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 >

第44章

红楼之黛玉-第44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林如海有一瞬间的恍惚,却很快稳定了神色。

    黛玉才继续道:“虽然白姨娘至今不愿意说出事情的全部,但是她没有否认,她希望能见见爹爹。她说只愿告诉爹爹一人。”说到这里黛玉见林如海眼中已经是充满了愤恨!怕他过于激动,忙拉了他依旧修长白皙的手。

    感觉到黛玉的不安与担忧,林如海看向黛玉点了点头。黛玉才继续道:“如今玉儿将白姨娘和心儿分别关押着,只等爹爹醒来。”说到这里想了想又看着林如海的眼睛缓声道:“但。玉儿希望,爹爹不要激动,问清始末便交与官府处置。”

    林如海流着泪闭上了眼。很久不再说话,黛玉便又担心起来。连声叫到:“爹爹,爹爹?您。您可是答应过玉儿的!答应了会好好的……”一时间黛玉也不知还能说什么,竟只能陪着林如海默默流泪。

    林如海睁开眼见到如此凄惶的黛玉,心中是疼痛难忍的。却也不知该说什么,便又再次闭上了眼。这次却没有让黛玉久等,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又睁开了眼,像是突然想通什么,还喝了口水才轻声道:“那为父,便去见见她。”

    白姨娘和林如海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就连黛玉也是不知的,因为白姨娘说只告诉林如海,便真的只告诉林如海一人,见旁边儿有人,任谁去问也是一言不发,只痴痴地望着林如海,眼中有不舍,有心疼,更有愤恨!却没有一丝丝的悔恨。

    林如海见此想了很久,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似的才让所有人都退出去了,虽然黛玉很担心,一直守在门外,却听不见屋内一点的动静。大半个时辰之后,林如海才满脸泪痕的,拖着疲惫的身子走了出来,神色是说不出的晦暗。

    林如海没有再大动肝火,给人的感觉是一片的死寂。为此黛玉很是担忧,林如海却只是安抚的强笑了下,便不再言语的回了卧室,再没有出来。黛玉便在门口一直守着,偶尔能听到室内的一点若有似无的响动才算安心,没有闯进去。

    当晚,给白姨娘送饭的人发现她悬梁自尽了,她到底没有被送去官府,也没有等林如海再来处置她。她撕破了自己的外衣,结绳悬梁,了结了一生。

    或许在她看来这一生也是悲苦的吧?黛玉却没有心力去同情可怜于她。只默默的听完,轻轻的点了点头便不再言语。林如海知道后,什么也没说,只是平静的吩咐家人,将她的尸体装殓后葬在城外荒地,此后却是再也不提。

    心儿被发卖了出去,至于卖向了哪里,也无人再过问。黛玉也就不得而知了。好歹事情告一段落,林家众人此时具是身心疲惫,很是也需要休养生息。(未完待续。)

    ps:  三章总算没有失信,古井想请问一下大家,是觉得这样整理一章发一章好呢?还是古井整理好了一起发比较好啊?就怕整理好了一起发会拖晚了时间,因为之前刚开篇的时候古井就承诺过每天八点之前一定发新章,但是现在这样每天三章,古井还真没办法八点之前就发出来,因为古井都是当天新写的,没有存稿,写完也没有检查整理,主要是时间不够,所以都是发之前在整理的……看看大家的意思吧,若大家觉得就像现在这样也行,或者古井整理好了全部一起发也可以o(n_n)o~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厚爱与支持!谢谢!

第四十八回 扶灵姑苏守母孝(1)

    贾敏已去世四十多天,也渐渐进入尾七。黛玉早已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返乡守孝。二总管宋时更是早早便拿着林如海的名帖和书信先一步去了归元寺。

    这日黛玉站在冷清清的灵堂前,看着黑漆漆的棺木。贾敏的音容笑貌还浮现在眼前,伸手却只余冰凉一片。记得前世的母亲最后也是变成了一个黑漆漆的盒子,即便比这个小了很多,却也是怎么都捂不热。两世的母亲,似乎在这一瞬间交织在了一起。

    黛玉记得前世的母亲是因病去世的。不知道原著中的贾敏,是否也是因此离去,只说病了很久。前世的黛玉没有父亲,而那时的林如海,是否是心灰意冷才送走了黛玉?亦或者其他?黛玉不知,也无力追问。

    黛玉只觉得此时自己的灵魂,在前世今生之间来回摇摆,在原著现实间来回拉扯,说不出是心痛是难过,也分不清那是真实,那又是虚幻。黛玉就这样双眼迷蒙的在灵堂站了很久,直到林如海走了进来。

    林如海照样是先给贾敏上了一柱清香之后,才转头看向黛玉,见黛玉还在愣神,似乎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到来。便猜想她也在思念她的母亲,毕竟黛玉才七岁啊!七岁丧母对她而言,该是多么的难以承受?

    林如海闭了闭眼睛忍去泪水,才轻轻将黛玉揽在怀中。轻声在黛玉头顶道:“你母亲看着你呢!你不是说,你母亲在天上,变成了一颗星星吗?她每夜每夜都看着你呢。所以要坚强些。勇敢些。”林如海的声音终究是将黛玉唤醒了过来。

    黛玉抬起头看着林如海,见林如海眼中一片慈爱。只觉得哪怕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也没有关系吧?不由得对林如海笑了笑。静静地靠在了林如海的前胸,听着咚咚的心跳。觉得很是满足。

    林如海也是微笑着轻轻抚了抚黛玉的小脑袋。笑道:“可给你母亲请安了?”黛玉方才醒过神来给贾敏上香,又烧了纸钱。林如海见黛玉嘴里嘀嘀咕咕说着什么,猜想是她们母女间的私房话,笑得更是慈和,眼中却也渐渐蓄满了泪光。

    看着黛玉忙完了所有事,林如海才赶紧擦了擦眼角。见站起身来便示意她跟上自己。刚出了灵堂,锦儿等人便要跟上来,不想却被林如海挥手阻止了。绮罗对锦儿点了点头,俩人便转进了灵堂。她们对贾敏也有许多的不舍。

    林如海负手走在前边儿,黛玉紧紧跟在他的身后,看着他不再那么挺拔的身躯,心中很是难过。一路沉默着,父女俩谁也没有再开口。就这样一前一后的走着,黛玉跟着林如海来到书房。

    书房里除了父女俩别无他人,黛玉便亲手洗了壶,在红泥小灶上烧开了水,又亲手给林如海冲了杯茶。方才坐下。林如海看着这个懂事的小小人儿,心中很是酸涩,这是自己的女儿啊!唯一仅存的骨血,可自己却不能将她保护在身侧……

    林如海沉默了很久。黛玉也沉默了很久。黛玉仿佛知道林如海要说什么,她害怕自己一出声儿就会成为现实。所以她沉默着,只想这样和父亲多呆一会儿。哪怕只是一会儿也好。林如海也舍不得打破这样的沉静。

    可最终,林如海却还是提起了黛玉返乡之事。此前这些事儿。一概都是黛玉自己打理。此时突然听林如海提起,黛玉难过之余也很是吃惊。却仍不愿出声。只那样瞪大了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静静地望着林如海,望着他斑白的发,望着他慈爱的眼……

    林如海轻轻地抚摸着黛玉的脑袋,叹了口气才道:“你母亲的嫁妆,原本就该是你的,”黛玉没有想到林如海会提到贾敏的嫁妆,却听他说:“这次你回去都带回去吧,另外那些字画书籍你也是极其喜爱的,便也都带回去。”

    说到这里,林如海停住了话头,双眼不舍的盯着黛玉,看了很久,似乎一错眼黛玉就会消失不见似的。黛玉也不插言,只那样静静地回望着林如海。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林如海才皱起眉毛开口道:“邸报你也是都看的,心中对朝中之事,想来你大概也有个数。”林如海深吸口气接着道“为父便不再多说什么。这次回去,你要带齐了人手。”说到这,林如海端起茶轻抿了一口,只觉齿颊生香。

    不由得对黛玉笑了笑,想了想又道:“我林家的产业,你也带回去一些。祭田那边儿你不必过问。就是书院为父也会托你师傅照看一二,你也不必费心思。”林如海想了想终于还是说道:“带回去的将来都是你的嫁妆,往后便要你自己打理。”

    黛玉一听这话,便瞪大了双眼,眼泪不要钱似的往下掉,她捂着嘴怕自己哭出声,怕自己喊出声!她总觉得林如海像是在交代遗言似的,心中只觉钝痛一片。

    此时的黛玉心中疼痛,却又不知道自己能说什么,能做什么,她只能使命的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她只能瞪大了眼将林如海刻画的更清楚,哪怕一丝一毫也不愿放过,可泪水却渐渐模糊了她的眼,怎么擦也擦不干,瞪再大也越来越模糊。

    林如海满脸痛苦的看着黛玉不住淌泪的双眼,艰涩地问道:“玉儿觉得,自己可行?”黛玉知道林如海这是在交代分别后的事情,她希望自己能够相信,这只是在交代分别后的事情,可心中的疼痛却那么明显。

    此时见林如海发问,黛玉却捂着嘴不敢作答,她害怕答错了便会永远的失去父亲!她不能再失去父亲!一时忍不住,黛玉不由得蹲下身子,猛地趴伏在林如海的膝盖上大哭了起来。

    林如海何尝不难过?何尝舍得?黛玉只是七岁的幼女啊!独自在祖宅守孝,想来也是害怕的吧?也会觉得孤苦吧?然而如今已然拒绝了贾母。黛玉却是没有更好的去处。不由得林如海便恨上了自己,恨自己竟无力护的妻女周全!

    林如海抬起的手。想要安慰悲伤中的黛玉,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他能说什么?说父亲无能吗?还是说太子无德?他不能。他什么都不能说,即便他什么都清楚。他也相信,黛玉心中与他一样的清楚。

    黛玉的身体里到底住着一个成年人的灵魂,哭了一阵,像将悲伤都发泄了出来,很快又控制住了情绪。抬起头红肿着一双眼,就那样定定地看着林如海越发苍老的容颜,语气坚定地说道:“爹爹放心,玉儿会好好的。父亲。也要保护好自己!答应我!”

    林如海见此,心中既是满足又是心疼,终究是点了头道:“你能如此,为父也安心些。到时,让赵秉跟张鑫两人跟你回去,你身边有杨嬷嬷这等老人,祖宅那边儿还有三管家夫妇,想来应该是无碍的。你只需闭门守孝,想来。也无人去为难你一稚童。”

    言罢,林如海放佛是松了口气似的,整个人显得轻松了不少。黛玉此时却突然问道:“姑苏离扬州,快马也不过三五日。玉儿别的也不担心。只一点,不知父亲身边儿谁人服侍?留父亲一人于任上,终是玉儿的不孝。”

    听黛玉小大人似的如此说。林如海倒是笑了。拍拍她的小脑袋低声道:“为父还用你这小丫头来操心?且安心吧,柳姨娘身子也好了。有她留在为父身边儿就够了。她性子虽不甚好,心却不坏。”

    见黛玉满眼疑惑的看着自己。林如海轻咳了一声继续道:“她不过是照看一下衣食起居,且外院有林忠宋时等老管家在,你很不必担心。”这话在黛玉听来却有些掩饰的味道,黛玉却也不提,只故作认真的点了点头。

    黛玉回想着柳姨娘的性子,虽私底下张狂些,或许对贾敏有诸多的不满,在林如海面前却也还算本分,如此倒也不再说什么。她也知道,林如海是怕柳姨娘跟在她身边儿会害她性命。毕竟白姨娘的事儿,才过去几天?如此便点了点头让林如海安心。

    从林如海书房出来后,黛玉便开始整理库房收拾物件,因着好些都要带回去,便要从新打包。好在林如海一家,到扬州也不到一年的光景,许多物件都没来得及拆开,整理起来也是便捷。

    这次回去贾敏的棺木是要同行的。故而黛玉不能如来时那般走水路,得换陆路回去。而家中物件繁杂,尤其是瓷器玉器等摆件藏品。虽说不是全都带回去,但仅贾敏当年的嫁妆中就有不少,这些年林如海又给她很是添置了一些。

    黛玉怕途中有所损坏,想许久终究还是决定让赵秉,护送这些个家私物件儿走水路回去,一则少了碰撞,再者顺流而下,也省时省力。棺木就已经很耗费人力,若再运送这些个金贵物品,不知还要添加多少人手。

    十一月初九,距离贾敏出殡还有三天,赵秉便护送着这些家什提前启程由水路赶回姑苏。黛玉身边儿除了日常所需,便只余地契房契账本银票等轻便之物。黛玉用一只乌木雕花匣子装好锁上,匣子由锦儿带在身边儿,钥匙却是吊在自己的脖子上。

    一切都已经安置妥当,似乎因贾敏去世引起的,林府各种动荡也都归于了平静。没有人在提起白姨娘,便是柳姨娘在知道发生的一切后,也都是闭紧了嘴,将自己关在屋里,不说也不问。

    当黛玉嘱托她照顾好林如海之后,她更是彻底的安静了下来,甚至整个人都显得祥和了许多。黛玉是知道柳姨娘心病的,心中对她也是又气又怜。便特特求了黄季云帮她诊断一番。

    黄季云在仔细扶脉之后,还开出了一张调理的方子。柳姨娘拿着那张方子,竟是第一次哭了出来,哭得是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甚至可谓是闻者落泪。心中对黛玉的感激难以言表,只对林如海更是细致体贴。(未完待续。)

    ps:  今天晚上有点事儿,先发两章,最后一章可能要晚点,应该会在十一点左右……古井因为要出门确定不了具体时间,抱歉!

第四十九回 扶灵姑苏守母孝(2)

    贾敏停棺七七四十九日后,于十一月十二日林如海带着黛玉启程送贾敏回姑苏老家。除了大管家林忠,赵姨娘等为数不多的几人,余者皆往。

    虽如此却并不显得浩荡,且不说赵秉已经带走了一批家丁护院,官邸里总是要留下了林如海往后所用之人的。如今加上仆妇婆子等人也不过四五十人。

    儿女双全的抬棺壮丁便是十六个,林如海身边儿得用的小厮长随五六个,再有张正这样的老护院儿,回头是要跟林如海返回扬州的。故此黛玉身边儿,说是多带人手此时却是不多,大多都跟着赵秉张鑫护送财物去了。当然这也是因着又张正跟着。

    因着林如海的时间很紧,如今已近年尾,公务很是繁杂,既要追缴税收,又要押送税银,既要巡视盐田,还要分发来年的盐引。种种事务繁杂零乱,且又有各方伸出的手脚,林如海很多时候也觉得防不胜防,毕竟他不仅仅是巡盐御史,更是兰台寺大夫。

    故而林如海在路上不不敢多耽搁,但贾敏的棺木随行又快得到那里呢?日出而行,日落而止,每天夜里还要给贾敏棺木搭建遮风挡雨的围棚。是以快马三四日,慢行五六天的路程,黛玉却是在马车中颠簸了**日,才进入了姑苏地界。

    早在半个月前,老管家林义就得知小主子黛玉将要回乡守灵,于是便早早的打发人,将祖宅里里外外给收拾了一遍,花圃里黛玉喜欢的花草也被好好的整理过了。如今梅园里各色的梅花开得正浓,菊园的里当年收集的珍品亦被伺候得很好。

    老管家林义想着。太太没了,老爷不在身边儿。怕小主子难过,遂是格外的用心。不仅祖宅收拾打扫干净了,而且还烧了炉子,每日都将各个屋子烘烤一遍。更是让他媳妇儿将黛玉屋子的窗纱门帘什么的都换好了,只等着黛玉归来。

    自从收拾好了祖宅,老管家林义不仅见天地打发人,到城外守着,更是遣了人往林如海方向迎了过来。就想早早知道林如海的行程。当初因着要带宋时张正俩人,林如海许多事物又是离不开他哥哥的。他便留在了祖宅守屋。

    虽然留在老家守着祖宅,日子很是清闲,可这样的日子他是真不习惯啊,打小七八岁他就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