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夫 作者:萧七七-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动锦衣卫南镇抚司,利用职权便利办私事,他总得向皇上有个交代。
他不是不清楚自己的做法很有问题,可事涉阿沅,他不会给自己后悔的机会。
清晨的皇宫,国师大人寻到一夜好眠的皇上。
“臣夜观星象,发觉了一些不妥之处。”国师大人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令人一看就能相信他的话——
夜观星象,还发现不妥之处煎熬其中,怎么能睡得好?
而事实上,国师大人被靖安侯世子大半夜地叫起来,嘱咐了一通今天要说什么话,又揣摩了一番皇上的心理,因此才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进了皇宫。
皇上颇感兴趣地倾身而谈:“有何不妥之处?”
“孤煞,”国师大人惋惜地摇摇头,“昨日不知何方妖魔触动了孤煞星,导致孤煞开启,似乎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你的意思是,靖安侯世子出事了?”皇上担忧地问。
“不不,靖安侯世子暗合孤煞而生,他本身就是孤煞,是不会被孤煞影响的,被影响的是靖安侯世子身边的人。但是罪魁祸首,在触动孤煞星的妖魔。本来孤煞星运行平稳,没有被触发的态势,可昨夜一颗流星经过,这才触动了孤煞星。”国师大人解释着。
此时有人来报,说的正是锦衣卫漏夜开启城门一事云云。
而领头的就是锦衣卫都指挥佥事、靖安侯世子盛阳。
皇上刚想细问什么,又有人报靖安侯世子求见。
“果然是孤煞星受了影响。”皇上低语叹息。
盛阳走进乾清宫大殿,即刻跪地请罪:“臣请皇上责罚。”
“你这又是怎么了?”皇上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挥挥手,“起来说话,你错处再大也不过如此,朕又没看到天崩地裂,也没看到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盛阳却依旧不起:“请皇上责罚臣擅用职权。”
国师大人默默站在一旁,垂头不语,腹诽着:若论装忠,没有人比盛阳更高超。假如真这么在意,就不会先斩后奏了。
“你不过开了京城一道门,又不是放入外敌,但你总得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皇上询问。
“臣,”盛阳顿了顿,语气隐忍着悲痛,“管姑娘遇险,事态紧急,臣擅用职权……”
说到后面,他的语气竟带了几分哽咽,不是欲博同情,而是真情流露。
她还生死未卜,也不知他的药究竟有没有用。
若非他的拖累,兴许她也不会这么快就成为刘瑜的目标。
此时乾清宫只有皇上、盛阳与国师,并没有刘瑜眼线,盛阳才敢吐露真言,否则若刘瑜知晓他的弱点是管沅,只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到时候只怕仙神也无法护佑她平安,刘瑜会死死抓住他的把柄——
这样的后果,他不敢想象。
但是他对阿沅的情意,是可以让皇上知道的,这也是一开始赐婚的由来,是他和阿沅的护身符。
盛阳了解皇上的性格,皇上是个重感情轻法礼的人。对皇上,与其用智取计谋,不如坦白直言。
在皇上眼中,情意是无可厚非的,比起满口仁义道德的酸儒,皇上更欣赏真真切切的人。
因而皇上不待见选秀出身的端庄女子,也不喜欢故作神秘的大家闺秀,反而流连于风尘民间。
皇上凝眉深思,不知在想什么,半晌转头问一旁的国师大人:“你可知道,那是何方妖魔?”
国师大人叹息着摇头:“星象并未明示,不如靖安侯世子详细描述一下事情缘由经过,才好最终确定。”
盛阳佯装不解:“妖魔?”
国师大人遂重复了一遍他的“发现”,才又问:“世子,管姑娘因何事遇险,如今情况何如?”
盛阳微微低头:“有人对她性命不利,她中了毒箭,如今还——不知道是否能解毒,如果不能……”
如果不能,那就是死。
皇上叹息一声:“天昭呀,朕明白你是个重感情的人,你先找太医救治管姑娘吧。”
“谢皇上恩典!”盛阳沉重地行礼谢恩。
见盛阳出了乾清宫,国师大人才开口询问:“皇上,不做任何处罚真的合适吗?靖安侯世子,会不会恃宠而骄,以后作出更荒诞的事情来?”
自然,这句问话也是盛阳授意。
越多人质疑他,皇上反而会更维护他。
“他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有什么绝不能做。放心!”皇上散漫地说着,“来讲讲你从前遇到的奇闻逸事……”又和国师大人谈天说地起来,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未完待续)
☆、140 报复
六月酷暑,京城的百姓要一碗豆汁,拿着扇子纳凉的闲暇之余,又多了新的谈资。
“你们听说没有,武康伯的嫡长孙女,居然死在丰台的烟雨阁了——”
“怎么死在那种地方!该不会是……”一个中年男子立刻止住了嘴。
一位老者叹息一声:“谁知道呢,不是你怕说,我看还真有可能,正经小娘子谁会去那种地方,据说那天杜姑娘去了烟雨阁,一直待到晚上,谁知道晚上发生了什么,怎么就死了!”
“是怎么死的?”另一人好奇地问。
“听说是匕首穿心,血流尽了才死的!这种死法真是残忍,也不知得罪了谁……”那老人唏嘘不已。
“倒是可惜了,听闻杜姑娘可是京中小娘子里的第一人,花容月貌——”一个年轻公子哥无比怅惘怀念的模样。
那中年男子不屑:“瞧这品端,外表清高圣洁如仙,内里和畅春阁的那些风尘女子也没什么两样,稀罕个什么!”
一时间,京中对杜思之死议论不休,甚至波及到武康伯府的名声。
刘瑜坐在宫外的私宅,面前一壶清茶久久未动。
“刘公公,天气热了,清茶太烫,还是换掉吧。”正五品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彩似笑非笑。
“呵,不过死了一个小娘子,算不得什么大事。武康伯府就要换了?”刘瑜面上不以为意,心里却在认真思考张彩的话。
“武康伯府的灵魂就是杜思,何况,刘公公莫不是以为,杜思死了。这事就结束了?武康伯府如今只怕自身难保。”张彩新近投靠了刘瑜,他善于谋断,又没有太重的身家背景,很得刘瑜重视。
刘瑜摇摇头:“你说的话我自然都明白,不过,武康伯府也不是那么容易倒下的。”
“那可未必,总之武康伯府的事。刘公公不要再管了。他们是死是活。对刘公公都没有任何帮助。被武康伯府拖下水,才是头疼。”张彩劝告。
“你让我狡兔死走狗烹?”刘瑜嘴角带笑,却让人看不明白这笑容是褒是贬。
张彩否定刘瑜的说辞:“不。狡兔没有死,只是这只狗,连牙齿都没有了,还可能随时把主人拉下水。怎么能抓到兔子?所以,该换一只了!”
西江米巷。锦衣卫衙门所在的地方。
盛阳处理完公务,到了下衙时分,便来到附近管沅休养所在的院落。
当时选这个地点,就因为离锦衣卫衙门近。若有什么状况也好及时赶到处理。
“她还是昏迷未醒?”盛阳紧盯着榻上面色青白的女子蹙眉。
负责照顾管沅的灵均摇摇头:“姑娘虽没有醒来,但情况也不曾恶化。”
当日把杜思的尸首扔在烟雨阁时,盛阳的人就把灵均也带了出来。如今安置在此处服侍管沅。
“你去准备煎药。”盛阳吩咐完,在管沅榻边坐下。指尖放上管沅的脉搏。
如今她的脉相和症状,又偏向黄藤之毒。
金银花、甘草各一两,大黄一钱,煎服。
盛阳写好药方,交给下面的人去准备,宁护卫就开始回报事情的详细进展。
“杜思的名声已经彻底崩坏,武康伯府的弹劾证据已经全都准备好,只是,谋杀老定远侯一事,证据不充分,现在只能从收受宫中物品这条罪责出发。”宁护卫有些为难。
“除了这条罪责,还有其他的吗?”盛阳显然不满意。
“查出一些私藏杀手、绑架之类的证据,可以弹劾他们欺压良民。”宁护卫补充。
盛阳合上眼眸,半晌才道:“我今晚去找李阁老商议弹劾的问题。靖恭坊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定远侯府二太太很爽快地应了,说自己是为杜思做事,把管姑娘抓出去的,”宁护卫义愤填膺,“说来也是愤恨,他们猜测到管姑娘身边有高手保护,才用这等卑劣骗局。若非管姑娘信任二太太,又是大白天,我们的人不好在定远侯府里明目张胆行走,哪里会出现这样的事!”
“二太太为什么要帮杜思?”盛阳很快发现了问题的关键。
宁护卫回答:“二太太说是为了自己的女儿。”
盛阳蹙眉:为了丽妃,也在人之常情。这其中到底有没有蹊跷,只能等阿沅醒过来亲自审问。
然而倘若阿沅醒不过来,等待他们的就是千刀万剐生不如死!
“定远侯府现在如何?”盛阳有些纠结地问。
阿沅此次遇险,他们大约已经把罪责和缘由怪罪到他了。
他是孤煞,会将所有人一起拖下地狱,没有人不忌讳,没有人不害怕——
除了皇上和阿沅。
皇上是个性使然,一边痴迷于道法番僧,一边视天道礼法为无物,以惊世骇俗不拘一格为喜好。
阿沅才是真正的不畏。
当初她不知道孤煞是假的,尚且不管不顾,没有忌讳。
阿沅,只有你。
所以,你一定要好起来。
“定远侯府一直想将管姑娘接回去,”宁护卫也十分无奈,“说是说府里好养伤,另一方面估计是……”
他没有说下去,但大家都心照不宣——估计是怕靖安侯世子的孤煞继续影响管沅。
盛阳苦笑,这样的情况他也预料到了:“三天,再给我三天,我会把她完好地送回去。”
三天,他会竭尽全力。
他必须治好阿沅,必须让定远侯府看到结果,看到他不是无能,看到他不总是在拖累阿沅。
他会帮阿沅血债血偿。
这个夏天的京城注定不平静。
在盛管联姻、杨石瑞入阁这些重磅消息之后,又发生了杜思惨死、武康伯府被弹劾。
从收受、贪墨宫中御用物品,到绑架、谋害等欺压良民,再到结党营私,武康伯府罪行累累。
结党营私,是盛阳同李阁老商议后加上去的,这是一项嫁祸,为的是扯出武康伯府的根基,拔除刘瑜的一部分势力。
嫁祸的结党营私,牵引线就是杜思本人,利用烟雨阁之死,牵出杜思与多人有秘密往来和交易。
反正杜思已死,死无对证,只要在这些人那里查到相关证据,便足矣定罪。
此事闹得朝野沸腾,更翻出武康伯世子家眷曾经临阵脱逃的旧账,还抓出如今弃官从商的武康伯世子欺行霸市。
一系列罪名狠狠砸在武康伯府头上,武康伯和武康伯世子当日就被下了诏狱。
一同被牵出的,有十数人之多。
办案的锦衣卫如今从属于盛阳手下,大家都知道武康伯府和定远侯府不对付,定远侯府的三姑娘是上峰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的未婚妻,亲属远近,没有人不明白,自然你也没有人会手下留情。
盛阳翻着手中如雪花一样飞来的邸报,正在理头绪,从四品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齐允钧求见。
锦衣卫分南北镇抚司,北镇抚司,也就是齐允钧任职之所,专管诏狱。
齐允钧行礼完毕,盛阳就开口询问:“何事?”十分言简意赅公事公办,没有半句寒暄。
一旁的其余锦衣卫,都在心里暗自打鼓。
谁都知道定远侯府三姑娘曾经和齐允钧定亲,最后因为焦家的小娘子,两家闹翻退亲。
现在,这两人碰上——
虽说这个情形早就成了定数,靖安侯世子来锦衣卫任职,又是齐允钧的上司,势必会碰上的。
前些日子没人进诏狱,自然两人没有怎么打交道。
如今这情状,也不知道要怎么收场。
人言情敌见面分外眼红,再加上这一个是皇上的亲表哥,一个是皇上如今第一宠臣,情势就更加复杂了。
预料到即将迸出的烧焦气味,其余人纷纷找借口离开,出去传八卦了。
齐允钧转头看着那些蜂拥而出的人群,不由得摇摇头:“趋利避害的家伙。”
盛阳没有理会齐允钧的题外话,似乎在等正题。
齐允钧这才开口询问:“你真要至武康伯府于死地?”
“一应都是皇上的旨意,我们锦衣卫从来照章办事,何来这种说法?”盛阳面无表情。
齐允钧转头看了看窗外,半晌才苦笑:“明人不说暗话,有些事我虽不确定,也能猜到一二。武康伯府是太后远亲,又是刘瑜亲信,你因定远侯府而对付武康伯府,你这是在帮定远侯府还是在害定远侯府?你不怕太后和刘瑜针对定远侯府?”
“这似乎不是你关心的问题,你以什么身份担心定远侯府的安危?”盛阳冷声回应,“你说有些事你不确定,也能猜到一二——你不确定不了解的事太多,不要以为你猜到什么就是什么。”
对齐允钧,他不想解释太多。
为管沅名声计,那天的事都下了封口令,除了参与其中的几方和盛阳的心腹,其余人皆不知晓。
对于弹劾武康伯府的举动,如今武康伯已经下狱,武康伯府危在旦夕,而所有人都以为,一切会到此为止。
只有他和李阁老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重要的罪责,也是最核心最关键的罪责,等待武康伯府招认。(未完待续)
☆、141 血偿
至于太后和刘瑜——
如果刘瑜还想保武康伯府,在弹劾之际就会站出来阻拦,甚至很可能隐瞒此事不报皇上。
刘瑜如今作壁上观,证明武康伯府对刘瑜而言已经没有利用价值,证明刘瑜已经放弃了武康伯府这颗棋子。
而太后,本朝约束内宫甚严,内宫不得干政,是清清楚楚写在宫里的。
齐允钧惨淡一笑:“是,比起你,我有太多事情不确定不了解。”
“仁和大公主府,也算半个刘瑜的亲信,但你好像还不知道刘瑜的态度,你先去自己搞清楚吧!你的职责,是锦衣卫,锦衣卫的职责,是听命于皇上,保护皇上。下去吧!”盛阳说得极其严肃。
齐允钧叹息着行礼告退:“我的职责是锦衣卫,锦衣卫的职责是听令于皇上、保护皇上,却不是让皇上蒙蔽视听。”言罢他转身退出。
盛阳无奈摇头:真正让皇上蒙蔽视听的,是皇上自己。
锦衣卫的刑罚,从来都令人谈之色变。
杖刑、夹棍、脑箍、拦马棍、钉指等等不一而足。
因此,没有费太大功夫,武康伯就招认了谋杀老定远侯管路一事。
“你们怎么在定远侯府下毒的?”盛阳坐在阴暗的审讯室里,临近屋顶的高窗透进唯一的一道阳光,照在他身上,辉煌之中又带了些许的诡异,与漆黑一片的诏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杜思牵的线,我只知道,她找到了定远侯府的二太太,其他的我都不清楚……”武康伯奄奄一息。
“不清楚?那就继续上刑,”盛阳冷冷搁下茶盏。转身离去,“审到他知道了为止。”
乾清宫内,盛阳把武康伯府一案最新的结果呈给皇上。
皇上初看还不觉得什么:“既然如此,一命偿一命吧,朕倒是没想到,武康伯这么大胆子。”
盛阳恭敬行礼:“皇上,臣以为此事不简单。已故的定远侯。再怎么说也是朝廷封的超品二等爵。又有重要的官职在身,武康伯居然说杀就杀。朝廷命官、超品爵位之人尚且手刃如此轻易,那对待更重要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