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923章

唐朝好地主-第923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邸陀林的废墟中,半座砖殿还在,里面一尊紫檀佛像,正是波斯匿王仿照乔赏弥国的檀木佛像所建。

    “那些佛陀、诸罗汉圣者和比丘大众都已经没了。”

    张珲目光打量着这残垣断壁,眼露不屑,他早在泥婆罗时就见过了举国礼佛的样子。

    “我打算将所有的佛寺都改造成儒家文庙,旁边再建上武庙,另外也给城隍、土地公公等也立些庙。”

    王玄策哈哈一笑。

    他们这些信度诸侯,最早分封来的已经来了有十余年了。最早的时候随中原军队击败突厥人、波斯人还有信度土人,在这里建立起诸侯领地,从中原招募百姓,授封骑士,建立一个个的庄园、城堡,使得这片土地慢慢的变成了汉家天下。

    他们当年来到这里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摧毁那些佛寺,建立起一座座的文庙武庙。

    现在在信度的诸侯领地上,基本上一座佛寺都看不到,一个比丘也见不着,甚至连其它的什么波斯袄教、罗马天主教、以及信度的印度教等一个个的教派寺院,在那里都没有踪影。

    过去的那些比丘、传教士等,基本上都还在诸侯们的庄园里种植作物呢。

    “这像用的紫檀相当不错,现在有不少中原商人专门来信度收这些。转手卖给他们,运回中原,能赚很多。”王玄策笑着道,对那什么佛像他并没有半分敬畏之心。

    二十多年的舆论宣扬,事实上现在中原人已经没有多少人还那么信佛信道了。中原无数的寺院都拆除或另做他用,那些佛像也大都毁掉。铜像融成铜,金泊金粉也被弄下来,一些名贵木材所做成的雕像也被弄去做成了家具等。

    至于那些普通的泥胎木像,更是直接被劈碎了。

    “那些凡夫俗子,愚夫愚妇们,一心只知道求神拜佛,若真的拜神求佛就管用,那这世上还需要医生何用,还需要官员做甚?还要自己努力奋斗做什么?国家的财富不用来投入教育医疗,不用来投入建设,只是一味的修佛像建佛寺,这国家永远不会进步。”

    看看中原,那些有抱负有见识的君王,都不会容许佛道的过于兴盛。魏武周武的灭佛,唐代两位皇帝李渊和李世民,也都是一样的禁佛。

    如今的大华,更不会允许百姓随意剃度出家,更不许这些佛寺占田免税。

    “佛陀在天竺兴了几千年,天竺也越来越弱,屡屡被异族入侵统治,这早就说明,佛这东西于国并没有多少益处,只会让人软弱。”

    王玄策跟这张珲这位师弟倒是越聊越投机,对李义表和蒋师仁二人的印象也还不错。

    他以前跟张珲倒不陌生,只是那个时侯的张珲还小,他来信度之后更是长驻这边,偶尔两三年才回一次京,与张珲也没什么深入交流。他对张珲的很多印象,还停留在报纸上的消息,以及一些来自京城流传出来的传言。

    他在坦尼沙时,听闻这位师弟在迦毗罗卫国开了杀戒,还十分担心,急匆匆的领兵北上,但在这里会面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对这位师弟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一些。

    也许过去的那些传言是真的,但现在的张珲是真的成熟了。

    迦毗罗卫国里并没有大开杀戒,他在那里展开清洗,但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杀人,相反,行事很有几分太子在朝鲜扶桑等地的作派。

    清洗的是上层的贵族以及佛寺僧侣们,而这些人却正是统治层。不清除他们,很难真正的对攻占的土地实行统治。

    张珲统兵南下,一路灭泥婆罗、迦毗罗卫、室罗伐三国,手里的兵也越打越多。一开始时,还只有一个独立团,而到现在,张珲的麾下除了两万人的泥婆罗师,还有以他独立团旧部组成的一个独立旅,另外还以迦毗罗卫国和室罗伐国降兵和青壮组成的两个协从师,另外吐蕃那支兵马,如今也完全由张珲掌握着。

    一人手里握着十万人马。

    这兵强马壮的连王玄策都羡慕不已,他这个信度总督这次带着信度诸侯联军北上,虽然不是全信度诸侯的兵马,但也抽调了大半过来,可全加起来也才六万军队。

    他都在这里经营多年了,而张珲不过短短半年多时间而已。

    “制台,女王现在哪里呢?”

    王玄策捏捏下巴,“拉迦室利公主现在还在坦尼沙。”

    这位戒日王的妹妹,虽然曾在曲女城正式继位戒日女王之位,但实际上很快被藩王阿罗那顺给篡位,要不是大华的大使带着他逃离,她都早落入叛军之手了。

    虽说女王主动向大华臣服,主动让戒日国成为大华的藩属国,不过大家心里都知道事实如何。

    女王不过是想向大华借兵平乱,夺回王位,现在的臣服可能只是权宜之计,真要是夺回王位了,谁又知道她会怎么做。

    就算她真愿意以后就做大华的藩属,可大华又岂会真的错失此次的好机会。

    大华要的只是女王的名义,好有理由插手戒日国。

    女王在坦尼沙城建立了一个流亡朝廷,甚至有一支自己的卫队,可这个朝廷甚至这支卫队,其实完全被大华所控制着。

    大华以女王和这个朝廷的名义,召集戒日国忠于女王的贵族们起兵勤王,但却又并不让女王和这些人接触。

    女王实际上现在是相当于被大华软禁在坦尼沙城了。

    王玄策看着年轻的张珲,突然心生一个主意,甚至越想越觉得很好。

    “殿下,女王年纪虽长殿下几岁,但非常年轻漂亮,尤其是还没有婚配过。”

    张珲眼睛微眯起来,看着王玄策若有所思。

    “总制莫不是想要拉媒吧?”

    泥婆罗总督李义表却是高兴的一拍巴掌,“我倒觉得这还真是一桩好事,若是能成,那对咱们更有利了,也更有理由全面插手戒日国的事务。”

    泥婆罗总兵蒋师仁也向张珲道,“殿下若是真能娶了这戒日女王,就可以当戒日王,到时咱们就是名正言顺的插手戒日国事务了。”

    张珲道,“我可是早有妻室。”

    王玄策又哪不知道张珲有妻子,他还知道这位师弟的妻子是朝中翰林院学士崔干之女,博陵崔氏的当代族长。

    “殿下有了王妃,还可以娶个侧妃啊。殿下,这事不如就由某来操办,某一会就向陛下上折,奏请此事。”王玄策哈哈一笑。

    娶了戒日女王,这对大华极为有利,但一般人娶不合适,张珲倒是可以,因为他是皇子,还是嫡皇子。

    皇帝没有什么理由反对,而朝廷百官更没理由反对。

第1560章 陛下,为了帝国,你就娶了吧!

    大华复兴四年。

    汉京御河码头,张超正在登船。自称帝以来,张超还未离开过京畿之地,虽说政务多交由内阁,但皇帝却也是轻易不能离京。

    一晃在京都呆了三年,张超也决定出京转转。

    烟花三月,正是春江水暖。张超打算乘船南下,沿汉水长江东下,巡视帝国的江南。计划是巡视完江淮一带,然后再乘船出海北上,要前往扶桑、朝鲜、辽东,最后沿北方海岸到天津、幽州,再到登州,最后再去泰山。

    这一次去泰山之行,并不打算封禅,虽然朝中也有许多官员认为张超应当封禅泰山,不过张超倒是不急于这些。

    去泰山单纯只是打算游玩一下,然后去汴州,再那转进西运河,去洛阳然后回汉京,等于是要在帝国绕上一个小圈。

    “陛下,是不是应当多带些人?”

    内阁首辅马周并不随驾,他这个内阁首相将在皇帝离间期间继续主持帝国的朝政事务。

    事实上皇帝不但没带马周,甚至也没带房玄龄。

    内阁、翰林院的宰相和学士们,张超只各带了一位,还都是排名最后的,以做联络阁院之用。

    军方倒是有李靖、秦琼、张仲坚、程咬金、罗士信一干老将随行,这些老将如今都基本上没再担任现职,都只挂了一个荣衔,算是退休了。如今皇帝巡游天下,他们这些老干部也跟着出去散散心。

    枢密院现在交给新任的枢密使苏定方当家,兵部继续由青鸾任尚书。

    张超带着一群老干部,兵也没带多少。也就天子侍卫亲军点选了一军两万人马而已,嫔妃带了几个,宫人内侍也就带了三百来人,随驾的老干部们有二百来个,皇帝的这次出巡队伍不免显得十分的精简。

    要知道以前皇帝们出巡,尤其是出远门的话,哪个不得带个七八万,甚至带上十几万的都有。比如杨广,就数次出巡,最远一次甚至出了张掖,据说一次在西北行军,遇暴风雪,直接就冻死宫人士兵上万。

    甚至杨广下扬州,还特意打造龙舟,带着几乎是整个皇宫的后妃宫女内侍们一起随行。

    张超认为毫无必要。

    皇后本来都不愿意去,后来听说行程中会有扶桑,这才打算去见下太子。

    “两万人足矣,本来朕的意思是有个万八千人随驾护卫就行了。朕行走在帝国的疆土上,难道还有人敢意图不轨不成?”张超笑着对马周道,“你就放心吧,朕哪里又没去过,这天下任我行。皇太孙我就留他在京监国,你帮我好好照顾他。”

    皇太孙才四岁,当然不可能真的监国,不过国家制度如此。太子一直不在京城,在扶桑采邑历练,如今皇帝又要出巡,估计一趟下来得起码近一年时间。

    京师之中,哪怕有帝国首相负责政务,但总不能无君。

    马周只能苦笑,当皇帝能当的如张超这么潇洒的,估计古往今来也没有谁了。哪个皇帝肯约法立宪,哪个皇帝真能把军政大事甩手交给内阁。甚至有哪个皇帝能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巡视。

    皇帝只带着两万亲军,带着二百来个老干部,几百个宫人内侍说走就走了。

    皇太子还被扔在扶桑,四岁的皇太孙又扔给他老马了。

    老马想想,还真不知道应当为皇帝对他的信任而感动,还是应当为皇帝的偷懒而无奈了。

    “王玄策奏报的那件事情,老臣当如何回复?”老马想了想,还有一件要事没有处置呢。

    张珲最近表现极为抢眼,连灭三国,可谓是惊掉了汉京无数人的眼珠子。正因此,哪怕张珲在迦毗罗卫国又是杀国王又是灭佛,汉京这边也并没有怎么拿来做文章。

    最近信度总督王玄策率兵也张珲的远征军在舍卫城汇合,已经打到了恒河边上。

    两军汇合之后,兵力达到了十六万。兼之象雄、羊同两藩国的兵也即将到达,添上这两万,那他们就将拥有十八万大军。

    王玄策这时向朝廷上奏,突然提出为二皇子张珲做媒。

    二皇子、泥婆罗国王、泥婆罗道提督、天竺远征军总司令张珲,迎娶戒日国女王拉迦室利,这听起来还真是有些让人惊讶。

    不过细思一下,还真是一桩好姻缘。

    当然,皇帝张超并没有马上同意,内阁对此也还有争议。争议的关键之地,还是在于张珲的身份。

    张珲最近很拉风,本就是嫡出二皇子,跟皇帝还是三胞胎。他现在受封泥婆罗,又是远征军总司令,手握十几万兵马,若他娶了拉迦室利,以他的身份和实力,就能够迅速帮女王平定戒日内乱,到时不说他能够实际掌握戒日国,但起码也是能够极大的扩大他的实力。

    若他真的借此机会,成为戒日国实际的控制人,那对朝廷来说,这位二皇子的实力未免就有些太强了。

    泥婆罗道和戒日国,这几乎就是自雪山到恒河流域的中天竺地区的霸主。其地盘甚至并不会比朝廷的信度道要小。

    一位嫡出二皇子,如果再拥有这么强大的实力,尤其是娶女王后,可能还会让他得到戒日诸国贵族等上层势力的支持。

    这么强大的实力,万一到时二皇子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来,那可是会很危险的。

    就算现在二皇子没这种危险想法,但谁能肯定他以后不会有呢,谁能保证他的儿孙们以后不会有呢。

    毕竟一个太过强大的诸侯,可不是朝廷的初衷。

    分封诸侯的目的是屏藩中原朝廷,而不是让他们威胁到中原。

    “老马,这个事情你们内阁是什么意见呢?”

    张超没有马上给出自己的想法,反而是先问马周。

    “陛下,内阁的意见,出于帝国长远利益考虑,不能让二皇子娶戒日女王。虽然说短期来说,二皇子娶女王,确实于我们目前在天竺的局势有利,但长远却是有害的,一个强大的诸侯,尤其是宗室诸侯,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隐患。”

    张超看着御河码头上那些忙碌的军民,陷入沉思。

    王玄策亲自上奏章提出这桩婚事,而且奏章里也说了张珲是不反对的。

    这本来是一桩好事,可张超确实也担忧着这桩婚姻会让张珲的势力太强。本来他都没有料到,张珲这次会这么猛。

    儿子打下泥婆罗,他封他为王,划给他三百里封地,当时也是觉得他浪子回头,所以奖赏一下。本来嘛,相比起河套的绥远,喜玛拉雅山下的泥婆罗,还真算不得很好。

    而且也只封了三百里地给他,在那样一个雪山冰川下的三百里,其实是不算大的。泥婆罗国,只是划了一小块给他。

    张超没料到,张珲打下泥婆罗之后,还能迅速的出兵又打下迦毗罗卫国和室利伐国,连灭三国,按当初的约定,张超得给儿子十分之一的土地分封给他。

    这意味着,张珲在泥婆罗三百里封地后,还将再得两块封地。

    如果张珲再娶戒日女王,确实就有点实力太强了。

    特别是张珲的性子,张超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的,毕竟是有过前科的。这小子野心不小,甚至都不加掩饰,如果他有了足够的实力,谁能保证他以后不会对兄长的皇位起觊觎之心呢。

    “张珲立功不小,朕若是直接拒绝,也有些不合适。”张超说道。

    “陛下,内阁的意思,是不如另选一位皇子娶戒日女王,这样朝廷既能避免二皇子实力过强,也能够借联姻对戒日国局势更进一步插手。”

    这倒也不失为一个主意,只是张超觉得如果朝廷这样做,张珲估计不会服气。他会认为朝廷这样做,是故意针对他,这小子肯定会心有怨气的。

    毕竟他在天竺征战奋斗,结果好处却落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小兄弟身上,这口气估计以他脾气是咽不下去的。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张超问。

    “有。”褚遂良代马周回答,“其实如果陛下愿意迎娶戒日女王,那么一切就简单多了。这就有如陛下与苏毗女王之事一样,陛下当年支持苏毗女王,才有了后来苏毗国一统诸部,更有了后来苏毗国先为藩属国,后为自治领,最终变成了大华的分封诸侯国。朝廷因此轻松的解决了苏毗的问题,如果陛下娶戒日女王,那么一切便可仿效当年苏毗。以后朝廷可以名正言顺的插手戒日国的事务,平定叛乱后,等将来陛下与女王有了皇子,再由诸皇子继承分封戒日国之地,则一切解决矣。”

    张超愣了一下。

    褚遂良还真是提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提议,仅是就事论事的说,还真是这么回事。

    让张珲娶戒日女王,则张超和朝廷都不会放心。

    而如果让其它皇子来娶女王,那么张珲会心不甘有怨气,让其它诸侯去娶,朝廷更不放心。

    但偏偏如果是张超自己来娶,则朝廷没有什么不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