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183章

晋霸天下-第183章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这些弓弩和霹雳车的攻击,损失一定不会小。

    为了震慑赵军,展现大晋水师的强大,晋军主将并没有下令立即返回渡口南岸,而是让麾下的大小战船排成几排,以极为整齐的阵型在赵军的水寨外围巡弋了起来。

    在这些大小战船中,包括刚刚俘虏的十几艘赵国战船,由于时间仓促,这些战船上飘扬的旗帜都没来得及更换,仍是赵军的旗帜。

    晋军水师在赵军的水寨外展开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大营内的赵军士兵全都看傻了眼,众士兵无不对晋军水师的强大深感忧虑,就连赵军的将军们都觉得晋军水师难以战胜,不如撤退北归为妙。

    一身黄袍,站在高台上的石虎,也亲眼目睹了晋军水师的阅兵,见晋军水师队形整齐,变阵迅速,石虎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辛苦半个多月建立起来的水师,目前仍不是晋军的对手,若要战胜晋军水师,还需要继续增强水军的实力。

    不过,对于晋军水师的挑衅行为,石虎着实觉得很没面子,尤其是那些飘着赵军旗帜的被俘战船,极大的刺痛了石虎的自尊心。

    为了挽回一些面子,石虎下令水寨上的弓弩和霹雳车,全力向晋军船队射击,即便射程不够,至少可以展现赵军强硬的态度。

    “嗖嗖嗖,呼呼呼……”一阵急促的箭雨和石弹群,射向晋军战船的方向,在距离晋军战船不远的位置落入江面,激起了无数的水花。

    见赵军发射箭雨和石弹却打不到自己,战船上的晋军将士,顿时都大笑起来,甚至高声起哄,大有嘲笑赵军水师不敢出战的意味。

    见晋军水师大声起哄,似乎有嘲笑自己的意思,石虎勃然大怒,大声命令身旁的支雄,让其立即率领战船出击,狠狠的教训晋军水师。

    支雄自然知道石虎说的是气话,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王者的尊严,他这个做将领的,自然要牺牲自己的颜面来保持石虎的尊严,于是,自认无能,请求石虎收回命令,身旁的其余将领,也纷纷进言,以阻止石虎下达错误的命令。

    恰好此时,晋军主将见示威的目的达到了,便率领晋军水师向南岸的大营进发。

    见晋军水师已经撤走,石虎心中的怒气稍减,便收回了战船出击的命令,但他要求诸将要加紧训练士兵,尽快让擅长陆战的士兵熟悉水战,同时命令工匠,加紧打造战船,多建大船、楼船,试图以数量的优势抵消士兵不善水战的劣势,并最终取得对晋军水师的全面优势。

    就在晋军水师返回南岸的途中,王六率领的五千人马抵达了乌江渡口,并紧靠水军大营搭建起了数千顶帐篷,雷暴的七千骑兵和王六的五千人马全部进驻其中,一座简易的北伐军临时大营搭建完毕。

    晋军水师返回南岸后,主将带领大部分人马上岸,开始清理被姚戈仲破坏的面目全非的大营。

    乌江大营的损坏是极为严重的,仅被大火烧毁的营帐就有上千顶,其余的各种物资就更多了,最为紧迫的是,大营内的粮草仓库被烧毁了,晋军近三万水兵的口粮没了着落,这是其主将最为头疼的。

    可以说,姚戈仲的一场偷袭战,虽然斩杀的晋军水兵不是很多,但给晋军水军大营造成的损失着实不小,算得上是一场成功的偷袭了,况且,若不是雷暴的七千骑兵及时赶到,乌江渡口很有可能就会因为姚戈仲的偷袭而失守,整个大晋的江山也将岌岌可危。

    乌江渡口的水军主将,安排好清理大营的部下,便立即向北伐军临时大营方向走去,他之所以能够守住渡口,多亏了雷暴所部骑兵的及时增援,因此,他要前往北伐军大营,亲自向援军表示感谢。

    此时,雷暴和王六正在中军大帐中商议敌我双方的形式,一名传令小兵便汇报了水军将领的到来。

    雷暴和王六的职位均在对方之下,于是连忙起身向大帐外迎接。

    双方见面先是寒暄了一阵,水军主将对雷暴所部的及时增援表示感谢,雷暴和王六则连说不敢当,并表示同为大晋的军队,及时增援友军是应该的。

    而后,水军主将摇头叹息,将自己所部遭受的损失告诉了雷暴和王六二人,并表示自己的大营已经断粮,要向北伐军暂借一些军粮。

    雷暴和王六二话不说,连忙命令士兵,将此行携带的军粮全部资助给水军将士,以解除水军大营的燃眉之急,同时,王六派遣两千将士返回北伐军粮仓,继续搬运粮草。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儿去了

    能这么顺利的得到北伐军的全力资助,水军将领甚为感动,感谢一番之后,便返回了自己的大营。

    ######

    在芜湖渡口方向,由于姚戈仲大军奇袭建康城之时,并没有派遣士兵留守这里,因此,当姚襄再次率领三千人马抵达渡口的时候,渡口已经被晋军人马占据。

    不过晋军兵力不多,驻扎在渡口的人马只有八百余人,另外,芜湖城内还有千余守军,可以随时增援渡口方向。

    当然,渡口的守军明白自己的力量很弱小,根本不足以对抗姚戈仲的主力大军,因此,特意将渡口的几百艘大船全都拖上岸,并藏在一处隐蔽的草丛里,渡口只留下十几艘小船,以方便渡口两岸的联系。

    姚襄率领三千人马抵达芜湖渡口之后,立即对驻守在渡口的晋军发起进攻,渡口守军兵力不足,仓促之下更是无力抵抗,因此,在姚襄的人马向渡口发起进攻之时,渡口的守军在其主将的带领下,迅速撤离,将渡口拱手让给了姚襄。

    如此轻松的便占据了渡口,姚襄心里很是得意,不过,当他进入渡口的岸边时,却是大吃了一惊。

    偌大的一个渡口,只有十几艘小船,原本应该有的百艘大船到哪里去了,姚襄心中很是疑惑。

    “小将军,渡口的大船全消失了,会不会全在对岸。”一名部将说道。

    姚襄摇了摇头,蹙眉道:“不会,应该不会,我大赵主力皆在江北,晋军只有可能将江北的船只驶往江南,而绝不会将江南的船只驶往江北。”

    “是啊!小将军说得对,不过,这么多的大船都跑到哪里去了呢?难不成全都被晋军凿沉了。”部将皱眉说道。

    姚襄微微一笑,打趣道:“这么多的船,让你凿沉,你舍得吗?”

    “太可惜了,末将还真舍不得。”部将回道。

    姚襄看了看四周,轻声说道:“你都舍不得,晋军将领也一定舍不得,那么这批战船只有两个去处,第一是调往他处了,第二是被他们拖上岸藏起来了。”

    “小将军,若是晋军将大船全都调往他处了,我军该怎么办才好?”部将问道。

    姚襄轻哼了一声,正色道:“那就要看天意了,若是父将可以击破乌江渡口的晋国大军,王上的主力大军便可渡江南下,我军自然无需渡江北上,也就用不着这些大船了,但若是父将铩羽而归,乌江渡口岿然不动,晋军主力向芜湖渡口杀来,我军就要考虑退路了,这些大船对我军来说,也就显得很重要了,我军当全力寻找这些大船的下落,若真的被晋军调走了,那么,我军就只好原地造船,不过,这样会耽误好几日,晋军主力若是杀来,我军压力不小啊!”

    部将一听,心里紧张了一下,忙道:“小将军,为了预防万一,末将这就安排将士们砍树,准备建造大船。”

    “不必这么着急。”姚襄连忙阻止了一句,顿了顿,道:“晋军大船调往他处的可能性极小,藏在附近的可能性倒是很大,你先派出数百将士,前往附近查看,看能不能找到晋军大船的下落。”

    “是,小将军,末将这就去办。”部将慨然领命。

    很快,姚襄麾下的三百士兵,分成几十个行动小组,分散着向渡口周围探查,赵军士兵探查的很仔细,连一个小山坳都不放过,但探查了一个多时辰,却毫无晋军大船的下落。

    就在三百赵军士兵,返回渡口向姚襄汇报情况的时候,姚戈仲率领八千大军抵达了渡口。

    见姚戈仲一脸的不高兴,姚襄连忙上前问道:“父亲,怎么了,奇袭乌江渡口失败了?”

    姚戈仲叹了口气,遗憾道:“我军奇袭本是极为顺利,王上的主力大军也从大江北岸前来增援,眼看着乌江渡口的晋军就要撑不住了,就在这时,晋军七八千骑兵突然杀来,为父不敢恋战率军撤离,真是功亏一篑啊!”

    “父亲不必难过,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军奇袭芜湖渡口,孤军深入晋国腹地,本就犯了兵家之大忌,是一招险旗,胜了则是运气好,败了也不必难过,大不了从头再来。”姚襄安慰父亲道。

    听了儿子的安慰,姚戈仲心情稍缓,顿了顿,轻声道:“襄儿,我军兵力尚有万余,若是占据一座城池,则足以自守,难道就这么撤回江北吗?”

    从父亲的话中,姚襄听出了不甘,但此时,在建康城附近,晋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还有扩大的趋势,就凭万余人马,已经很难保障自身的安全了,只有退回江北才能万无一失。

    “父亲,细作已经传回消息,前天夜里突然杀出的晋军骑兵,是北伐军的主力骑兵,也就是说,北伐军主力返回建康城了,我军遇到的,还只是北伐军的骑兵,若是其主力步兵抵达建康城附近,我军更加无力抵挡啊!为今之计,还是暂时撤回江北为妙。”姚襄劝说道。

    “那万余骑兵竟然是北伐军,北伐军不是还远在交州吗?怎么会这么快就返回建康城了?”姚戈仲心中显然有些不敢相信。

    “这个,孩儿也想不太明白,不过,北伐军万余骑兵返回建康城,倒是个不争的事实,骑兵能这么快返回,后续的步兵什么时候会抵达,真的很难说,我军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此时,唯有返回江北,才能确保剩下的半数大军万无一失,我羌人人丁稀少,不能为了已经没有希望的事情,再白白损失人马了。”姚襄回道。

    “好吧!今夜我军就返回江北,可好。”姚戈仲终于放弃了继续留在江南。

    “父亲,渡口只剩下十几艘小船,要等到我军将士找到渡口原有的几百艘大船,而后方可从容渡江。”姚襄无奈的说道。

    “什么,渡口只剩下十几艘小船?”姚戈仲顿时大怒。

    见父亲动怒,姚襄连忙回道:“父亲放心,晋军多半是把战船藏起来了,孩儿一定尽快找到大船,父亲静候佳音即可。”

    姚戈仲抬头看了看天,轻声道:“已经是傍晚了,天就要黑了,你快些去办吧!”

    “是,父亲。”姚襄领命,决定亲自前去寻找大船的下落。

    走到江边,姚襄看向渡口的十几艘小船,在小船的上面,坐着几名士兵,和士兵比起来,小船显得很庞大,是个大家伙,而那些大船呢?他们的的体积比小船大许多,不是更巨大吗?如此巨大的船,如何能隐藏的住呢?

    若是将这些大船拖上岸,那得浪费多大的人力和物力,就算拖到岸上,如何隐藏也是个大问题,高达一两丈的大船,放在哪里都会很显眼。

    而自己麾下的士兵,沿着渡口附近寻找了那么久都找不到,难道晋军真的将大船调走了,可芜湖渡口的上游和下游的临近渡口都很远,调拨着实不方便,同时,芜湖渡口也是个很需要船的地方,两岸的百姓往来,晋军自身的南北调兵和运输粮草都需要大船,将大船调走,对晋军也很不利。

    大船一定就藏在渡口附近,只是藏得比较隐蔽罢了,姚襄暗暗的告诉自己。

    “小将军,将士们又找了一遍,完全没有一点线索,路上抓了几个打鱼的,他们也说不知道,会不会,晋军真的将大船全都调走了。”部将连忙汇报道。

    姚襄闻言,眉头一蹙,大声道:“命令将士们,继续寻找,要沿着江边找,快去。”

    “是,小将军。”见姚襄有些发火了,部将连忙继续前往附近寻找。

    姚襄跨上战马,带着十几名亲兵,沿着江边向西缓缓而行。在他心中,只要晋军将大船藏起来了,就一定是藏在江边附近,否则取用将变得极为不便,耗费的人力也太大。

    傍晚时分,江边的芦苇地,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极为壮观,现在正值冬季,芦苇都是米黄色的,远远看上去让人有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

    “江南的景色就是美啊!哈哈!”姚襄轻声感慨了一句,凝目仔细一看,眼前的大片芦苇,长得高度并不一致,有好多位置的芦苇明显高出一头,显得很突兀。

    “你们看,那里的芦苇为何会高出数尺呢?”姚襄看向身旁的亲兵,小声问道。

    一名亲兵立即回道:“小将军,这不奇怪,那里的地面一定比别处高出一块,上面的芦苇自然也就比周围的芦苇高了,这在江北也很常见。”

    “哦,那儿的地面高出一块,可为何这么巧,这里有数百个高出一块的地面,这与渡口消失的大船,数量很接近啊!”姚襄淡然说道。

    “小将军,您的意思是,那里藏着晋军的大船。”

    “小将军,那里明明就是芦苇啊!看不出是船的样子啊!”

    “小将军,要不要过去查看一下。”

    几名亲兵连忙回道。

    姚襄看了看芦苇地里的泥水,皱了皱眉,道:“你们几个,过去看看,快去快回。”

    “是,小将军。”五名亲兵跳下战马,淌着泥水,缓缓向芦苇地的深处走去。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

    当姚襄麾下的五名亲兵,走近一处高耸的芦苇地时,便发现了异常,这里的芦苇排列的极为紧密,明显是人为造成的,而且,这些浓密的芦苇后面,似乎还隐藏着什么高大的物体。

    再走近一些,五名亲兵便看得很清楚了,高耸的芦苇后面,明显是一艘船只,为了确保没有判断失误,五名士兵快速奔了过去,将这些人为覆盖的芦苇全部拆除,顿时,一条双层大船便显现出来。

    “大船,小将军,真的是大船。”姚襄身旁的一名亲兵有些激动。

    “小将军,有了这些大船,我军今夜便可以渡江北上了。”另一名亲兵说道。

    “哼,藏得倒是挺隐蔽的。”姚襄嘴角笑了笑,调转马头,轻声道:“走,回渡口。”说完双腿夹紧马腹,策马向芜湖渡口方向行去。

    回到渡口,姚襄第一时间将找到大船的消息告诉了姚戈仲,姚戈仲闻言大为高兴,立即派遣一营人马前去芦苇地,将晋军隐藏的大船全部弄至渡口,准备夜间就渡江北上。

    赵军的一营人马,用了几个时辰的时间,终于将晋军藏在芦苇地里的大船全部运往渡口,此时,已经是夜半三更了。

    姚戈仲集合全部人马,利用夜色的掩护,分两拨渡过大江,重新回到了江北的土地,并沿江东进,准备与石虎的主力大军汇合。

    雷暴和王六的人马,在乌江渡口驻扎了一日,正准备向西进军,见姚戈仲的人马已经渡江北上,便停止西进,继续驻留在乌江渡口,同时将这一消息告诉远在京城的华安,向其请示。

    华安得知消息后,命令雷暴和王六的人马暂时驻扎在乌江渡口,同时,派遣斥候渡江侦察敌情,以做到知己知彼。

    三日后,在北伐军和乌衣营的共同努力下,京城内外的局势完全稳定了下来,朝廷官员各司其职,老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城池一片欣欣向荣。

    这些日子,为了保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