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343章

明末苍茫-第343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烈正容拱手道。

    呃,一句话差点将方正化噎的上不来气,无法出阵,好处都收走了,弄出个无法出战。

    “赵大人这是打算抗旨不成。”方正化的脸色铁青。

    “唉,本将绝无推托之意,只因此番大战折损太多惨重,登莱军确实无力西征了。”

    赵烈满脸的无奈一摊双手。

    “赵大人,你如今也是大明勋贵的一员了,朝廷的难处你也是知晓,赵大人还是尽快发兵河南救急为上啊。”

    听了圣旨的内容,陈应元当然知道如何配合方正化向赵烈施压。

    “唉,赵烈绝无推脱逃避战事之意,只是军兵确是伤亡惨重,近期不可再战,这样,两位大人明日同我走一遭看看我军的伤亡就知道我破虏军损失惨重,是不是赵烈虚言以对。”

    赵烈一拱手道。

    方正化一言不发,只是在那里运气。

    陈应元倒是保持了气度,拱拱手笑着应了。

    第二天方正化陈应元被赵烈引领着直驱石岛宗烈祠,当他们靠近忠烈祠时,路旁到处是向着宗烈祠行进的人群,他们有的小的孩子披麻戴孝,有的老人抽涕不已,整个宗烈祠前两里的宽阔大道被悲伤的人群淹没了。

    方正化此时和陈应元面面相觑不知道到底这是什么情况,直到他们看到石岛宗烈祠宏伟的牌楼时,才知道他们来到了哪里。

    步入占地极广的宗烈祠院内时,只见数千的破虏军军兵整齐的排列着,手里一人一个木匣肃立。

    后面的百姓正源源进入其中。

    赵烈带着黄汉等人走上了高大的祭坛。

    “弟兄们,父老乡亲们,我等在此地祭拜此番为守护大明海疆英勇阵亡的破虏军将士们,他们为了守护我等的家园流尽了鲜血,他们用性命击败了攻击我大明的西夷人舰队和为虎作伥的郑芝龙的舰队,今日他们为了守护我等家园为国捐躯,我等要永远的铭记他们,也要善待他们的家眷,在此,我赵烈发誓,如果有人克扣他们家眷的抚恤银两,有人欺辱他们的子女父母,斩无赦。”

    赵烈洪亮的嗓音远远传播开来。

    下面的阵亡军兵的家眷立时痛哭成一片,手捧木匣的破虏军军兵眼睛也都是虎目含泪。

    赵烈眼含泪水的主持了祭拜仪式,在香案上供奉瓜果和五牲祭品,破虏军军兵将缴获的郑家的旗帜、西夷人的旗帜兵甲都供奉在祭台上。

    最后赵烈一声令下,破虏军军兵几人一组一次齐步走着迈向已经挖好的墓穴,将手里的木匣放入其中,然后用土盖上,在墓前安置好石碑,并且向墓碑敬礼这才返回。

    方正化和陈应元眼看着一队队的军兵进入了缓坡的墓地,最后缓坡上到处是忙碌的破虏军的身影。

    数量之多让他们眼晕,恐怕真有数千人之多。

    当所有的破虏军安置好弟兄们的墓地后撤回缓坡下后,家眷们开始登上缓坡开始祭拜阵亡的亲人们,万余人的哭喊声响彻宗烈祠的方圆数里的范围,什么叫震动山河这就是了。

    悲怆的气氛弥漫了整个的忠烈祠的山上山下,下面的很多破虏军军兵也是为之落泪。

    方正化和陈应元是面面相觑,看出当前事情真假的眼力他们还是有的,破虏军伤亡惨重一说是千真万确的了,还真不是赵烈虚言推脱了,那么接下来就是他们怎么做。(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一章 凶恶如匪的青州兵

    宗烈祠的一幕让方正化、陈应元哑口无言,如果此时满山祭拜亲人甚至昏厥的家眷都是赵烈找人假扮的,可能全大明最有名气的各地名角都汇集到此也不够。

    面对如此悲怆的场面,还认为破虏军损失轻微的那就是指鹿为马般可笑了。

    回返的途中,方正化、陈应元都是沉默无言,这种凄凉的场面实在让他们没有心情多说什么了。

    方正化则是左右思量此时赵烈确实是无法出兵,倒也不全是推脱之词,只是此事不好向万岁爷交代啊。

    如今怎么能有托词向天子交待是最为紧要的了。

    而陈应元则是细细回味这个宗烈祠,这是石岛占地最大最为恢宏的地界了,也就是说赵烈的老巢最宏大的建筑给了为他阵亡的丘八们。

    并且赵烈还亲自为这些丘八们祭拜,同时还喊出口号任谁也不能薄待这些阵亡丘八们的家眷。

    赵烈这么做就是给军兵们看的,让他们看看他是如何对待阵亡军兵的家眷的,这会让其他军兵到了战阵上时能豁出性命搏杀,全然不用管身后之事。

    赵烈此举尽收麾下军兵的军心,如此一来,麾下只会认赵烈一人,就是万岁爷恐怕也已经不在这些军兵的心里了。

    藩镇,妥妥的藩镇,陈应元已经给赵烈下了定论,唯一还算好些的就是这个藩镇肯为大明消除外敌,先后在朝鲜辽东和南方为大明与外敌死战,但是藩镇就是藩镇,谁也说不上赵烈到了何时何地会对大明亮出獠牙。

    当然这要看大明,如果大明剪除了内地外患,这个藩镇也许就像当年李成梁般消散,但是如今大明没有一丝中兴之象,反倒是极为的疲累不堪,那么。。。。

    回转官署后,再次见到赵烈,方正化的口气已经是缓和不少,他不再要求赵烈即刻出兵,但是,要求赵烈在整顿军兵后数月内起兵前往河南剿灭叛匪。

    赵烈很是爽快的一口答应下来,这总算是让方正化好好的喘了口气,总算可以向万岁爷交代一番了。

    赵烈则是你说什么都可以先答应你,但是即刻出兵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日后嘛,呵呵,有的是借口不出兵。

    既然有了结果,方正化和陈应元即刻启程返回登州,石岛虽好,但是全在赵烈的掌控之下,在这里滞留真是让人不安心啊。

    赵烈送走了这两个瘟神没有来得及休息,如今破虏军阵亡这般多的军兵,赵烈要前往各处安抚,这个干系民心军心,他是绝不敢轻忽大意。

    李程和六个伴当从济南返回登莱,此番他是到济南拜访一个好友,也是游历散心。

    作为李明峪的次子,他当然还是要同老父当年一样考取功名,最好能金榜提名进士及第,也好弥补老父只是中举的遗憾。

    去年的乡试他还是没有通过,没有如愿的成为一个举人,这让他颇有些心灰意冷,早年的心高气傲已经有些无影无踪了,要知道早年他可是对老父只是中了举人而没有更进一步有些轻视的。

    如今老父却是他仰望的所在,他到了当年老父的年纪却是没有得到举人的功名,真是连老父当年都是不如。

    乡试失利后,奉父命他来到登州,对于老父希望他放弃功名之举,他很是不理解,因为他觉得老父已经对于他的功名前途的失望了,这才有了这个说法,让他随同老父处理庶务。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幕僚的活计,将来大不了就是给哪位大人当个参赞机宜的闲散幕僚而已,对于李明峪其他的深里的寓意没有深究。

    于是今年春上他到济南探友,也算是游历一番。

    此番和刘姓好友在济南相聚,经过好友引荐也算是融入了济南读书人的圈子,当然他不是太被看中,外省偏远地区的一个小秀才而已,老爹如今不过是幕僚而已。

    看着这些府城的读书人指点江山藐睨天下的气势,仿佛下次就会进士及第,走上仕途的康庄大道。

    这也让李程深受刺激,他深感地位的地位和不受重视,不过无论怎么受了轻视,他都没有说出他妹妹地位。

    说出来,凭着妹妹夫君在登莱威势,肯定会大大改善他在济南圈子里的处境。

    在这个圈子里还是有两人极为的推崇他这个便宜妹夫的,这个军神的名号不是盖的,如今赵烈东征倭国,让倭国臣服的事宜被传扬的到处都是,李程在老家时就曾听闻,当然都已经被传扬的面目全非了。

    但是李程说什么也说不出口,说什么一介武夫的如夫人,如夫人不是不可以,比如文臣的如夫人,好歹还算全了李家的颜面。

    但是一介武夫的如夫人,即使是大明军神又如何,在这个圈子里就有人不屑的称之为粗鄙武夫而已,一个只会厮杀的粗汉。

    李程心里也是对赵烈极为的看不上眼,虽说在李霖成为赵烈的如夫人前,他对这个英武的年轻军将算是另眼相看,在他看来同一般的粗鄙军将绝非一类。

    不过李霖的出嫁改变了这一切,得知李霖中意的是这个武夫,他这个二哥心里就是憋着一股火,赵烈从此后做的什么都是错的,李程是怎么也看不上赵烈了。

    此番总之济南之行大大刺激了李,让他求学的心思更甚,他打算回返石岛后将妻子从老家接来就在石岛老母身边苦读,等候后面乡试的到来,此番一定要考取举人的功名。

    他如今身边的六个伴当其实只有四个是李家人,有两个是妹妹派来护卫他的破虏军军兵,倒不是说有这两人有什么大用,只是他们的身份在那里,就会喝阻一些居心叵测的人。

    他们一行人行进在官道上就快抵达青州府城,如今经过数年的恢复,山东和登莱也算是缓过一口气来,孔有德叛乱时候的凄惨情形几乎看不见了。

    在青州城门口有明军设立的关卡,按说,这是衙役的差事,但是青州不同,这是山东总兵刘泽清的驻地。

    按说一个山东总兵的驻地不应该是青州这个山东东南方的地界,原因很简单,这不是登莱赵烈就在东南方嘛,于是山东总兵刘泽清就驻兵青州,其实摆明就是防着登莱方向。

    于是青州的所有的城防都被刘泽清部下控制,青州的百姓也迎来了凶狠如匪的刘泽清的军兵,可说这两年来可是将青州百姓祸害的不轻,刘泽清也被青州百姓称为刘匪。

    李程在济南就听闻了刘泽清的恶名,可说刘泽清部匪兵的臭名传遍山东。

    当然刘泽清的恶行同李程没什么关系,不过就是来时过青州城门时,被勒索半两银子而已。

    此番,他们一行七人两辆马车,六匹马来到了青州西门。

    在城门口的西侧的一个草棚里几个军将正在乘凉,看到这一行人来到门口,看着不是特别有势力的仕绅大家,否则绝不会就是这么几个从人,但是还有些资财,正是这些军兵眼中的肥肉。

    两个军兵正在查看路引,两个军将走了过来。

    “见过刘把总。”两个军兵媚笑着。

    “嗯,到哪里去的。”刘把总挺着一个肥硕的肚子,让人看了根本不敢相信是山东战兵的一员把总。

    “大人,江西人士,到登州去的。”一个军兵弯了弯腰回道。

    刘把总嘴角微翘,“嗯,最近闻香教又有死灰复燃的意思,姚大人怎么吩咐的,都搜查一下。”

    两名军兵看到刘把总的表情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他们吆喝一声,又有几个军兵过来走向马车。

    “我家公子是登莱总兵赵烈大人身边李明峪大人的公子,望几位军爷高抬贵手。”

    伴当老穆急忙上前拦阻,并递上白银三两。

    当先的军兵一把抢过银子,却是将老穆推到一边,一个幕僚之子罢了,且不说是不是真的,就是真的,能如何,看看这位所谓公子的模样,他的老父的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

    几个军兵如狼似虎的扑上来。

    此时赵烈派来一个护卫上前道,“我等是赵烈大人麾下,护佑公子前往登莱的,望几位兄弟给个面子,行个方便。”

    “呵呵,你是赵烈的部下,我还是兵部尚书的门下呢。”刘把总不屑的的啐了一口,什么,赵烈的部下,一个登莱总兵护佑的人就是眼前聊聊数人的败落场景,你蒙谁呢。

    “好好查一查。”

    几个军兵上前不顾李程的愤怒和喊叫,将一行人拽下马车,开始胡乱翻腾马车里的随身行李物件。

    这个年头,出趟远门拜访带的物件可是不少,这些都被这些军兵随手翻出扔出车外,当然银两啥的不用说就是被顺手拿走了。

    “大人,这里有闻香教的单子,”一个军兵举起两张淡黄的纸张,这个一看就是闻香教到处抛撒给愚民愚妇看的宣扬单子,在山东地界上真是太常见了。

    “我家公子怎么会有这个,你们不要冤枉我家公子啊。”老穆大急。

    李程则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他根本没有带过这个东西。

    嘭,一个军兵用刀鞘击打到老穆的腹部,老穆立时哀嚎的倒地挣扎。

    “大人,我家公子是赵烈大人如夫人李氏的弟弟,怎么会同闻香教扯上干系呢。”

    一个从人急忙喊道,他知道公子的心思,但是此时不说看来是不能过关了。

    “哦,原来是赵烈的舅子爷,哈哈,我还是兵部尚书大人的舅子爷呢,竟敢胡乱攀扯朝廷命官,来啊,将他们押回大营去。”刘把总脸一沉。

    他根本就不信你个赵烈的便宜舅子就是如此寒酸的。

    此时在前边的那个赵烈的护卫向后面是个眼色。

    后面一直骑在马上的护卫突然拨马就走还带走了两匹战马,猝不及防下战马扬长而去,城门口的军兵们根本没有追击,这个人逃回去正好给家里报信拿银子赎人,根本不必要追击。(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二章 姚参将的迟疑

    “省的放回一个通秉去了。”刘把总对一个从人的逃脱倒是无所谓极了。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用这些所谓通天的罪名扣押起来,向其家里人勒索罢了,回去一个给他们家报丧倒是省事了。

    李程就这样被这些山东兵压入青州城内的大营中,虽说对他们几个推推搡搡,其他的倒没有虐待行径,毕竟这几位意味着赎金不是,当然了如果到时没有赎身银子就让这几个人好看了。

    几人就被囚禁在一个院内,有吃有喝就是不许出门,这些军头做这些都有一套流程在里面了,现在好吃好喝养着,当然所耗费的银两那是要另算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已。

    如果被勒索的人家不出赎金,那就不是这么客气了,到时打断四肢给家人看都是有的,打死人都是寻常事,刘泽清的部下你可以说更像是匪。

    当然这些被勒索的人家肯定不是士绅大户,这些人家的关系在大明盘根错节,一个不小心就惹到了哪尊大神,可是不好相与。

    逃跑的那名护卫手里有银两有两匹备马,于是他绕道飞驰登州,石岛还是太远了,还得先到登州报秉李明峪为上。

    李明峪此时坐镇登州就是赵烈的代言人,凡是陈应元有什么事情都是先召见李明峪,然后通过李明峪转告,别看李明峪明面上还是一个幕僚,其实地位在破虏军里可是不低,是老臣子了。

    何况还有李霖的助力呢,因此李明峪在军中颇受尊重,就是登莱巡抚陈应元见到他也是敬重。

    李明峪窃以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最为风光的时候了,当然还不是因为女儿的缘故,因为早在李霖嫁给赵烈前,李明峪就是赵烈的第一幕僚,负责同大明官场的走动联络。

    因此李明峪听到护卫的回报,青州的山东兵竟然将其次子以这种构陷的方式扣押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就是发生在青天白日下,简直是耸人听闻,这是赤果果的栽赃嫁祸。

    李明峪是勃然大怒,什么时候粗鄙不明的丘八也敢如此对待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了,这还是大明的天下吗。

    好在多年的养气功夫让他尽力平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