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成功管理的原则 >

第13章

成功管理的原则-第13章

小说: 成功管理的原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探求、超越〃的企业精神,〃新思维、快节奏、优质量、高效益〃的企业标准,〃世界东方东方世界〃的企业目标,以及〃用探险家的胆魄、科学家的智慧、政治家的胸怀,塑造新时代东方人〃的企业信条,已在集团内部形成了奋发向上,不断挖掘自身潜能的特定氛围。

    1990年开始,东方集团有了自己的内部报纸……《东方人》,每半月一期,反映企业动态、员工心态,弥补了集团区域广泛带来的信息沟通不足,起到了很好的桥梁和窗口作用,并展示出东方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在员工教育上,张宏伟总裁更是肯花血本,下大力气。他不但鼓励员工参加各种业余培训班,绩优者奖,而且自办培训班,小自技工培训,大到与大专院校合办研究生班,输送人才深造,或邀请院校教师来企业讲学。2001年末,集团将建立自己的干部管理培训中心,聘请美国、日本等国的企业教育家专程讲学。从1994年起,东方集团还分批输送优秀人才去先进国家实地学习和考察。

    张宏伟以他杰出的企业家的战略眼光,认识到敞开国门,迎接人类进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的必然。而中国经济在未来数年中将大幅增长,世界已把眼睛转向了中国的时候,作为中国的企业界人士,应该大胆地走出国门,抓住机遇,去迎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严峻挑战。因此,他要求全体员工站在集团的整体高度来要求自己,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锻炼成为国际型人才,并在集团内部掀起了〃重塑自我,做国际标准的现代东方人〃的学习热『潮』。

    张宏伟的超前意识使他的〃东方〃得以超速发展,至1999年,〃东方〃集团的净资产已达3。5亿美元。张宏伟成功不忘报效社会,他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赞助,累计也达400多万元。这种奉献精神表现了他热爱社会、热爱人民的博大胸怀。

    68多一份经历,多一份启示

    金花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吴一坚不仅有自己的一套文化理论,而且有实践,有关于金花企业集团的文化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宗旨是:在全体员工中培养一种新的思路、『操』作方式和技巧,以实现调动周围一切有利因素,将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达到以最少投入换取最大效益的目的。为此,金花企业集团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1994年元月,金花企业集团独家赞助第六届大西北优秀电视剧评奖会,使这次评奖会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成功地推出了《半边楼》等优秀电视剧。接着,金花企业集团又策划了一次影响更大的社会活动……〃金花房产群星耀古城〃大型歌舞演唱会,现场气氛活跃,观众反映强烈。1995年,金花企业集团又开展了一连串〃手拉手〃活动,这包括大型〃五一〃联欢会,在具有象征意义的西安古城上举办〃携手创未来〃的主题趣味运动会和行程1800公里,跨越三省七县的青山春『色』友谊西夏之旅活动。公司还拿出100万元设立省市〃青年岗位〃奖励基金,资助〃抗日战争知识竞赛活动〃和'台湾知识竞赛活动〃,并花费86万元购买《中华儿女》杂志免费赠送给全国县一级五大班子的领导干部等等。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给员工们创造一种〃经历〃,增强员工们的〃文化基础〃。吴一坚说:〃为什么会有同志之谊、战友之情?共同的经历往往是人与人之间友情的基础。记得《围城》里有一句话:'两个人若是经过长途旅行彼此不讨厌就可以成为朋友'。一个企业,在员工之间的精诚团结比什么都重要,共同的经历能够加强这种团结。在员工之间,员工和企业之间增强理解和凝聚力。此外,骑着骆驼穿越大沙漠、坐羊皮筏横渡黄河、在戈壁滩上风餐『露』宿,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次非常的经历。这难道不是一次了不起的尝试和创新吗?面对沙漠这一永恒的景象,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恢宏、博大,更能体会到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步人生的创造冲动。在沙漠里,在戈壁滩上,人的思路会更加开阔,更加自由,更少一份流俗。因此,我们所需要的新思路和灵感会产生得更多一些。干什么事情,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因而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人多一份经历,多一份启示。〃

    69信奉有耕耘才能有收获

    〃远大〃有自己的文化体系,而这个文化体系又需要揭示以原则为中心的企业理念和视品牌为生命的经营理念。视品牌为生命这个好理解,但是我们又怎么去理解以原则为中心,这个〃原则〃是什么呢?

    张跃认为这两者是一致的,因为原则是不能改变的,只是有一些人不去尊重它。如果是搞服务的,你的原则是要把服务工作做得非常好,你才会有收益,让你服务的对象非常满意。我们是搞工业的,那我们的工业产品要做得非常好,之后我的工业产品的消费者会非常满意。所谓原则……自然法则,就是你必须要有很好的种子,有很好的耕耘过程,才会有很好的收获,而且你的付出都在收获之前,这都是一些原则。当然在这个原则之上,我们还有一个很好的价值观,以这个原则为基础,价值观是各有不同的,但是我认为价值观可能会决定一个企业是不是可以发展得更好,你违背原则是根本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但是价值观好或坏就决定你是不是生存得更好。作为一个人也好,作为一个团体也好,重要的是要稳定,但是作为一个原则来说一定要非常清醒,好像在这个基础之上,一切东西都会好办了。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家,确定了原则之后其他的事情就很好办,其他的事情就是个人的工作方法,真的是很难说哪种很好,像我这样子一切都希望控制也许是很好,像某些人那样子,一切事情只相信结果,把架构搭起来,一年开两次会,他相信会有好的结果,也许会有好的结果,因为他下面会有人帮助他控制。所以这种处事方法就比较次要一些。

    

成功管理的原则 第4章 物流管理:

    企业的兵站70流通活动

    经济……基本上是由生产、流通、消费三个机能环节所组成。生产是提高形态效用的活动;销售是提高所有权效用的活动;运输是提高场所效用的活动;保管是提高时间效用的活动。

    消费是指高享受效用的活动,相对与生产而言,销售、运输、保管统称为流通活动,即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之间的时间上的延续。市场上的转移,所有权上的转让等都是流通活动,流通活动是使生产与消费协调一致的重要动力。

    美国著名经营学学者杜拉克曾经直率地说过,〃流通在经济领域中是黑暗大陆〃,从那以后十多年,流通这个词汇才逐渐地固定下来。日语中所用的〃流通〃一词,即英语中的distribu-tion。而distribution在经济界乃至经济学领域中具有各种不同的含义。根据学者的不同说法,〃销售〃、〃配给〃、〃分配〃,也作为〃流通〃的类似语使用。后来〃流通〃。〃配给〃、〃分配〃才作为专门用语分别使用。在二次大战期间〃配给〃这一用语是统一使用的,直到战后才改译成〃流通〃。在本书里distribution一词是作为〃流通〃这一译语使用的。

    〃流通〃这一用语在日本究竟是怎样下定义的呢?通过下列说明即可了解。

    (1)经济审议会的定义。1965年,日本内阁会议批准的中期经济计划中提到的流通,是『政府』最早下的定义。

    其中提到:〃流通是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财货及服务,创造场所、时间及所有权效益的活动。〃

    〃根据活动职能的特征,可以把流通部门大致分为商业交易和物资流通两个方面。〃

    (2)统计审议会的定义。同年五月的统计审议会流通统计部门会议的规定比中期经济计划上的概念更为明确具体,其中提到:〃所谓流通活动,是指有关物理上的、或社会上的'物资流通'的经济活动而言。其范围是以运输、通信活动及商业活动为主体的。此外,所谓'物资流动'的'物',可以认为是指一切经济财物,不问其有形或无形,其中包括有形的各种物资和无形的情报。〃

    (3)产业结构审议会的定义。在物资流通的基本政策中规定:

    〃所谓流通〃是指财货和服务从生产向消费转移过程中,创造场所、时间及所有权效益的活动。此外,所谓流通部门是指从事这种活动的事业部门的总称。〃

    (4)1965年〃运输白皮书〃中的定义。所谓流通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进行财货及服务的物理上的、社会上的转移活动。

    71销售

    所谓销售,一般来说是从企业经营的立场来探求消费者的需要,用适当的方法,把商品及服务顺利地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活动,销售活动大致可分为:市场调查,产品计划,销售计划与促销,物流计划等方面。

    事实上,美国的克拉克(f。e。clark)于1922年即已指出:销售是〃有关财货所有权的转移及其流动的活动。〃另外,克恩斯于1958年又指出,〃物资流通等于销售的一半〃。

    抱有同一见解的最早正式提出来的是美国销售协会委员会所制定的〃市场销售用语定义集〃。在定义集中说明:〃该委员会把流通这一用语视为销售的同义语,并照此使用。〃该定义集又对流通下了定义:

    〃所谓流通是完成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或使用者之间管理财货及服务的转移的一种事业活动。〃

    71物流管理的内容

    pdm是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的字头缩写。日本译为物的流通管理或物流管理。是把过去各自独立进行技术革新的包装、装卸、保管、输送以及情报的技术或机能组成一个综合系统,寻求降低生产到消费之间流通费用,创造企业新利润的概念。

    物流合理化的最终目标,是促使从产品销售到原材料采购各部门的一切活动步调一致;如果不一致,想要更多的降低流通费用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物流合理化是与包括情报传递技术和流通机构等在内的整个经营组织合理化密切相关的。

    从整体系统的观点来看,物流是必要的。这样看就是把物流费用当成总成本来掌握。

    另外,美国研究市场学的学者,对物的流通用语多用〃商业后勤〃的说法。logistics在军队里的意思是〃兵站〃,是管理军需的组织。如果直译logistics则为〃企业兵站〃。

    〃logistics〃是指军队进行作战时,为了能够有效地使用人。物、财、情报。服务等战略物资,用更好的方法总括起来,承担供应任务的机构或组织。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广义战略上,使这个机构和作战研究(operations research,简称or)系统化,使必要的物资按需要的时间供应到指定地点。后来认识到这种〃企业兵站〃的机能,对企业的物流活动也有很大作用,因此,〃商业兵站〃的理论便引进到流通活动领域中来,它和pdm作为同一概念应用。

    物流的管理内容是什么,就是物流的管理对象是什么的问题。这是私营企业进行物流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管理方法,首先要明确管理对象,有了管理对象,才能产生管理技术,提出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对于私营企业来说,物流管理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1。库存管理

    物流上的库存管理一般指商品经营量的管理,但还必须包括包装、材料、物流机械、部件的管理,货车、货柜管理以及发货计划、购买计划、向外委托计划等的管理。

    2。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即物流中的『操』作流程管理,包括:工程编制、时间管理、目标计划。发展计划以及要求物流加工时的待运时间管理。

    3。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也是物流费用的管理。应从费用用途和发生时间等具体关系中找出时间系列的变化,从不发生无益费用的金额管理入手,进行物流管理。

    4。商品管理

    库存管理是数量管理,商品管理则是管理商品本身,具有质量管理的特点。

    5。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即管理有关物流活动的设施(仓库、配送中心)和物流作业的装备,包括运送车辆等。活动要素的标准化也是管理活动的一个条件。

    6。人员管理

    从业人员管理具有劳务管理的特点,是从物理『性』,精神『性』两方面管理从业人员。

    7。其它管理

    私营企业在生产管理的基础上,要建立相应的物流管理系统。私营企业的管理者从这个意义上认识物流管理,目的是为了消除物流中的浪费、不合理及混『乱』,在现有的目的和条件下获得最大效果。由此产生的物流管理方向是:

    (1)量的调整。无论是物流网点,还是物流的技术设施,都有一个经济意义上的经营量适度的问题。不合理的大量经营会导致事故和错误,反而破坏效益。尤其是网点、设备、机构多的企业,更不能片面追求量的扩大。

    (2)方法的正确组合。物流的运输机构、作业机械、包装方式。处理方法有许多种类。选择物流活动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考虑如何把这些机构、机械、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混合仓库就是运输机构结合的一个例子。

    (3)要能够恰当反馈。物流一方面必须对政策变化。意外事件、环境条件的变化能够恰当反馈,另一方面还必须保持在日常经营中维持高效率的反馈能力。

    (4)维持机能间的联系,使之有关联『性』。各项活动的效率不等于物流的总体效率。单个活动的效率再高,但相互间的联结松驰,也会失去总体效率;品种集中再快,但捆包落后,快速调出货物也只能是空话,因为总时间延长了。必须找到使联结活动顺利进行的方向。

    (5)保持工程平衡。生产管理上的工程平衡为线路平衡。一项活动的工程不平衡,必然影响物流效率的提高。因此,必须研究如何掌握物、人、机械设备的平衡问题。

    (6)活动要标准化。标准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大前提。不仅企业单位、运货方式、处理方式、机械设备、货架等要标准化,价格、接货方式等交易条件的标准化也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必要条件。活动要素的标准化是管理活动的一个条件。

    (7)实现最低费用。所谓减少费用,正确的说法就是实现最低费用,即实现在既定条件下进行物流活动的最低费用。大目标是如何掌握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使之降到最低水平。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进行物流活动的管理。

    72私营企业物流管理的技术内容

    一般来说,私营企业物流的管理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用数字模型计算效率(平衡率、各种效率指标等);

    (2)制作图表,并进行分析(座标图、矩阵图等);

    (3)调查、分析方法(典型调查法);

    (4)现场判断(秒表法);

    (5)以弹『性』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工程分析等;

    其他(模拟、计算机、图型等)。

    这些技术的实施基础就是物流管理的基础,它应该具有〃据此可以判断〃的特点。具体可分为以下七项:

    (1)工数(工程阶段等);

    (2)费用(成本管理、费用效率等);

    (3)时间(滞留时间等);

    (4)人(劳动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