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唐僧志 >

第150章

唐僧志-第150章

小说: 唐僧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听了觉得还是有点道理。便自个儿安慰自个儿,然后回家了。相安无事。
    而对于那些有冤情的,或者是有仇恨的,则告诉他们    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家宜解不宜结!就又化解了许多仇恨。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最后弄得两败俱伤,这些和尚就在旁边合着手掌,念一句:“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早说了冤冤相报何时了嘛,忍一忍不就没事了么?”
    这样的意识,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广为流传,许多大唐子民 在遇到一些矛盾之时,都采取了忍让的态度。特别是在遇到比自己强势的一方时,都采取了忍让的态度。没有了往日壮士断腕的气盖,更没有舍的一身剐敢把
    大唐的子民,血性正在渐渐消失,归于平庸。
    这让唐帝国的上位者们,感到很是满意,国内的子民顺从,这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不论朝廷有什么事情,他们都不会激烈的反抗。至少,不会不规模的反抗。
    就算这些群众之中,有不信佛之人。大唐的上位者们,还会向他们推荐道教、儒家等教派的思想,让人们归隐山林,无为而治,自然而然地发展;或者是学习儒家那种,爱父爱君,爱家爱国。长辈和君主总是对的,一定要对他们有礼貌,要尊敬”,
    总之,大唐国内的信仰非常丰富。你不信道教可以信佛教,就算佛道都不信,你还得读书,读圣贤之书。学父子君臣之礼。    此时的李世民,恐怕已经在皇宫之内笑开了颜吧?嘿嘿,这么多的教派、学说思想,总有能够说服你的思想在里面吧?嘿,联还不信说服不了你们了!
    第膨章、信仰的力量
    佛教的兴盛,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大唐江山,但也一定程度上,腐蚀了大唐的江山。
    大唐的子民变得越来越温顺。越来越顺从,越来越良民,但这并不是好事,越来越温顺顺从和良民,意味着大唐子民的血性正在慢慢的消失。就如同凶猛的老虎,渐渐像温顺的绵羊转化。
    整个大唐,就只能有少数的老虎,并且只有一只虎王,他们就是大唐权力的高层。而其余的大多数子民。只能变成温顺的绵羊,成为老虎们口下、爪下的食物,成为被录削的对象。有的时候,被录削得失去了生命。
    老虎们是舒服了,畅快了,爽了!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在自己地盘的隔壁,却还有另外一个势力的存在,那是一群荒野之狼,而且是一群凶猛的狼。
    每到春暖花开。青草茂盛的时候,这群狼可以安分地待在自己的领地;可是一日进入秋冬季节,这群荒野之狼便没有了生存的粮食,变成了一群群眼冒绿光的荒野饿狼。饿狼的杀伤力很是强大,虽然在不饿的时候,会有些理智,在虎王的威胁之下,不敢轻易冒犯虎王的领地。但是在饿极的时候,他们便失去了理智,即使对方是虎王,他们也会在虎王的口中夺取生存的粮食。
    因为,饿死也是死,还死得很难受;而拼死而死,还死得很光荣。
    说不定运气不是太差,也不会死呢!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成群结队,也敢去捋虎王的胡须,甚至群起攻之,拿下虎王也说不定呢。
    这就是如今的现状,大唐皇帝,就是这头威风凛凛的虎王,不过,这样的虎王,将自己手下的猛兽都变成了温顺的绵羊,这虎王也注定会寂寞而亡。
    虎落平阳日,野犬也能欺。
    很显然,李世民这个皇帝,还暂时没有想到这个既深又远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短期内不会爆发。所以在短期内也不会改变,只能交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们头疼去了。
    话说悟空、八戒、沙僧和小白龙几兄弟,每天在东胜神州花果山内玩耍,玩得不亦乐乎,那金翅大鹏雕也在三十三天内自由的翱翔,唯有唐僧,忙得焦头难额,原因无,它,盖因这家伙每天没事就爱偷听别人的**。
    这些“别人”自然就是他的信徒。
    对于唐僧来说,自己就如同偷听别人私密话儿的猥琐家伙,但是在众信徒的心中,唐僧却是一个高大的救苦救难的佛陀形象。信徒们向佛陀祷告,佛陀能听见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怎么还会说唐僧猥琐呢?只因为这家伙刚刚升为佛陀,还没有适应罢了,以至于往往有些人祈祷些搞笑的愿望,唐僧都忍不住笑了出来,却让祈祷者大呼佛主显灵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那些信徒说出来的事情有道理,他便会记在心中,然后去调查一番,确定有这样的事情之后,便会出手帮帮这些信徒们。这些信徒们大多都是普通人,能帮则帮,这是唐僧的座右铭之一。这也是唐僧忙得焦头难额的原因。
    而当唐僧帮他们完成了心愿。就使得这些信徒更加虔诚地信奉他了。这使得唐僧在焦头难额之余。获的了非常大的信仰团队,他们就如同唐僧的粉丝团一般,维护着唐僧这位游檀佛的一切利益。比如香火、名声等等。
    在唐僧的修行之中,他忽然间发现,由于信徒的数量增多,信徒对自己的信念更加的虔诚和执着,自弓的佛法修为也有了一些增长。这样的增长非常的客观,大概能增加修为百分之十的样子,这让唐僧的法力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又上升了一个台阶一般。
    如果说自己网成佛时的法力尚显的稚嫩的话,那么现在自己的佛法修为,总算开始变得成熟了。这,就是信徒
    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一个人的意念之力更加的弱小;一万个十万个甚至是百万个人的力量,就显得很强大了,而这些人的意念,通常也能够形成一股实质的力量。
    传言天地皆有灵气,神器仙器、天材地宝等物也十分有灵气,倘若有神兵出世,抑或是有什么天材地宝成熟,则必定会有天地异象产生。如长虹贯日,如彩霞飞舞,如电闪雷鸣,如山崩地裂。这些,都是这些宝物自身所含的灵气所造成的。
    而人类,也是天地间一灵物。他们拥有高级的智慧。自古人类出天才,如炎帝,如黄帝,如仓领,如神农”他们都是非一般的人类,所以他们最后皆都飞升成仙,甚至超越三十三天外。当时的人类并不多,但却能产生如此多的神人,不得不说人类的力量是何其的强大。
    只不过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灵气在慢慢的磨灭,抑或是被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腐蚀得只剩下一身凡胎**了,身体之内的灵气消失殆尽。
    但是,即使是消失了大部分。也多少还留存了一些,也就是这么一些,就足够了。虽然一咋,人的灵气为不可查,但是数万数十万数百万的人类的灵气汇合在一起,就能气冲星河,气冲霄汉!
    唐僧这才体会到,人类的意念非常的强大。天空的无数星辰,有的便是人类意念造成的,而唐僧现在的信徒,也只是人类极少的一部分。但都能为他增加百分之十的法力修为。若是全世界的人类都信仰他。为他提供信仰力的支持,不知道唐僧的法力能够达到多高的境界。
    难怪有人说:如果你信佛,那备佛就存在。而且无所不能;如果你不信佛,那么佛就不存在,佛也拿你没有办法。
    这句话说得有些道理,无非是些信仰的问题,不过唐僧却是从这句话里看出些奥秘来。那就是,人类将佛供上佛盒,那么佛就是人类的救世主,主心骨;而如果人类一旦不信佛了,那么那些佛寺,佛像,佛食。也只能被付之一炬了一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能信佛也能灭佛!能亲手将佛像供起来。也能亲手将佛像砸个稀巴烂,这 就是人类!这,就是人的能力,这,也是人的本能!
    想到这里,唐僧脑海中忽然动了一下。灵光忽闪之中,仿佛顿悟了什么。连忙运行造化会元功法,感觉无比的畅快。    相信在这一次的修炼之后,造化会元功会有一点起色吧?能生能灭。这就是造化会元功的能力,这,也是人的本能!
    西游最终获得的功法,就是造化会元功,那么西游到底游到哪里去了呢?唐僧在想,也许,西游最终是游到了自己的身体之内吧!
    想到这里,唐僧在回想《西游记》的作者,经常将悟空写为“心猿。”便是因为悟空便如同一颗纯正热血的红心一般。也正是因为悟空是“心。”所以才能瞬息十万八千里。因为只有心思,才能够一瞬间想到十万八千里的事情。
    而说八戒时,则是说的“木母”。为何说木母?原因是将八戒当成了身体内的肝脏。《时照图》有言:
    木肝,仁龙,性魂,甲乙,太始;
    火心,姹女,汞智,丙丁。太初;
    土脾,黄婆,意信,戊己,太极;
    金肺,仪虎,情魄,庚辛。太素;
    水肾,婴儿,铅礼,壬癸,太易。
    丹道修炼二在三家相见之前。是五行攒簇。这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关的脏是肝心脾肺肾,相配的物是龙女婆虎儿,五情是性汞意情钦,五常是魂智信魄礼。这样一来,《西游记》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小白龙,五个人物都是依此定位角色的。
    只是,这是丹道修炼之秘法。那《西游记》的作者,为什么又要如此写呢?冉写道家又是为何目的?
    这个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唐僧觉得,自己有必要在这方面来下功夫。来探寻佛与道之间的关系,来发现作者写《西游记》的宗旨,以及西游里的奥秘。
    也许,只有自己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未来过来的人,才能够结合古今。来看待这个问题,只有结合古今,也才能逐步理解透彻这个问题吧!
    不过,此时的唐僧,还是比较赞同西游最终的目的,乃是修身养性游到终点,也就是修身养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了。说来也挺合理的,自从西游到终点,成了佛之后,唐僧的身心都感觉很是畅
    比:这章结尾处,唐僧师徒五人,对应了身体的心肝脾肺肾妾脏。并且对应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结尾处可能比较晦涩难懂,下章将继续讲解一番!
第255章、西游奥秘+第256章、天外密谋
    上回说到,唐玄英、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龙马,师徒五人。乃是关乎五行之术,关于人的身体的结构。而从《西游记》一书中看来,这是比较合理的一种推测。
    当然,这种推测并非是现在的唐僧所亲身经历的这次西游的推测。而是现在的唐僧根据《西游记》原著,来推测以前的唐僧师徒五人的情况。从而揭开西游真正的奥秘。因为。毕竟自己所经历的西游。已经改变了许多细节。    从“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的五行与身体的对照看来,这悟空乃是心猿,心脏对应五行中的火。但同时,悟空也被《西游记》作者称之为“金公”这也说明悟空不仅主心,而且还主肺,是关乎于两介,脏器的。
    从《西游记》第入十九回的题目“黄狮精虚设钉耙宴金木土计闹豹头山”来看,悟空、八戒和沙僧三人被作者称之为“金木土”悟空乃是金公,八戒即被称之为木,但又被称之为木母,而木为肝,木母即为水,因为五行之中水生木,而从“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对照看来,水属性所对照的即为肾脏。即八戒又为肝脏,也为肾脏。同样是关乎两个脏器的。
    既然金木土三人,悟空为金耸,八戒为木,那么沙僧自然就为土。土所对应的脏器乃是脾脏。
    而白龙马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西方为金,西海也是金,过去白色为金,所以白龙马是肺。肺的功能是主管呼吸,所以白龙马一直是主着呼吸,唐僧一步不敢离开白龙马。骑着白龙马的目的就是调整呼吸。
    所以悟空金箍棒一挥,白龙马就吓得往前猛跑,这也应验了火克金的妾行相生相克之原理。
    最后,再来考虑唐僧所对应的脏器。唐僧所对应的脏器,乃是肾脏。为何?第一是“江流儿”江中流的是什么?是水啊。所以江流儿就是水,水脏就是肾脏。
    《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描写混世魔王所住的肾脏:
    “左边龙,熟熟驯驯;右边虎,平平伏伏。每见铁牛耕,常有金钱种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
    左右两边龙虎相当,正好是肾脏的一边一个;铁牛耕地种金钱,既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又可炼精化气修炼成仙。“坎源”是水 “水脏”即是肾脏,肾欺主水,这也是《黄帝内经》上的说法。
    再加上唐僧的法号,名为玄奖。玄极为青黑之色,而肾脏也为青黑之色,所以玄类便等于玄脏,极为青黑色的脏器,极为肾脏。由此数条推理可知,唐僧所对应的脏器。便就是肾脏。
    综上所考虑,唐僧师徒五人,所对应的脏器便是:
    唐僧五行属水,对应肾脏;
    悟空五行属火,对应心脏;
    八戒五行属木,对应肝脏;
    沙僧五行属土,对应脾脏;
    白龙无行属金,对应肺脏。
    这样的五行属性以及脏器对应。乃是十分合理的,水克火,所以唐僧克制悟空,一念紧箍咒,悟空便害怕得不得了;而火克金,白龙马也是十分害怕悟空的;木克土,当年流沙河之战,靠的就是八戒下河去,与沙僧大战,沙僧看见八戒,也很是头痛的。
    而唐僧与悟空水火不容,这便是为何唐僧总是不相信悟空,一遇到妖怪,总相信妖怪的话而不相信悟空的话,而且还经常念紧箍咒折磨悟空”啊,说到这里,唐僧还真是个可恨的领导啊!不过不管如何。悟空这个“心脏”是不能离开唐僧的。而唐僧为何始终对八戒那么疼爱呢?原因便是此时的八戒所担任的角色乃是木系肝脏,而唐僧作为水系肾脏,是生木的,对肝脏有利的,水生木,肾生肝,所以即使八戒很是懒惰,唐僧也总会疼爱八戒!便是这个道理!
    这是西游关乎人体的奥秘,便是在这里,而唐僧的号乃三藏,其实对应的也是三脏,便是他的三个徒弟:悟空、八戒和沙僧。但是这“三脏”与“五脏”不相符合,还缺少两脏呢!所以,此时的悟空和八戒的兼职,便发挥了效果一悟空又是金公,又是心猿,便占据了五行中的金火属性,对应心脏和肺的功能;而八戒此时也有木系肝脏的角色。兼职为木母也就是水系肾脏的角色了。当然,沙僧仍然是土系脾脏的角色。这样一来,只需要三个徒弟。便能说通唐僧为何叫唐三藏。至于小白龙,唐僧在西游途中。向别人介绍时,都没有提到过白龙呢。
    所以,根据《西游记》原著里的题目研究,得出的“三脏”和“五脏”理论,无论是其中的哪一个,都能够说明一个问题,西游的最终目的。是游到了他们自己的身体里了。
    唐僧忽然想到,为何五脏能够减少为三脏,照样能够说得通呢?而三脏便又是三藏,也就是唐三藏。三脏归于一家,便是归于唐僧自己了。
    想当初自己从长安出发之时。也是孑然一人,然后收了徒弟悟空,终于有一个作伴的人了,然后收了八戒,变为两个作伴的人,又收了沙僧。变成了三个徒弟。现在三脏归自己一家。
    原来,一个唐三藏,原来藏的肺肝脾、心肾脾三脏。这三脏展开来是五脏,五脏展开来是万物,结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便完成了道家的生命和造化体系!靠,原来这一切。竟然是,
    慎言,慎言,此时不可胡乱猜测。且走一步着一步吧!
    想到这里,唐僧忽然间发现小自己这一番思考研究之后,再修炼造化会元功,是那么的容易和顺畅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