喜欢什么便宜都占的人。

    “敢哥,这王贩子是什么来头?”

    秦敢靠近他耳边低声道,“这人叫王老三,原来是个马贩子。他有个本家兄长,叫王君廓,是现在朝中的右武卫将军、上柱国、彭国公。”

    原来这王贩子也是朝中新贵的堂兄弟,王君廓说来跟秦琼还是老相识了。当年王君廓本是山西的一个无赖子,后来贩马为生。遇隋末大乱,便招兵买马造反。在太行一带弄的很有些声势,李渊派人招降他们,他的几个副手准备投唐,结果王君廓突袭了他们,杀了他们夺了他们的兵马粮草然后却投了李密。

    他也是那时,跟秦琼等人结识。但他并不如秦琼他们一样得李密重用,便又去投了李渊,到了李唐,倒是得了重用,后来也连打了不少胜仗,因此接连加官晋爵,今年他也参与了平王世充之战,战后就晋封了彭国公。

    当然,王三能够成为西市最大的奴隶贩子,还因为王君廓还与李渊的侄子庐江王李瑗订了姻亲。军功新贵加上与宗室联姻,因此王三在西市奴隶生意做的很好。

    王君廓,张超仔细的回忆着这人的身份。好像在演义传说里,这人叫大刀王君可,人称赛关公啊,用一把大关刀,很是厉害。不过真实历史上,这人是个无赖将军,唐初,做到了幽州大都督。

    后来玄武门之变,这人故意诱使自己的姻亲庐江王造反,然后他把李瑗砍了,以此做为他平乱之功向李世民邀功。

    好像后来这人也没什么好下场,怀疑朝廷要杀他,结果奉诏入朝途中杀了驿卒逃往塞外想投突厥,结果却半路被乡民杀死了。

    总之,王君廓很跳,而且最后也没好下场。

    跟这样的人交往,可没什么好处。

    “王郎君一片美意我心领了,不过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嘛。你要真不收我钱,我可就只能去别家买了。”

    这话一出,王三便也笑着不再说免费了。

    最后他主动的又降了五十贯,一家五口,只收二百贯,真正的友情价,差不多都能算是买二送三了。

    这个友情价张超倒没客气,付了钱和免费相送就是不一样的。

    谈好价钱,便请来保人。

    这也是官府的规定,奴隶买卖,必须立市券,还得有五个保人做保。官方核实过这五个奴隶的贱籍,确认身份不假后,两边立券,签名。最后还得奴婢本人在市券上划押,承贱不虚。

    市券立好,这五人的奴籍文书就转到了张超手里。而且官府还会备案登记,这些奴婢的名籍户册,属于贱籍,每一岁一造计册,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呈于州,州呈于省,户部总领。州县留五年,省留二十七年。

    户部存档二十七年之久,因此奴婢是根本逃不脱的。就算死了,也得有五个保人做保,得州县核查准确后才能消籍。如果放免,不但得主人签放免文书,还得主人的长子也一起签字,另有保人做保,州县查证等手续。

    市券签订,钱款付清,钱贵一家五口以后就是张超的私奴婢了。只要张超没有签字放免并到官府公证核实,那么这家人就只能依附于他。就算哪天张超一不小心把那张契书给弄没了,他们也别想自由,因为官府还会有档案记录的,县、州、省各级都能互相查证。

    大唐对于逃奴的处罚是相当严厉的。

    大唐奴隶的来源有很多,总的来说有五个来源,战争俘虏、逃兵、罪犯、因亲属犯罪而被牵连籍没为奴的,以及奴婢所生子女。

    钱贵夫妻,都是奴婢所生子女,本色通婚,生下的三个儿女继承他们的贱民奴隶身份。

    钱贵一家子主动的走到了张超身后,他们手脚也没有锁链,但却没有半点逃跑的想法。虽然他们的手脚上没有锁链,但他们的心里,却一直被枷锁锁链住。

第四十章 崩盘

    钱贵一家人进入身份很快。

    老的立即给老爹牵马,小的则给张超牵马,母女三个则低着头跟着后边。钱贵的儿子没有大名,小名栓子。栓子虽然才十六,但长的已经很结实了,不过长的不高,黝黑黝黑的。人看起来很老实,牵着老白马跟在张超后边,也没一句话。

    张超越看这家人越满意,二百贯花的值。

    但算算口袋里的钱,除了家里的那十两黄金没带来。今天坑崔家的一百两黄金,已经花的差不多了。买铺面去了三百多贯,买了两匹马又订制一辆马车,又是一百多贯。这又花二百贯买一家人,这么零零总总一加,已经去了六百八十贯钱。

    张超手里只剩下了十五两黄金。

    真是来的容易,去的更容易。

    “剩下钱不能再乱花了,得去药店买那制面碱的药材,家里收的粮食也还没付钱咧。”老爹看张超半天功夫就花了六百多贯钱,忍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了。

    “好好。”张超连连答应,不过心里倒没有被说服。两个完全不同时代的人,各自的人生观消费观也是不一样的。让张超那样,一文钱扳成两半分,还真为难他了,更别说只想着节俭储蓄了。

    不过今天确实花了不少钱。

    做为后世的一名吃货兼剁手党,张超现在还算克制了。

    一行人总算是往药铺那边过去。

    路过常平仓附近时,发现好多人都往那边赶,甚至有人在跑。还有许多人提着袋子,面色激动。

    “这位兄台,你这是干嘛呢?”

    被拦住的一个汉子有些不耐烦被打断,可看了眼张超一行人多势众不好惹的样子,只好压下怒气道,“小郎君还不知道吗?常平仓放粮了哩,今日大批东南的粮食入京,现在常平仓放粮,一斗粳米只要三百五十文咧。”

    说完,拎着袋子继续往前冲。

    握草。张超心中不由的大惊,大批东南粮食入京?常平仓放粮,斗米暴跌一百五十文?这开什么玩笑?

    虽然他早有心里准备,知道现在的粮价过高,今后肯定会下跌。但他也没有料到,说跌就跌啊,而且跌幅居然达到了百分之三十。

    “这是好事咧,朝廷的善政啊。”老爹在一边赞叹。

    张超真想对老爹说你是我亲爹。

    对长安城里那些自己不种地吃粮全靠买的人来说,这当然是好事。粮价下跌,那生活成本大跌。可对于张家来说,肯定不算什么好事。一来,现在的物价高,主要还是突出于粮食等生活用品价格虚高,其它的还好。

    张家本就是地主,粮食自产,而且还不用交税赋,是粮食出售大户,因此粮价高些,对他们来说,这只有好处没有什么坏处,他们是既得利者。尤其是现在张超他们还做黄馍馍生意,每天都买进许多粮食。

    可现在粮食暴跌,没半点先兆。

    粮价暴跌三成,意味着他们家的存粮价值就跌了三成。最要命的是,张超之前让老爹大量收购粮食,说好的价格可是之前的高价。

    家里收进来的粮食越多,他就亏的越大。

    原本一个馍有近四成的利润,现在粮食成本一下子亏三成。

    张超心里迅速的算了笔帐,自己的黄馍馍生意将受极大的影响。首先就是那些购入的粮食,就等于亏了三成。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