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拼夫 作者:萧七七 >

第56章

拼夫 作者:萧七七-第56章

小说: 拼夫 作者:萧七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都得备齐了,还有时下新收的瓜果,趁着天好晒了,可以做调味的酱菜。”
    卫叔呵笑:“三姑娘会捣腾,那就捣腾着,从前都是我们几个大男人,粗茶淡饭的谁想这个!”
    盛阳启程去大同的日子定在十月初十。
    而在此之前,那场弹劾,终于要爆发了。
    天高气爽,金色的阳光把乾清宫的檐角拉出长长的影子,而殿内气氛诡异之极。
    皇上拿着这份奏折,手心有些不稳。
    上面的罪状,他根本无所谓。
    无论是批评他行为不当,还是细乾清宫总管数刘瑜从收受贿赂到私吞贡品再到欺上瞒下祸乱朝纲的种种罪名,他都视若无睹。
    真正让他感到棘手的,是奏折署名——
    六部九卿。
    那是整个朝廷。(未完待续)
    ps:考完试整个人生物钟都是乱的(>_<)我努力调整,明天开始恢复双更啦~第一更中午12点,第二更晚上8点

  ☆、102 成败

对于六部九卿的意见和看法,皇上并不关心。
    他关心的是,六部九卿都闹起来,堆积成山的奏折怎么办?他可不愿看!
    可是刘瑜是带着他玩的,他总不能这么“不仁不义”把刘瑜推出去吧?
    于是乎他思索了一阵,把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找来。
    “你给朕去问问,那群人到底想干什么!”皇上气恼,“想造反早点说,他们到底要怎么才罢休!”
    王岳一愣,造反这种话他选择自动忽略,至于问清楚想做什么:“奴才这就去内阁。”
    内阁在进了午门的右手边,从乾清宫过去不远,然而王岳却觉得自己走了很久。
    六部九卿弹劾刘瑜,他王岳应该站在什么地方?
    王岳是先皇在世时的老人了,只是如今的皇上与他并不亲近,皇上更喜欢成日带着他玩乐的刘瑜等人。
    这次刘瑜被弹劾,他又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他打算先观望一下百官的情绪。
    刘阁老和谢阁老情绪很愤慨,态度很强硬——
    一定要把刘瑜那群人杀了,以正视听。
    王岳蹙了蹙眉,似乎在想什么,随即又问:“不能让步?”
    “不能让步。”刘阁老十分果决。
    李西涯在一旁看着,没有说话。
    王岳表示了一通理解,这才回去向皇上禀报,只是回去的脚步比来时更轻了些。
    皇上得知“必须处死”的回音,不甘心地派御马监的人去商量,结果等到的也是这个答复。
    刘瑜急了,主动找到那一干官员。表示愿意离开京城去南京,并且承诺永不干政。
    此时的他只想保全性命再图以后。假如皇上真被百官逼着答应处死他,哪还有什么以后?
    刘阁老不同意,谢阁老也不同意。
    在刘瑜被赶走之后,阁老李西涯却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何必赶尽杀绝。被逼急了兔子也会咬人,他们既然提出愿意离开,何必再节外生枝?”
    刘阁老不同意:“所谓死灰复燃,如果不做绝,日后还有春风吹又生的可能!”
    “我知道李大人怕皇上那边不松口,但是不做绝。日后再有想效法的人怎么办?”谢阁老也不赞成李西涯。
    “让皇上同意,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在王公公那里下手。”刘阁老提议。
    王岳和刘瑜一直是竞争关系,他也看出王岳其实想抓住机会整倒刘瑜。
    王岳是先帝在时的老人了,一直不出格。比整天领着皇上学坏的刘瑜要好得多。
    众人会意,都开始商讨着,要让王岳去劝皇上;毕竟太监能成日待在宫里,和皇上相处机会多,不像他们这些朝臣,和皇上的关系其实没有那么近。
    礼部右侍郎焦孟此时却一言不发,不知在思索什么。
    王岳在众官授意下,向乾清宫走去。
    “王公公有礼。”皇极门后突然现出一个人影。向王岳打招呼。
    “哟,是盛世子,皇上召见?”王岳对盛阳行礼。
    盛阳轻描淡写带过:“嗯。过几日就要离京,算起来,只怕有好些日子都见不到王公公。王公公这是什么好差事?”
    王岳眯起眼睛一阵苦笑:“哪里是什么好差事!自己人要和自己人过不去,都是被逼的。”
    “王公公,有时候自己人对付自己人,是会出问题的。这上头呢。头一个先看不惯窝里反,再就是斥责居心叵测勾结外人。王公公可要想清楚。”盛阳语带深意。淡淡看了王岳一眼。
    前世,刘阁老与谢阁老带头弹劾刘瑜。就是坏在王岳这一步棋。
    王岳一旦针对刘瑜,那么王岳也就从皇上可以信任的心腹,站到了皇上的对立面。这样一来,王岳说的话,皇上还敢信还会信吗?
    而皇上又肯定会对幕后的挑唆者更加恼怒——
    你们居然把朕的人策反了!还有没有朕的地盘!
    因此他今日算计好时间,故意在这等王岳,故意说出这样一番话,就是要提点王岳,别让他做了上辈子的蠢事!
    只可惜,王岳似乎没明白盛阳的良苦用心,除了觉得盛阳眼神很犀利,说话很有深意,就是这样一个念头——
    说起来你也算皇上的半个心腹,自然是要帮着刘瑜说话的,你和刘瑜又没有竞争关系;可我不同呀,刘瑜在前面,我就时刻有被迫告老荣养的危机,哪天刘瑜哄着皇上高兴了,那就得逼我让位了!
    这般想着,王岳似乎下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决心:“盛世子,有时候,还是要用成败说话。”
    “不分析成败的原因,”盛阳有些好笑地看向前方隔了玉带河的午门,“哪里有成败可言?”
    王岳想着,这盛阳果真不是个好相与的,但他无意与盛阳多言,他还有这决定成败的大事要去办!
    “多谢盛世子提点。”王岳把腰弯的特别低,心想着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弯这么低了,等他把刘瑜除掉,他就是宫里最大的,会成为皇上面前第一人,指不定到时候盛阳还来巴结他,不过为安全计,还是离这个孤煞远一些为妙,你看刘瑜不就快死了?
    说完他走入皇极门,前往乾清宫游说皇上。
    盛阳转头看着王岳离去的背影,锐利的双眸有些迷惑:王岳,到底是明白了,还是没明白?
    而后当王岳真的陷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被驱逐出宫发配南京的时候,他才明白了盛阳这几句话的含义。
    “满朝文武,只有盛阳一个明白人呀!”
    “自己人对付自己人,是我太糊涂呀!刘瑜也是明白人,没用当初我对他的法子对付我。没要我的命!”
    “刘瑜知道,自己人不能对付自己人,否则是要被外人厌弃唾骂怀疑的呀!”
    “成败,不知道成败的原因,哪有成败可言……”
    押送囚车的士卒。当王岳是个疯子。
    失势以后接受不了落差发疯的,大有人在。
    他做惯了这种活,见的人多了去了!
    因此,这场弹劾最终的结局就是:
    王岳劝皇上伏诛刘瑜等人。
    刘瑜得到焦孟告密,知道了刘阁老他们与王岳联盟的阴谋,抓住机会在背后捅了王岳一刀。说王岳与文官勾结。
    皇上心里有些惊惶了。
    王岳居然和那群酸儒沆瀣一气,这怎么了得?
    刘瑜阴恻恻补了一句——
    天下乃陛下所有,陛下所决,谁敢不从!
    皇上排桌震怒,立马下了决心:“朕要把那些有异心的人都除了。敢动朕身边的人,敢挑唆宫里的人!还有王岳,这厮不知好歹死活,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位,就交给你了。”
    刘瑜见着自己起死回生,焉有不喜之理,连忙谢恩,罢了又道:“皇上。那些有异心的人,该怎么办?”
    皇上沉默了片刻,似乎不想思考这种费脑筋的问题:“你看着办。”
    王岳被连夜逮捕。此事惊动了一直盯着他的盛阳。
    盛阳没想到自己多说了那番话,事情却还是如前世一样发展。
    明天一早,刘瑜就会把这些弹劾他的朝臣扔进诏狱了。
    诏狱,进去难出来也难。
    诏狱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至少得是有相当品级爵位的,才能往里面放。
    然而要出来。也不容易,可以说全凭皇上心情。
    可是现在皇上对着朝臣有好心情吗?
    假如现在让国师大人搬出说法。譬如关诏狱不吉利之流,皇上肯定会起疑心。
    直接去劝刘瑜。刘瑜肯定巴不得他们死,哪里劝得动。
    他该怎么做?
    第二日早朝时分,皇上又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去哪个地方逍遥快活了。
    盛阳则在通往皇极殿的小道上,“路遇”刘瑜。
    司礼监掌印太监隆重的礼服穿在刘瑜身上,让原本有些痞气的刘瑜,庄重威严起来。
    头戴礼冠,腰系象征权威的绶带,高靴踩在石板路上,快而稳的步履,在见到盛阳时慢了下来。
    盛阳看着眼前已经走到权力巅峰的刘瑜,看着那一身象征“批红”权威的礼服,看着那副前世就厌恶之极乃至有不共戴天血海深仇的嘴脸,一下子差点没控制住自己的拳头。
    他以为自己想得明白透彻。
    在取得最终胜利之前,他势必会多次遇到刘瑜。
    先前刘瑜只是乾清宫的总管,他可以避着,至多点头打个招呼。
    然而现在,刘瑜已经真正站到台前,他不可以再回避;不仅不能回避,还必须笑脸相迎,必须和刘瑜“和平相处”。
    他深深明白,对付刘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刘瑜真正露出最严重最让皇上忌惮的马脚之前,没有人动得了刘瑜。
    所以他必须忍,靖安侯府必须忍。
    他以为自己可以忍,他也做好了忍的准备,谁知此时此刻,怨愤和悲恨还是在胸腔中翻滚。
    盛阳握紧袖子下隐藏的拳头。
    天边的朝阳冉冉升起,朦胧的晨光里,他想起阿沅写下的那四个字。
    忍辱负重。
    笔锋柔美却隐现执着,姿态清丽却不乏刚劲。
    时至今日,他才深刻明白,这是多么艰难的四个字。
    但他必须要做到,为了朝廷,为了靖安侯府,为了她。(未完待续)
    ps:终于写完一章,希望明天牙好一点>_<
    感谢平仄客打赏的平安符!

  ☆、103 阻杀

“刘公公,恭喜高升!”
    这一切变化,早在盛阳意料和监控之中,只是他必须摆出一副疑惑于刘瑜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服制,而后才恍悟事实的模样。
    刘瑜心情显然非常不错,肃然的面孔融化出几分笑意:“盛世子进宫?高升谈不上,都是为皇上办事罢了!”
    盛阳进宫不稀奇,因为皇上把一块与金吾前卫等制的腰牌扔给了他,他想什么时候进宫,不需要递牌子通报,任何时候都畅通无阻。
    “听说,”盛阳向身后群臣早朝的皇极殿一瞥,“那群人在弹劾公公?”语气似乎有些担心。
    刘瑜微微摇头:“盛世子多虑了。”
    “这么说公公很有把握了,”盛阳似乎放心地舒一口气,“我就是怕皇上烦心,两边打起来,根本不知道该拉谁。一边压倒另一边,不过分也就罢了,过分了,其他人又要出来说事,皇上更烦心。”
    “盛世子不愧是皇上的拜把子兄弟,”刘瑜眯着眼睛,“事事为皇上着想。”
    “咱们底下人,不就是该为皇上着想吗?皇上不好,我们怎么好?”盛阳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刘瑜一瞥皇极殿:“那这些人让皇上不好了,咱们底下人该怎么做?”
    “刘公公难到我了,”盛阳摇摇头,“杀了最痛快,不过杀了,后面麻烦。哎,总之这么棘手的问题,刘公公还是别为难我了。”言罢就要告辞离去,似乎不想趟这浑水。
    刘瑜见他离去的步伐十分坚定,并没有半分踟蹰和拖泥带水。这才信了盛阳今日没有别的意思。
    他平素里并没怎么和盛阳接触过,然而却知道此人不简单。
    单是那一身武艺就叫人忌惮,更莫提皇上对盛阳的信任。那腰牌,随意出入宫禁,只要盛阳有半分不轨之心。就可以谋逆了。
    然而皇上还是把腰牌给了盛阳,这说明什么?
    他陪皇上日子最长久,清楚皇上虽好玩乐,却并非愚蠢无能之辈。
    皇上看重盛阳,自有看重的原因。
    而盛阳若非明白人,也不可能得到如此殊荣。
    至于什么孤煞。他倒不十分相信。
    他以为,神魔鬼怪都是不存在的,否则怎么天不开眼来惩罚他?
    他只相信自己的奋斗,相信谋事在人。
    所以他并不认为自己要避忌盛阳,相反。他需要把盛阳拉拢到自己的阵营里。
    “盛世子留步,”刘瑜摆出虚心的态度,“请盛世子教我!”
    盛阳停下脚步,在转身之前,唇角勾起嘲讽的笑。
    “刘公公说笑了,我哪懂什么。”盛阳婉拒。
    “盛世子不要过分自谦,你都不懂,还有谁懂?”论自身能耐。刘瑜远远谈不上;但他很会听人意见,比如焦孟关于王岳的意见。
    他这句话,也是在向盛阳伸出橄榄枝。就看盛阳会不会接。
    盛阳转头望着皇极殿,双手在背后握拳:“人可以杀,但却不一定要昭告天下:人是你杀的。刘公公还年轻,何苦背这么多骂名。”
    那意思就是,你在这宫里还有得是日子混,别为这些骂名断了前程呀!
    刘瑜若有所思:“借刀杀人?”
    盛阳摇头:“这些人也不笨。刘公公往那一站,他们自然知道该做什么。”他也不再往深处说。径自离去。
    刘瑜没有很明白他的意思,决定再去找焦孟商量商量。
    早得了消息的焦孟等在皇极殿外。听了刘瑜的话,只是哂然一笑:“这还不简单,刘公公只要安排几个不靠谱的位子,给这些不靠谱的人,他们自然能觉出音来自请致仕。到时候想动什么手脚,只要在他们回乡途中,神不知鬼不觉。”
    “是呀!”刘瑜恍然大悟,“这主意好!”
    皇极殿内,百官满心雀跃地等待刘瑜被伏诛的消息。
    一声唱喏之后,他们看清了走到前方台阶上的官服。
    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官服。
    他们正要等王岳说话,才发现这个人不是王岳,是刘瑜。
    “王岳结党营私,已经被皇上免职押往南京,永生不得回京。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位,由咱家接任,”刘瑜笑得别有深意,笑得十分欢畅,“还有几分调令,都是皇上的意思……”
    刘阁老铁青着一张脸,抬头看着眼前平步青云的刘瑜,根本没心思听“皇上的调令”。
    谢阁老诧异地张大了平日里最能侃的那张嘴,说不出话来。
    李西涯无声叹息,有些自嘲地笑了笑,又摇摇头,闭上了眼睛。
    整个早朝,气氛诡异。
    下朝后,这三个阁臣,率先写了奏章,请求致仕。
    刘瑜同意了谢阁老和刘阁老的请求,却把李西涯留了下来。
    要求伏诛刘瑜的时候,李西涯并没有说话;而后联合王岳的计谋,李西涯说了反对的话。
    刘瑜认为自己并没有理由赶走他,何况朝臣总不能都走了,都走了谁来干活不是?他刘瑜再厉害,也不是太祖皇帝,没有内阁没有丞相也没有司礼监,一个人批完所有奏章。
    因此他把李西涯留了下来。
    至于焦孟,迁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武英吏部左侍郎大学士。
    熬了这么多年的焦孟,终于入阁。
    而此时盛阳已经开始布置人手。
    前世刘瑜把一干朝臣扔进诏狱,独独留下了李西涯、焦孟等人。
    李西涯为不让自己的同僚被伏诛而四处奔走,终于求得皇上开恩,把他们放出来。
    刘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