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丝萝赋 >

第12章

丝萝赋-第12章

小说: 丝萝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宝想起那日父亲与卢缙在书房密谈,卢缙饱读圣贤之书,信奉的是忠君爱国,父亲定是说此事事关家国存亡,这才鼓动地他不顾个人安危,以身犯险。她转身飞奔出去,口中说道:“我去劝卢大哥!”袁继宗喝道:“站住!他昨日已经起程赴任!”见阿宝仓皇停住脚步,又道:“家国大事,岂容你这小小女子指手划脚,还不快回房!”他鲜少有此声色俱厉之时,阿宝的泪水自眼眶中滑落,叫道:“你对我不好!你不喜欢我!你……我不要你这个坏爹爹!”哭着跑回了后院。袁继宗疾呼“宝儿”,却又哪里唤得回来。
  阿宝回到房中又哭了许久,饭也未吃,伏在枕上迷迷糊糊睡去。梦中却见卢缙满身鲜血立于榻边,惊呼一声坐了起来,只见天色已晚,一轮残月挂在树梢,衬得夜色愈发凄冷。她出了一身冷汗,又忧心卢缙安危,哪里还能再睡着,抱膝坐在床上发愣。
  父亲不肯相助,她还能找谁帮忙?三哥?不可!三哥无官无职,必定要去找舅舅,舅舅一向与爹爹不和,只怕会害了卢缙。信王?也不行!若是信王问起与卢缙的关系,又该怎么说?
  她无计可施,茫然地望向窗外,余光扫过挂在墙上的母亲的画像,眼中一亮,豁然开朗,急忙跳下床,手忙脚乱地翻弄一番,片刻便打好了一个小小的包袱。她将包袱背在背上,拉开门正要出去,又停下想了想,转身来到案边,提笔写了几句话,对着母亲的画像拜了拜,头也不回地出了房门,消失于茫茫夜色中。
  次日清晨,袁继宗上朝前,特地来看看女儿,见她房门紧闭,召来侍女询问,得知她昨晚在房中哭了一夜,晚饭也没吃,心头微痛,抬手轻敲敲门,门内毫无动静,想来她不是在睡觉,便是仍在生气。他长叹一声,只觉女儿大了,越发难管教,看了看天色,嘱咐侍女几句,便上朝去了。
  待他回府,已是深夜,才到门口,就见管事焦急地等在那里,他心感不妙,忙下轿问道:“出了何事?”管事双手奉上一张素笺道:“姑娘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卷完结,但现在的字数还分不了卷,下一章进入第二卷:边城篇

☆、二十、北地边城

  祥和十年冬月,已是夜深,高阳县衙仍然灯火通明,卢缙官袍未除,焦急地在堂上踱步,不时向外张望。不知何时落了雪,寒风在门外呼啸,几丝窜到堂上,将烛火吹得直颤。卢缙突然向外走去,一旁县丞叫道:“大人……”他仿似不闻,疾行到府门外,向北眺望。
  风雪中传来哒哒马蹄声,自黑暗中窜出一道黑影,瞬间已到眼前。卢缙箭步上前,伸手凌空一抓,已将那缰绳牢牢攥在手中。马儿长嘶一声停了下来,马上骑士浑身雪白,看不清面容,卢缙紧锁眉头,那人已跳下马来,咯咯笑道:“卢大哥,你来接我了!”声音清脆甜美,俨然是个妙龄少女。
  卢缙皱眉不语,上下打量她许久,方松开紧握的缰绳,一言不发地转身进了县衙。身后县丞上前悄悄对那少女道:“姑娘,大人一直在等你。”那少女拂去面上的雪花,露出面容,正是阿宝。她轻笑道:“我知道!不过他此时定在生气,我还是避一避吧。”说罢打了个寒颤,叫道:“好冷啊!方大人,我先进去了。”牵着马自角门而入,径直去了后堂。
  县丞方安目送她的背影消失,正准备进府,便听远处又传来一阵马蹄声,他眯着眼看了会儿,果然见一小队人马疾驰而来,奔到县衙门前停下,当先一人正是应生,他高声问道:“方大人,阿宝姑娘回来了吗?”方安笑道:“已经进去了。”应生松了口气道:“她仗着马快,当先跑了。大人可知道了?”方安道:“大人亲自在门口接的她。”应生又吁了口气,抹了把脸道:“那就好!”带领众人也进了府。
  方安摇摇头,两年前,这位状元县令到任没多久,阿宝姑娘就寻了来。卢缙赶她不走,索性避而不见,她便日日守在县衙门口,衙役们见她生的貌美,又是一付楚楚可怜的样子,暗自猜测是不是这一表人材的风流县令始乱终弃,不禁都对她生了些同情,便上前询问,阿宝只说要留在卢缙身边,却不说二人是何关系。有好心衙役便在附近帮她找了住处,她就此安顿下来,仍是每日来找卢缙,卢缙不见她,她也不再像从前那样难过哭泣。久而久之,与县衙中人便熟络起来,期间似是她的家人来找过她,这才知道她是为了追随卢缙私自离家。因她娇憨活泼,颇为讨喜,众人并未因此看轻她,又见她言谈举止不俗,分明是大家出身,却无半点架子,更愿与她亲近,一时在县衙中混得风生水起,出入自由。
  卢缙虽深觉不妥,每每要硬下心肠将她赶走时,一对上她那泫然欲滴的双眸便败下阵来,只得在面上不假颜色,期望她知难而退,内心深处却是愉悦的,又悄悄派应生为她送些米粮,时常照应,唯恐她受了委屈。这样过了小半年,将近年关时,县城里来了一伙贼人打家劫舍,见阿宝一个年轻女子独居,竟趁着夜色摸上了门。幸得应生奉命送米过来,与袁家的暗卫一同护着阿宝逃出。卢缙大怒,亲自带了衙差将那伙贼人捕杀。此后,又在县衙后面辟出一个小院,供阿宝居住。
  虽然朝夕相对,卢缙依旧对阿宝不大理睬,阿宝也不在意,每日帮他端茶倒水,伺候笔墨。应生知道她的身份,初时有些无措,总是与她抢着干,时日一长,见她毫无怨言,加之原本就很熟悉,渐渐忘了她丞相千金的身份,随她去了。
  袁家的态度也很是奇怪,袁继宗只在阿宝初到时派过人,来人劝不动阿宝便回去了,半个月后又来了一个暗卫,此后再无动静。若不是逢节年及阿宝生日时,暗卫悄悄带来的礼物,卢缙险些以为袁继宗已经忘了这个女儿。他心里隐隐有些明白,却又不敢相信。
  卢缙一日也不敢忘袁继宗委派他来此的目的,可是两年来毫无头绪。阿宝劝他说,也许当日那侍卫并不是在高阳境内得到的消息,他渐渐也就释怀,把精力都放在了治理县务上。
  高阳本是涿郡一个小县,人口仅有万余,物产不丰,时常干旱,百姓生活并不富裕,遇到灾荒之年尚要背井离乡四处逃荒,十室九空。卢缙生长在江南,深知水的重要,上任后,四处打井修渠,带领百姓挖窖蓄水。今年春夏少雨,若在往年必有饥荒,幸得深井水窖,田野里禾苗虽有旱死,所幸尚存大部,百姓温饱有余,一时人人称颂卢缙。
  阿宝回到房中洗漱一番,换去被雪浸透的湿衣,仍觉得冷,正要脱衣上床,便听一阵扣门声,忙应了一声将门打开,只见卢缙阴沉着脸站在那里。阿宝暗暗吐舌,口中却笑道:“卢大哥找我有事?”
  卢缙见她已换了湿衣,面色稍霁,又见她脸色仍是苍白,进屋看了一眼道:“为何不生火盆?”阿宝道:“前日方夫人说她家龙儿夜里读书手冷,我见今年尚未落雪,想来天气不会太冷,便将火盆送给她先用了。谁知道今天就下雪了。”
  阿宝从小养尊处优,初来时受不了北地苦寒,冻病了几回。高阳贫困,冬日火炭紧俏,有钱也无处可买,卢缙为一县之长,按例可从公中支取,便将自己的份例尽数给了她。
  卢缙深看了她一眼,转身出去。阿宝莫名其妙,关上门正要上床捂着,却听门外有人轻唤,正是去而复返的卢缙。阿宝开了门,见他抱着一个铜盆站在雪地里,忙将他让进屋内,问道:“这是什么?”卢缙不答,放下铜盆,自怀中掏出火引,点燃盆中之物。阿宝这才看清,盆中放的是木炭,不由问道:“你今年的份例不是都给我了吗?”
  卢缙看她一眼道:“这是前几日从邻县高价买的。”阿宝张口望着他,他暗叹口气道:“今年春夏反常,冬天怕是要极冷,前几日的天像明显是在酝雪,我怕炭不够用,便让应生去邻近几个县看看,能否买些回来备着。”阿宝道:“卢大哥你还会看天像?”卢缙不答,只低头将炭火拔得更旺些。阿宝随着他的动作看去,突然“咦”了一声,蹲下身又看了一会,叫道:“这……这不是你的脸盆么!”
  卢缙并不看她,轻声道:“这么晚了,你让我上哪里再去给你寻个火盆来。”阿宝讷讷无言,大为感动。她岂会不知卢缙乃是习武之人,并不畏寒,高价买炭也是为了她。她只觉心头一热,握住卢缙的手道:“卢大哥,你待我真好!”卢缙微微一颤,正要挣脱,却觉她掌心冰冷,不由反手扣上她的脉门,细细听了片刻,知她只是受了寒气,这才放开手,将火拨得更大些。
  阿宝与他相处日久,知他是担心自己,心中暗喜,搬来椅子让他坐下,自己坐在一旁小杌上,仰着头笑嘻嘻地看着他。不知是不是被火烤的,卢缙的脸渐渐红了,轻咳一声道:“你心急火燎地跑出去这半天,可有收获?”
  阿宝一愣,摇头道:“我快要追到,突然下起了雪,小红不知为何怎么也不肯再跑。”卢缙沉着脸道:“幸好未追到!对方也不知是什么来路,有多少人,你孤身一人岂不危险之极!”阿宝撇撇嘴,怕他生气,不敢申辩。卢缙心中却暗暗奇道:“她的小红是世间少有的良驹,为何会因为下雪便不再向前?”
  今日下午,衙役在城中抓了一个偷儿,阿宝闲来无事,便在一旁看着衙役清点赃物。那偷儿身上除了所盗的金银财物,尚有一个小小的锦囊,打开一看,除了些散碎银两,还有一张三寸见方的纸片。阿宝心中一动,只觉异常熟悉,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良驹尚缺三千匹,望速交付!”
  阿宝浑身一震,急忙追问那偷儿锦囊来源,偷儿起先不说,架不住衙役用刑,招供说是刚刚从两个外地模样的人身上偷来的。卢缙因有公务,与县丞方安去了邻县,不在府中,阿宝略一思忖,命偷儿详细描述了二人衣着装扮及去向,牵了小红便追了出去。衙役们不知何事,恐她遇险,告之了留在府中的应生。应生忙遣人去通知卢缙,自己带了人去寻她。
  卢缙从她手中接过纸片细看了看,道:“这字与原先那个不同。”阿宝探头看了一眼,摇摇头道:“不记得了。”卢缙皱眉想了片刻,走到桌边,提笔将那纸上字迹临摹下来,与原物一同塞入怀中。阿宝问道:“你打算怎么办?”卢缙道:“将此物交给你爹爹。今日太晚,明天你将那两人的行进路线并衣着相貌画出来给我。”说罢看了阿宝一眼,见她面色已红润起来,又道:“你歇着吧。日后再遇到这种事,切记与我商量,莫要孤身犯险!”起身走了。
  次日,阿宝睡到巳时末才醒,胡乱梳洗一番便急急赶到卢缙书房。卢缙正负手站在案边,闻声抬头看她一眼,阿宝忙走到他面前道:“我也不知怎么了,睡到现在……”说着低下了头。
  她脸色绯红,想是颇为羞愧,卢缙心中有些不忍,见她发辫梳得歪歪扭扭,忍不住轻笑一下,说道:“你是女儿家,便是再急,也要打点清爽再出门。”

☆、二十一、怎么处理

  阿宝抬起头,见他正含笑盯着自己的头发看,并未生气,一时松了口气,摸着辫子讪讪道:“我怕你等急了……”卢缙看着她道:“你昨天奔波半日,定是十分劳累,便是再多睡会儿也是应当。”阿宝闻言笑道:“哪里能睡那么久?!我又不是猪!”卢缙见她一派娇憨的模样,心猛然跳了几下,微微退后一步,正正脸色,低下头看着案上。
  阿宝早已习惯他的这番做派,也不在意,只伸头看他在看什么。卢缙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少女馨香,忙又退了两步,将整个桌案让给了她。阿宝“咦”了一声道:“你居然有涿郡的地形图。”
  彼时地图乃是极为重要机密的物件,非一般人可得,卢缙虽为县令,也只能有其治下高阳一县的地形图。卢缙淡淡道:“你爹爹给我的。”阿宝“哦”了一声道:“他倒是会使唤人!”她对父亲将卢缙派到此处一事耿耿于怀,至今也不能谅解。
  卢缙正要训斥她对父亲不敬,却见她已伏下身,手指在地图上比划,口中说道:“他们昨日是往北走的,我记得过了这座山……”卢缙忙上前,顺着她的手看去,阿宝又道:“小红跑得快,我在这个山口已经能看见他们的背影了……”她的手向前指了指,道:“然后天暗了,片大的雪花就掉了下来,小红突然停在山口怎么也不肯进去了。”
  卢缙皱眉看了半晌道:“此处再往北四十里就出了边境。”阿宝一愣,卢缙自书架中又拿出一份地图,展开铺在案上。阿宝低呼道:“这也是爹爹给你的?”竟然是大越地形图。卢缙并不答她,弯腰仔细看着地图,阿宝也看了一会儿,说道:“过了边境便是北狄了吗?”卢缙点点头,说道:“如此看来,是有人用铁器与北狄换马匹。”
  阿宝见他面色凝重,不由问道:“卢大哥,你怎么了?不能给北狄铁器吗?”卢缙正色道:“北狄为塞外蛮族,民风与我大不相同,世代逐水草而居,民多剽悍尚武,善骑射。高祖皇帝未一统天下时,其常与北豫争战。待天下平定,明帝继位,曾派谢循谢衍兄弟北征,将其逐到朔北。这些年,乘我朝对边地疏于防范,便又时有犯边,抢夺劫掠,无恶不做。”
  阿宝不解道:“高阳也临边境,为何不见狄人前来?”卢缙指着地图道:“高阳以北多峻岭,北狄人习惯马上征战,最喜平原旷野,是以常在朔方一带扰边。”阿宝点点头,松了口气道:“幸好幸好!”卢缙看着她道:“朔方是大越国土,百姓也是大越子民,怎可因为事不关己暗自庆幸!”阿宝见他神情严肃,忙道:“我说错了,这些狄人实在可恨!”
  卢缙暗暗摇头,她一个相府千金,如何能体会到边城百姓的疾苦,耳边听她叫道:“哎呀!那些北狄人得了铁器,岂不是可以做更多的兵器,拿来对付我们!那……那此人不就是通敌?!”
  卢缙没有说话,只皱眉站在那里,阿宝又道:“你快给我爹爹写信,把这些事都告诉他,让他派人去查!”卢缙看了她一眼,轻声道:“只怕此事你爹爹也不能……”他停住不说,阿宝追问道:“我爹爹不能什么?”卢缙低垂下眼帘,半晌方道:“十万斤铁器,岂是一般人可得的,且换的又是马匹……”阿宝想了想,问道:“你是说拿铁器换马匹的人不是普通人?”卢缙看着她道:“应是权贵。”
  “权贵……”阿宝低喃一声,忽然想到什么,抬头看着卢缙,见卢缙也皱眉看着她,忙道:“你……你不会是在怀疑我舅舅吧?”卢缙不答,阿宝叫道:“不可能!谢家是开国元勋,我舅舅怎么会做卖国通敌之事!”
  卢缙沉声道:“自先帝即位,便大力打压世家,谢氏受的冲击最大。谢家存世四百余年,根深叶茂,无论朝堂如何更迭,始终屹立不倒,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至我大越,谢家更是达到了顶峰,只是……”他看了一眼阿宝,似在考虑该怎么说,阿宝面色苍白,看着他道:“你是想说,只是天长日久,我舅舅未必愿意久居人下,他……他想……”她顿了一下,垂下头靠在案边,“谋反”二字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卢缙心有不忍,叹了口气正要说话,阿宝苦笑道:“拿铁器换北狄良驹,这可不是要……”她忽抬起头道:“只是我舅舅绝不会这么做!我虽不能证明他的清白,但是我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