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书剑长安 >

第124章

书剑长安-第124章

小说: 书剑长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起,没有我的命令,谁在妄自调动兵马,立斩不容!”说罢,他的目光看似随意,但却如有实质的在那老者的身上扫过,转身带着护卫,走进城墙上的房间中。

老者身旁的护卫闻言不忿,就要上去与之争辩,但却被老者摇了摇头拦了下来。

“城主,这蛮军将至,为何不召回在西头堡的公子与陷阵营!这镇西关如此待你,分明是公报私仇,包藏祸心啊!”那护卫不解。

老者却再次摇了摇头,说道:“当年之事,是我袁家有负于神候……”说到这里,老者沉默了一小会,随后叹了一口气,终于是不再言语,示意那护卫扶着自己离去。但谁也未曾注意,在离开之前,那老者的眼眸里忽的有一道血光闪过。

西头堡。

陷阵营与袁动坤手下的七百士卒已经集结完毕,但是那方才烧得正旺的烽火却忽的熄灭了。

烽火燃,则表示敌军将至,请求支援。

可是,这烽火忽然又熄灭,却又是何意。

苏长安不禁有些疑惑,难不成镇西关已经击溃了敌军?又或是蛮军已经彻底攻破了莱云?

这两种状况,都不应该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所可以发生的。

那么莱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苏长安不得而知。

但就在这时,一身甲胄的顾牙朗正拿着一张信纸缓缓走来。

“将军,斥候们传来了情报。”说着,顾牙朗将手中的信纸递向了苏长安。

苏长安赶忙接过信纸,将上面的内容一扫而过,随后眉头一皱。

信上所说的内容,大致是,蛮军尚在路上,并未攻城。只是因为夜色、加之周围有他们的夜鸦在游弋,所以并不敢靠得太近,只是大致看了一下,蛮军约莫有五千之数,且大都身强力壮,应当是精锐中的精锐。

苏长安收起信纸,转头看向顾牙朗,询问他的意思。

顾牙朗也是微微沉吟,半晌之后,方才说道:“蛮军抵达莱云比我们想象要快上几日,他们定然加快了行军速度,而出了狼牙山后又马不停蹄的攻打莱云。如此,其士卒定然早已是疲惫不堪,莱云城又不比西头堡,那里墙厚城高,想要攻下绝非易事。我估摸镇神将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熄灭了烽火,想要让我们引兵不发,在更加关键的时刻再出手,断了蛮子们的后路,成前后夹击之势。”

苏长安听了这番话,也暗觉有理。现在蛮军形势不明,而莱云城也熄灭了烽火显然是不需要他们现在出击,贸然出手,不仅帮不到忙,搞不好还会影响到镇西关的计划,因此按兵不动是如今最好的选择。

“恩。”苏长安点了点头,又朝着顾牙朗说道:“顾将军你让斥候们再探,虽是汇报前方情况,我这边整顿士卒,随时待命准备出击!”

“好!”顾牙朗点头,随后转身离去。

这样的决定,落在不同人的耳里自然有不同的反应。

比如陷阵营中的那些士卒本来就害怕去到战场,自然也就大松了一口气。

但是来自莱云城的士卒们则开始不满,毕竟他们中大多数都是莱云城中土生土长之人,父母妻儿皆在莱云城里,如今蛮军马上就要攻城,他们如何能够做主,一时间各种不满的声音响起。

就连那位袁动坤也在此刻排众而出,朝着苏长安说道:“将军莱云之中有我等亲人尚在,去援之事,还请将军三思啊。”

莱云城太守晚来得子,自然对于袁动坤疼爱有加,而袁动坤也因此与自己父亲感情极好,如今其父身处莱云,他这个做儿子的自然心里焦急。

但还不待苏长安回话,陷阵营便传出一阵阵喝骂。

“你们要送死,自己去便是,为何要拉上我们!”

“对啊!你们可以守住你们的妻儿,与我们何关!”

这番言论方起,莱云城中的士卒自然也坐不住了,开始与陷阵营中的士卒对骂起来,一时间军伍之中一片嘈杂,双方争得面红耳赤。

就在苏长安脸色难看便要发作之时,人群中的胡子却忽的走了出来,大声喝阻道:“吵什么吵!南将军说了是引兵待战!现在贸然前去,不仅帮不到忙,反而会坏了镇将军的计策!还有你们!一个个怯战如犬!哪像什么男儿!若是等下谁敢再说方才那样的话,不消南将军发言,我便当场斩了你们!”

不得不说胡子不亏是混迹军场多年的老兵,一番话说得中气十足,两边各给一锤,终于是平复了此番内讧。

但这内讧方才停下不过一刻钟的时间,顾牙朗的身影便再次出现在众人眼前。

与上一次不同,这一次,他走得很快,神情中是毫不掩饰的焦急与匆忙。

“不好了!斥候传来消息,说是莱云城已破,蛮军已经入城了!”

第三十五章 放尔等离去

这个消息方才从顾牙朗的口中说出,场上便是一阵诡异的寂静,随后又是一声声惊呼声响起。

从顾牙朗带回蛮军尚在路上的消息才不过两刻钟的时间,怎么莱云城就已经被攻破了?

镇西关手上的八千大军呢?莱云城的高墙铁壁呢?那三只从西岭被借来的神机弩呢?难不成这些都是摆设吗?

不仅是这些士卒,就连苏长安的脸色也是变得极为难看,直到许久之后他方才回过神来。

“莱云城如何被破的?”苏长安转头看向同样面如土色的顾牙朗,问道。

顾牙朗闻言,有些不确信地说道:“信上说……说是有人打开了城门,放蛮军入城。”

苏长安的身子一怔,他一把夺过顾牙朗手中的信纸,将上面不多的字迹一个接一个的逐一看来,似乎生怕错过了什么。但他的瞳孔却因此越发越大,而眉头也随之越皱越深。

“怎会如此……”苏长安再次看向顾牙朗,问道:“谁开的城门!?”

顾牙朗有些苦涩的回答道:“按理来说,除了镇将军,应该没人有权利可以打开城门。”

“难不成是镇西关私通蛮军?”士卒中有人开始猜想。

人族与蛮族常年交战,双方之间互有族人叛变的事情自然也没有少发生,只是,神将叛变,这在大魏的历史上却是从未有过。

“休得胡言!”苏长安冷眉看了一眼那位士卒,那位士卒自然在苏长安这样的眼神下,噤若寒蝉,不敢言语。

但是他的这番猜测却渐渐得到了诸人的认可,一个个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镇将军身为大魏神将,镇西神候之后,怎会干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苏长安运起体内灵力,他的声音便中气十足的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大战当前,主将投敌。这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所以无论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苏长安都决计不能让这样的言论占据人心。否者军心涣散,何以为战?

这是一个不是道理的道理。

就好比当年在圣皇寿宴上,如烟与北通玄各执一词,但是因为北通玄是神将,而如烟是娼妇。所以,人们愿意相信北通玄。

这种因为你是谁,所以便决计不会干出什么的理论,苏长安向来嗤之以鼻。但是现在,却又不得不违心的拿出来稳定军心。

但奇怪的是,在大多数人的心里,这样的言论却很是适用。他们下意识的认为,某些人,就一定不会去做某些事。但事实上,现实往往与人所想的向左。因为拥有的越多,贪欲便越大,而为了满足这样的贪欲,很多衣着显贵之人,往往会干出更为下作之事。

当然不管怎样,苏长安的话却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刚刚躁动的人群稍稍安静的些,但这样的状况还没有持续多久,一个人却忽的站了起来。

“镇西关,很有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那个人这么说道,他是袁动坤,莱云城的公子。

苏长安的眉头一皱,虽然袁动坤的年纪与他一般大小,但出身名门,按理说不应是看不清状况之人,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没有丝毫依据便霍乱军心。但他毕竟是那七百莱云士卒名义上的少主,如果真的说起来,在这西头堡中他的地位应当可以与苏长安平起平坐,苏长安自然不能出言阻止他。

袁动坤在苏长安冷冽的目光下很是不自在,他的修为相比于苏长安确实低了很多。但他咬了咬牙,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我家祖上与镇西神候有仇!”

苏长安的眉头一皱,他倒是在与镇西关面见那位袁太守之时听他提到过类似不计前嫌之类的用词,当时他并未太过在意,如今看袁动坤极为难看的脸色,便知此事恐怕另有隐情,甚至有可能严重到,足以让一位神将叛变投敌。

见苏长安半晌未有动静,袁动坤暗暗松了一口气,又说道:“具体到底是什么仇,我不知晓,只知道当年镇西神候被罢免神候之位,被圣皇秋后问斩,有我先祖的原因在里面。最开始西凉并不是武王浮三千一人的封地,当时永宁关外归武王,关内归镇西候,只是后面镇西候被斩,整个西凉才被朝廷封赏给武王。而镇西候曾经驻地,莱云城也才被武王赏赐给我家先祖。”

“但我家先祖曾为神候家臣,自知有愧于他,所以曾将神候遗体拉回莱云城好生安葬,还建立祠堂,百年来一直维护。但现在这个祠堂还尚在莱云城中。”

说到这里,袁动坤顿了顿,脸上的神色有些异样,毕竟卖主求荣之事确实不大光彩。“这些事情我也是在家中的某一族谱中所见,我父亲从未与我提及。”

听完袁动坤的这番话,苏长安愈发沉默,他的眼神深邃,低头着头不知在作何想。

那些陷阵营的士卒们却依旧沉不住气了,他们开始叫嚣着,离开西凉这个是非之地。如今镇西关已经投敌,凭他们这一千来号人如何抵挡那些蛮族大军,更不提从他们手上夺回莱云城了。

而另一边,袁动坤一方的士卒自然不愿意,一场争吵又再次展开。

又是半刻钟的时间过去,场上的情况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胡子与刘长玉皆是一脸焦急,不时的看向苏长安,希望他能在这个时候做些什么,平息这场内乱,否者蛮军未至,他们自己就得先和自己人打上一场。

苏长安也确实在这个时候抬起了他的头,他身上的灵力运转,一股浩然的气势破体而出,那些正在相互争执不休,甚至隐隐有动手打算的诸人在这股骇人的气势下,心头一寒,方才慢慢收敛了手上的动作,安静下来。

“胡子,取他们的卷宗来。”苏长安说道。

胡子一愣,虽然不知为什么,但还是很快的执行了苏长安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取来了这陷阵营诸人的卷宗。

苏长安接过那一纸卷宗看也不看的将之展开,展示给诸人看,然后他目光在陷阵营诸人身上一扫而过。

“这便是你们的卷宗,你们所犯何事,为何入狱皆记录其上!”

“只要我毁了他,你们便可以与过去一笔勾销。”

他的话音方落,那些士卒看向他眼神中的光芒灼热了起来,只要毁掉了这个卷宗他们就可以告别死刑犯的身份,再次以一个平常人的身份活在这世上。

“你们想要离开的,现在便可以离开,我绝不阻拦。”苏长安这般说道,不仅是刘长玉胡子等人,就连那些陷阵营的士卒们也想不到苏长安会如此简单的放他们离去。

一时间他们也分不清其中真假,只有惊疑不定的看着苏长安。

第三十六章 以守望者之名

似乎看过出了诸人的难以置信,苏长安再次说道:“我说过,我拿你们当人,而人自然可以为自己做出选择。”

那些士卒们一愣,随即面露喜色,一副跃跃欲试但又有所顾忌的模样。

“好了,时间紧迫,我还要领兵去救援莱云城。所以,谁要离开,快上来,我划去你的卷宗便可离开。”

苏长安似乎不耐烦的催促道。这让胡子与刘长玉的眼色愈发焦急,不明白苏长安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决定,就连顾牙朗的脸色也是变了变。只有他一旁的青鸾,依旧安静的立在他的身旁。

终于,有人开始按耐不住走上前来。

那是一位生得虎背熊腰的男子,他对于眼前这位看上去有些瘦弱的少年显然抱有极大的畏惧。但出于对自由或者说对生的渴望。他还是小心翼翼的搓了搓手,说道:“南将军,我想要离开。”

“什么名字?”苏长安问道。

“虎大龙。”男子回答道。

“好。”苏长安点了点头,然后极为迅速的在卷宗上面找到了他的名字,将之的卷宗一笔勾销。

男子顿时面露喜色,对着苏长安连连躬身,嘴里更是不住的感谢。

其余的士卒见事情如此顺利,更是异常兴奋,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便要朝着苏长安那里涌过去。

但是这样的激动,在下一秒,便被某些东西浇灭。

那是一样火热的事物。

猩红、带着一股灼灼的温度喷洒在那些士卒的脸上、身上。

随之,一颗头颅被高高的扬起,在天际划出一道令人绝望的浮现,然后重重的落入人群中。

而随着这颗头颅一同落下的还有这些士卒心底方才升起的希望。

“我说过,我会把你们当人。但前提是你们得把你们当人!”

苏长安的冷冽声音也在那时在人群中荡开。

“而作为一个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伸出手,指了指那位已经化作一具尸体的男子,接着说道:“虎大龙,凉州人士,于威德八十六年时杀死磨头村,柳于世夫妇二人,并掳走其女儿,买入青楼。这便是他的债,他不愿意去战场上还债,那我就只有用他的命替他还债!”

所有的士卒再次安静下来,他们没有想到所谓的离开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而他们中又有谁是真的没有欠上一两条人命的呢?他们谁有愿意用自己的命去还那所谓的债呢?

“现在还有谁要离开?”苏长安那犹如恶鬼催命的一般的声音再次响起,那些士卒如见阎罗,身子下意识的往后退去数步。

苏长安冷着眸子看了他们一眼,直到确定没有人还想要离开,或者说确定没有人敢真的离开之时,他方才再次说道。

“一个蛮子的命,抵一条人命,你们与我上阵杀敌,杀够了你们欠的命,便可以到我这儿报道,我放你们安全离开!”苏长安表明了他的决定,也表明了他们下面即将面对将会是蛮子们的利刃。

心系城中妻儿的莱云士卒们自然是磨刀霍霍,而陷阵营这边的士卒却是面露苦色。

“诸位听我一言。”却在这时,一向唯唯诺诺的刘长玉不知从何鼓起的勇气,他站起了身子走到陷阵营的士卒身前,用他所能发出的最大的声音说道:“我也是你们中的一员,我和你们一言曾经无比害怕去到西凉,丢了性命。”

“实不相瞒,南将军曾念在我家中还有老母需要赡养曾放我一条生路,相信大家也知道关于我做了逃兵,被南将军杀死的消息,但为什么我又回来了呢!”

“南将军曾经告诉我,西凉很可能守不住,西凉守不住,那西岭之后大魏土地又会如何?蛮子们的铁骑会踏破每一个他们所能看见的城池,会掠夺每一个他们所能掠夺的庄园。他让我带着我的母亲离开西江去到更远的地方。”

“可我的母亲却告诉我,她不想离开。因为西凉会被攻破,西江会被攻破,那什么地方又不会被攻破呢?西江城外密密麻麻的难民你们可曾见过?他们以为逃到了西江便可以安然无恙,但是西江却已是岌岌可危;我们可以逃,逃到比西江更远的地方,可是谁又能保证下一个地方就能永远的安全呢?难道我们就要永远这般无止境的逃下去了吗?”

“所以,我选择了回来,既然逃离只能带来可以预见的永无止境的苦难,那何不放手一搏。”

“这天下是大魏皇室的天下,亦是我们天下人的天下,这天下兴亡,我们匹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