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宁为将军妻,不做帝王妾 作者:青鸟飞鱼 >

第3章

宁为将军妻,不做帝王妾 作者:青鸟飞鱼-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展到今时今日,桃花坞已经有四堂十几万人口,四堂分别是白虎堂、金牛堂、银狐堂、黑龙堂,其中白虎堂负责桃花坞兵马,堂主马诚;金牛堂负责桃花坞制造耕种事宜,堂主王芃;银狐堂负责桃花坞商运财务事宜,堂主胡善;黑龙堂负责桃花坞一应杂事,堡内诸多流民的安排,堂主杨旭。
  桃花坞自立一方,不向任何一个国家俯首称臣,不隶属任何一个国家。为防外敌入侵,白虎堂拥兵六万,由马诚统帅。这六万兵马,是晋国、秦国等国的眼中钉,也是他们的顾忌,危难之中倒也保住了桃花坞五十年来平安无事。
  杨文良四年前无意间与魔教相思门结了仇,导致殷氏身中碎心掌,以致难以受孕。在杨老夫人抱孙子的迫切希望下,杨文良无奈,只得携着殷氏四处遍寻名医,在前往逍遥谷的路上经过黑水潭,意外之中遇到被人弃于水中奄奄一息的杨天赐,大喜过望,收养了下来。
  九死一生之后,殷氏母子已经平安无事,但却又有另一个大难题摆到了杨氏夫妇的面前:杨天赐的名分!
  杨文良权衡再三,最终想到一个办法,所以才在崔家堡买了宅院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一年!
  这一年里,花开花落,杨天赐也已经开始牙牙学语,小小的嘴巴里长出了四颗牙齿,上下各两颗,开心而笑时一露出四颗白牙就如同小白兔般可爱。
  一家三口开开心心地过了一年的幸福生活,转眼间又是一年春来到,桃花盛开时,杨文良携了妻儿,踏上了返回桃花坞的路途。
  这日,杨文良雇了马车,辞退了仆人奴婢,早早携着殷氏母子,朝桃花坞迤迤而行。
  马车缓缓停在桃花坞外城大门时,门口早已有大队人马立在那里翘首以盼,一见马车到来,人群中一阵骚动,一个头发灰白的老者连忙越众上前掀了马车门帘,杨文良夫妇随即抱着杨天赐走了下来。
  杨文良看了看那老者,道:“陈伯,你来了!”
  那老者正是桃花坞内城望月楼的管家,他躬身恭恭敬敬地道:“老夫人命我们在这里等候坞主,坞主,快些进去吧!”
  杨文良看看众人,见都是望月楼的女仆男丁,便不再多言,进了大门,往望月楼而去。
  桃花坞整个建筑分为内城与外城,外城分别有东白虎堂、西金牛堂、南黑龙堂、北银狐堂,内城位于正中,内城主楼是一栋三层小楼,便是望月楼了!
  杨文良等人徒步行了大约一个时辰的工夫才到了望月楼,桃花坞一进了外城便不能骑马乘车。整个桃花坞占地三百余亩,从外城城门到望月楼就算乘车也要一刻钟才能到达,徒步而行自然是慢上许多。
  远远的,只见望月楼门口也有一群人等候,众人簇拥着一个年约五旬的妇人见了杨文良连忙越众而出。杨文良快步走到那妇人面前,拜道:“娘!孩儿不孝,让您老操心了!”
  那妇人正是杨老夫人高氏,她微笑着点点头,扶起杨文良后眼光便立即被殷氏怀中的襁褓吸引过去,她慢慢地走上前去,双手不自觉地微微前伸,仿佛面前是一个不真实的梦境,一不小心便会破碎似的。

☆、011 邺城之危1

  高氏从殷氏怀中小心翼翼地接过杨天赐,激动难抑道:“这。。。这真是我的孙儿么?真的是。。。?”
  殷氏笑笑,肯定地道:“是,娘,这的的确确是您的孙儿呀!”
  没错,杨文良决定给杨天赐的身份是,桃花坞少主,一个男子的身份。
  众人哈哈大笑。
  高氏伸手逗了逗杨天赐的小脸,杨天赐倒也给足面子,看着她咧嘴一笑,这一笑,把高氏惊了一跳:“这。。。他怎么长了牙齿了?”
  也难怪她会惊讶,原来,杨文良自收养杨天赐之日起便立刻修书一封回报杨老夫人道:殷氏有孕,无奈身体虚弱不能赶回桃花坞,须在逍遥谷内待产,等殷氏分娩之后再赶回。
  然后,为了自圆其说,他更是在他们夫妇暂住在崔家堡期间再次以殷氏母子产后身体有恙为由拖延时间,一直过了一年才回到桃花坞。
  在高氏心中,这杨天赐只不过是一个五六个月大的婴孩而已,一般婴儿奶牙长出通常在七个月以后,杨天赐早早长出牙齿,怎不让她惊诧?
  杨文良忙道:“娘,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天赐只不过比一般婴孩早了几个月长牙齿罢了!”
  这时只听人群中有人“哈哈”大笑了几声,循声看去,只见是个年约三十的男子,国字脸,浓眉大眼,一脸正气,身长九尺有余,魁梧非常。只听他朗声道:“老夫人,定是我们这位少主慧根出众,天赋异禀,这才早早长了奶牙,可喜可贺呀!”
  做祖母的哪有不喜欢别人夸赞自己的孙儿呢?
  杨老夫人一听,喜上眉梢:〃马堂主说笑了!〃便再也不去想牙齿的事,乐呵呵地抱着杨天赐在众人簇拥下进了望月楼。
  望月楼前院正厅名为聚义厅,正是杨文良平日与各堂主商议坞中大事、接待宾客的场所,只见厅内东西两侧各摆有一排桌椅,整整齐齐地排列开来,正对厅门的北侧墙面上挂着一巨幅画卷,画中桃花盛开,桃花树下分明是一只白狐、一头金牛、一头白虎、一条黑龙,个个栩栩如生张牙舞爪,可不正喻示着桃花坞中的东西南北四堂么!画下一张红木方桌上果盘茶杯整齐摆放,高氏抱着杨天赐坐上了主座,其余众人纷纷在大厅两侧的桌案边落座。
  不多时,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溜须拍马,齐齐夸赞着杨天赐,将个高氏哄得高兴不已,心里还真把杨天赐当成了神童降世,心中得意自不必说。
  这时只听坐于东侧客席首座的白虎堂堂主马诚朗声道:“老夫人,如今坞主和少主已经回来,不如这几日就把满月酒补办了吧?”
  话刚落音,只见一个清瘦矍铄的年约三十的灰衣男子站了起来,正是黑龙堂堂主杨旭,他恭恭敬敬地道:“马堂主所言甚是,少主满月酒是一定要办的,依属下之见,江湖各门各派也要发去请柬的!”
  高氏笑笑,道:“好吧,就照你的意思去办,你这就去准备吧!”
  杨旭随即退出,自行准备一应事务去了。
  高氏忽然想起一事;朝马诚道:“马诚,你们家飞霞生产也有一个月了吧,不如就一起把满月酒办了,大家一起高兴高兴也好啊!”
  马诚一听,喜不自胜,连忙赞同。
  第五天,整个桃花坞张灯结彩热热闹闹地庆贺了一整天,直到戌时众人方散。席间,杨文良更是趁着众人酒兴之时将杨天赐拜在了马诚的门下,成了马诚的徒弟。
  众人兴高采烈,皆大欢喜!
  ……………………分割线………………
  一转眼,十年已过。
  义阳,桃花坞。
  旭日初升时分,整座桃花坞一片宁静,只有三三两两的早起的人在街道上活动。在乱世当中,桃花坞,这座安然处于世外的城堡,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真如天堂一般。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片宁静,只见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驾着一匹乌黑的骏马,火速冲向望月楼,街上那几个本来还睡眼惺忪的人一下子被这马蹄声惊得清醒无比:怎么进了外城城门还有人骑马呢,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012 邺城之危2

  聚义厅内,众人噤若寒蝉,厅内鸦雀无声。
  杨文良端坐太师椅上,正全神贯注地读着一封信函,而他的面前正站着一名男子,正是那快马进城的年轻男子,只见他一身黑衣上满是细尘,面色疲惫,却正紧锁眉头紧张无比地盯着杨文良。
  良久,杨文良放下信函,眉头紧皱,道:“信里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这样吧,你先歇息片刻,容我与大家商议商议,如何?”
  那男子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终叹了口气道:“那好吧,还请杨坞主速速决定才是!”
  杨文良点点头,随即叫来陈伯安排那男子下去休息。
  不多时候,聚义厅里又是人声鼎沸,各堂堂主和主事全部被召集前来,众人已知有人骑马冲进望月楼,却不知所为何事,正各自猜测不休。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杨文良徐徐进了聚义厅,身后一名年轻男子,十一二岁大小,总角之年,却已是生得面如冠玉,目若点星,仪态万方,正微笑着向众人看来,一张脸上明明稚气未脱,却故作深沉,不是杨天赐又是谁?!
  一见杨文良,众人一时噤声不语,齐齐地看了过来,脸上满是不解。
  杨文良坐下后,众人也各自落座,只杨天赐垂手站于杨文良身侧。
  杨文良目光一扫众人,道:“诸位,我今日刚刚收到家妹的千里加急信函,信里言道燕国新都邺城被围,秦军十万大军压境。家妹无奈之下,欲向我桃花坞借兵三万以解邺城之围。不知各位怎么看?”
  马诚皱眉略一思索便干脆地道:“此事不妥!”
  杨文良仿佛早已知道他会这样回答似的,淡淡地一挑眉道:“哦?有何不妥?”
  马诚挺了挺身子正色道:“我桃花坞向来置身世外,如果现在借兵给燕国,无论胜败,都会招致秦国的忌恨,桃花坞最终也难免会陷于战火,这样岂不是违背了老坞主定下的‘远战祸,保流民’的规矩么?况且,燕国国君软弱无能,灭国已是必然……”
  杨文良笑笑,转而向马诚下首的一个年约四十的肥胖男子道:“胡堂主,依你之见呢?”
  这胡堂主正是银狐堂堂主胡善,他五短身材,肥胖的身体坐在椅上仿佛一尊弥勒佛。他笑容可掬,眼中却是精光一闪,道:“一切听坞主的便是!”
  话音刚落,只听坐于他下首的一个虬髯大汉粗声道:“坞主,依我王芃看来,大小姐和慕容冲那孩子都是我们的亲人,现在他们有难,我们自然要救的。”
  说话的正是金牛堂堂主王芃,他话音刚落,马诚便连忙道:“坞主,您可得为桃花坞中这十万正安居乐业的百姓想想啊!”
  杨文良正想说话,杨天赐忽道:“这样吧,既然各位意见不一,现在不如这么办,同意借兵的站到东侧,不同意的站到西侧,如何?”
  众人一听,纷纷赞同,一时间,整个聚义厅内骚动不已。等到众人全部站定,赫然东侧只有王芃一人,其余人等全部站于西侧。气得王芃破口大骂:“你们。。。你们难道忘了以前大小姐是怎么对待你们的了吗?”
  马诚‘哼’了一声,不理睬他,余下众人或面有愧色,或大义凛然,却无一人动脚走向东侧。
  杨文良一看,站起身来,淡淡地道:“各位勿需争论了,你们都是好意,都是为桃花坞着想罢了!总之,我杨文良,不会让各位失望的!”
  说完,起身出门而去。
  杨天赐跟在他身后,经过王芃面前时忽然朝他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王芃眼一瞪,杨天赐便快步跑了出去,王芃看着他的背影,宠溺地笑了笑,摇摇头,便不去理会旁人,径直出了聚义厅。
  马诚正要出门,胡善在后连忙叫道:“马兄。。。”
  马诚回身见是桃花坞的大财神,连忙笑道:“胡兄,何事?”
  胡善凑上前来,神秘地道:“你说,坞主他不借兵出去,难道会真的不救大小姐母子了?”

☆、013 邺城之危3

  马诚知道胡善平日满面笑容和蔼可亲,实际上却是最精明机诈不过之人,否则,杨文良也不会让他掌管整个桃花坞的钱粮大权,今日他明理是闲话几句,暗里却不知琢磨着别的什么东西。马诚遂笑笑,道:“坞主的决断哪里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呢?是吧,胡兄?”
  胡善面上神色一晃,立即哈哈一笑道:“说的是!说的是!”
  二人闲话几句,便各自分开,前往自己的堂口。
  望月楼二楼,书房。
  房内各种书籍字画琳琅满目,空气中飘荡着淡淡墨香,可见这书房的主人定是修身养性、为人恬淡之人。而此时,书房内的气氛却很是有些紧张。
  杨文良端坐椅上,那名千里送信的男子正满脸通红地隔着一张书桌朝他激动地说道:“杨坞主,太妃娘娘和大司马是您的至亲之人,您想过没有,一旦邺城城破,娘娘和大司马必定凶多吉少。您怎么能。。。怎么能弃之不顾呢?”
  杨文良阴着脸,显然心中并不痛快。面前的男子说的都是实情,可是他又怎能理解作为一个桃花坞坞主的无奈?为了十万人的安危,哪容你有半分私心?
  他长舒一口气,似是极为疲累,摆摆手道:“你不用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
  那男子脸上怒气一闪,正要发作,却听脚步声起,循声看去,原来是杨天赐,那男子一见他,怔愣了一下,心中惊叹,口中却不自觉地轻轻嘀咕了一句:“原来世间除了大司马,还有这等美男子!”
  杨天赐见他直直盯着自己,心中委实不喜欢,面上却淡淡地笑了一笑,问杨文良:“父亲,这位大哥的行装已经打点好了。”
  那男子回过神来,心知借兵无望,一阵气恼,一跺脚,不客气地闪身出了书房。
  杨天赐一见,乐了,咧嘴大笑,一转眼看见杨文良正愁眉不展,连忙正色道:“父亲,您这是怎么了?”
  杨文良看看杨天赐,眼中神色坚决,道:“天儿,你现在即刻去办一件事!”
  杨天赐不敢怠慢,毫不犹豫地道:“好!父亲,您是要想别的方法救姑母是吗?”
  杨文良抬手从脖子上解下一块玉佩,只见那玉佩通体红色,方形,镂空雕着双龙戏珠图案。杨天赐伸手接过,只觉那玉佩入手温润,细看之下才见那玉佩通体红色内里却隐隐有几条细丝,如同血脉穿行其中,一看即知绝非凡品。
  杨文良道:“这就是血玉令牌!你现在速速调集二十名影卫,快马前往邺城,务必将你姑母和表哥救出,安全带回桃花坞!”
  杨天赐一听,浑身一震,他自小便知桃花坞内除了四堂之外还有影卫散布于坞内各处及各国各地,这些影卫的身份都是绝对保密的,只听命于血玉令牌,没想到今日这血玉令牌会交到他的手上。
  杨文良将他的震惊看在眼里,心下了然,淡淡地道:“去找银狐堂的刘易,他是影卫统领,会帮你的!去吧!”说完拍拍他小小的肩膀,“孩子,万事小心,安全回来。”
  杨天赐知道邺城将破,事不宜迟,便立刻前往银狐堂找到刘易。只见那刘易面容俊秀,儒雅出尘,哪人会想到他会是影卫的统领?
  杨天赐之前见过这刘易无数次,每次只当他是个只会写写算算的夫子,哪里想到他居然是影卫!

☆、014 邺城之危4

  刘易得到命令,迅速秘密地召集了二十名影卫,在距桃花坞十里开外的一处名为卧龙山的小土山上会集。待到二十人全部聚集,真真把杨天赐惊得无语。只见那些影卫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是四堂和望月楼的仆人,有的是桃花坞内各街上的贩夫走卒,总之,鱼龙混杂,出人意料。
  杨天赐无暇再想,当即带了众人,在义阳的驿站租了马匹,立刻快马奔往邺城。
  这边杨天赐等人快马加鞭,那边秦国大军也无丝毫懈怠,攻城的步伐也越来越急。秦国王猛率军六万长驱直入,先后破了燕国的壶关、晋阳、潞川,一路如入无人之境,进逼邺城。
  秦王苻坚闻得捷报,亲自率兵十万前往邺城支援,七日之后,已经到了安阳。
  王猛立刻前往谒见。
  安阳外,秦军大营。
  帅帐之内,秦王苻坚正笑眯眯地看着面前躬身站立的王猛,苻坚三十左右的年纪,虎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