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151章

明末苍茫-第151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日后登州水城,赵烈带人踏上了水城的码头,水城还是老样子,码头上还是很忙碌,往来的商船很多,如果是有分别的话,就是更加破败一些,水城的城墙和码头、栈桥都应该整修了。

    赵烈一行还是老规矩先到水师衙门拜会指挥使王佥,这是赵海明的老上司了,两家相交还算是融洽,赵烈也趁机探探口风。

    见面之后,李明峪代表赵烈奉上承仪百两,王佥笑纳。

    “赵烈啊,你我有半年未见了吧。小子,如今你年纪轻轻也升任指挥使了,老赵后继有人啊,哪像我家里的几个浑球。”王佥年纪有些大了,话有些罗嗦。

    话里也体现出两家走的很近,早年在旅顺的恩怨早已消散。毕竟王佥也是为了自保,此后两家还是继续交好,这也让登州水师较为和睦,没出什么岔子。

    “小子我不过是幸运而已,”赵烈急忙谦逊,“大人,不晓得新来的巡抚大人和镇守使大人习性如何。”

    “我观巡抚大人是能做事的,到任以后就巡查各处府县,这不三日前方才返回州城。可谓是舟车劳顿,要我看还是操切了些,至于吴直吴大人向来笑口常开,不过,贤侄啊。”说道此处,王佥的脸色一变,“吴直大人的麾下有个锦衣卫百户随从,这个。本官深感不安啊,这登州要起风了。”

    王佥意味深长的看看赵烈。他摸不太清锦衣卫出马的意味。但是监军是一定的,而近来大出风头的赵家恐怕也在其中。

    “多谢王大人提点,让小子也好有个筹划。”赵烈面上不显,但是心中一动,这锦衣卫来此恐怕是与赵家有关吧。

    赵烈等人来到巡抚衙门求见,衙门前的衙役进入禀告。过了一柱香的功夫才出来告之,让赵烈明日辰时中到巡抚衙门接旨。

    赵烈等只有折返码头,登船休憩了。赵烈倒是想在登州游历一番,总比在船上闷着强,只是还没有接到圣旨。不可大意,他决定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第二日辰时初,他们就出发了,来到巡抚衙门通秉时,被衙役引入官署,在官厅外等待了盏茶功夫被引入。

    赵烈只见官案后一个身材粗壮的三品大员瞩目看着他,他的侧后则是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文士,还有两名侍卫案前侍立。

    “靖海卫左千户所千户赵烈奉命拜见抚台大人。”赵烈一边咒骂着大明这该死的跪拜礼节,一边跪拜于地。

    “哦,你就是赵烈。”孙元化微微诧异问道,他晓得赵烈年纪不大,不过见面后二十出头的赵烈还是让他讶然,这般年纪就是三品武将还是实职开缺。

    “正是卑职。”赵烈不亢不卑的拱手道。他向上望去,只见孙元化方脸,长须,鬓角斑白,脸上棱角分明,要说他从面相上看更像一个武将。

    “起来吧。”孙元化虚扶一下。

    赵烈起身恭立。

    “赵将军还须等待片刻,镇守吴大人来到后,方可宣旨。来人,看座。”孙元化道。

    “多谢大人。”赵烈起身施礼。孙元化这才发现赵烈的身形极为高大健硕,可称之为巨人。

    “好一员虎将,难怪赵千户阵斩敌酋,确是难得的干才。”孙元化捻须笑道。

    “大人过誉,下官在涿州战场上不过砍杀两名建奴军兵,多亏麾下兄弟们拼死搏杀,死伤过半这才侥幸得胜,惭愧至极。”赵烈答道。

    “哦,”孙元化一惊,这个赵烈还真的上了战阵了,他方才只是半真半假的赞赏一下赵烈的好卖相,倒是没想到赵烈还真是亲冒矢石。“既然赵千户亲历战阵,你观建奴军力如何。”

    “我观建奴甲兵远胜辽镇军兵,其余丁也颇有战力,只是包衣和蒙古兵较差。”赵烈没有遮拦,他不晓得孙元化的打算,只能实话实说,毕竟面前这位可是刚从辽东宁前道转任的。

    “赵大人识得辽镇军将。”孙元化没有点评赵烈的说法,而是打了个岔子,也是点了赵烈一下,如果是没有经历还是不要妄言了。

    “下官四年前就曾随家父援助旅顺,同建奴交过手,正是凭此战功转任千户。”赵烈言道。

    孙元化深深看了赵烈一眼,此人见到他后全无紧张扭捏,侃侃而谈,成竹于胸,一看平时就是一个拿主意掌舵的,什么赵烈不过是赵海明在后支撑的胡言乱语可是不靠谱。

    而且此人十几岁就与建奴交手且获胜,如果是真的,这位千户马上就成为指挥使的年轻人不可轻视。“原来赵千户年纪轻轻就经历战阵了,真乃登莱军的栋梁之才。”

    “不敢当大人夸奖,赵某所立战功都是麾下军兵搏命厮杀唤来的,赵某只是有些运筹之功罢了。”赵烈拱手道。

    “镇守大人到。”外面的衙役喊声传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使的敲打

    孙元化迅疾起身,“来呀,恭迎天使。”

    众人齐声应诺。

    孙元化带领着赵烈还有一种官署官吏出迎,待到门口,只见一个四十来岁微胖的中年文士刚刚下了马车,他的身侧十余人伺候。

    此人面色蜡黄,颔下无须,面带笑容,让你一看就心生亲近。

    “参见天使吴大人。”孙元化拱手道。

    自赵烈以下大小吏员跪拜于地。

    “无须多礼,都起来吧。”吴直伸手虚扶。

    众人相续起身。

    “孙大人,这些个是谁人的护卫,怎的如此精壮。”吴直一直排成两个百队立于道旁的赵烈的护卫。

    “哦,”孙元化抬眼一看,只见两个整齐的明军方阵立于官衙前的空地处,这些明军全身黑黝黝的铁甲,昂首挺胸的立于当场,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自有睥睨四方的气势,一看就是百战精锐。

    孙元化确实知兵,虽说没有亲自练兵,不过军旅之事他是极为熟识,宁前道那个位置就是抗击建奴的前沿,与建奴接阵不断。他一眼就看出这些军兵的精锐。

    如今的山东天气炎热,当下不过是辰时末,但是天气闷热的让人汗流浃背,这些军兵却是全身披挂驻立不动。

    虽说汗水从他们脸上不断淌下,但是这些明军就如同木雕泥塑般挺立,这只有最严苛的军纪才能约束至此,同当年的戚爷的戚家军蓟镇整军时大雨中纹丝不动,震摄蓟镇军兵有的一拼。

    “这些是哪位军将麾下的军兵。”孙元化也是不晓得啊,只能发问。

    “两位大人,此乃是下官所属护卫。”赵烈上前一步施礼道。

    “哦,这位军将是。。。”吴直看看赵烈问道。

    “此乃是登莱靖海卫左千户赵烈。也就是此番颁旨之人。”孙元化一指赵烈道。

    “哦,原来是阵斩敌酋之英雄,真是年轻有为啊。”吴直笑眯眯道。心中却是冷笑不已,不怪乎能蓄养三千家丁之人,来登州接旨统领这般多全甲护卫,当真愚钝。至今还不晓得天子不喜吗。

    “不敢,都是仰仗万岁洪福,麾下军兵奋勇才破阵杀敌,下官不敢居功。”赵烈施礼道。

    “赵千户不必过谦,听闻赵千户统兵数千同建奴激战而胜,麾下数千军兵难道都是如此精锐。”吴直笑容不变,只是这话的味道可是值得玩味。

    “秉大人,卑职麾下数千兵丁比这些护卫稍差,当日卑职也是临城死战。折损过半才击败建奴,胜的实在侥幸。如今卑职只从涿州带回两千余兵丁,许多登莱子弟战没于京畿,为我大明天子百姓马革裹尸。”

    赵烈回答不亢不卑,没有一丝怯懦,仿佛全然不晓得吴直的话中味道。

    “好一句马革裹尸,壮哉。”吴直叹道,他看看面前的军阵点点头。军势倒是雄壮。

    “吴大人。还请入内颁旨吧。”孙元化心绪复杂道。

    他在京中听闻万岁对于这位扬名京畿的赵烈有点不喜,原因嘛就是蓄养数千家丁。只是其确是立下殊攻,只能封赏,册封了一个卫所指挥使,这下旁人就知晓不是空穴来风了。

    虽说从五品武官晋升为三品武将,不过还是个卫所军将,而不是参将、游击等战兵所属。要晓得大明如今最苦的就是卫所兵,反倒是战兵油水颇多,升迁极快。

    今日听闻吴直话中的意味,就更明显了。什么,你说也许是吴直个人对赵烈不喜。那就不对了,吴直同赵烈未曾相识,见面就点出数千家丁,只能说代表了天子敲打一番。

    众人进入官厅,排出香案,一众人等跪拜于地,吴直开始宣旨,赵烈听的是云山雾罩,只听懂了自家的名字,靖海卫指挥使和些许褒奖,这个所谓的骈文太难懂了。

    宣旨完毕,吴直命属下奉上三品武将官府一副,还有相应印信,这才全活了。

    吴直并没有停留,笑眯眯的同众人告辞后折返回府。

    孙元化也没有多留赵烈,一个是他确是庶务繁巨,再者天子的态度让他却步,还是离麾下这位新任的指挥使远一点为上,至于赵烈是否感到了天子和他的冷对,这就是赵烈的事了,他作为登莱的老大需要在意一个刚刚履新的部下吗,不需要。

    赵烈冷笑昂然出门去,今日的局面不出他的意外,早在出征的时候,他就想到这一点,无论那个皇帝对于手下的军将蓄养三千家丁都会心存忌惮,因此刻意提防在所难免。

    但是赵烈是不得不为,只有在登莱掌控更大的地盘才能快速增加实力,按部就班是不可取的,他已经落后皇太极太多了,如今只争朝夕。

    当然,介于赵烈的战功,天子完全可以在封赏和态度上婉转一些,总要顾些皇家的脸面,最起码这个军将是为天子和天家征战厮杀的,也不能让其他军将太过寒心,不能因小失大。

    如今崇祯所为表明这个天子阅历太浅,而且格局不大,如果是有城府的应当是明面上笑着打赏,暗地里小心提防探查,如今这般是太过刺果果了,也能让赵烈心中生疑,暗自戒备。

    “李先生,我等为巡抚大人同镇守大人准备的承仪是否奉上。”赵烈向李明峪问计。

    “当然要奉上,虽说天子表明了态度,不过,在职掌登莱的还是这两位,如果是打点好了,日后些许事宜他们抬抬手也就过了,如果不予打点,下手使绊子就不美了。今晚在下就赶赴两位大人府上。”李明峪悠悠道。

    “嗯,李先生此言有理,多多操劳啦。”赵烈拱手道。

    “份内之事。大人,接下来我等还要到都司衙门领取上任文书。”李明峪道。

    赵烈都司一行还算顺利,没有遇到对头杨景堂,也许这位同知大人晓得赵烈要来都司公干。就先闪了,眼不见心不烦嘛,三番五次的出暗招,赵烈反而扶摇直上,肯定是极为郁闷。

    约定后日由指挥佥事盛华陪同赵烈前往靖海卫上任,此时常汝宁还在京师值守。所谓的交结也就不复存在了,主要是表明都司的一个态度而已。

    出了都司衙门,一行数百人开始折返码头。

    傍晚的登州街头人流传动,很多百姓因为室内闷热而出门纳凉散步。

    赵烈带着人在街巷中行走,由于是两日后出发,时间很是充裕,于是赵烈带领众人开始游历登州,舒散一下心境。而李先生和黄汉则是前往巡抚衙门和镇守府公干。

    看到卖糖人、捏泥人、卖些贝壳项链等手艺人沿街叫卖,引得孩童纷纷驻足。当真是热闹非凡。

    正当众人目不暇接之时,几声鸟语传来,赵烈定睛一看,几十步外,人群中几个弗朗机打扮的人若隐若现。

    赵烈极为好奇,哪来的弗朗机人,赵烈、赵达、余大宝等人向前走去,只见几个葡萄牙人喝的里倒歪斜的走在大街上。登州百姓则是象是后世观赏珍惜动物般围观几人。

    而葡萄牙人则是全无知晓,还认为当地人很是热情嘛。他们不断的同路过的百姓打着招呼,让百姓嗤笑不已。

    就在此时,一个神甫打扮的弗朗机走来呵斥了几句,这几个弗朗机人才收敛起来,赵烈一看,呦呵。还是熟人,这不是陆若汉神甫嘛,怎地到了登州。

    ”陆神甫别来无恙。”赵烈走上前来躬身一礼。

    “呃,原来是赵大人。”陆若汉惊喜不已,这位可是娶了葡萄牙人为妻的大明军将。乃是葡萄牙人的女婿,手下还雇佣了不少的葡萄牙人。“赵大人因何在此。”

    “本将的辖地离此不远,此来是到登州公干。这句话我也相问陆神甫,你们不是到京师去了吗,怎的来到登州。”赵烈笑问。

    “唉,赵大人有所不知,在京师,我们的火炮试炮时炸膛,你们的朝廷里很多人说我们不吉利,恐有灾祸,要将我等驱赶回去,此时,孙大人遣人找上门来,说是要我等随同他到登莱赴任,这些炮手孙大人都雇佣了,如此我等就随辽东来的军兵来到了登莱。”陆若汉的汉话也是荒腔走板,勉强能听。

    “哪个孙大人。”赵烈心道难道是孙元化。

    “就是登莱巡抚孙大人,他是我教在大明的教众,在家乡捐银建了天主教堂,此番他雇佣葡萄牙人炮手要来登州铸炮、教授炮术。此乃是帮助教友的好事,我陆若汉当然全力相助,我劝服葡萄牙炮手全部来到登州。”陆若汉说到此处,颇为自得。

    要晓得在大明葡萄牙神甫引入天主教的明人中孙元化是官阶最高的,而且是职掌实权的一方大员。

    不过,他看到烂醉的几个炮手神情一垮,这几个货是真不给他涨脸,今日刚刚休假就喝的烂醉如泥,丢尽了葡萄牙人的脸面。

    赵烈讶然,他真是不晓得原来孙元化信奉了天主教,还捐资修建教堂,他只晓得明代的徐光启很是推崇西学,并且多有涉猎,也多次向天子推荐,没想到还有一位朝廷重臣走的更远,这是原有的历史吗,还是有了什么改变,赵烈一时神游。

    其实,还真就是原有的历史,孙元化信奉天主教,也推崇澳门的火铳和火炮,因此雇佣葡萄牙炮手铸炮和教授明人使用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因为他家乡松江较为开放,是弗朗机人经常光顾和传教的所在,这也深深影响了孙元化。

    当然对于历史不甚了了的赵烈当然是一无所知,他没想到明朝时就有这般开眼看世界的人物存在。(未完待续。)

    ps:  感谢雕刻骷髅三百起点币的打赏,感谢会稽山人007、碎在手心里的阳光、入夜夜晚、十九平方、迷说、余贾、剑尘浮香、极生、无为hhb、椅岭散人、黎家大少爷、常兆、沙之愚者、鸡腿堡大神、天涯芳草树、蜀门唐七、无敌皇上、这个夏天有点忙、华王非凡、一本封神、燕长弓、紫星星、空里流霜、马良与美人鱼、不灭情火、寰宇神隙、海明威的打赏的支持

    感谢订阅推荐的朋友们,鞠躬感谢。

第二百六十五章 婚礼不要太多

    陆若汉的喊声,让赵烈回过神来,不禁失笑,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原因还得向前看,如今是肯定不能左顾右看,只能锐意向前。

    陆若汉同赵烈边走边聊,不碍乎是关于能否在赵烈的领地内传教的问题。

    陆若汉是个执拗的人,向来以传播主的福音为己任,在日本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

    只是在遥远的东方民族有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固执的抵御天主教的传播,君主们也对天主教在其领地的传教极为警惕,深恐动摇他们的根基,因此日本幕府驱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传教士,陆若汉就是这般无奈的来到大明,希翼在大明开拓出新的天地。

    “此乃是大明政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