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而且算得上是战争行为了,……对,现在他们已经顾不上咱们了,德国公海舰队的实力确实不是咱们华夏海军能比的,……‘龙轩’‘龙畋’两舰不是已经完工给你们了吗?不够?当然不够。定型工作一完成,‘龙岚’四舰即刻开工,不会耽误的,放心好了,不,……放心吧,不会再拿小船搪塞你们,再说怎么能说搪塞呢?那些都是新式舰艇,战力绝非以前的船可以比的。开玩笑,呵呵……再追加的话,好吧,我看看能不能有新的提案……是,我是不用管两院他们同不同意,但只要他们做出了决议,我就必须给予尊重,呵呵,是有些给自己找麻烦,但这是必须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正确,对吧?好,就这样,有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我。”
放下电话,孙纲打开了一张海图。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因为今天,是1916年5月30日。
“……‘无声的部队’之所以无声,不是因为它正在专心的思索和学习,而是因为它被日常公务琐事和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问题压得透不过气来。……我们有胜任的舰长,有才华横溢的技术专家,有无与伦比的航海家,还有勇敢而忠诚的水兵……可一旦打起仗来,只会管理军舰的人却远远多于擅于指挥战斗的人……”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日德兰大海战爆发前,邱吉尔对他曾经管理过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作出的不无辛辣的评价。
到了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欧洲多数的国家陆陆续续的卷入了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之中。与所有交战国的总参谋部的设想完全相反的是,这场他们认为的应该是迅速歼灭敌国有生力量的集团军运动战,却最终演变成了从阿尔卑斯山到北海之滨的大规模阵地消耗战,各个交战**队的成千上万的士兵被血泊和泥泞所吞噬……没有任何一个参战国能够预料到,战争将会以这样的形式长期的持续下去。德国尤其如此,由于根据历史上的先例(德国统一时期所经历的几场战争)和迷信本国的军事力量战无不胜,德国官员们普遍认为全世界的经济和贸易以及因此产生的广泛联系经受不住大规模战争所造成的长期中断,因此这场战争必然会象以前那样,在国际调解、仲裁和谈判下以各交战国相互做出妥协而结束。因而这种战争预期造成了德国官方的备战方式只是一种集中在军备方面的短期行为,而在经济上,德国却并没有作好相应的准备。
根据普法战争的经验,德国政府及德意志国家银行在战前将战争储备金增加了一倍,达到了8500万金马克,以备战时购买军需物资之用,然而在长期战争中比经费更加重要的战略物资储备和消耗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工业化的德国是一个严重依赖原料进口的国家,象德国自身的粮食生产在战前可以满足本国需要的百分之九十,但食用油的六分之五、乳类制品的二分之一及肉蛋类的三分之一需要从国外进口,在大战爆发前,德国却没有建立粮食战略储备。同样,德国战时急需的工业原料除了煤、铁和部分铅、锌外,钨、铬、锑、镍、铝、锡和锰等战略金属则完全依赖进口,纺织品和化学品的大部分原料如硝酸钾、硫磺、石油、橡胶和工业油脂也是如此。
但幸运的是,在战争开始的前几年,也许是因为中国商人们受到巨额利润的驱使,中国在德国建立的很多商业贸易机构都在德国屯积了大量的相关战略物资,在战争爆发后,这些德国急需的物资都被德国政府以高价全部收购,这些战略物资不但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缓解了德国物资方面的困难,也让中国的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溢(这件事再次的体现出了华夏传统“互利共赢”商道的过人之处。)
但即使有了中国人在开战时的雪中送炭,在战争爆发后,德国在经济方面遭遇到的困难局面并没有大的改观。由于英国海军控制着全球的制海权,协约国集团各成员国可以利用世界上的一切有利资源通过海上航线为自己“输血”,而同盟国方面的情况则大为不利。各个成员国尤其是德国的各个出海口被英国海军封锁得密不透风,总吨位达300万吨以上的商船队,开战后百分之九十以上失去了作用,大量的商船或者被敌国海军扣押。或者蛰伏于港口,所有必须的粮食和工业原料进口,只能依靠荷兰、丹麦、挪威、瑞典、美国和中国等中立国进行间接而有限的输入。而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和延续,英国和法国达成了更加严密的监视中立国贸易的协议,进一步的扩大了禁运商品的种类和数额,结果到1916年年初,德国食品的进口总量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虽然德国政府于1915年起实行了食品配给制,但由于在战争时期进口量大幅下降的同时却仍然需要保证工业原料的输入,从而导致居民食品的配给量越来越小,配给的范围却越来越大,这表明,协约国的“饥饿封锁”政策在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国内普遍寄希望于德国海军能够打破协约国的海上封锁,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与原德国公海舰队司令英格诺尔主张以公海舰队向英国皇家海军主动挑战,吸引英国派出部分舰队投入北海的战斗。由于坚信德国海军在战舰的质量上和官兵的素质上胜过对手,德国人认为甚至可以考虑同英国海军“大舰队”来一场主力决战,以改变双方海军力量的对比,达到打破英国海军海上封锁的目的。由于主力决战所冒的风险太大,德国政府一直不敢决断,接任英格诺尔担任公海舰队司令的波尔上将把打破封锁的希望寄托在潜艇部队的身上,但是由于击沉中立国船只引起了美国的强烈抗议,德国最终被迫限制潜艇作战的规模,而这样就无法达到打破封锁的目的,因此,德国人又把目光放在了水面舰艇上,考虑用一场有限规模的海战削弱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打破海上封锁。
1916年1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任命好斗的莱茵哈特。舍尔海军上将为德国公海舰队司令,德国公海舰队在继续派出袭击舰和潜艇袭扰英国海岸的同时,一场大规模的海上决战的计划也在逐渐的酝酿和制定当中。
而与此同时,英国海军在生性谨慎的“大舰队”司令杰利科上将的率领下,于苏格兰北端驻泊,扼守北海出海口,将德国公海舰队的活动范围死死压缩在了狭小的北海水域,使德国公海舰队无法对英国的海上生命线造成威胁。杰利科的计划虽然稳妥,但却不符合大英帝国海军光荣的“进攻传统”,公众舆论纷纷强烈抨击杰利科“消极避战”,一些海军军官对杰利科的行为也大为不满,送了他一个“沉默上将”的雅号。
因此,在得悉德国海军可能采取重大行动的时候,已经被德国潜艇和袭击舰折磨得yu仙yu死的英国皇家海军,也衷心希望能够通过一场海上主力决战消灭德国海军,一举赢得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胜利,重现大英帝国海上霸主的雄风,挽回在英国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但对于“沉默上将”杰利科来说,在海战中他最为担忧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
“……德国人已经用行动表明,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潜艇、水雷和鱼雷进行作战;而毫无疑问的是,我相信在舰队作战中,他们也将尽力的最充分的利用这些武器,尤其是因为他们在这些特殊领域拥有实际上优于我们的力量。因此,必须针对这些形式的攻击考虑我们自己的战术方法。”
“德国海军的潜艇如果按预期与他们的战列舰队协同作战的话,也许会使用下列方法:与巡洋舰或者可能与驱逐舰同时作战;或者潜艇与战列舰队同时作战。”
“在第一种情况下,德国潜艇可能以巡洋舰为先导,在前进中部署在有利于攻击我方战列舰队的阵位;在第二种情况下,德国潜艇可能滞留在敌战列舰队后边或侧面位置,敌战列舰队则向需要的方向移动,以引诱我舰队与他们的潜艇接触。
“我尤其希望引起诸位大臣们对潜艇的威胁的注意。因为如果我们拒绝敌舰队引诱的话,很可能被视为拒绝同敌舰作战,而公众强烈预期的尽快迫使敌舰同我们交战的希望实际上很可能因此落空。而这样的结果势必会为英国海军的全体官兵和公众所不容。”
“我以为,这些战术如果不被理解,我本人很可能会被公众厌恶甚至于唾弃;但只要能得到诸位大臣的信赖,我就能够根据自己深思熟虑的观点,置知识浅薄的意见和一知半解的批评于不顾,采取真正击败并消灭敌人战列舰队的策略。”
“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是非常艰难的。只要稍微走错一步,我们的战列舰队的一半舰艇,很可能尚未来得及开火即因敌人的水下攻击而丧失战斗力;因此我认为,我们必须时刻警惕遭受来自于水下攻击的巨大可能性,从战术上做各种准备以防止敌人的阴谋得逞。”
“我告诉大家这些的目的在于向诸位大臣详细陈述我本人的观点,使诸位注意改变因以前的经验所形成的先入为主的海战战术,因为这些先入之见是在舰队海战当中出现潜艇之前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的。”
杰利科上将的陈述基本上得到了英国海军部和战时委员会的多数赞同。因为在当时的战略形势下,如果英国舰队的总司令命令部下,即使怀疑德国舰队的退却的目的是想要引诱他们落入水雷和潜艇的陷阱,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需要穷追不舍,那等疯。客观上讲,杰利科所采取的战略对英国来说是非常正确的。杰利科现在所采取的战略和战术保证了英国海军在保护海上航线的同时,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损失,实现了对敌人的封锁,成功的维持了英国的海上优势。而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尽管邱吉尔说的那句“交战双方唯一能在一个下午输掉整个战争的人”是对他忍辱负重的深深赞许,“沉默上将”却还是险些被英国国内众多指责的声音骂死。
从这一点上来看,“清流”也不光是东方的天朝上国所独有,即使大英帝国这样的先进国家也不能免俗。
免费小说阅读网
(一千零三十四)英雄所见略同
“引年月,下午旧时出分。北海,奥克尼群岛外圳,仓身漆成白色的巡洋舰正在海面上小心地航行着。
这是中国海军新式的“建威”号轻巡洋舰。
由于这一带走英国和德国潜艇活动频繁的区域,而且布设有水雷,对远涉重洋来到这里的“建威”号巡洋舰来说,差不多到处都充满了威险。
“建威”号巡洋舰本来是护送运送中国劳工和留学生前往法国的船队的护航;舰之一。在完成了这一次的护航任务之后,奉中国海军部的电令,“建威”号和另外几艘中国护航舰一起,赶赴北海“观战”
由于交战各国都开始用潜艇相互攻击,而且时不时的总发生中立国船只遭到交战国潜艇误击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些悲剧发生在中国舰船身上,中国海军部长丁汝昌下令中国前往欧洲的船只和舰艇一律漆成醒目的白色,舰身绘有赤龙标识,并悬挂大幅龙旗,使交战国海军的潜艇能够辨认清楚。同时,中国外交部照会各交战国。将中国舰船的标识通知各国海军。凡此种船只皆不得攻击,否则视同战争行为。在采取了这些措施之后,中国舰船在欧洲海域行驶的安全性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是我们刚刚截听到的无线电通讯。”在司令塔里,一位军情处来的情报军官向海军少将郑纶报告道,“如果我猜得不错。这就是德国主力舰队出动的信号。”
“你们军情处的工作效率还真是高,连这都能破解出来”一位海军军官一脸敬佩地说道,“不知道英国人此时会不会知道,德国人已经出来了。”
那位情报军官听了他的话只是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他也不知道,上边为什么要让他们在今天一定要赶到北海“观战”的。因为在收到这个关键的信号之前,他也是不太相信,英国海军和德国海军的主力会在今天出动。
至于北京是怎么知道这些重要情报的,他也不清楚。
“如果能遇到英**舰,我们就跟着他们走吧。”郑纶来到桌旁,看了看桌子上的巨幅海图。说道。
“不过。我们应该尽量的小心水雷”一位海军军官说道,“在这里航行实在是太危险了。”
“一会儿让水上飞机升空”郑纶想了想。说道。“那些英国佬和德国人的潜艇一样的冒失,我们只能自己加些小心了。”
“我想。如果英国人也和咱们一样,破解了德国人的无线电信号。他们也应该一样会倾巢出动。”另外一位海军军官说道。
“那是肯定的了,到时候,咱们可就真的有一场大戏看了。”郑纶想象着可能出现的激烈海战场景,不由得有些激动。
作为巴士海战的亲身参加者,他一直渴望能够再经历一次那样波澜壮阔的大海战。
这一次来欧洲观战,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难的的重温昔日时光的机会。
只是现在郑纶和“建威”号巡洋舰上所有的中国海军官兵们都不知道,他们很快将亲眼见证人类自进入钢铁时代以来到现在为止出动舰队规模最大也是最激烈残酷的一次大海战。
口时刃分。英国海军部。
代理海军大臣(亚瑟贝尔福)致“大舰队”司令杰利科上将电:淡国分舰队很可能采取偷袭行动,我要求“大舰队。前出至阿伯丁海岸以东的海域待机。”
刀时约分。斯卡帕弗洛湾,“铁公爵”号战列舰。
接到了电报的杰利科上将站在“铁公爵”号的舰桥上,看了看睛朗的夜空,又看了看月光下那停泊着的一艘艘威武高大的巨舰身影,不知怎么心情变得分外的沉重。
尽管海军部的要求仅仅是“待机”但他却有一种奇怪的预感。
战斗即将打响的预感。
由于自己掌管着英国皇家海军的全部精华,可以不客气的说,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决定,都会对战争的胜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没有海军。就没有大英帝国。
而大英帝国的海军的全部精华,差不多都集中在了这里。
为了保持对德国海军的优势,他可以说煞费苦心,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
想到海中的那些德国潜艇,杰利科不由自主的在那里打了一个冷。
尽管他很早就从中国人那里了解到了这种水下作战兵器的重要性,但他根本没有想到,一种本来只能用于近海防御和偷袭作战的弱小兵器,居然会给大英帝国造成如此严重的威胁。
自从德国人发动了潜艇战之后,航行在大洋中的英国商船就仿佛中了魔咒一样的接连不断的消失,这种情况已经在英国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公众对海军“无能”的指责,也因此达到了顶点。
杰利科摇了摇头,努力想要摆脱脑中的不快。
不知怎么,他忽然想了想到他非常崇敬的海军宿将,现在的中
当年,这位海军老将在率领大清帝国的北洋舰队同日本人作战时,差不多面临的,也是和自己一样的情况。
想到这位中国海军的元宿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敌人。都挺过来了,而自己所面对的敌人要比自己弱小很多,杰利科的心里,再次充满了自信。
在清爽的海风中。杰利科深吸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