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汉儿不为奴 >

第398章

汉儿不为奴-第398章

小说: 汉儿不为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尼听后叹了一口气,不知道为何局面会弄成这样。罗可铎却想着不能干等吴三桂是真反假反,得立即着手准备撤退的事,免得跑都来不及。

    “二位王爷也别多想,吴三桂到底是不是反了,还得试了才知道。”

    爱星阿竭力宽慰这两个少年主子。多尼也没办法,只能派人去云南要吴三桂来贵阳军议。

    接到多尼要吴三桂去贵阳的军令后,吴三桂部下幕僚和诸将一致反对吴三桂去贵阳,洪承畴也认为不能去。这节骨眼,去贵阳太危险。多尼和罗可铎固然是黄毛小儿,可万一这两人犯了浑性子,把吴三桂给扣下,或是杀了,那云南十几万大军可就群龙无首了。

    洪承畴给吴三桂出了个主意,让他借口李定国在勐腊一带和土司歃血作盟,意欲反攻为名,说无暇分身赴贵阳。

    “我不去,多尼必认定我反,这不是叫我不反也得反了?”

    吴三桂很是担心,东南胜负未定,他就匆匆举旗反正,怎么也不合他的利益。贼秀才打赢还好说,可万一是顺治赢了呢?

    洪承畴知道这个名义上的学生最是首鼠两端,既想获取最大好处又不肯担风险,实是个不能成大事的人。若不是自己死后名声要着落在吴三桂身上,他才不愿相助于他。

    “多尼认定你反又如何?他还能来打你不成?”

    吴三桂迟疑一下,道:“多尼是不敢来打我,可顺治总是认为我反了。”

    洪承畴微微摇头:“你一日不称明臣,一日不举明旗,顺治如何认定你反了?”

    “呃?老师的意思是?”吴三桂一脸不解。

    洪承畴耐着性子为吴三桂分析了一番,在他看来,清廷现在能够动用的重兵就两支,一支在江北大营,一支就是多尼手下的贵州清军。江北大营有太平军牵制,顺治就是想抽兵对付吴三桂都不能,而多尼本就畏惧吴三桂,黄毛小儿不堪成事,又哪里来的胆量和本事敢对付久经沙场的吴三桂和他手下的关宁精锐?

    所以洪承畴认为吴三桂根本不必担心清廷会腾出手先对付他,顺治没有这个实力,多尼没有这个能力。他只要一日不公开打出复明旗帜,清廷哪怕知道他想干什么,也只会安抚,而不是就此决裂,将吴三桂彻底逼向明朝。

    “你已立于不败之地,又何必担心这担心那?”

    洪承畴的话坚定了吴三桂信心,派人去贵阳回禀多尼他无法前往贵阳。吴三桂和洪承畴都以为多尼收到这个回复后会捏着鼻子认下,顶多在滇黔边境做些戒备,哪曾想多尼和罗可铎两人一商议,竟不顾爱星阿的反对,直接下令贵州的清军随他们逃往四川。

    贵州清军除了两万余满蒙兵,另有六万多明军降兵,多半是孙可望驾前军。多尼撤军命令一下,清军在贵州驻扎的城池大肆烧杀抢掠,尔后满蒙兵押着那几万明军降兵一路直往重庆方向逃奔。

    多尼进入重庆后,立即率部西入成都,抢光四川巡抚高明瞻囤积的军粮后竟是洗了成都城往北狂奔。途中粮食吃光便搜杀百姓、民夫为食,后又杀南方绿营兵为食。致使营兵一哄而散,最后多尼到达保宁时,八万多清军只剩两万多满蒙兵,其余不是逃散,就是被他们杀食。

    川陕总督李国英没想到信王竟会直接领大军逃回来,急忙筹集军粮,另八百里加急快马报讯于江北行营。(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七章 请叫我库恩布大人

    继首盟“远古者”书友后,“狼狗保卫奴隶”书友成为《汉儿不为奴》的第二个盟主,另外书友alexanderm也即将成为第三个盟主,在此向你们及诸多支持本书的书友表示感谢!

    没有你们的支持,汉儿走不到今天。

    本书中,每一个在那17年汉人血腥史中勇于反抗的英雄都是主角——我心目中的主角,所有汉人心目中的主角。哪怕他们是悲剧英雄,可他们依旧是我汉家最伟大的英雄!

    我读南明史书时,常流泪,有时亦会痛哭。这就是为什么我明知很多书友只想看主角,却偏偏要写那些不是主角的人物。只因为,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主角。

    。。。。。。。

    多尼和罗可铎从贵阳往重沁大逃奔时,远在数千里外长江北岸的安庆城中,得浩荡圣恩晋满州正黄旗、赐满州名库恩布、授一等精奇尼哈番爵位的江南江安提督唐三水正与固山额真金砺商量着一件大事。

    “太平寇太贪心了,上次刚给他们十五万两,这才几天功夫他们又来要钱,这真是太不讲信用了。。。。唉,我真是后悔,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不听图海所劝,以致今日被贼寇所挟!。。。我。。。我对不住皇上,对不住大清啊!”

    金砺很气愤,也很后悔,亦有些埋怨唐三水,要不是他非说留图海不得,他如何会杀掉图海,又如何会上了这贼船,害得如今连回头路都没的走。

    “金兄,此一时,彼一时,你以为我想给他们银子啊?这不是没办法的事吗?人家现在形势比咱们强,由不得咱们不答应啊!”

    唐三水撇了撇嘴,金砺这话他可不乐意听,当初拍板同意拿银子赎城的可是他金额真,不是他唐提督。

    不过念在太平寇这次干的确是不地道,唐三水便不和金砺计较,他哭丧着脸道:“你想,这长江尽落在太平寇手中,皇上大军过不得大江,马逢知也反了,太平寇腰杆子硬了,不来敲我们敲谁去?”说到这,顿了一顿,又有些庆幸道:“不过金兄放心,兄弟我已经派人去和姓于的说的明白,这回给了银子,就别想我们再出银子,他娘的,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他姓于的真要欺人太甚,咱们就和他们拼了!”

    唐三水这话说的豪迈,可金砺听着不是滋味,这把柄都落太平寇手里了,真要来硬的,人家把这事往江北大营一捅,皇上知道他和唐三水拿银子赎城,而不是奏章所说的浴血厮杀,能有他们的好?

    金砺干咳了两声,转了话头:“若真能花钱买平安,我倒也没意见。只是三十万两总是太多了,我们到哪去弄给他们?”

    唐三水深有同感,他道:“是咧,我也觉得多了,可这数不是没定下么。。。不管如何,咱们总要争取一下,哪怕少一万两,总是咱们替安庆百姓尽了力不是?真不成,那也不能怪咱们,为了百姓,咱们掏光家底总要办吧?”

    “你看着办吧。皇上旨意要你做江安提督,又不是让我。”

    金砺垂头丧气,把这事交给唐三水去办了。他心里也明白得很,这银子他们是不出也得出,因为不出的后果比出的要严重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只要安庆还在,只要这官帽还在,将来总有挽回的机会。若不然,就是祸事临门。

    金砺走后,唐三水也很感慨,这时亲信部下贾大和宋钱不知从哪冒了出来。两人先看了看远去的金砺,再看唐三水,不约而同咧嘴乐道:“高,高,提督大人这招真是太高了!平白就得了三十万两!高,实在是高!”

    不想,二人马屁似乎拍的哪里不对,只见提督大人猛的板脸,然后一脸怒色对他们道:“什么提督大人,请叫我库恩布大人!”

    贾大和宋钱对视一眼,袖子猛打,熟练的打千齐声道:“卑职见过库恩布大人!”

    “嗯。”

    唐三水显是很满意这个满州姓名,脸上笑容再次扬起,笑得额头纹都挤到一块去了。他很自豪,也很得意,大清开国以来,他唐三水可是第一个直抬满州,且是上三旗正黄旗的汉人!这份荣耀,洪承畴没有,宁完我没有,范文程没有,张长庚、李率泰没有、郎廷佐没有,就他有!

    贾大和宋钱又是一通马屁,后者突然有些担心道:“库恩布大人,这要是叫齐王知道你假他名义诳钱,会不会?。。。”

    这一说,贾大立时也有些担心,毕竟这三十万两可是唐三水自个跟金砺要的,不是太平军那边要的,要是让那位无所不能的齐王殿下知道这事,能有库恩布大人的好?

    唐三水却是不担心,他一摆手,瞪了贾大和宋钱一眼:“你俩不说,谁知道这事?”

    “那倒也对。”

    贾大和宋钱放下心来,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唯独齐王殿下不知,噢,金砺额真也是不知。只要他俩不犯蠢,闷声发大财,谁知道这三十万两的事?

    唐三水有些不放心,正色道:“你俩听好了,这银子我拿十万两,你二人一人三万,余下给下面发了。。。都是跟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你们可不能做手脚克扣,不然叫我知道,有你们好看!”

    贾大忙道:“哪能呢!我们跟着库恩布大人是求财的,哪会不知分寸。”

    宋钱也忙发誓,说谁要扣下面兄弟的,就他娘的天打雷霹,生儿子没那个。发完誓后,想到又有银子分,贾大和宋钱脸上都是乐出了花。乐了没多久,贾大却想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他跟着库恩布大人银子是捞足了,可处境却似乎有些危险啊。

    “库恩布大人,其实眼下清朝怕真是不行了,大人怎的还要当这清官呢?不如咱们投了齐王吧,这样大伙也安稳呢。”

    听了贾大这话,宋钱也有同感,他道:“到了齐王那,以大人的功劳,怎么也能弄个国公巡抚做做吧?弟兄们跟着大人你,肯定也差不到哪去。”

    “你们懂什么?”唐三水白了他们一眼,“咱们现在可是捧的大清铁饭碗,投了齐王,这铁饭碗还要不要了?”

    铁饭碗?

    贾大和宋钱怔了下,很快弄明白库恩布大人这形容很贴切,非常非常的恰当。

    “只要大清一朝不亡,我等就能财源滚滚来,离了大清,齐王那边还能让咱们可劲捞钱?”

    贾大和宋钱异口同声道:“不能!”

    “那不就结了?”

    唐三水唏嘘一句:“所以你们眼光要放长远些,细水方能长流啊。做人,可不能短视。。。。老天爷砸钱给你,你不要,那可是要被天罚的。至于危险嘛。。。你们可见过这世上无风无险就能赚大钱的?。。。再说,这世上又有什么买卖能比得过咱们?。。。做生意的,有一倍利润就能铤而走险,有两倍利润就敢甘犯王法,我们呢?。。。。暴利啊,无本万利!。。。。就冲这,咱们怎么也舍不得砸了这大清的铁饭碗啊,你们说是不是这理?”(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八章 强渡

    北新州江心岛被太平军攻占后,清瓜州水营被迫缩在港口,已无力再和太平军争夺长江控制权。

    没了江北清军迫在眉睫的渡江之忧后,周士相决定解决江南清军,彻底收复江南。他定下部署,先打梁化凤,再打管效忠。

    周士相亲自统领铁人卫,指挥从南京赶到的第六镇、第三镇的一个旅及三千多降军从镇江丹阳方向向常州发起进攻;马鹞子王。辅臣领新一镇从南京溧阳方向发起攻势,夺取宜兴和武进后,再和主力会师常州城下。

    梁化凤收到太平军大举入侵的消息后,没有选择坚守常州,因为他知道苏州的管效忠不可能来救他,若是困守常州,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坐以待毙。在和额色黑商议后,他带兵赶到镇江通往常州的要道奔牛河主动迎战,额色黑则坚守常州。

    梁化凤已是顾不了从溧阳方向攻来的太平军了,他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能够击溃从镇江过来的太平军,如此,还有可能在溧阳太平军兵临常州城下时率军回援。

    梁化凤带到奔牛河的清军除了他从南京带来的四千汉军主力外,另有三千多强行征发的常州青壮。清军一路又大肆拉丁,赶到奔牛河时,竟也有过万人马。

    梁化凤先到了一步,他下令部下拆毁了奔牛河上的石桥,分兵把守上游和下游的两处渡口,想将太平军阻在河西。

    太平军第六镇赶到后,镇将苏纳观察了对岸清军营地后,下令立即伐木编成木筏强渡。因左近树林不多,为了不影响大军渡河,太平军拆毁了数百住在河边百姓家的房屋,只为获取百姓房梁上的木头,此举让上千百姓无家可归,哀声载道。

    周士相赶到后,立即命人将这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安置在吕城镇,稍后由镇江府拨专款为这些百姓重建房屋,另每日给米两升,银一钱,不使百姓在寒风中受冻挨饿。

    第六镇编成了上百张木筏,每张木筏上可载八到十人。苏纳下令强渡,副将满州人鄂多亲自带兵渡河。

    发现太平军强渡后,梁化凤立即指挥清军阻击。木筏上的太平军都是身披双甲,竖有大盾,清军缺少远程攻击的火炮,难以阻止太平军强渡。最终,在付出数十人伤亡后,鄂多部渡过了奔牛河,随后和杀上来的清军战成一团。凭借携带的大量轰天雷,鄂多部驱散了清军,在奔牛河东岸占据了一处空地。

    与此同时,第二批渡河的太平军已经到了河中央。梁化凤知道不能让太平军渡过更多的人马,因此亲自率领所部八百汉军骑兵向河滩上的太平军冲杀而去。鄂多率部拼死反击,铳声、爆炸声不绝于耳,竟是硬生生的挡住了清军骑兵的两次进攻,让梁化凤吃惊万分,因为当日郑军那些精锐铁甲兵在他的进攻下也不过撑了片刻就溃,这太平军不但没溃散,反而击退他两次,这令得他眉头大皱,意识到自己或许根本没有战胜太平军的可能。

    第六镇是以原先潮州吴六奇部清军和被俘的民团青壮组成,并非太平军老四镇之一。初始全镇战斗力也相对较低,但是再弱的兵马,在辗转数千里征战后,亦变成强兵了。在湖南时,第六镇更是以野蛮凶残著称,该镇驻防靖州期间,杀人无数,在“杀光抢光烧光”口号引导下,该镇制造了无数惨案,其镇将王泰(苏纳汉名)可令小儿止啼。尔后又从广东一路北上下江西、千里奔南京,稍弱的士卒此刻都不会出现在清军面前。这首批渡河的更是精兵中的精兵,梁化凤碰上钉子是理所当然的事。

    两次强攻损失了上百骑兵,梁化凤不敢再硬来,他命令部骑兵竭力袭扰太平军,在靠近太平军火铳和弓箭射程范围之际,再猛然打马回旋,想以此来损耗太平军的药子和箭枝。

    不曾想,这太平军不但悍勇,更是军纪严明,没有军官下令,士兵们根本不发一铳,不射一箭,更不会将那厉害的轰天雷随手扔出去。两次之后,不但梁化凤灰心了,那些清军骑兵更是气馁,因为不管他们表现得如何声势凶猛,那些太平军就是不理他们。他们若大着胆子往前稍进,则立即就有铳子打来。

    “大人,不能这样打,再这样的话,马力就要竭了!”

    梁化凤摇了摇头,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视线中,第二批渡河的太平军已经上了岸,这使得渡河的太平军人数达到了千人以上,清军想要消灭他们已经不可能。

    梁化凤摇头,清军上下更是摇头。

    西岸,太平军仍在大张旗鼓的组织渡河。木筏一从对岸回来,立时就有列队准备的太平军士兵冲上木筏,举止有序,毫不混乱。红色的军旗在河中央、在河两岸迎风招摇。

    不知道是不是刻意使然,那些摇木筏的前北新州清军降兵一个个表现卖力,齐声喊着号子,用力划动手中的木浆,使得木筏齐头并进,宛然就是龙舟竞渡!

    今日,怕是挡不住他们了!

    清军上下的士气早已被消磨干净,就是梁化凤自己也没有了和太平军决战的意志,他已然生了退意。

    梁化凤想走,周士相却不会让他走。进攻的旗号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