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97章

明末苍茫-第97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了大门,几人还是默默的走着,气氛沉闷。

    马文看看众人,“兄弟们,方才我看看守门的几个弟兄,心里就一个念想,啧,这是上辈子到多大霉才到这里守门来啊。”

    嗤,季刚和高波笑出了声,其他人也露出笑脸。

    沉闷压抑的气氛一去不返,几人开始有说有笑起来。

    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不是。(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自算计

    约克号商船在绵绵细雨中驶入了长崎港,舰上大部分是生丝还有大明的瓷器、锦缎丝绸等,这都是在日本的畅销货。

    约克号上还有一个特殊的客人,德里克。亨曼,他是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福摩萨总督讷茨的全权代表,此行是受到了日本征夷大将军大纳言德川家光的邀请,来到长崎商讨帮助日本建造军舰和购买重炮的事宜的。

    一个多月前,从日本长崎返回的尼德兰商船带来了日本德川幕府长崎奉行所奉行竹中重义的口信,希望福摩萨的尼德兰总督讷茨可以来长崎商议南蛮战舰建造事宜,购买南蛮巨炮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倭人同明人爆发海战并战败的消息。

    自从几年前平山长陈事件后,幕府不允许葡萄牙人常驻长崎,商船不得驶往马尼拉后,幕府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关系每况愈下,反倒是与尼德兰人、英格兰人关系密切起来。

    讷茨极为重视,毕竟福摩萨两年来失踪了几艘盖伦舰和大批水手,让福摩萨的城堡修建都深受影响,同时也损失了东印度公司的大笔财货,他在巴达维亚的地位岌岌可危,如果此事能成不但能够加深与幕府的联络,同时也可换回可观的金钱,挽救他在东印度公司的地位。

    不过,由于这两年讷茨同觊觎大员的日本浪人多次冲突,真是不便来到日本,就这样德里克全权代表讷茨来到长崎。

    德里克进入长崎的尼德兰商馆后,整理一下仪容,派人通秉了长崎奉行所。

    经过商馆和奉行所的协商。申时末。德里克同幕府长崎奉行德川旗本竹中重治和水野守信在商馆进行了会面。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日本国内一向排外,近几年介于西班牙和葡萄牙传教士的猖獗传教,幕府鼓励排外势力打击南夷人的传教,如果是在奉行所见面恐怕引起许多的揣测。

    简单的寒暄过后,德里克呈上了尼德兰人的单据,

    “十二磅加农炮 二百二十五银小判,九磅加农炮,一百七十五银小判。十八磅的加农炮 二百八十五银小判,

    二百吨的盖伦战舰 三万银小判

    三百吨盖伦战舰 四万五千银小判

    四百吨盖伦战舰 六万银小判 ”

    竹中重治和水野守信对了对目光,这个价钱同早两年的西班牙人的报价基本一致,还算靠谱。

    “德里克先生,我国提出的帮助造舰的要求,你们是否同意。”竹中重治问道。

    竹中重治问的这才是关键,如此高昂的价格,竹中相信尼德兰人的获利丰厚,这样的购买价,幕府也采购不起多少。关键还是自造。

    只是距离第一次自造南蛮战舰伊达村号已经过了十余年,主持建造的是西班牙人。参与建造的日本工匠只是简单的知道具体的一些建造技巧,帆船的图纸等都是在西班牙人手中,如今造舰只能求得外援。

    “这个嘛,”德里克故作矜持,显得很是为难,“两位大人,我们的大宗货品就是海船,如果将技艺售出,我方损失惨重啊。”

    “首先,不是只有你等一家能够建造南蛮战舰,其次,这是将军殿下给予你们的机会,望你等好好把握。”武将出身的水野守信不耐的说道。

    他最是见不得南蛮人这般嘴脸,为了打开日本商路四处打点,低三下四,此番,大将军有事相求,又是拿腔作调,奇货可居,身为可恶。

    “两位大人勿急,”德里克当然不能让生意搁浅,他的主子讷茨可是望眼欲穿呢,

    “现下,我国的造船技艺远在西班牙人之上,就是英格兰人也是大大不如,如果是英格兰人建造,恐怕得一两年之后,西班牙人建造恐怕又同传教问题勾连,只有我尼德兰人会在数月间派出人手帮助建造,而且不会同宗教问题混为一谈。”

    东印度公司是为了独占远东利润建立财团,宗教是什么东西,与东印度公司无关,巴达维亚绝不会因为信教问题折损自己的利益。

    “那么说出你们的条件,如果是太过分,那么我们不介意多等些日子。”竹中重义也很是不耻尼德兰人的趁火打劫,语气极为不善。

    “我们希望将军最少购入十艘盖伦战舰,五十门大炮,同时只允许我们的商船前来长崎贸易。”德里克也是狮子大开口,尤其是独霸长崎贸易,幕府不会同意,不过这就是讲价的筹码,大家可以慢慢谈嘛。

    果然,水野守信大怒起身欲走,竹中重义脸色也是不善,不过还是拉住了水野,不怪他们大怒,长崎奉行不比其他奉行,他们负责长崎町的种种政务,监看外邦商人,同时监视探查九州、四国、长州藩等西国外样大名的种种行止,位高权重,向来是将军的旗本亲信兼任。

    同时也是升迁的大好位置,所以在长崎地界上从来都是本土商户和外邦商户,附近大名极力逢迎的对象,各种承仪源源不断的送到府上,当真是既有脸面又有实惠。

    此次尼德兰人趁机提出这般过分的要求,当真是让他们脸面上挂不住。

    但是,竹中重义还是强忍怒气,没有离开,原因嘛就是年轻的将军脾气急躁暴虐,此番惨败,复仇之心一定时时煎熬着将军。

    如果不能尽快办妥此事,就为了些银两按部就班的一两年才办妥,那么幕府水军的组建完毕恐怕就要拖宕一两年,竹中相信他和水野都将失去将军的信任,被打入另册。

    双方都有谈判成功的诚意,剩下的就是艰苦的谈判了。

    经过几天的反复交锋,他们达成如下协议,可以在贸易上倾向尼德兰人,比如金银的交易,此外就是幕府订购四艘两百吨的盖伦战舰,两艘三百吨的盖伦战舰,一艘四百吨的盖伦战舰。

    同时订购十五门的九磅炮,三十门的十二磅炮。建造盖伦船的尼德兰工匠将会在半年之内到位,帮助幕府造舰。

    啪的一声,德川家光将竹中重治的来函拍在案上,“这般南蛮人就没什么好东西,竟然勒索我德川家。”

    德川家光脸色变得绯红,胸口起伏了几下。

    尼德兰人如此的价位好像是没有多要,但是这是几十万银小判的大宗买卖,不降下三成价位说不过去,尼德兰人却是最后只给降了一成,简直岂有此理。

    “殿下无须生气,”柳生宗矩微微鞠躬笑道,“此番看来我方吃了亏,不过,日后到底是谁吃亏到时自知。”

    “哦,”德川家光眼中一亮,他对柳生宗矩向来极有信心,“此话怎讲。”

    “属下找了多人打探,大略晓得这南蛮人就是凭着这大海船和大筒铁炮从极西之地一路过来,占了很多的土地,灭了不少小国,”柳生宗矩轻摇折扇笑道。

    “而尼德兰之所以这般要赶走澳门葡人独占我国市场,在这里损失的钱粮,呵呵。。。”

    德川家光抚掌大笑,状极欢快,他明白柳生宗矩的意思,到时如果想独占日本的市场,取得专卖权,呵呵,这个价码还是他德川家的主人说了算,到时怎么拿走的银子怎么拿回来,这个柳生宗矩不亏是人老奸马老滑,不过他喜欢。

    柳生宗矩轻抚短髯,陪着年轻的将军笑着。(未完待续。。)

    ps:  求一下订阅吧,希望还是能支持一下正版吧,毕竟一个写手这点太重要了。不想写的如何可怜,就是这个是对一个作者的鼓励吧

第一百七十八章 开拓难题

    赵烈的船队从对马岛的南端经过,路上遇到了几艘对马的哨船,对方一见到破虏军的舰队,立时如鸟兽散,小早船的桨手们使出浑身解数划动的飞快,尽力离这些杀神远一些。

    在一岐岛附近遇到的幕府水军的哨船也是一样,如今破虏军舰队是声震日本,在海上遇到他们就是一个字,逃。有多远逃多远。

    风平浪静中船队抵达方茂港,航程中十分的平静安闲,天公也是作美后侧风不断,让舰队不到二十天就抵达北华。

    方茂港又开始忙碌起来,一万八千名的难民,一千匹马,数万石杂粮,各种杂货以及兵甲火药等一一下船,人入难民营,货物入仓,五六天的功夫才安排完毕,当然路途上损失了几十人和几十匹马,这是必然的代价了。

    此行,白士第率领十余名济州岛的吏员也随船抵达,增援北华开拓,随着北华事物的全面铺开,人手日益贫乏,赵烈现在是收刮一切人员驰援。

    赵烈到达方茂港时,只有顾五岳前来迎接,万基已经同大队一起深入平原了,赵烈在方茂港停留了两日,到难民营、炮台、马场等处一一巡视,结果令他满意,处处体现了石岛风格,处处有规划,按部就班的推进。

    炮台将方茂港变成了坚固的堡垒,宽阔的道路将各处连接起来,便于机动,难民营井井有条,显示出浓重的吴氏风格,军营里的留守的五个百总也是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应对不测。

    赵烈向顾五岳竖了竖大拇指,以示赞许,的确是不容易。数万人在毫无根基的地方苦熬寒冬,坚持劳作,顾五岳等人肯定是费尽心思。

    顾五岳提出了一个问题,介于只有三千余的兵丁,随着进入平原,开拓的地方愈多。兵力捉襟见肘,于是将兵器发给辽民就是必然了。

    只是到现在为止,只是发放了刀枪弓弩以及破虏军库存的几百件的皮甲和棉甲,但是会使用弓弩的人太少,能够熟练使用长弓怎么样也得数年的时间,这样远距离的攻击火力严重不足。

    “此番,我将舰队上淘汰的以及匠户营后来赶制的火铳带来三千把,将它们全部下发辽民,作为长程武器。”这是赵烈早已筹划好的。

    面积广大的北华平原。就是撒下万名兵丁也是无法防卫周全,只有全民皆兵,这也为将来全民的后备兵役制打下一个基础,作为一个海外飞地,紧邻日本这样的虎狼之国,必须是全民皆兵,民众尚武善战才能过的踏实。

    “大人,此番将火器披甲下发是否留有隐患。”顾五岳担忧的问道。

    “肯定会有很多的隐患。不过就看为政者如何处置了。”赵烈答道。

    赵烈就是要在民间埋下这个炸弹,如果为政者不仁。民间当然揭竿而起,甚至下层官吏为非作歹,欺上瞒下,小心被打黑枪,当然也有可能被胆大妄为,颇有心计之徒利用。但是事无绝对正确,只求利大于弊吧。

    “如果国泰民安,这些兵甲出不了大事,反而能抵御外敌,如果为政者暴虐不仁。那么这些兵甲会将其推翻。”

    顾五岳恍惚的看看赵烈,好像今后是大人您的领地啊,给自己留下隐患,埋下伏笔。

    赵烈看看顾五岳的神色,当然明白他的想法,“这是一个在民间留下治政的尚方宝剑,时时提醒后人,治政不仁可群起攻之,让为政者步步心惊,小心谨慎,不敢如今日大明官府勋贵般肆意胡为。”

    顾五岳闻言惊诧,中华数千年从没有帝王愿意给自己加上镣铐,大人当是第一位。

    两日后,赵烈带着白士第等人在百余名护卫的簇拥下前往平原开拓地区,赵烈将其命名为华北平原。

    万基在辽河边上的开拓团大营外将赵烈迎进营中,辽民为了怀念家乡,将这条从中部山区蜿蜒流淌经过华北平原注入大海的河流起名辽河,也就是后世的石狩川,当然如今这个名号是永远消失了。

    赵烈看到万基的脸色有点苍白,心知事物繁巨,万基肯定是日夜忙碌,休息睡眠不足。

    “万基,事情是忙不完的,必要的休憩是为了更为长久的治政。”赵烈提点万基道。

    “多谢大人挂怀,”万基感激的施礼,“大人,原本事情虽是杂乱,不过局势还算安慰,不过,最近半月来,迁往北部的数十部落同北部最大的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不断的从北部各地向我开拓的辽民攻击,虽说在我辽民的反击下都被击退,但是开荒的进度大大减缓,我军主力前往,这帮无赖立即避战,刁滑无比。”

    万基咬牙切齿,痛恨无比,到今日已经有百余名辽民战死,二十余人失踪,让分为二十余个千人队的辽民开拓队伍人心惶惶,进度大减。

    “到今日,此地开拓了多少耕地。”赵烈问道。

    “大人,在整个平原的西南部我等合计粗粗开垦了近二十万亩田地,都种上了番薯,不过都是生地,虽说大部堆肥养地,深耕去草,不过预计收成有限。”万基回答道。

    赵烈点点头,按照预计,今年从石岛运抵北华近十万人,开垦五十万亩田,安置屯民五万人,如今的进度尚可。

    此番到达近两万辽民投入和陆续的下三批人员的进入会大大加快这一进程,明年在开拓出百多万亩田地,安置十万人,后年二十余万的辽民就会在北华岛安居乐业,将这里逐步变成华夏的一部分。

    当然,前提是先解决如今不断反抗的阿努伊人。

    经过赵烈、万基、白士第等人一天的商议,最后定下了这样几条,

    放缓开拓的速度,每个开拓点出门开拓时,都应有屯民披甲戒备。

    将济州马挑选出一千匹,组建快速的马上步兵。以加强部队的机动能力,随时支援各处。

    将靠近北方的屯点的防卫做好,建立寨墙、塔楼,挖掘护城壕加强其防护力。

    将石岛的骑兵千总调来,突击敌人的领地,将战火燃烧到敌人的腹地。缓解本方的压力,最好能够和敌人决战,歼灭敌人。

    介于阿努伊人的反抗造成的拖延,将今年的开拓任务下调至四十万亩,运送的人员不变,八万到十万人。

    第二天,万基、白士第带人全力部署商议后的事物,赵烈则是带领着卫队深入营地周围的开拓点探查一番,万基没有阻拦。这里南部的开拓点还是很安全的。

    方顺正在同方远山、方高山、老于头、老于头的儿子于哲一同在给田地除草,两家的百亩田地是相邻的,两家就一起搭伴耕种,在这个夷人经常出没的地方是十分必要的。

    方顺、方高山、老于头在老于头的田地里埋头除草,新开垦的土地,野草复生速度极快,这个月两家就是在这片田地上不断的除草,活计简单枯燥。不过,大家还是干劲十足。

    今年他们先分下田亩的人家大人只给分下十两银。十石杂粮,其他的收入就指望地里的产出了,当然是全力以赴。

    方远山和于哲身披皮甲和棉甲,手拿长枪,向四周巡视着,方顺等人地头上还摆放着方顺的雁翎刀和方高山的长枪。老于头的一石弓箭,真是战斗的小组,也是生产的小组。

    方顺等人忙活了一个时辰,真是累了,主要是腰背酸痛。农活最遭罪的就是腰背。

    “方头,不行了,坐下歇歇。”老于头气喘吁吁的放下锄头,跌坐在地,自家的丁口少,方头家多多帮手,老于头很是不好意思,否则早就歇息了。

    “那行,都歇会儿吧。”方顺也是又热又累,咬牙坚持。

    方高山咕咚咕咚将水袋里的水喝了大半,这才好过一些。

    方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