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357章

明末苍茫-第357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海洲冷笑道。

    尼玛,整个天下都是我老朱家的,你特么一个武夫同我一个朱家王爷提天下,凭你也配。

    当然此时此地,朱寿镛也就是如此腹诽而已,他真是不敢这么说,朱寿镛自小锦衣玉食,向来其他人都是对其恭恭敬敬,他就是一个后世标准的宅男,面对外面千余名凶神恶煞般的军兵,以及大不了坐孔有德的警告,此时他身上抖个不停。

    朱寿镛就是一个念头,赶紧将这些凶神打发了了事。

    “你等到底还要怎样。”

    朱寿镛声音颤抖道。

    “好说,我大军开拔有个十万两银子足以了,我家大人脸面的损失二十万两银子足以,共计三十万两银子,还请王爷派人送过来此事就算是了了。”

    王海洲狮子大开口。

    多,多少,朱寿镛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他不敢问对面的军将,只好问向张弛,张弛回答就是王爷你真是没听差,登莱军将讨要的赔款就是三十万两银子。

    “你等怎敢,怎敢勒索一个藩王。。。”朱寿镛目眦欲裂,他戟指对方,此时对金钱的看重让他全然忘了对面一众军兵的威胁,反倒是来个大爆发呵斥起王海洲来了,真是利令智昏。

    张弛大急,心道,这个老头真是糊涂了,你同对面这些军将讲这个,他们要是在意还敢攻入王府吗,在他们眼里已经没有天子朝廷了,何况你个偏居一地的藩王。

    但凡有一点敬意也不敢如此对王爷兵戎相见,可见赵烈及其部下都已经不将大明朝廷放在眼中了。

    张弛急忙拉扯这个已经糊涂的老头,“王爷不可啊,这些人可是在外面杀伤了我们数十人啊。”

    朱寿镛不耐烦的转过头来,看向张弛,心道你个小小千户也敢对孤王动手动脚的,活的不耐烦了这是。

    不过当他听完张弛的话,浑身登时冒出一身冷汗,呃,刚才向这些杀才大喊大叫的是他吗,好像是,这可怎么得了,对面的军将不会暴怒吧。

    他急忙看向对面的王海洲等一众登莱军。

    王海洲看到对面这个瘦削的老头竟敢对他暴跳如雷的向着他大喊,不禁气极反笑,真是不知道好歹,当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

    他命人将那个长史李东举拖过来,王海洲一指抖如筛糠的李东举,“王爷好像没搞明白我家大人此番的雷霆之怒,嗯,那就给王爷看看我等的手段。”

    王海洲看向李东举,“听闻并吞商铺和财货就是你这个狗才出面的是不是。”

    李东举颤抖着点点头,此时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全无一开始趾高气扬的鲁王府长史的气势。

    此事是他首先给鲁王朱寿镛吹风,才让朱寿镛注意到了这两家,而具体占据商铺确实是他出面的,当着鲁王的面,给他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说,这都是鲁王大人的命令,小的只是听命行事了,那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这些军兵退走后,鲁王能因为他这个卖主的行径将其凌迟了,朝廷还真说不出什么来。

    王海洲从护卫手里拿过一把短铳,对着李东举就开火。

    李东举大喊着,“不。”他终于能说出话来了,可惜晚了。

    砰地一声,这么近滑膛枪就是准头太差也足够了,李东举的左胸中弹,他如疯狂的扑腾了几下就静止不动了。

    朱寿镛心头狂跳,身上无力向后要倒,身旁的张弛和其他护卫急忙扶着他。

    他全身力气都压在了护卫身上,眼睛盯着李东举死狗般的躯体失神。

    “看来王爷是心疼那些银子不舍得拿出来呢,我等自己去拿,不过如果遇到些许反抗这就是下场。”

    王海洲讥讽道,他用短铳点点李东举。

    “孤王命人拿出来,拿出来。”朱寿镛结结巴巴的说道,此时他真是全无气力再做什么了,不就是三十万两银子,他王府近一年的收入吗,他给了,只求这些恶鬼赶紧走吧。

    至于这宫内敢让乱兵进入吗,看到他的后宫妻妾如何得了。

    王海洲看到这个摇摇欲坠的老头答应了,也没逼迫过甚,反正有人送出来就行了,赵大人安排的立威之举是完成了。

    两个时辰后,三十万两银子被送了出来,有成箱的银锭,也有沉重的银西瓜,这可是十几吨的物件,十分的沉重。

    好在王海洲命令军兵在城内花钱采买了上百辆的马车牛车,装运这些物件不成问题。

    待得这些物件全部装运上车,并且警告王府将商铺交给山东登莱商人后,王海洲节制军兵退出了王城。

    这时,一伙前往知府府上拷问谁敢吞并了罗胖等人的军兵归来,原来是刘庆长的管家瞒着刘庆长所为,被拷问出来后,破虏军即刻将其斩杀当场,为后来者戒。(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五章 武装大游行

    将衮州这个鲁王的镇城掌控一天后,王海洲带领三千骑军押解着百多辆的大车缓缓向东北而行。

    一路上,他没有像来时般隐匿行踪,加快速度好打衮州一个措手不及,而是缓慢的行进,同时也向沿途的官府展示了破虏军的全甲铁骑的彪悍形象。

    用赵烈的话讲就是让他统兵就是到山东各地示威恫吓去了,看看还有哪个官府看到衮州官吏和鲁王的下场后还敢同破虏军正面为敌,因此此行完全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的了。

    一路上的官府对这支大军极为的沉默,简直是视若无睹,没有人阻拦,也没有人迎送,就像这支大军从来没有经过一般。

    在青州境内经过时,山东总兵刘泽清倒是出动了三千兵马缀在王海洲所部的后面。

    当然刘泽清也就是做到这一步了,他的麾下军兵就是在破虏军军兵后面三十里跟随,直到破虏军三千余骑兵出了青州地界刘泽清才返回,这一路上明为监看,更像是前来护送的。

    王海洲对刘泽清只是略微提防而已,刘泽清麾下军兵的战力真是不提也罢。

    当然,他也知道,刘泽清暗地里同大人达成的协议,如今暗地里向青州和济南府发卖盐货、水泥等物件,正在闷声发大财。

    如今朝廷只是降了他半级官阶,让刘泽清戴罪留任,看似大大开恩,实际上看中他同赵烈死磕过,这才让他留任牵制赵烈部,但是朝廷说什么也没想到刘泽清根本没有任何的节操,真正的有奶就是娘的典范,早已经为了银钱同赵烈所部勾搭在一起了。

    刘泽清通过赵烈以及以往自身的历练看的很清楚,如今乱世别的都是虚的,只有强军在手才是真的,强军从哪里来,当然要用银钱打造出来,到什么时候都是银钱作为根基啊。

    赵烈的部下在山东地界武装大游行,而赵烈此时也没有闲着,他的官署里迎来了来自倭国幕府的老中酒井忠世。

    酒井忠世是做了十余天海船才抵达登莱水城的,但是他被告之,赵烈大人如今都是在石岛驻跸,因此他急着赶往石岛拜见赵烈。

    水城派出了两艘海船带领着酒井忠世的三艘朱印船前往石岛。

    酒井忠世在石岛港看到数十艘的盖伦战舰和商船时,他不禁感慨大将军败得不冤,赵烈的水师根本不是倭国能匹敌的。

    只是在这个海湾里就停泊着多少的战船,在济州和虾夷地还有多少战船,从此可以想见赵烈水师的庞大。

    不过,说这些都晚了,如今局势如此,德川家在倭国的统治摇摇欲坠,西面不平静,东北的仙台藩也是有了异志,不但驱逐了家光大将军派去的兵法师范,还拒绝了向江户派出援军的请求,如今当真是风雨欲来风满楼啊。

    而长州藩叛逆军势中那些异族骑兵更是让幕府投鼠忌器,迟迟无法从江户出动常备讨伐,毕竟这些骑兵后面到底是不是赵烈驱使的,让人极为的狐疑。

    如果不搞清楚这些,谁敢做出向西征伐的决断,否则那个该死的赵烈再次攻伐江户呢,谁能说得准呢,是,还有大笔的欠款没有还清,但是赵烈有可能借助再次战胜的机会提出更苛刻的条款,你是签不签呢。

    于是这才有了此番酒井忠世的大明之行。

    赵烈此时正在石岛官署同赵猛等人商议庶务,如今赵烈就是关心两样,一个是银钱的储备,为了日后大明愈演愈烈的战争准备钱粮,在赵烈预估这就是一个无底洞,有多少吞没多少,多多益善,别看如今赵烈为了这个无底洞备下了三百万两银子,估计也是不够用。

    再有就是军兵的整肃,就在最近,赵烈准备对所有的军兵重新编组,利于指挥的通畅,提高全军的战力。

    这里坐骑的尽快配置和朝鲜军兵和人军兵的整肃也极为关键。

    说白了,这些军兵就是消耗品,赵烈基于对建奴迅猛增长的汉军的警惕,也基于对破虏军数量的停滞的无奈,只好引入这些军兵。

    当然,这些军兵还是很有讲究的,朝鲜的火铳手整训的相当的不错

    自从倭乱后,朝鲜军兵吃了倭寇铁炮手的大亏后,朝鲜君臣痛定思痛,大力整备火铳手,如今朝鲜火铳手反倒是比一般的明军火铳手训练有素。

    赵烈自咐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吃了破虏军火器大亏的皇太极一定会让汉军旗大量的装备火铳火炮,如此,再次大战,双方火器的接阵一定会极为的惨烈,折损将会极重。

    而倭人在近战搏杀时的凶狠和难缠也是极为出名的,这在两军相持不下的时候,对战局也会有极大的影响。

    如果让赵烈选择,如果是必须消耗,那还是消耗外人的性命好了。

    当然从经济的角度来讲,阵亡的朝鲜军兵可能只是需要给他们几十个银元的抚恤银两,而勋田更是全无必要,这会让破虏军节省大笔的银钱,账就怕算啊,这一算,赵烈越发觉得这些炮灰要好好的利用。

    当然这些炮灰同破虏军根本不是一个路子的,要整训成破虏军的水准有点难,但是还是要尽力的同破虏军保持一致,否则就是拉破虏军的后腿,在战阵上不但没有助力还有崩散的可能。

    当然为了增强他们的战力,赵烈也要尽量的为他们准备好的兵甲,这个不能节约,这可是能大大增强他们的战力,干系合战的胜负走向。

    既然是兵甲那么就是钱粮了,这不这两天赵氏兄弟正在商议打造多少兵甲为好,另外这些炮灰的战马也得银钱购入不是,说白了都是钱啊。

    当码头上传来消息,倭国幕府派人前来拜会时,两兄弟会意的一笑,昨日赵烈还说倭国幕府恐怕要派人来了,毕竟根据长州藩传来的消息,长州藩收复了三国之地,其势已成,而破虏军的骑兵也显露出来,恐怕幕府该坐不住了。

    赵烈没有出迎,如今就是家光亲来他也不会出迎了,强弱逆转,如今破虏军才是倭国上空那片天,倭国如何风云变幻都要看这片天的运作,下面的幕府和大名作何决断都要抬头看看天色如何了。

    酒井忠世登岸后一路上向官署走来时,石岛给他的感觉就是宽阔整洁,来往的行人众多而且较为富庶。

    宽阔笔直的大道、商铺林立的城下町以及表情轻松穿着干净体面的人群让酒井忠世印象深刻。

    这一路上的行进他就知道此地的治政相当的不错,在幕府经年操持书屋的历练让他一眼就能判断出这些。

    当路过一个占地极广的地方时,酒井忠世以为到了赵烈的官署,结果他们路过而去,酒井忠世一打听这里是石岛忠烈祠。

    一个建造恢弘占地极广的地界是忠烈祠,酒井忠世立时就明白了赵烈的用意,这是千金买马骨啊,同倭国建立所谓的八幡神护佑,来激励武士顽强敢战是异曲同工之妙,赵烈麾下不惧近战搏杀的因由这也算是一个吧。

    来到不起眼的官署时,酒井忠世已经大略知道赵烈是个何许人了,此人勇猛善战,心有韬略,善于掌控军心士气,还能节制自身**。

    一个军将能到赵烈这个地位,特别是击败幕府常备,定是勇猛敢战,善于练军的。

    否则只是听闻幕府大将军以及八万常备的名头就会打消了东征日本的图谋。

    而到了赵烈这个位置,官署还如此简陋,可见赵烈极为节制自家的**,否则他想要什么得不到,至于安居这样的官署,想想将军的镇城江户城和内丸,同石岛一比较,这差距非道里计。

    “一别经年,老大人安好啊。”赵烈从官署内迎出来。

    “酒井忠世拜见明国赵总兵。”酒井忠世深深鞠躬。

    面前这个人酒井深深知晓他的厉害,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能决定德川家的走向。

    两人寒暄完毕,赵烈向酒井介绍了赵猛,两人见礼完毕,进入官厅。

    “不知道酒井大人不远千里来石岛有何贵干啊。”

    赵烈显得一无所知。

    “秉赵总兵,前些时日,我国长州藩毛利家起兵反叛,其他攻占其他大名的地方,我家将军正要兴兵讨伐,发现其麾下有赵总兵上次抵达我国时统领的异族骑兵,不知道赵大人晓得此事否。”

    酒井忠世盯着赵烈。

    赵烈显得很茫然,“此事本将一无所知,不过,你等恐怕不知道,这些异族骑兵谁给他们银钱,就会给谁卖命。他们非是本将的下属。”

    酒井忠世疑惑的看着赵烈,这事听着有点悬呢。

    “酒井大人你有所不知,他们都是大明北方异族,他们分成很多的部落,每个部落都有族兵,恐怕能有几百个部落。”

    赵烈哈哈一笑,推个干净。

    酒井忠世笑了笑,就是有这么些部落,他们是如何登陆日本的呢,海船从哪来的呢。

    想要经过这片海域而不被赵烈所部知晓可能吗,想来这就是赵烈所为吧。(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六章 鲁皇猪死了

    酒井忠世对赵烈的推脱早有准备,太正常不过了,这种事他就没少做过。

    为了幕府的利益,应付下面的各个藩主时,明明是针对某些藩国的举措,老中们也可以全然否认,有些事情可以做,但是不可以说。

    酒井忠世也没有指望赵烈能够承认支持了长州藩的叛乱,这太不现实。

    “赵总兵,我家大将军每年为大人支付巨额的赔款,如果德川幕府不能继续节制全国,也就没有能力向赵大人支付赔款了。”

    酒井忠世来这的目的其实就是告诫赵烈,如果继续支持那些叛逆,那么日本烽烟四起,幕府控制的地方越来越少,根本就没有能力支付赔款,你赵烈看着办。

    赵烈微微一笑,“本将绝没有支持所谓的长州藩叛逆,不过对长州藩失去故国大片土地,本将也是极为同情,想来失去故国当真是无颜面再见先人啊。”

    赵烈感慨了一番。

    “当然,对于德川家征夷大将军的位置,本将是予以承认的。”

    赵烈笑眯眯的看向酒井忠世。

    酒井忠世一时无语,什么时候日本的征夷大将军也要你的承认了,真是感觉不要太良好,你不过就是明国的登莱总兵,我国的军国大事好像你还决断不了吧。

    “本将说的话酒井大人可能莫名,你们倭国大将军的任命我赵烈说了不算吧。”

    酒井默然,承认你赵烈这么说就是对了,本来同你没关系嘛。

    “倭国的所谓征夷大将军无关正义无关德行,不过就是谁的军势强盛,谁能击败劲敌迫使全国各处的大名们臣服,谁就能成为倭国的太政大臣,征夷大将军,先前的丰臣秀吉,后来的德川家康莫不如此,到了这个地步,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