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天下 >

第149章

天下-第149章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骑施自开元年间崛起后,在苏禄可汗的率领下走向强盛,并得到了大唐的支持,以对付日益严重的大食东扩,但突骑施人很快便得意忘形,他们在吐蕃人的挑拨下,掉过头进攻大唐的安西,突骑施的忘恩负义引起唐廷震怒,开元十八年,李隆基调集朔方、河西及安西等六万大军,在河西节度使牛仙客的率领下,与大食共击突骑施人,突骑施人在东西方皆遭到了惨败,朱尔古战役后不久,苏禄可汗便被部将都摩支和贺莫达干所杀,突骑施从此分裂为黑黄二姓,两族贵族为争夺碎叶城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他们之间的仇恨只有用血来洗净。

 

     目前,控制碎叶城的突骑施首领是尔微特勒可汗,而南面贺猎城附近的突骑施人首领则是都摩支,从他们各自的背景来说,尔微特勒可汗略偏向大唐,而都摩支则通过石国和大食人暗中有勾结。

 

     尔微特勒可汗今年四十岁,他是突骑施人中少有的文弱君主,少年时曾在大唐呆过十年,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他曾经遣使去长安面圣,恳求内附,但因为唐廷不愿都摩支一系坐大而没有答应。

 

     他是下午得到阿史不来城附近爆发战争的消息,他比一般民众得到的消息更加全面,他得知唐朝军队败在大食军手中,为此他忧心忡忡,如果最后是大食人控制了碎叶,那他们必然会支持都摩支,那时就是自己一族灭顶之日的到来。

 

     此刻王宫大门紧锁,宫内一片忙碌,尔微特勒可汗和他的妻妾侍卫们正在慌乱地收拾东西,一旦情况不妙,他们将立刻弃城东逃,他手下只有不到三千军,怎么挡得住大食人和都摩支的联合进攻。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在尔微特勒可汗的耳边低语几句,尔微特勒吃了一惊,放下手中东西匆匆向前宫走去。

 

     一间会客室里,常进正陪同裴瑜耐心地等候着,常进的父亲是碎叶汉人,而母亲则是突骑施贵族,因为母亲的缘故,他和尔微特勒的关系很好,他长安热海居窖藏的特级碎叶葡萄酒,便是来自于突骑施王宫。

 

     这时,门外响起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尔微特勒可汗几乎是从外面跑了进来,常进站起身笑道:“可汗似乎很忙,打扰了。”

 

     “哪里!哪里!二位请坐。”

 

     尔微特勒可汗转身将门关上,他也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笑着问裴瑜道:“这位公子是从北庭过来吗?”

 

     他说的是一口流利的汉语,让裴瑜大为惊讶,他连忙起身躬身施礼道:“在下是北庭节度府文书郎,名叫裴瑜,奉我家使君之命出使碎叶。”

 

     说着,他取出一封李庆安的亲笔书信,递了过去,“这是我家使君的亲笔信,请可汗过目。”

 

     尔微特勒可汗接过信看了几行,眼前忽然一亮,急忙问道:“难道与大食军作战的唐军并非主力?”

 

     裴瑜微微叹息道:“那是一位唐军将领邀功心切,擅自率本部出击,导致兵败,绝非唐军主力。”

 

     尔微特勒可汗一颗心落下,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城中盛传唐军兵败,我也以为大势已去,正在收拾东西准备逃走,唐军无恙,我就放心了。”

 

     他放心的其实只是唐军可以拦截将对他不利的大食军,但他同样对唐军可能进入碎叶怀有戒心,他最害怕突骑施也像高昌国一样,从此灰飞烟灭。

 

     他忐忑不安地又拿起李庆安的信继续看下去,信中写得很清楚,朝廷已经决定恢复碎叶军镇,对于突骑施人,李庆安决定采取龟兹模式,也就是保留突骑施可汗,但碎叶军政皆由唐军控管,原则上唐军不干涉突骑施人内部事务。

 

     这是一种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效的管理模式,能最大程度的不激化矛盾,有利于唐军对碎叶的迅速控制,同时唐军还将与突骑施人因共同的利益,而一致对抗大食东扩,这样既避免了因突骑施人坐大而反目成仇的前车之鉴,也能让唐王朝有效地控制碎叶。

 

     这时,旁边的裴瑜又道:“李使君让我转告可汗,不管是大唐入主碎叶,还是大食占领碎叶,碎叶的突骑施人首领只可能留下一个,这一点请可汗不要抱任何幻想。”

 

     尔微特勒可汗明白李庆安的意思,这是李庆安怕他投降大食,事先提醒他,他沉思了片刻便问道:“不知唐军主力现在到哪里了?”

 

     “现在在羯丹山驻营,而大食军也在一百里外驻营,现在双方等待着决战的时机。”

 

     “啊!”地一声,尔微特勒可汗站了起来,随即又重重地坐下,情况已发展到这个地步了,他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半晌,他长叹一声,对裴瑜道:“请转告李将军,我接受他的方案,投降大唐。”

 

     “那好,为表示诚意,请可汗将儿子送去唐军大营,我留在碎叶为质。”

 

     尔微特勒可汗点点头,开门对侍卫道:“去把我的长子屈勒叫来。”

 

     .........大食与石国联军的军营驻扎在碎叶河的西岸,距离唐军大营约八十里,朱迪尔也是一个以谨慎而出名的大食名将,在击败韩志的伊吾军后,他也发现了唐军的犀利,便立刻又将留守阿史不来城的三千石**队全部召来,去掉他与唐军一战的损失,这样他手中的军队也达到了一万一千人,和唐军几乎持平。

 

     虽然在对唐军初战中获胜了,但作战的过程一样让朱迪尔胆战心寒,唐军精良的装备带给他极大的震动,尤其唐军的铠甲,令他印象最为深刻,那坚固的铁甲远远不是大食军的皮甲所能比拟,他们弓箭在五十步外无法洞穿唐军的铁甲,为此,他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来做试验,最后发现只能依靠大食军锐利的飞矛才能远距离射穿唐军的铠甲。

 

     这个试验结果既令他兴奋,但也让他沮丧,他们带来的飞矛不多,平均每名大食军只有五支,而石**队索性就没有。

 

     无奈之下,他只能调整阵型,让他的大食军去正面迎战唐军。

 

     傍晚,当朱迪尔从试验场回来时,一名士兵跑来告诉他,都摩支的使臣到了,朱迪尔立刻赶回了大帐。

 

     大帐里,一名突骑施男子等候他多时了,见他进来,男子立刻上前弯腰施礼道:“在下米勒,是都摩支将军的义子,参见朱迪尔将军。”

 

     都摩支的独子都罗仙在安西被李庆安射死后,丧子之痛的都摩支暴跳如雷,几次入侵安西,皆遭到高仙芝的沉重打击,无奈,他只能寄希望于统一碎叶,等待强大后再反攻安西,以报杀子之仇,在儿子死了一年后,他收了三名义子,这个米勒便是他的第一个义子。

 

     朱迪尔摆摆手笑道:“都摩支好快的消息,这就派使者来了。”

 

     “回禀朱迪尔将军,我义父在保大军城,所以消息很快。”

 

     朱迪尔一怔,保大军城离他这里只有四十余里,他急忙问道:“那都摩支手中现在有多少军队?”

 

     米勒想了想便道:“我义父率有二千突骑施骑兵。”

 

     “二千人!”

 

     突来的好消息令朱迪尔喜出望外,他重重一拍米勒的肩膀笑眯眯道:“回去告诉你父亲,让他立刻率军来助我,击败唐军后,我保他为碎叶可汗,整个碎叶地区都归他统治。”

 

     米勒被他一拍肩膀,不由矮了两分,激动道:“我义父说,愿意为大食军赴汤蹈火,只要朱迪尔将军需要,他立刻就赶来。”

 

     “好!我现在就送你回去,请都摩支可汗明天天亮前,务必要赶来我的大营。”

 

     .........(整整一天,老高只得了一张月票,不由悲秋长涕)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 金戈铁马

    时间仿佛停滞了,在碎叶谷地以外的地方已经三天过去了,但碎叶内的情形却和三天前没有任何变化,大食军按兵不动,等待都摩支在贺猎城的另外一千骑兵,唐军也同样按兵不动,但碎叶城方向却没有任何援军赶来,唐军也没有主动出击,这仿佛是一盘扑朔迷离的棋局,让人猜不透唐军的意图。

 

     碎叶以西的宁远国却揭开了唐军的谜底,一支约一万五千人的宁远**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向空虚的阿史不来城猛扑而去。

 

     宁远国又叫拔汗那,是岭西诸国中相对较为亲唐的一个附庸国,国王被唐王朝封为奉化王,其王后便是大唐的和义公主,在和义公主的主导下,宁远国一直奉大唐为宗主国,在西域诸国一片倒向大食的大环境下,宁远国独善其身,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这次唐军欲重建碎叶军镇,宁远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昨天夜里,当李庆安的特使赶到宁远国会见了国王后,宁远国当晚便做出了出兵的决定,国王波列派大王子屋磨为主帅,率军一万五千人偷袭阿史不来城,断大食军的后路。

 

     .......唐军大营,几名斥候骑兵飞驰而来,奔至营门口,他们翻身下马,向中军大帐疾奔而去。

 

     中军大帐内,李庆安正再一次向杨再成询问兵败的细节,尽管韩志付出了两千军队的损失,但他们也带来了和大食军作战的第一手宝贵资料,这几天,几乎每一个逃回的士兵都在详细描述自己所遭遇的大食军和石**的情况,大量的情报被汇集整理,渐渐地浓缩成几十条简洁实用的情报。

 

     ‘大食军和石**队的战马速度比唐军战马速度快一成,且耐长途奔袭,都是大宛良马。’

 

     ‘大食军弓箭薄弱,但有投掷短矛,在三十步外投射,威力极大。’

 

     ‘大食军身着皮甲,角弩百步外能射穿。’

 

     诸如此类,这些有效的情报将指导李庆安的最后部署。

 

     李庆安找杨再成是要更多了解关于大食军主帅的情报,他已从碎叶突骑施人那里了解到了一点零星的情报,大食主帅叫朱迪尔,年约四十岁出头,在河中地区征战已有十几个年头,在攻打康国和石国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呼罗珊雄鹰,但李庆安想知道的,是这只雄鹰在战场上是怎么翱翔?

 

     “使君,在判断敌军主帅上,我们吃了大亏,韩都督一直以为那个年轻的石国王子是敌军主帅,因此,我们集中兵力冲击石国王子所在,却没料到一个带兵冲锋在前、长着一张方脸和大胡子的大食军官才是他们的主帅,他身边有五百亲卫,开始韩都督认为兵少就没有太放在心上,不料,这五百骑兵却犀利异常,一下子就撕开了唐军的防线,韩都督措不及防,便是死在这个大食军官二十步外射来的矛刺之下,事后我们才知道,他才是大食军的主帅。”

 

     提到都督之死,杨再成的声音越来越低微,眼中充满黯然之色,但李庆安却并不关心韩志之死,朱迪尔犀利的五百亲卫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信息。

 

     “那五百骑兵怎么个犀利法?”

 

     “首先是他们的投矛精准,每一矛投出都会刺死一名唐军,沙陀人至少有一半都是被他们的投矛所杀,他就像我们大唐的神射手,一个冲锋便将韩都督身边的亲卫射死大半,此外便是他们的马与众不同,速度极快,刚刚撕开一个口子,五十名骑兵便冲到韩都督眼前,让人防不胜防。”

 

     “你确认那五百亲卫的马与众不同?”

 

     “是的,他们的马确实格外地雄壮飘逸,仿佛在空中飞腾一般,速度快得惊人。”

 

     李庆安缓缓点头,看来这五百亲卫的战马极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阿拉伯马了。

 

     就在这时,大帐外传来急促的奔跑声,“将军,紧急军情!”

 

     一名斥候出现在帐门口,半跪施礼道:“禀报将军,一千突骑施人又加入了大食军,目前敌军总兵力已近一万四千人,敌军已拔营出发,距离我军尚有七十里。”

 

     李庆安看了看地图,七十里对急行军也就是半天的路程,当然,朱迪尔是绝不会长途奔袭,那么,最迟明天上午,大食军将和唐军遭遇。

 

     “传我命令,大军拔营启程!”

 

     ........路在山谷蜿蜒,唐军行军速度很慢,离岩石河床的碎叶河时远时近,夜幕悄然落下,雾气已消,吹来阵阵寒风,月如钩,整个西方的天空辉映着月亮的冷辉,右首巨大的山梁向西延伸,尽头便波平如镜的碎叶河,越过河水,前方是一片辽阔的树林,再向西,灰蒙蒙的草原一览无余。

 

     唐军在一更时分全部渡过了碎叶河,一队队唐军营哨在对岸的树林中来回奔驰,唐军过河后休整了半个时辰,便又向西继续前进。

 

     四更时分,斥候传来消息,二十里外发现了大食军主力,唐军立刻驻兵不发,辽阔的原野上夜风呼啸,红色的大旗随风猎猎招展,一条狰狞的黑龙在大旗上破旗欲飞。

 

     大旗下,一万二千唐军骑兵横刀立马,张弓搭箭,任北风拂过脸庞,他们目光冷冷地注视着前方,半个时辰后,浩浩荡荡的大食联军出现在草原的另一边,他们也停住了战马,等待着进攻的命令,一场争夺碎叶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唐军摆下了骑兵式的鹤翼大阵,一百辆五连发的床弩已经绞上弦,所用的箭都是长达两尺的粗长箭,有效杀敌射程达五百步,而在床弩的背后则是三千弩骑兵,使用角弓弩,这种弩属于轻型弩,靠臂力拉弓上弦,有效杀伤射程约一百五十步,弩兵和床弩便构成了远近两重打击,在阵型中形成了鹤头和鹤颈,在弩兵后面却又是一百辆大号床弩,床弩上却是三根长达五尺的短矛,已经用牛筋绞上弦。

 

     在这一百辆床弩后才是六千长枪骑兵,这是唐军主力,分为三军十二营,一手执盾,一手持矛,为鹤身;在两翼则为混合式的枪弓骑兵,各一千五百人,远射近攻,主要是射杀敌军侧翼。

 

     而鹤尾又是一千弩骑兵,主要用于机动增援,这一次大战,唐军将他们强弓硬弩的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一万六千骑兵,弓弩骑兵竟占到一半,这也是北庭军主帅善于用弓的缘故。

 

     李庆安骑马立在中军大旗之下,他手握横刀,注视着远方的敌军,耐心地等待着敌军的冲锋,在这场战役中,已经没有固定式的指挥塔,一切都在高速运动中进行指挥。

 

     同时,在这场战役中,李庆安并不打算使用火药,他希望用血和刀来磨砺北庭军的战斗力。

 

     碎叶的天空乌云密布,朔风强劲地刮过两军之间宽约五里的草原,在草原的另一头,大食军也严阵以待,主帅朱迪尔格外自信,三千突骑施人的加入,使他们在兵力上超越了唐军,他们虽然在装备上弱于唐军,但他们有高昂的士气,有勇猛的战士,有精良的战马,这些足以弥补武器装备上的不足。

 

     尤其是都摩支三千突骑施人的加入,更仿佛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这三千骑兵不是由牧民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而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当年突骑施人就凭他们锐利的攻击,横扫真珠河两岸,将昭武军队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