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361章

明末苍茫-第361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价钱不容商议,如果你等不出银钱,本将将驱使他们去挖矿修路种田。”

    赵烈一摆手,谁有工夫同你等墨迹这事。

    赵烈吃定了他们,要知道这些兵丁阵亡,他们都是要付出抚恤银两的,而从欧洲向这里调拨人手,更是耗费银钱的而事情,两项叠加远远高出他开出的价码,当然一个人三十两,这里就是二十余万两银子,一下子拿出来他们感到肉疼罢了。

    就是不在乎银钱,数千人运到远东也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这两家殖民地恢复元气那是太慢了,下面的土著人或是已经被尼德兰人压得透不过气来的葡萄牙人都可能发动反攻,这是两处都无法承受的。

    “总兵大人,这些赎金是否太多了些,要知道我们马尼拉一时半会拿不出那些银子来。”

    迪亚戈扮起可怜来,他皱着眉头很是为难道。

    可惜他的精湛表演无人欣赏,赵烈不为所动,“这是最后的议价不容商议。”

    “大人,如果是二十两一个军兵,我们先下就能做主,大人您看。。。”

    图斯米更是在意银钱,毕竟他所在的不是王国直属的总督,而是东印度公司,一切向钱看。

    赵烈看着他们,意思很明显,少废话了。

    “那么,我只能回去向总督大人禀报,由他来做出决断。”

    迪亚戈半真半假道,这个数目他当然只能这么回报,但是他还是寄希望赵烈能被他回转这句话打动,为了防止意外,早些定下来。

    可惜,赵烈不为所动,

    “既然如此,你等就先回返驻地,向你们的上司禀报吧,这些军兵先让他们挖矿修路,等候你们的佳音。”

    迪亚戈和图斯米心中一苦,好嘛,这个明人是当真对这件事无所谓,他们都是白费功夫,他们还真的快点,要不天知道他们数月后返回,还能有多少存活的军兵。

    “既然说到回转你们的殖民地,嗯,听闻你们对当地的华人极为的不友好,甚至还有蛮横的杀戮。”

    赵烈盯着迪亚戈看着。

    得益于后世的互联网知识大爆炸,赵烈知道西班牙殖民菲律宾的历史上就有数次对明人的大屠杀,但是具体的日期他根本无从记得。

    迪亚戈面容僵硬的挤出一丝笑容,自家知自家事,最近时期马尼拉就是打算对明人动手,当然这个过程被这次海战打断了。

    但是这个筹谋是很久了,他对面前这个明人军将真是有些怕了,对他们马尼拉的局势简直是洞若观火,怎么能不让他们害怕。

    “我们马尼拉市府对华人和当地人都是一视同仁,绝无杀戮之事。”

    但是他的僵硬的笑容,和微微有些颤抖没有底气的声音让赵烈起了疑心。

    赵烈盯着面前的迪亚戈久久不语,而迪亚戈如坐针毡般。

    赵烈好好思量一下,难道就是这么巧,看对面这个西班牙人的反应,好像马尼拉真是有对当地明人不利的可能。

    但是他能怎么办,如今大明内部的局势越来也紧急,他不可能派出大军前往马尼拉,舰队好说,随时可以出动,但是步军如今一步不能轻离。

    那么怎么对付这些西夷人对明人的迫害,这是个问题。

    “既然两位就要回返,明日我为两位亲自送行,让两位看场好戏。送客吧。”

    赵烈示意护卫送人出去,迪亚戈、图斯米莫名的被人送出了官署。

    第二天辰时末,迪亚戈、图斯米被请到石岛军营的大校场。

    他们登上大校场的点将台时,赵烈和百名护卫早已经等在那里。

    看到这两人来到,赵烈拱了拱手,同这两人打了打招呼,随即向黄汉点点头。

    一阵雄浑的号角声响起,远处传来马军冲阵的轰鸣,旌旗中,大批的骑军催动战马奔驰而来。

    他们排着极为齐整的冲击阵型,身上的铠甲散发出黑黝黝光泽,手里的骑枪汇成了一座枪林。

    轰轰轰轰,这支四千余人的骑军轰响着来到点将台前列队,他们的面甲全部放下,虎豹狼龙,甚至阎王小鬼的面甲放下,他们狰狞的面目对视着两个西夷人。

    两人心跳加速,浑身冒汗,这支全甲骑兵他们自问很难被击败,最起码他们的骑兵做不到,毕竟他们的骑兵太少了,各自不过一千余人,当然他们唯一可以庆幸的是他们步军混编的战阵可以击退这支骑兵,毕竟他们的步阵可是有大量火枪和长枪的。

    轰轰轰,齐整之极的踏步声响起,红色的战旗引领下,六千余名从登莱备军中整训出来的战兵正在向着点将台走来。

    他们排着刀砍斧凿般整齐的战阵,高唱雄浑的战歌,以无敌的气势前进。

    轰轰轰,军兵们的脚步踏地声仿佛敲打着两人的心肺,让他们脸色发白,浑身颤抖,这个庞大的军阵他们估计吕宋和巴达维亚的驻军根本抵挡不住,毕竟这次大战失败后,他们的老底子已经空了,没有十年的光景舰队和步军绝对恢复不过来。

    当一万余人的大军阵在点将台对面整军后,黄汉提前挥臂大喊,“主公万胜,破虏军万胜。”

    “主公万胜,破虏军万胜,万胜、万胜、万胜。”

    最后的万胜喊罢,所有的军兵立正站好平视前方,整个大阵几乎没有任何的声响,只有战旗的猎猎响声。

    “你等回去后,告知你们的总督和董事会,必须善待汉人,如果敢屠杀抢掠汉人,这支强军就是给他们准备的。”

    赵烈气势逼人的用手点指着寒光闪闪的大阵,迪亚戈、图斯米只能点头,说不出话来了。

    迪亚戈、图斯米等人回转吕宋岛和巴达维亚后,将破虏军水步军的威名远远传播开来,让针对华人的一切图谋暂时消声灭迹。(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谏

    酒井忠世悲喜交集的回返倭国,给大将军德川家光带了令他羞愤不已的消息。

    “就是说我德川家能不能坐稳这个位置全看他赵烈的心情好坏了。”

    德川家光紧紧地握住手里的肋差,指节因为吃力而变得苍白,他浑身因为愤怒而变得颤抖不已。

    井伊直孝、土井利胜、掘田正盛等人都是跪拜地上请罪,无他,主辱臣死而已,主家被明人逼迫到了这个地步,他们作为大佬和老中都是难辞其咎。

    酒井忠世先是伏地叩首请罪,然后抬起头来,

    “将军大人,老臣此行看出一件事,那就是赵烈为了掌控倭国会不惜一切,而他不会花费太大的代价,他只要驱使长州藩为先驱,出动数千骑军助阵就可以了。”

    酒井忠世的话激怒了德川家光,他大瞪着血红的眼睛看着酒井忠世。

    酒井忠世浑浊的眼睛古井无波的看着德川家光没有一丝的动摇,因为他坚信他说的没错,如果此时德川家光还是盛气凌人意气用事,那就是将德川家推入了无底的深渊中,他酒井家作为德川家的老中和谱代大名将会一同完蛋,绝无幸免。

    也就是说此时不是他德川家光和德川家一门的事情了,而是围绕着德川家数千家臣的事情。

    因此酒井忠世不能因为他德川家光还不成熟还不低头而继续沉默下去。

    “难道我德川家百年来从清河杀到全国的勇气都是消散了吗,赵烈的一句恫吓就让我们不敢出动平叛的大军了吗。”

    德川家光瞪着血红的眼睛一一逼视着诸位老中,井伊直孝等人不敢对视,他们相续低头避开了德川家光的目光。

    这事他们没法回答,强硬的赞同大将军是太容易了,但是强硬对待赵烈的结果是什么,他们太清楚了,几番大战下来幕府军水步军全部大败亏输,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但是如果反驳德川家光,他们已经看出大将军已经被屈辱和愤怒刺激的有些失常了,此时不是反对的好时候。

    “大将军,此时我等体会先家康大将军是如何隐忍不动,待敌人之可乘的。”

    酒井忠世没有避开,而且是强硬的回答。

    这让井伊直孝、土井利胜、掘田正盛都是吃惊的看着他,心道,这个老酒井今日是得了失心疯了,一再同大将军过不去,先低下头,过后再劝解能死啊。

    德川家光被刺激的咔的一声抽出了太刀,他抢前几步,但是他控制了自己,毕竟酒井忠世提出的是决定他继承位置的他最为敬重的祖父,再有酒井忠世乃是普代大名中最为忠心耿耿的,要不是年纪太大,今日幕府的大佬就是他了。

    德川家光挥动着太刀拂袖转身而去。

    此时,井伊直孝等人纷纷劝解酒井忠世,都是说他说的话太过鲁莽了啊,对大将军的话还是要委婉的劝解等等。

    酒井忠世闭目一言不发,他心中早就心存死志,几次同明人的商议都是他代表幕府前去的,同明人的两次密约都是他去签署的,他知道消息传出后他的名声会遗臭万年。

    甚至他的子嗣也会因为这个受到极大的牵连,不但前程成疑,也是羞于见人。

    那么改变这个情况只有一个方法,这个方法他想了很久了,因此这次出使明国是他最后一次背锅。

    晚上回到府上,酒井忠世吩咐下人沐浴更衣,一切收拾妥当后,他亲自研墨执笔写了两个斗大的字,然后拔出了肋差剖腹自裁。

    没错,他就是用这个方式表明他做的一切都是迫不得已,是为了德川家的存续,这些事他是极为不愿意做的,但是不敌明人,只能隐忍屈服,等待日后有好的机会。

    但是,他不会因为这些不得已而忍辱偷生,为将军和德川家将事情办完后,他只能自裁谢罪。

    德川家光这晚根本就没有睡着,被接连的坏消息打击他能睡着才怪了,子时过后,他陷入半梦半醒之中。

    小姓猛烈的叩门将其惊醒,小姓报给他一个噩耗,老中酒井忠世大人在家中自裁身亡,同时了留下了遗书。

    当这封遗书被摆在德川家光面前时,上面是沾满鲜血的两个大字,隐忍。

    德川家光痛哭流涕,他真是苦逼够了,这几年来他的日子太难熬了,今日不过是发泄一番,结果一个老臣就来个死谏,仿佛他是个荒淫无度之主。

    天亮后各个家臣听到消息后,也是不禁嘘吁。

    德川家光任命土井利胜亲自负责酒井忠世的丧事,一定要给这个老臣以身后的荣哀。

    就在这个时候,从九州传来军情急报,征讨北九州岛原城天主教徒叛乱的板仓重昌率领近万大军攻城,被叛军大败,板仓重昌也被铁炮击中身亡。

    这个消息让德川家光大吃一惊,怎么可能。

    因为这次叛乱的天主教徒不过数万,去掉老弱妇孺,叛军不过一万多人,而且大部分的兵器极为的简陋。

    而德川家光派去的大阪城代板仓重昌则带领着两万军势,虽说战力最强的德川家常备只有两千多,但是京都大阪一带的近畿地区各个大名的军兵一万余,加上北九州的一些大名的军兵共计两万出头,如何这般轻易的就被这些懦弱的天主教徒击败的。

    说来天主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神甫带入倭国近百年,在两国教宗和神甫的努力下在倭国各地逐渐扩散开来,刚开始时很多的大名都信奉这个天主教,这样就带动着下面的藩国的臣民也大批信奉天主教。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仙台藩的藩主伊达政宗,他极为的推崇天主教,甚至派过家臣出访西班牙等地。

    就是大魔王织田信长也对天主教极为的优容,允许天主教会在本州传教。

    但是在丰臣秀吉时期,丰臣秀吉有感于教派发展太快,信奉天主教的倭国百姓将倭国传统的佛教甚至护佑武士的八幡神都弃之不顾,简直是有毁掉倭国********国体根基的危险。

    同时由于国内一统,对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兵甲火铳火炮的依赖不再,因此丰臣秀吉发布了全国的禁教令。

    从此后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德川家光都先后发布了禁教令,驱逐信教的日本民众,如果还是顽固的信奉,幕府甚至残酷的用火刑烧死。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历经数十年,这个天主教的神甫全部被驱离,甚至被处死,剩余的分布各处的教徒还是在坚持信奉,像是幽灵般久久不散。

    尤其是在北九州和西部九州地区,教徒和被流放的浪人武士纠结到一起,他们心怀对幕府的不满,在暗地里传教散布对幕府仇恨的言论。

    而这一地区的数个藩主也信奉天主教,对教徒或明或暗的资助帮扶,使得这一地区的天主教徒诡异的壮大起来。

    这彻底的激怒了德川家光,他转封、减封几个小藩主,甚至处死了岛原城一带信奉天主教的藩主,将亲信派来当此地的领主,但是残酷的镇压么有摧毁教众的意志,反倒激起更大的反抗。

    终于在数月前,教众利用领主在大荒年不减田赋弄的天怒人怨的机会揭竿而起,他们推举过去领主的养子天草四郎为首领,万余人攻入了岛原城,将领主处死,抢夺了武库,占据全城,在城中升起了十字旗帜,希望建立独立的天主教的藩国。

    德川家光当时虽说极为的气愤,但是他还是认为剿灭这个叛乱不费吹灰之力,因此任命大坂城代板仓重昌为总大将,调集了两万余的大军前往镇压,没想到他接到的是败亡损失数千军兵的消息,这让德川家光五内俱焚,这些日子太特么不顺了,一个是接着一个。

    此时的德川家光还没有认识到后世对他痛失国土的另一个批判又出现了,那就是痛失了三大岛的九州岛,从此后,九州岛再也没有回归倭国。

    虾夷地的失去在后世的倭国人看来,毕竟和人只是占据了南部一少部分,最后被公认雄才大略的赵烈率军夺取,德川家光有责任,但是不算太大。

    但是九州的失去让后世的倭人痛彻心扉,提起德川家光没有不破口大骂的,战败赔款也就罢了,连九州岛都在他的任上失去,德川家光是一个崽卖爷田的败家子的形象根深蒂固。

    此时这个败家子全无察觉,他立即决定任命老中松平信纲为总大将,准备船只跨海剿灭叛乱。

    但是,剩余不多的水军向他禀报,破虏军的战船已经在隔绝了北九州,摆明了就是不让幕府派军平叛。

    一时间,德川家光有吐血的冲动,这个赵烈真是德川家的死敌,什么时候都是阴魂不散。

    但是想起酒井忠世的死谏,德川家噶按捺住愤怒决定隐忍。

    当然隐忍不意味着全无举措,坐看叛乱蔓延,他同大佬老中们商议后作出了决断,派人乘船出海绕道前往西南九州的萨摩藩。(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三章 济州备战

    林庆业接到王上的命令是统领五千火铳手、步弓手以及长枪手前往仁川港集结,等待明军前来汇合,最后的目的地是倭国,也就是说这只朝鲜军要同明人一同征伐倭国。

    身为一个弱国屈指可数的几个能建奴甲兵对阵一番的将领,林庆业这辈子有几个念想,一个就是能歼灭北部的蛮狄,恢复朝鲜的名望,他一想起丁卯胡乱时朝鲜被迫屈膝投降的事情就是奇耻大辱。

    当然,对倭国这个占领蹂躏了大半朝鲜国土并且焚毁了王国的死敌,林庆业也总想有一天与其一较长短,击败倭国武士恢复朝鲜的荣光是朝鲜武人的夙愿。

    当然依朝鲜可怜的军力根本没有攻伐倭国的希望,北面的蛮狄不断的入侵,几年就来一遭,抢掠银钱和丁口,朝鲜自身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