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275章

明末苍茫-第275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为何不能是江户,我看江户就很好。”赵烈在舆图上一指江户的所在。

    “只是大人,江户如今有近二十座大炮台,数百门巨炮,我军就是拿下来也必是折损极重。”关明磕磕绊绊道,他也是强撑,这可是一贯正确的大人赞同的。

    “谁说我军要攻击江户湾,完全可以在江户湾外登陆,两日内可直达江户,本将之所以全部是骑军就是为此,建奴可以绕行数千里入寇大明京畿,我等不过是绕行数百里而已。”赵烈大气的一摆手。

    “大人所言极是,如在江户西或是东北方登陆,再绕行攻击江户,不过两日骑军就可直驱江户,到时看看那个所谓的倭人大将军如何自处,此时他可是没有老爹监护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吓尿了。”

    韩建粗豪的大笑道。

    “不过那么远,备马驮带的粮秣恐怕不多,到了江户恐怕没几日就要断粮。”李禄提出了一个疑问。

    这也确实,毕竟如今是冬季,外面的草料不多,很多就靠备马驮带的杂粮供给两匹战马,一匹马驼人,一匹马带着粮秣,真是带不了多少米粮。

    但是大军出动数万人马消耗的粮秣可是天文数字,如果不备好,到时断粮就得未战先乱,而如果分兵护送粮秣,一个是分流了本就不是太充足的破虏军军力,再有粮道就是破虏军的一个最大的落点,失去了骑军机动的优势。

    “这个问题你等还须问,建奴是如何做的。”赵烈冷然道。

    众人即刻恍然大悟,对啊,就粮于敌啊。

    “倭国人丁稠密,家里多少都有余粮,沿途自己去取了就是,告诉属下军兵严明军纪,万不可成了孔有德般的兽兵,但是对于反抗者也要决不手软,尽数杀了警示他人,”

    赵烈的表情有些狰狞,不过是在倭人地界上收拢一些粮食罢了,比起后世倭人的种种兽行简直不值一提,如果不是为了军心士气受损,他不介意大开杀戒,反正倭人地狭人稠,也许后世也有倭人的学者说破虏军的减丁很好呢,这事谁能说得清,

    “百年来倭寇是如何对待我大明有沿海百姓,此番就是血债血还。”

    众人轰然应诺,对于一向沉稳的大人提起倭国所流露出的失态,他们已经是习惯了。

    “既然如此,诸位,我等就为大军选个合适的地点吧。”赵烈一指舆图,众人都将眼光投向那里。(未完待续。)

    ps:  感谢不灭清火、malyvu月票的打赏,感谢不灭清火、尊大地、三环少主100的打赏,感谢会稽山人007的打赏,其他老朋友不一一叙述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军云集

    吴晗同马文、高波、季刚一同来到济州忠烈祠前来祭拜老廖和汤陷军。

    此番刘福贵、邹怀恩所在的登莱备军没有来到济州,因此祭拜又少了两人,当年的十个弟兄,只有他们几个前来祭拜。

    由于大军云集,很多老军兵都请假给昔日的战友上香祭拜,通往忠烈祠这条一向冷清的大道竟然诡异的热闹起来。

    所有的军兵同吴晗他们一样,都是提着大包小包,这都是三牲祭品和瓜果,大同小异。

    虽说人数不少,但是一路上几乎没有人大声谈笑,即使有人如此,也被他人一顿白眼压制下去。

    吴晗等人还有百余步就要到达忠烈祠高大的牌坊时,所有的军兵都被拦住,他们被告之忠烈祠内有要事,须等待片刻。

    这些军兵倒也不急,此番是统一给他们的祭拜机会,一个上午的时间足够了。

    “听说刘老大升职了是不是。”季刚一屁股坐在地上问道。

    “嗯,听说是靖海卫备军指挥使,如今也是统领三千备军的大员了。”如今是副百总的马文很是羡慕道。

    “嗯,邹怀恩也是千总了,这都是从这个什晋升的,以后总算也有高官的兄弟了。”高波笑嘻嘻道。

    “吴大人这不也晋升了,如今都是千总了。”季刚对这些没啥想法,他自认不是那块料,如今他还是吴晗的护卫,虽说老兄弟都晋升了,但是他真是不在意。

    “我说季刚,此番大战完了,回返登莱,我给你寻个婆娘。如今兄弟几个就你没成家了。”吴晗看看不求上进的季刚,有时真是恨铁不成钢,不愿晋升也就罢了,还不愿意寻个婆娘过日子。

    “不急,俺这不知道哪天就进了这里,”季刚一指忠烈祠。“到时孤儿寡母怎么办。”

    “怎么办,”吴晗一瞪季刚,“这些兄弟帮衬呗,你以为刘大和邹怀恩能不管,你家就剩下你一个,此番回去就给我成家去。”

    季刚缩缩脖子没言声。

    其他两人哈哈一笑,别看季刚不言声,到时候不给你去,就是这么轴。

    “哼哼。此番兄弟们给你绑去成亲,别想这么混过去。”吴晗点了点季刚道。

    此时,从大门里涌出了数百名全身铁甲的彪悍军兵,前方赵字旗帜表明了身份,这是赵烈大人的卫队。

    “大人这是前来祭拜了。”吴晗道。

    赵烈每到一处忠烈祠是必去的地方,每次都要虔诚祭拜破虏军的英灵,这些军兵都是知晓。

    “赵大人如此,我等就是阵亡了。身后事也是不愁。”马文感叹道。

    赵大人的卫队来到近前,所有的军兵都恭敬的抚胸施礼。在黑色铁甲环绕中那个亮白色的身影也抚胸还礼。

    马蹄隆隆,几百人的马队滚滚而去。

    所有的军兵相续进入忠烈祠,漫坡上相续布满了军兵的身影。

    恍惚经年,这里安葬的范围又扩大了,如今墓碑已经向慢坡上方继续蔓延。

    吴晗带着三人熟门熟路的向汤陷军老廖安葬的地点走去。

    与忠烈祠凝重的气氛不同,此时济州港东北新建的大营里倒是极为的热闹。今天是休息日,同在大营里的北华备军们开始寻亲访友。

    他们是分为两批先后参战的,因此即使是一个村屯的也分成了济州和北华两个地方参战,因此很多发小朋友都分隔两地许久,今天是休息日。当然得好好聚一聚。

    方高山就是其中一员,他和于哲两人前往靠北处,寻找自家的大哥和大舅哥。

    “那个不就是大哥吗是不是。”于哲狐疑的指着小校场上几十匹战马旁十几个人中的一个。

    方高山细细一看,不错正是自家的大哥,此时正同别人商议着什么。

    旅顺一战,由于所在百总的副百总阵亡,方远山由于军功幸运的晋升副百总,经过数月的整训,他如今也是合格的中阶军将了。

    今天他同百总来领取新分配下来的五十匹石岛马,这是他们百队第一次分配这种高头大马,当然作为战兵最末的北华备军,分配的数量还不足,只是区区千匹,不象战兵每人一匹石岛马,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吧。

    高大矫健的石岛马入列是备军的大事,也是百队的大事,此番百总王铮、副百总方远山一道前来迎候。

    “大哥,大哥。”正忙碌间,一声声的高喊声传来,方远山疑惑的看向南面,他听着像是弟弟的声音,但是方高山怎么来了。

    他抬眼就看到在那里张扬的手舞足蹈的弟弟,不禁哭笑不得,大小也是个什长了,还不如一旁的于哲稳当。

    “你弟弟吗。”王铮打量了一眼,问道。

    “是的,百总,我等兄弟可是一年多没见面了。”方远山急忙答道。

    “那你去同你的弟弟聚一聚吧。”王铮吩咐道。

    “呃,如今正是交接战马的时候,属下不好脱身吧。”方远山为难了一下,他当然想同弟弟会一会,毕竟都是一年不见了,但是职责所在他还真不好轻离。

    “去吧,此番可是征伐倭国的国战,还是先聚聚好。”王铮坚持道,此番肯定是一番数万甚至是十数万兵马的大搏杀,谁也保不齐一定能活着回来。

    “多谢百总。”方远山恭敬的施礼,他真是真心感激百总的关照。

    他从老父那里得知当年的情形,虽说王铮挟持了老爹,但是结果是好的,全家安全的到了北华,开始了难以想象的好日子,何况对他的照拂是不用说了,方远山对王铮只有感激。

    “大哥,你可是结实多了,怪不得侄子生出来也那么结实,呵呵。”

    方高山的第一句话就让方远山有些懵了,什么什么,侄儿,那不就是他的儿子,家里的媳妇怀孕他是晓得,但是这数月来没有家信到来,他为此还很是着急。

    方远山是不晓得,捎带信件的海船沉了,这也是迟迟没有消息的原因。

    “什么时候生的。”方远山晕晕乎乎道。

    “好几个月前,前些日子老爹给俺去信说的,怎的,没接到消息,老爹可是说给你去信了啊。”方高山莫名所以。

    “呃,也许是船沉了。老爹还说什么了,你嫂子如何了,孩子多大了。”方远山急道。

    看到方远山猴急的模样,于哲在一旁不禁笑了出来,看来大舅哥是真急了。

    “没说什么,就是这些事吧,孩子我就晓得生出来七斤多,呃,嫂子平安无事,再多了,我也不知道了,呃,对了,妹子可也怀孕了啊。”

    方高山的话真是颠三倒四的,这不又让方远山惊诧了一下,气的方远山使劲给了方高山有一拳,方高山则是傻乎乎的憨笑。

    晚饭后,在济州大营赵烈的大帐内,自赵烈以下很多水步军军将汇集一堂,此番是对远征倭国做最后的部属和商议。

    在会上,赵烈命令李虎水军指挥使、齐威为副使,统领近两百艘大海船的大船队。

    赵烈交代他们的任务就是送破虏军上岸,同时保护好登陆地,保护好舰队,也就是保护好破虏军的后路,这个至关紧要,虽说倭人的大舰队被摧毁,但是在海岸边他们可是不缺乏小早关船之流的小船。

    而为了保护登陆处,舰队不能轻离,这样就给了对方反击的机会。

    当初与倭国水师决战之所以损失十余艘大小盖伦战舰,就是为了阻击敌人的火船队靠近主力舰队,此番也是一样,主力舰队和登陆场都要护卫。

    赵烈交待李虎和齐威的任务就是制定措施如何减少战船的损失,不能象上番一般烧毁十几艘盖伦战船的事情重现。

    李虎和齐威齐声领命,其实此番远征倭国,两人已经同船头们商议许久,想出来一个完善的法子,因此两人倒也底气十足。

    赵烈在会上还任命李禄为步军总指挥,毕竟黄汉因为要留守登莱,坐镇破虏军的大后方没法前来,这里李禄就是总指挥的最佳人选了。

    而韩建被任命为副指挥使,统领一万两千战兵,关明作为副使统领八千北华备兵。

    任命王海州为三千骑军的指挥使,黄茂林、楠勇为副,这是这支破虏军的核心打击力量,是最精锐的全甲铁骑,所有军兵已经换装石岛马,人有铁甲,马有皮甲,真是轻型的铁罐头。

    会上,赵烈又任命楠勇所部为游击军,给他下达的命令就是从登陆处开始沿着官道向倭国纵深进发,给他的命令就是不攻坚城,不与大股倭人对阵,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将官道附近的村庄、寺院、关隘全部焚毁。

    赵烈的原话是他要的就是通过捣毁倭国的后方,激怒各地的大名,从而迫使各地的大名汇集一起同破虏军速战决战,破虏军没有那么多的功夫陷在倭国。

    军将对此没有异议,只是寺院什么的,难道碍着大人什么了,否则。。

    赵烈当然不会说他当年游历日本,很多人的日本人以百年千年的古寺为荣,甚至以此嗤笑国人。

    赵烈不会象日后某些人士般为留下日本的古迹求情,一个兽族焚毁了他的祖国的古迹抢夺了几十万件文物,某些人却是要为这个兽族求情,简直呵呵。

    赵烈信奉的是血债血还,他要的就是摧毁破虏军遇到的一切古迹,无论是寺院还是古城,让倭人去痛心疾首捶头顿足吧。(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九章 智取镰仓

    南面面临相模湾的镰仓城方圆十余里,规模相当不小,这个矗立在此数百年的坚城曾经是日本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镰仓幕府的镇城,也算是闻名倭国的名城。

    如今这座斑驳的古城看不出其是曾经是数百年间倭国的心脏,无数的实权人物从这里崛起或衰弱,也有无数的政令和将令从这里发出执行,这里曾经数百年间让倭人仰望。

    如今高三丈的镰仓城是幕府的天领,不过是由相邻的相模国小田原藩藩主、德川家光的老中稻叶正胜派人管理。

    当然稻叶正胜在一年前已经病逝,但是如今的同属没有变,还是由小田原藩派出的一个名唤平田秋的足轻大将管理。

    但是幕府已经开始评议将这里收回自己统辖,毕竟小田原藩的藩主如今是稻叶正胜十三岁的儿子稻叶正次,他是没有能力管辖这个地方了。

    承平日久的镰仓城西城门只有十名足轻把守,这里也不是繁华的地段,不象南城的城下町是繁华的商肆,这里就是扼守连接西部小田原藩镇城的官道。

    十个足轻懒洋洋的站立着,而他们的番头已经在城门内的耳房里昏昏欲睡多时了,在镰仓守门就是个应景的事。

    此时西方荡起大股的烟尘,让这些足轻精神了不少,他们向远处看去。

    他们倒是没有想到什么敌情,只是想看看是不是本家的什么人前来而已。

    来人有几十骑,领先的飘扬的是黑色三叶葵的家纹旗帜,这是德川大将军的家纹,只是有些奇怪,这些旗帜有些褪色,不够威严。

    旗帜下面奔驰的战马上的骑队身上也都是德川家的精致的盔甲。手里的长枪和腰间精良的太刀肋差无不说明,这是大将军麾下的旗本武士无疑。

    十个足轻都急忙的笔直站立,毕竟这是幕府大将军的骑备,不能怠慢,如今家督新丧,不是正胜大人在世的时候了。要夹起尾巴做人。

    来骑风驰电掣般经过吊桥直入城门,足轻竟然没有看出来人的长相,这些人都带着鬼画狐的面甲,但是身材极为的魁伟,不是一般人的体形。

    一个足轻头刚要鞠躬询问,当先的一人手持长枪前送,即刻将其刺杀在地上,足轻头惨嚎着用倭语大声的喊着,满口喷出血沫。

    其他的足轻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虽说作为武士有斩杀足轻的权利,何况是高高在上的幕府旗本武士,但是特么的也得有个因由吧,不能上来就砍杀不是,这个番头哪里招惹这个武士了。

    他们都是呆滞的看着那个当先的武士,完全没有反抗的意思,这个武士斩杀足轻在倭国是很平常的事,足轻就是这个命。武士阶层的规矩十分森严,不容置疑。

    但是他们的迟疑送掉了他们的性命。

    后面快马冲入的大群骑备手里的长枪一一将他们刺杀。立时城门哀嚎一片。

    在城内的番头听到城门处的纷乱,不明所以的带着几个足轻冲了出来,看到德川家的武士大人大开杀戒,他第一反应就是立即返身向城内逃去,和癫狂的开了杀戒的武士大人讲道理那是找死,这个他有经验。

    问题是他忘了后面的是战马。不是他那条小短腿能够逃离的。

    后面马蹄在门洞里轰响,就像是魔鬼的催命符一般,在听到武士的战马就在身后时,番头再也忍不住,他抽出太刀回身迎战。可惜晚了,一杆长枪疾刺过来,将其刺穿,其他几个足轻也是倒毙当场。

    一行人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