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56章

明末苍茫-第56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士第微微一笑,你没有收下礼金,我就能收下。金银虽好,不过一旦失去大人信任就是万般皆休。

    “李玄,暂且收下,回转济州之时,我带你献于大人。”

    李玄恭敬答应,终于能够靠近大人左近,不易啊,虽说明人中万大人、马大人、白大人等都是手握重权之人,不过,李玄私下观察发现他们皆对州府中一位身材高大,肤色微黑的年轻将领恭顺有加,这位赵大人才是真正的掌权者。明人在他们面前不称名讳,只称大人。李玄只是恍惚撞见两回,赵大人气势威压,眼神锐利,不似常人,一眼仿佛看穿人的心肺。

    ps因改写章节造成错发道歉,如今改正再一次的抱歉。

第一百零六章 惊闻噩耗

    李玄的估计是对的,李朝全罗道丽水左水师营的水军节制使郑在铭目瞪口呆的听着李牟的哭诉,济州被陷,还是明人攻陷的,如果不是郑在铭一年两次去过济州,识得李牟是济州牧李真的心腹管家,权彬是李真的护卫头目,郑在铭一定让人将他们拉下去打上五十军棍,开玩笑,大明乃是朝鲜兄弟上邦,朝鲜是大明纳贡之属国,大明二十余年前刚刚援朝击败倭寇,如何此番攻入朝鲜济州,当真是笑谈。

    郑在铭没有继续听李牟的胡言乱语,他开始询问权彬,相比李牟他更是相信上阵搏杀过的权彬,权彬总不能像没见过阵仗的文人般的胡言乱语吧。

    “大人,此番确实是明人,他们乘坐西夷战舰数十艘而来,只是,小的见敌军的战袍不是尚红的大明战袄,而是黑色战袍,另外敌兵俱披铁甲,还有西夷大炮、火铳,数十炮轰开了济州城门,余者蜂拥而入,火铳开路,须臾攻陷济州。”权彬跪下回禀。

    郑在铭久久没有说话,权彬的回答让其明白,来的实是明人,不过不是红衣明军,这是如何的情况。

    李牟与权彬在大静海滨找了一艘不大的海船,从大静出海经过三日航行才到丽水军营,水营节制使郑在铭却是去了全州未回,他们只好等了两天,好不容易郑在铭回来,听了消息后久不言语。李牟大急。

    “大人,敌寇攻城时,济州府判和正领竟然赏秋不在,我家大人只有亲率兵丁迎敌,奈何敌军火炮威力巨大,人数更是数倍于我,寡不敌众,无奈下遣我等前来告急,”李牟忠心为主,以头触地,鲜血淋淋,“大人,望看在与我家大人相交份上即刻派兵营救。”

    郑在铭既是怜悯此人忠心为主,不过也是鄙夷其无知。

    “罢了,李牟,既是涉及明人,你以为本将可以擅自调兵吗,此番只有上报大王,由大王领议政定夺了。此次事关重大,就连全州牧也是无权定夺了。”郑在铭叹道。

    李牟立马呆滞,作为久在官场游走的老油条他也不是不明白此番道理,只是太过急迫,此时只能希望朝中看在李大人没有弃城而逃的份上,不至过于苛责李真了。

    郑在铭则是马上派人快马禀报全州牧,唯恐兵丁解释不清,郑在铭甚至将中军派去,当然他在信中说明此事李真家丁告急,他郑在铭作为全罗道水军左营节制使正在派船核实云云。随后郑在铭派出多艘哨船前往济州打探,严令属下定要探查出济州事宜。

    仁祖李倧今日午睡过后,在太监孙临及宫女的侍候下起身更衣,看到入秋来难得的好天气,李倧来到后进秘苑,看了看欢快的动物,以及郁郁葱葱的林木,十分快意。

    仁祖反正至今不过数年,又经历了数场反叛,尤以李适反叛势大,甚至汉城也是被其一股而下,虽说最后剿灭叛军,不过,至今朝局还是动荡不安,朝鲜北部经过李适叛乱和北部金兵袭扰也是残破不堪,尤其是李适叛乱抽调的是北部平安道、咸镜道等地府兵,直到此时北部边军还是个大窟窿,没有全部整饬完毕,当真是平安道来难平安啊。

    就在此时,为了争权夺利西人党内部也是内斗不止,李贵、金自点、金鎏等人又开始新的党争,内政拖宕,因战乱贫困各地民乱不止。朝鲜的内政迟迟不见起色,李倧也是勉力维持。

    由此,李倧今年不过三十出头,鬓角已是染上寒霜。不过,这一段时间来,北边后金蛮掳静寂,内政在老成的领议政李元翼、左领政申昉、右议政吴允谦等人维持下有了起色,李倧总算是渡过了成为朝鲜国王以来最安宁的时期,总算心境平和了一些。

    一阵急促的脚步传来,李倧没有回头,还是专心的喂着一匹不足岁的小梅花鹿,

    “殿下,领议政李元翼、左议政申昉、右议政吴允谦前来觐见大王,此时在宣政殿等候。”孙临跪秉。

    李倧心中一跳,方才有人疾步前来,他就明白来之不易的闲暇时光结束了,此番三个一品大员一起到来,这就意味着朝鲜又起波澜了,否则三个议政不会携手前来,朝鲜哪个地方面临天**烦,只是不知是内政还是外敌。

    孙临叫来步撵,李倧坐上后在去往宣政殿的途中心中七上八下,李倧并不是个懦弱胆却之辈,否则也不能在只有一千余部下的情形下毅然发动庆云宫变,冒险夺取王位,只是几年朝鲜动荡的时局将李倧的雄心慢慢抹去,朝鲜就像是个重病的病人,李倧几经努力未见成效,有点心灰意冷了,这位当今朝鲜的君主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宣政殿。

    “参见殿下。”李元翼、申昉、吴允谦跪下施礼。

    “几位领政为我朝庶务操劳,就不必多礼了。”李倧虚扶一下,“孙临,拿个靠垫给几位卿家。”

    李元翼颤巍巍的起身,谢过李倧后,坐于椅上,孙临将几个靠垫分给众人,毕竟深秋的木椅还是很凉的,这里年纪最小的申昉也有六十了,年纪最大的李元翼有八十岁了。

    “大王,属下等刚刚接到全州快马急报,济州失守了。”李元翼与申昉、吴允谦对视一下,还是由他说出这个坏消息。

    “济州失陷。”李倧眉毛拧了起来,他来的路上也是猜测哪里出了祸事,但不是西北平安道,就是东南庆尚道。一个是后金蛮横,一个是倭寇猖獗。怎么是济州。李倧却是放下大半悬起的心,毕竟济州乃是海外飞地,海中孤岛,对于李朝的安全还是没有直接的威胁。“李议政,可是倭寇来犯。”

    “非也,秉大王,乃是明人来犯。”李元翼答道。

    “呃,”李倧立时心中升腾惊涛骇浪,大明在朝鲜还是无敌的所在,偏偏这十年来,朝鲜在大明和后金之间左右逢源,几月前大明来使与朝鲜商议在北方共击后金时,朝鲜君臣态度暧昧,虽说是表明不与北蛮结交的立场,不过对于共击后金的建议敷衍了事,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也是表明了一定的立场。

    临走时,李倧看出了明使姜日广、王梦尹的不甘,对于李朝的失望。难道这是大明对于李朝的敲打。一瞬间,李倧心中是万马奔腾,小小的心肝乱颤,毕竟招惹大明对于此时内忧外患的朝鲜来说可是灭顶之灾。

    “殿下,此番占我济州的不是大明军将,乃是吕宋明人。”李元翼看到李倧脸上变换不定,当即明白大王的心里,这与他接到第一份急报时的惊惧相同,所以李元翼马上出声安抚在他看来还是过于年轻的王上。

    李倧登时放下心来。

    “大王,此番入侵济州明人自称吕宋明人之后,乃是夺回故元之地,重归华夏。”须发斑白的申昉说道。“此是丽水左水营节制使报来济州明人头领的投书所言,此外,其哨探禀报明人在济州有数十艘西夷战舰,舰上安放数百门巨炮,非是水师营可力敌,上书请求朝廷定夺。”

    “许是大明水师隐匿东来。”李倧对于大明恐惧心理让他听到几十艘西夷战船立时心思又歪了,当然大明实力雄厚的水师给他留下了无以匹敌的印记。

    “殿下,臣担保不是大明水师,三年前臣出使大明,其水师还没有一艘西夷战舰。如何三年后就出现了几十艘西夷战舰。”吴允谦曾作为朝鲜正使在三年前从海路出使大明,途中路过登莱,山东,直达北京,对于大明登莱水师知之甚深。

    “殿下,如此板荡之时,臣请殿下召集重臣廷议。”李元翼起身说道。

    “臣等附议。”申昉、吴允谦起身附和。

    李倧略一沉吟,“孙临,速着各曹判官等诸臣宣政殿觐见。”

    孙临躬身应答而去。

    ps拜求推荐收藏,同时正申请领回缺失的章节,对书友阅读产生的不便道歉。谢谢。

第一百零七章 李朝会商

    半个时辰的时间,金鎏、金尚宪、李廷龟、李贵、金自点、崔龙吉、申钦、申景慎等十余位大臣先后来到宣政殿,李朝的所谓经世之才尽皆在此,他们是李倧如今的基石。

    当李元翼通报了济州被明人所占,明人舰队强大,火炮犀利的消息后,殿内一时一片寂静,这是所有大臣没有想到的,毕竟明使刚刚折返没有多久,在汉城朝鲜君臣皆以上国之使给予款待,不敢稍有怠慢,虽说没有回应其夹击后金的要求,不过,相处还算愉快,如何明人来攻。

    李倧看看李朝目下的重臣,忽然发现除了李元翼这个南人党老臣外,其他都是此番拥有拥立之功的西人党成员,不过,李倧几年来早已明白了士林所谓结党不过是为了占据朝堂,争权夺利而已,这不,西人党这一年来,内部也是分为李贵、金自点与金尚宪、申钦等人矛盾重重,李倧只好以南人党的李元翼为议领政,派系不明显的吴允谦扶为右议政,就是为了平衡派系之争,但是他明白如同此前百年间上演的相同,派系之争还会继续下去,他也会同列位先祖一样对此无能为力,不过,他只是希望在此危机时刻,这般所谓朝鲜人杰们能暂且放下一切,共同对外。

    “殿下,微臣以为此番出兵济州的绝不会是明军,上番明使出使我朝,微臣听副使王梦尹说道,登莱和福建水师战船不敷使用,捉襟见肘,登莱是由于援助辽西和辽东大小数十岛屿,福建则是与西夷,海盗对战,其中西夷,海盗为祸犹烈,”不足四十,身形高瘦的金自点在老人堆中还是很显眼的,十分儒雅,尽显安东名士风范,施礼后侃侃而谈。“大明现今北蛮狠之北虏,南有西夷、海盗,此时绝无可能分兵济州。”

    李倧微微颔首,金自点此人李倧早已注意,可谓是一个干臣,此番金自点观点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不过嘛,此人,嗯,李倧刚刚在心里肯定了金自点,不过也是担心金自点的另一面,金自点就出了问题。

    “因此,上番明使来访,劝我朝夹击后金,臣就是反对的,明军遗失辽东,当下勉力支撑辽西,与我朝陆路已断,已非当日之鼎盛大明,明使此来,臣发现两人颇为折节下交,此从未有之事,佐证大明内部国力也是颇为艰难,所以臣。。。。。”金自点刚说道这里,就被打断。

    “如此就该屈身侍奴,与蛮狄结盟,这也是安东金氏的节操乎。”李贵大声喝道,极为不屑,对于金自点的屈从厌恶至极。

    “李大人,本官只是讲应与后金接触,从未说过与其折节,此。。。。。”金自点半步不退,回应道,在他看来不顾国力只是空谈说教乃是愚蠢之极。

    “够了,此时你等所议乃是济州事,这里乃是大王的宣政殿。”李元翼怒斥道,西人党内部的争吵,分裂是李元翼喜闻乐见的,正因为如此南人党才有机会,但是当前济州才是关键,两个人为了派系之争将济州议事引领到对明对金国的策略上,真是让人烦乱。

    李倧面沉似水,金自点唯一的问题是言语太过直接,李倧和一众大臣也是明白大明今时不比往日,不过,毕竟大明与朝鲜是数百年的从属关系,二十余年前刚刚襄助朝鲜击败倭寇,如此民间、士林对于大明好感颇高之时,疏远大明,接触后金传扬出去必招全国士林百姓舆论涛涛,群起攻之,因此,最好是做而不言,金自点问题就是狂放了点,锋芒太过,还是不够成熟啊。李倧轻抚额头,“诸卿,现下济州失陷,国土沦丧,寡人望诸位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双方几位跃跃欲试的大臣马上偃旗息鼓,激辩对立以后再说,今日大王心情极为不快,。

    “大王,臣以为下旨命丽水水营稽查敌寇确实有数十西夷战舰,此事为要。”吴允谦说道此,停顿了一下,他的话殿内所有的大臣全都明白,谎报军情在朝鲜屡见不鲜,李倧点点头,表示明了,赞同。“此外,立即派出使团出使大明,问询是否是明军或是某个明将私自派兵。如此我朝才可做出决断。”是否是明军,或是明将如果搞不清,那就多说无益了。

    “吴卿所言确是老成谋国之言。”李倧颔首,“如此,金尚宪何在。”

    “殿下,臣在。”金尚宪应声出列。其哥哥金尚荣担忧的看看弟弟,在他看来,弟弟尚宪个性耿直,刚则易折。

    “寡人命你出使大明,面见大明天子,一则作为明使来此的回拜,二则通报大明天子济州事,望大明天子详查。”李倧命道,作为明人势力入侵济州禀告大明天子这是必须的,也是作为大明属国应有的觉悟。同时,也是探明大明朝廷及天子对于此事的处置。

    “微臣遵旨。”金尚宪慨然领命。金尚宪一向对大明极有好感,此番赴明得偿所愿,可以亲眼看看大明风物,当真是不亦乐乎。

    “李廷龟何在。”李倧问道。

    “大王,微臣在此。”兵曹判官李廷龟上前参见。

    “李廷龟,你急令丽水水师节制使,探明敌寇底细,军力、船舰,不可搪塞。”李倧严厉说道。

    “微臣遵旨。”李廷龟抹了把汗,方才说道虚报军情,身为军曹判官的李廷龟就出了一身冷汗,不过他可是绝对不会为那般粗鄙武人打保票,毕竟虚报军情在那般勋贵子弟来说是家常便饭。此番大王点出此点,语气严厉,李廷龟也是不敢轻忽。

    “大王,微臣认为当即刻下令各水师营整船备战,命五军营、全罗道、庆尚道府兵整军备战。”领议政李元翼躬身说道。

    “李领政所言极是,”李倧赞许,不愧是在壬辰倭乱之时屡立大功之名臣,临危不乱,查缺补漏,济州说到底还得派兵收复,整军备战正在当时,可惜了,如此名臣垂垂老矣。

    当朝鲜君臣在昌德宫里喋喋不休的争论济州事时,铁山半岛东南几十里的身弥岛上的东江军户们发现岛北港口又停泊了十余艘海船,只见海船在简易的栈桥上卸载物品,忙碌不堪,军户们如果是愿意帮忙可以每天可以得到两升米,这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今夏开始,有个山东商人就在身弥岛港口修建简易栈桥,当时就是雇佣人手,在一些军户们半信半疑的加入进去后,发现山东来人还算守信,每天的粮食都是按时发放,所以岛上二百多户的军户家家男丁到这里帮工,也好有个米粮。毕竟东江军户大多就是东江各将领的农奴,每年的收成东江拿走六成以上,剩下的粮食不够一年吃的,往往都得是混着野菜,山菜做着菜粥才能勉强度日,不过饿不死人吧了。当今的辽东,饿不死就不错了,东江各岛每年也得饿死冻死不少人。

    辽东的深秋寒风凛冽,赵广裹了裹破烂的袍袄,同邻居家的黄海子再一次返回码头。

    “海子,你爹咋没来呢。”赵广问道。

    “广哥,俺爹昨天上山打猎去了,我自好来了。赵叔呢。”黄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