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三花聚顶 >

第8章

三花聚顶-第8章

小说: 三花聚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边拾来的一根树枝,气劲发生,也能爆发出如法宝一样的威力。
    就在李长安打完一拳之后,不知怎的,突然感觉下丹田有精血翻动,一时麻软酥绵。
    “丹田气动,精血生出。”
    朱方时昨日已然说过,一但出现“丹田气动,精血生出”的景像,则是为活子时,也就是一阳生的时候。而这个时机,也就是“先天之精”产生的时候,道家将“先天之精”称之为“小药”。所以,活子时,也称为“产药”之时。
    所产之药物,即是上述所言之先天之精。
    丹田气动,精血生出的是“先天之精”。这点先天之精并不是喷出于体外,而是仍存于体内。但所喷出的景像与喷出与体外类似。
    仔细的感受着“先天之精”的产生,李长安身躯及神念飘飘然间,亦常舒服。而这个时候,不可有半分杂念。这个杂念,一般称之为欲望。如果先天之精产生的时候,有了各种欲望,那么“先天之精”就会化为“后天浊精”随着欲望喷射于身躯之外。
    如果修炼者有预感“先天之精”即将喷出体外,则要进行适当的采取调整。神宵派的吐纳之术里有一招,名为“火逼金行。”
    火,是为意识。金通精,说的是精血。也就是说用意识引导着精血向下或者或后行走,如此,也就不至于喷出体外。
    李长安方乃十二岁,并不知道这先天与后天有多大的区别。但此时的他,没有什么欲望,也没什么幻想。盘坐于地,听息入静,保持着灵台不灭,一点清明。没有欲望,也就没有了杂念。没有了杂念,自然先天之精就不会有喷出体外的危险。
    这时,这招“火逼金行”,李长安也用不着了。
    随着先天之精的产生,这股精气慢慢的往体内延伸。李长安没有管他,任其自然的在体内游走。先天之精在李长安体内游走一周天后,终于化为了纯净的元气,滋润着李长安的身体。最后,这些精气,再度回归至下丹田。
    这就是神宵道“炼精化气”的整个修炼法门。达到了这一步,也就是说明着,李长安的修真第一步,筑基已成。
    这应该算是比较快的筑基成功例子,要知道,修真界里可是流传着一句“百日筑基”的话语。百日筑基,并不是说要一百天才能筑基成功。百日,说的是一个宽厚的时间,意思代表很长的时候。李长安三日即已筑基成功,不敢说修真界第一时间,但也排得上名号。
    之所以这么快就能筑基成功,与李长安二年来修炼“还真诀”的因素是分不开的。毕竟二者虽然不同道路,但同样是炼精化气。还真诀里的炼精化气,只是没有神宵道的这么详细周全罢了。
    “好舒服。”
    整个炼精化气的过程终于结束,李长安长长的吐了一口浊气。这种舒服的感觉,李长安从来就没有体验过。特别是在活子时,一阳初生的那一刻,舒服的李长安差点就要呻吟起来。好在李长安止念境界深厚,心中有了这个欲望念头,随念即已止住。
    “这筑基法门,应该算是修炼有成。”
    李长安并不道下一步该当如何,但也知道,虽然筑基成功,但并不代表以后就不需要修炼筑基之法了。
    “筑基者,渐渐积累,增益之义……”
    这是朱方时在教李长安筑基之前所述的,此时李长安回忆起来,倒也知道。筑基是为积累,积累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积累仍将进行。这样才能将小流化为大川,大川化为茫茫大海。积累的越多,爆发出来的威力也就越大。
    但不管如何,李长安,已然开始了他的修真之路。   

第十三章:元神何物
    “好像哪里不对?”
    就在李长安准备收功之即,突然感觉身躯之内好像有什么不对劲。可李长安仔细感觉了下,却又并没有发现什么。仔细想来,还是一无所获。李长安不免有些气闷,就像刚刚想起某件事情的时候,突然之间,只是一会儿,就忘得个一干二净。而再要将这事情想起来时,却一点也记不得了。
    这样的情况,李长安也遇到过。虽然有些抓狂,但现在并没有什么方法。或许,偶尔之间。自己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就能让自己想起来也是不一定的。
    “咕噜……”
    肚子的叫声提醒着李长安,已经到了进食的时候。
    可能是炼武的原因吧,这两年来,李长安饭量奇大。初时李长安还不觉得,待醒悟过来,才发现自己食量惊人。好在落雁峰处柴米油盐之类一样不缺,倒也方便许多。
    “不去管他,还是先做饭吧。”
    落雁峰中,平时只有李长安一人。吃的问题,也是李长安自己一人解决。几年在厨房之间摸索下来,虽然达不到掌勺大厨的水平,但最少可以蛮足李长安自己的口味。落雁峰如果从远处看也就一座山峰,看起来很小。但如果住在其内,你就会发现,这个山峰之大,远超你的想像。
    平时李长安练功之后,皆会深入山峰之中,采下灵药,或抓些野兽以解口谗。由于山峰之中灵气充足,各类药草数不胜数。每每深入山中,李长安皆可以采集一堆回来。什么人参,灵芝这些大补之物,李长安常常都把他当汤一起喝了。
    感觉到肚子的抗议,李长安加快了做饭的速度。
    “可惜,昨天将那支野兔吃完了,现在只有萝卜白菜了,改明儿个打一只小野猪回来。”李长安一边将干柴放于灶中,一边摇头滴咕。
    草草的将饭吃完,李长安拍拍肚子,来到了木屋之前的空地上休息。
    刚休息一盏茶功夫,朱方时即已来到落雁峰中:“安儿,昨天刚夸你练功勤快,今天怎么就没坚持了?”朱方时御剑从空中而过,即已看到李长安半躺在平地之上。那一幅想打饱隔的样子,朱方时头上巨汗不时冒起。
    “啊,师父。”
    李长安见到师父前来,赶忙起身。之后又解释起来:“师父,我可是一凡夫俗子,饿了也要吃饭的,哪如您老人家的仙人之躯。”
    “臭小子,好吧,算你找了一个好的理由。对了,筑基之法修炼的怎么样了。”朱方时笑了笑,并没有责怪李长安。
    “回禀师父,昨日您所说的那个丹田气动,精血生出的景像,徒儿刚才已经……”李长安也有些尴尬,吞吞吐吐的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朱方时。
    “倒也难得。”
    朱方时来了兴致,细看起李长安来。发现李长安丹田之处果然有清灵之气聚于体内,但这点清灵之气并不甚大,暂时还没有将李长安培养出那种飘逸如仙人般的气质。
    清气加以一身,自然全身清灵脱俗。所以修真之人,个个看起来都有些说不出的出众非凡。
    “哎,怪了。”
    朱方时有点奇怪,李长安丹田之中,除了轻灵之气外,竟然还存有一股纯阳刚正之气。纯阳刚正之气与轻灵之气同聚于李长安丹田之内,各相附于一边,没有干扰。
    “师父,怎么了?”
    一早上李长安就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对,只是一直没有感觉出哪里不对。现在朱方时到来,似乎和早上自己的感觉一样。
    “是了,一定是安儿修炼还真诀的原故。”
    朱方时想起卢月雪在安儿十岁之时,将一本叫做“还真诀”的世俗拳脚功夫教给了他。没想到这两年时间,安儿还真修炼到了炼精化气的境界。想通了这一点,那李长安能够三日筑基成功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我观你丹田之内除了轻灵之气外,还有一股纯阳刚正之气,所以一时奇怪。”
    “原来这样。”
    李长安明白过来,难怪今天早上感觉身上有什么不对劲的呢,原来是丹田中两股气劲在做怪。不过,这两股气劲此时相安无事,并没有给李长安带来什么坏处,反而最近对李长安的修炼带来了不少的帮助。
    “那师父,我当如何是好?”
    两股气劲没事倒好,但随着修炼的加深,一旦有事,到时候就麻烦了。
    “这世俗拳脚功夫虽然对命功修炼大有好处,但我道家法门,也一直主张性命双修,这俗世功夫练亦可,不练亦可。”
    俗家功夫,朱方时是没有练过的。自上神宵道以来,他都是修炼的最为正宗的道家法术。师父张无为平常所述的“命功”修炼,朱方时到现在也都认为是“炼精化气”及“炼气化神”。至于“炼神还虚”就是纯“性功”修炼了。而且,自下山以来,就算朱方时不用道术,纯用肉体力量与俗世中凡人对抗,也是一招将他们击败。所以,朱方时自然是看不上这些俗世中的拳脚功夫。
    此时朱方时所说的练亦可,不练亦可,真实之意也就是说,最好不练。
    至于两种气劲皆于一个丹田,朱方时倒没有对此有什么不安的感觉。在他认为,只要李长安将道家功夫修炼深些,那点纯阳正气算得了什么。一个不好,就会被道门清灵之气吞灭。
    “弟子明白。”
    朱方时所说之意,李长安哪有不明白之理。
    “好了,放下这个不谈,回到我神宵道派的修炼之上。”
    朱方时不想在这个地方过多与李长安解释,今日朱方时来这里的重点也不是像李长安解释我道家功夫比俗世武功厉害之类。
    “即然安儿你已筑基成功,那么,后面的诸多修炼都得靠你自己了。所谓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修真之门,为师已经为你打开,后面的许多道路,大都得靠自己去摸索。今日我就跟你详细的说说,我神宵道派的修真法门。”
    给李长安打开了修真大门之后,朱方时自然要给李长安指明一条具体的修炼道路。如这个道路上,有的时候可通车,有的地方可行船,而有的地方只能过人。更有的地方,连路也没有,也不知道人过得还是过不得。
    “盘腿打坐,凝神倾听。”
    面对面的言传身教,可以更加快速的传授自己之修行经验。这些天,朱方时也就每面对着李长安进行教导,以期以言传身教之功,早日将李长安培成才。
    李长安自然是知道今日朱方时并不是传授什么修炼法门,但却更知道,今日所说之内容,比修炼法门都更为重要。依言盘坐,双手抱诀。
    “修真一界,已不知存有多少年。大都修炼功法虽不一样,但修行境界也都差不多。如开始之初,一个凡人若要修真,第一境界是为“炼精化气”。这个境界,安儿你已然明白,意思是将自身的精血化为纯净的元气,目的是为了滋养身躯及培养法力。”
    “弟子也稍稍有些感悟。”
    三天时间,李长安已修炼出活子时。对于炼精化气,有了一些心得。但炼精化气一途,并不是旦夕之功,非天长地久,持之以恒不可。
    “第二境界则是“炼气化神”。
    当炼精化气的境界越来越高,自身所化的元气越来越多之后,那么,修炼者就可以将这些元气化为元神。”
    “元神?”
    对于元神,李长安有些陌生。
    “对,就是元神。一但修练出了元神,也就相当于半个神仙。”
    说到这里,朱方时停了停,而李长安来了精神。这元神之术,倒也神奇。李长安只觉得,朱方时现在所述之法术,与诸多人妖志怪小说中的一样了。
    “元神,也称之为元婴。此前世俗界所述的炼精化气稍微与我修真一道有些相似之外,那么到了炼气化神的地步,则彻底没有半分干系。此中的元婴,是以人体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凝结成的圣胎化为的元婴,就像在体内仍有一个自己一样。”
    “原来是这样。”
    虽然李长安还是没有完全明白,但大至是了解一些了。
    “对了,师父,那您的元神呢。”
    “怎么,安儿,想看为师的元神么?”
    当年张无为所授元神之法时,朱方时也问过和李长安现在同样的问题。只是张无为并没有寄出自己元神给朱方时观看,反而是训了朱方时一句。若你到了那个境界,自然就会明白的,不必多问。现在李长安问及,朱方时倒不想学自己师父教习自己一般。
    “嗯。”
    李长安睁着大眼睛,还是小孩的脸上露出天真的期盼表情。
    “那好,安儿,你看好了。”
    朱方时说罢,缓缓的闭上了眼睛,甚至连呼吸也关闭了。闭眼,闭口,隔绝外界所有呼吸。过了一会儿,只听见朱方时丹田处“咚”的一声,这声音细不可闻,如心跳声。但却刚劲有力,堪比晨钟之音。若不是李长安最近听力大大进展,这声音也是听不到的。
    突然一句话语传来:“安儿,你看我在何处?”
    “啊,师父……你……你……”
    头顶上声音响起,李长安抬了起头。赫然看见,自己的师父已然飘浮于自己的头顶之处。而后李长安又看了看对面打坐的朱方时,眼前两人,却是一模一样。随后又抬头看去,如此再三,仍没有发现这个元神与真人有什么区别。
    为了更好的让李长安明白何谓元神,朱方时用神念控制着自己的无神,游走于整个落雁山顶。过了许久,才回到本体上方。
    这元婴之术本就神奇,练至大成,可游三山五岳,入得幽冥,上的天界。
    朱方时展示完毕,也就将元婴招回于本体之内。
    “好了,看够了吧。”
    这实在是太神奇了,就像李长安当年初上神宵道时,卢月雪抱着他御剑飞出落雁峰一样。如果说炼精化气还是比较好理解外,毕竟精血化为元气,还是很符合常理的。但这个元婴的出现,就已不是那么好解释了。
    李长安看的是两眼发呆,不能自己。   

第十四章:木剑开光
    “哼……哈……”
    朱方时见自己收回元婴,李长安还是一脸痴呆,心下恼怒。窍中二气一哼,一哈。顿时整个落雁峰顶轰隆有响,如闪过一道巨雷,直震的李长安晕头转向。
    朱方时施展的是一门道家神通,名曰“哼哈二气”。由丹田发气,经过鼻,口二窍。以鼻出气则为“哼”,以口出气是为“哈”。若朱方时全力施展出来,这“哼哈”二声,可以将李长安震个魂飞魄散。
    凡世之中,也有一些大将修炼过此种神通。三军之前,立于马背,提刀目视。气运丹田,窍中二气汹涌而来。哼,哈,两声,雷声阵阵,声传九宵,乱人军心。亦有被这哼,哈二气震得七窍流血,当场毙命者。
    说来复杂,其实这个法术也简单,只要是“炼精化气”境界的修炼者,都可以习得。但威力如何,就另当别论了。
    “啊……”
    李长安被震的是摇头晃脑,终于醒了过来。发现师父朱方时怒视于他,于是乖乖收敛心神,不再有其他幻想。
    “第三步,也是境界比较高深的一步。此境界名为“炼神还虚”。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就得慢慢温养自己的元神,然后将元神放于虚空自然之中……”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师父,就这三个境界吗?”
    “其实炼神还虚之上,还有炼虚合道。此谓道家修真之最高境界,此之境界为师也不敢多做评论。到了这个时候,也只得靠你自己去悟了。”
    “炼虚合道?”
    传说中道家之最高境界,究竟又是怎么回事。李长安有些向往,但也只是稍作思考,即已将思念回归本源。若不然,朱方时的哼,哈二气,再度爆发,李长安可受不了。
    “道家所说的境界,也就这四步。而每一境界,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同时,随着境界的推进,法力的增长,那么各种道家术法,也就能一一练习。安儿你虽然筑基成功,但自身所培养的灵力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