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封禅 >

第118章

大汉封禅-第118章

小说: 大汉封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尽然活着回来了,虽说大公子身负重伤如今连刀都提不起来,但能活着回来。本身就是奇迹。

  要不是眼前地情形对他们极为不利,众人几乎要欢呼起来了。

  刘封的心情很差,一言不发,单手扶住巢塔横栏。微眯着眼睛朝东南方向看去,脸上神情凝重,丝毫没有血战余生后地兴奋。

  昨天后撤之时。他令伍峻领着斥侯赶往小柳坪北部查探军情,天亮之时,伍峻赶了回来,探听的军情让他目瞪口呆,昨夜从小柳坪北面发起进攻的,尽然是三叔张飞的部曲,整整一万大军,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此次攻击南郡曹军,他并不知道义父的攻击之策,对于死守阳戳的命令并不太清楚用意,直到伍峻带回来小柳坪的军情之时,他才猛然发现,他们这二千人能不能守住阳戳尽然关系到大军的生死存亡,原本意义不大的阳戳,因为三叔大军的出现而变得至关重要,这里成了咽喉,成了三叔大军能否撤向当阳地要道,尽然当阳还有三四万曹兵的存在。

  现在南郡的形势太复杂了,两军数部兵马交杂,乱成一团。

  三叔的一万大军昨夜死伤惨重,小柳坪地五千曹兵虽被他一举击溃,但从黑夜之中杀出的三千铁骑却给了他们狠狠一击,据伍峻传回来的消息,一夜之间,三叔手下万余大军折损过半,尚有战力者不过四千余卒,他们虽然全歼了五千守军与曹兵三千铁骑,但拖地时间太长了,如今又被增援过来的曹兵团团围在了小柳坪动弹不得。

  轻兵突进的三叔部卒几乎没有任何补给,除了士卒随身携带的一些皮干饼之外,别无他物,根本坚持不了几天。

  而让刘封惊奇是,曹军赶到小柳坪围而不攻,只顾修筑完善外围的防线,与先前围攻江如出一辙,那股认真构筑防御的劲头,丝毫看不出来他们的粮道也同样被劫断了。

  —

  刘封脑海之中也有点混乱了起来,当阳长坂一线,二叔的一万五千大军正与三四万曹兵对峙,他们劫断了南郡九万曹兵的粮道,将曹仁大军与襄樊一线拦腰砍成两截,但同样的,二叔的部卒也陷入了曹兵的围攻之中,当阳正面的曹兵与荆山大营的曹兵如同两只铁锤,正好将当阳夹在中间,北面是汉水,南面是大江,连逃都没地方逃,能坚守到何时,谁都没有把握。

  而自己的二千士卒如今据守阳戳也将当阳的曹兵退路给堵住了,但他们人数太少了,力量有限,能不能守到天黑都是问题。二部士卒之中只有八百士卒是从夏口、长沙便追随于他的老卒,其他的人皆是去年才补入军中的新卒,其战力实在令人堪忧,小柳坪一战中,一千士卒面对数量相当的疲惫曹兵尚且一败涂地,更别说与数倍敌军纠缠了,看着漫山遍野的敌卒,到时候他们不临阵逃跑已是万幸了。

  这让刘封无比怀念当年与他一起死守樊城的一千二百士卒,他不由想起军司马刘从大人那张饱经苍桑的脸、想起士卒面对曹仁五万大军时从容而淡定的表情、想起他们临阵杀敌之时的勇悍顽强。

  如今自己与三叔陷入数万曹兵的围困之中,其形势与当年的樊城何其相似,但这一次,兄弟们还能活着杀出去吗?

  刘封长叹一声,只感觉嘴角发苦,肩窝处传来的剧痛让他极为沮丧,在三叔的大军没有撤离之前,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丢掉阳戳,但三叔被围了,曹仁的战旗出现在小柳坪了,曹军的主力皆涌到了此地,想要脱身谈何容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战鼓之声隆隆而起,如同一阵惊雷,惊醒了众人,刘封回首望去,只见阳戳西面,密密麻麻的曹兵朝山坡涌来。

  刘封侧目扫过众人的脸庞,感受着众将投来的一道道诚挚目光,不由心中略定,目光最终落在霍峻的脸上,沉吟半晌刘封方才说道:“大军身陷重围之中,东西各有敌军,两部士卒必须分兵而战,仲邈、黄老将军领一部负责西面,叔义、文长领一部紧守东面,不战至最后一人,决不可后退一步。”

  众人闻声一凛,不由齐声说道:“谨遵将令。”

  刘封点了点头,惨白的脸上浮现起一抹潮红,轻声说道:“此番敌我兵力相差悬殊,能否活着返回南岸,犹未可知,众位兄长各自珍重。”言罢,刘封顾不得肩头伤势,长揖及地,哽咽难语。

  季允、王威、魏延等人不由惊讶无比,跟随大公子已有两年之久,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大公子如此失态,当年樊城之时,形势比如今尚要严峻几分,那时大公子反而神彩奕奕,威武不凡,那股彪悍狠辣的冲杀劲头,丝毫不像是一个初次征战的新卒,现在倒完全反过来了。

  他们上前宽慰几句,便转身告辞,对大公子如此表情极为不解的众人猛然间发现,自己的说话之声尽然也有点颤抖了,这种感觉太可怕了,统军之人如此作为岂不是会扰乱军心?这样绝对不行。

  看着那些熟悉的背影一个个离去,刘封只感觉心中更加慌闷,又是一场实力相差甚远的血仗,又是一场得用自己兄弟生命和热血为别部士卒赢得宝贵时间的硬仗,究竟还要打多少次这样的血战才能停息下来,究竟还要失去多少兄弟才能结束一场接一场的战争。

  那些熟悉而又有些朦胧的脸庞一个个在他的脑海之中闪过,不断的刺激着刘封年轻的心灵,二年,短短二年的时间,他便已失去了无数的兄弟袍泽,这让他痛苦万分,心中厌恶战争的感觉越来越甚。

  听闻四周越来越密集的战鼓之声,看着远处密密涌向此处的敌军,刘封不由怆然而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第五十八章



  曹军快骑从麦城绕过,飞一般的赶向小柳坪,惊恐不安的士卒给镇南将军曹仁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襄阳被荆州军攻下来了,不过一夜时间,原本稳定的形势便急速恶化,城池易主,襄阳二万士卒屡遭突袭死伤惨重,如今退守荆山营寨,动弹不得。

  对着帐中悬挂着的地形图,正在布置防线的曹仁闻言顿时僵在当场,饶是他十几年来历经百战,神经早已坚韧无比,也被这突如其他的消息惊的面无人色。

  “襄阳失守了,雄踞汉水南岸连接中原的跳点尽然失守了!!!”

  为了商讨各部士卒的部署,刚刚众将讨论极为激烈,他们各抒已见,用自己的智慧来弥补防线的遗漏之处,可等士卒汇报完军情之后,大帐彻底安静了下来,四五个将军、七八个中郎将个个凝神静气紧盯着曹仁,连眼都不敢眨一下。

  曹仁愣了半晌,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到传令士卒的身上,微张的双唇似乎想说什么,但张合了半天,却一个字都没有说出来。

  原本就极为惊慌的传令士卒这一刻几近崩溃,帐中压抑无比的气氛让他连喘气都变得艰难起来,单膝跪地的士卒全身不可抑止的颤抖了起来。

  “襄阳城中有守卒二万、二十里外的荆山大寨更是有四万大军守卫,互为犄角,如今荆州军主力皆陷在南郡战场,刘大耳何来兵力攻城?难不成他还能撒豆成兵?”

  紧张不已的士卒闻声急忙应道:“小人奉吴将军之令赶来禀报,尚不知襄阳详情!”

  曹仁心情低落,此刻闻听传令士卒尽然一问三不知,不由愤怒无比。张嘴便要喝骂,但他目光落到跪地的士卒身上,看着他破败不堪的战甲随着身躯在急速的抽搐抖动着,不由愣了一愣,话到嘴边,强自忍了回去,伸去厚大地手掌挥了挥,道:“退下休息去吧!”

  士卒如蒙大赦,疾速退去。

  曹仁外表依旧冷肃沉稳,刚刚的烦燥只在瞬息之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转过身去,目光扫过众人,曹仁淡淡说道:“如今功亏一篑,十五万大军身陷断粮之境,诸位有何高见?”

  众人显然还未从这惊人的消息之中回过神来,闻听曹仁问话,尽然无一作答,明显是方寸已乱,原本南郡的形势已经足够混乱,众人殚精竭虑。商讨争论了整整一夜才初步定下了围而不攻之策,在如今混乱的形势下。利用兵力上的优势步步紧逼,不给荆州军可乘之机,显然是比较好的一种选择,可如今,大后方被攻占,十五万大军被分割包围在数百里长的战线之上,没有人敢开口了,事关征南大军的生死存亡,他们不得不慎之又慎。

  “元嗣以为如何?”曹仁向韩浩问道。

  韩浩地奋威营,一夜血战几乎全军覆没。在张飞的凶狠攻击之下,准备不足的他们尽陷被动之中,若不是晏安的三千铁骑疯狂攻击敌军的侧翼,牵制了敌军大部。他能不能逃出来都成问题,此刻他正躺在软榻之上任凭医匠处理着背部的伤势,听闻曹仁问话。不由挥手示意医匠暂停,挣扎着坐了起来。

  “襄阳被敌军攻占,宛洛方向运来的粮草便难以运过汉水,如此一来,大军所依仗者便仅剩荆山营寨之中的存粮,可荆山尚有多少粮草尚未可知,急切间难以判断,如今之计,还是先弄清楚荆山的情况再做打算不迟。”韩浩虽然刚遭大败,但却未失理智,这份临危不乱的沉稳,深得众人惊叹,能得到镇南将军地信任和倚重,韩浩果然有其过人之处。

  曹仁事实上很想立即下令全线进攻,将小柳坪、阳戳以及当阳的数股敌军连根拔除以解心头之恨,但韩浩地话语又让他冷静了下来,如此混乱的情形下面,显然不能操之过急,本来已经身陷重围了,再出现什么闪失的话,很有可能就彻底交待在这里了,十几万大军,这可都是跟随丞相南征北战十余年的百战之卒,关系到大汉江山能否稳固的基石,不得不慎之又慎。

  深吸了几口气,曹仁让自己略显躁动的心情渐渐平息了下来,缓缓坐了下去,认真思量起对策来。

  一个时辰之后,襄阳方向的第二批令卒赶到了小柳坪,带来了更为详尽的情报。

  攻击襄阳的荆州军尽然有五万之众,这个消息让曹仁等人再次张大了嘴巴,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绝对地不可能,难道刘备疯了,为了一个尚未可知的襄阳,尽然置南部数郡于不顾?

  如今出现在南郡的荆州军八万,这几乎是刘备的全部兵力,那江夏、长沙等与城池谁来守?难道刘备当真会天真的以为孙刘结盟,便无后顾之忧了?以刘备这种狡诈之徒,当不会犯如此错误,可眼前的情况,却让他们无从判断。

  曹仁抬手示意士卒继续说下去,他地脑海之中现在十分的混乱,他需要更多的情报综合起来加以分析。

  士卒继续说道:“当阳失守,南郡大军粮道被断,只有麦城一条小道可供通行,实在来不及供给,吴将军为配合当阳曹洪将军围歼荆州军,从荆山大营调出二万大军出击,未想到大军尚未赶到当阳,大寨便被突然杀出的荆州军围攻,将军恐大寨粮草有失,立即从城中调出一营人马前往增援,结果在途中中伏……”

  “混帐!”

  曹仁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其凌厉声势震憾人心,让一旁众将噤若寒蝉。

  “吴质领军征战十余载,向来精于计算,从未出过差错,怎么今日尽连这种简单诡计都看不出来,他是不是嫌自己命太长了,玩女人玩的连仗都不会打了?”

  —

  前来禀报前方战况的士卒显然是昭文将军吴质身旁之人,对于此战的详情知道的颇多,闻言不由颤抖说道:“将军出兵之时曾慎重考虑,令斥侯探查详细,荆州军三万大军猛攻荆山北面,攻势极为凌厉,再加上南郡的数股敌军、南岸的防守兵力,荆州军没有余力设伏了,考虑到刘备手下勇将甚多,将军怕荆山有何闪先失,所以才决定出兵。”

  曹仁不吭声了,话到这里,情况已经很清楚了,别说是吴质,就是他自己也估错了刘大耳的兵力,他到现在还没有想清楚刘备怎么会调齐五万大军攻打襄阳,他哪来的这么多兵?

  没有听到将军的喝止之声,士卒咽了口口水继续说道:“荆州军的伏击地点选在襄阳与荆山之间,距城十里左右,据后来逃脱的士卒称,伏击他们的是蛮人,四面八方的蛮人,全部披着兽皮拿着长棍、石镰,呼号尖锐犹如厉鬼,不过四个时辰的时间,五千士卒几乎被全部斩杀,而且这些蛮子杀人之后还将头颅割下悬在腰间,实在骇人听闻。”

  众将面色越发冷竣,相互对视之间,满脸的置疑之色,蛮人,数以万计的蛮人?如同野人一般生存的蛮子?

  武陵、长沙两地皆有大量蛮族,但汉蛮之间势若水火,向来征伐不断,灵帝在位之时,便曾出现过十余次蛮族反叛,蛮人凶悍,个个能战,荆州刺史除了下令死守城池不出之外,毫无办法,而大汉国为了平定西凉叛乱,早已耗光国库,根本无力顾及,只能听之任之,听天由命了,当时朝中大臣,甚至提出放弃大江南岸数郡,等平定西凉之后再做打算的说法,可见蛮人之难缠。

  直到后来刘表镇荆州,自封镇南将军,派出帐下勇将王威领精兵深入蛮人住地,几乎将反叛的施容溪灭族之后,那些深山之中的蛮子才算安定了一段时间。可让他们想不明白的是,汉蛮之间仇恨如此巨大,刘备全据南岸各郡不过两年便能调集蛮人参战,这也太过匪夷所思了。

  曹仁也同他们一般沉默了半晌,显然蛮兵的出现,引起了他的深思,也让他前面的疑惑全解,武陵、长沙两地的蛮夷人口虽不过十余万,但个个能战,凑齐五万大军不是难事,再加上二万荆州士卒,当无后顾之忧,怪不得刘备敢如此大胆,原来早就有了万全的准备。

  曹仁不由长叹一声,这也难怪吴质会中敌埋伏了,刘备实在太厉害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转眼之间便多出五六万兵马,真让人徒呼奈何。

  “襄阳又是如何失陷的?敌军的实力既然已经暴露,城中更应该防御严密才对,一万五千大军守城,怎会转眼失陷?”

  “荆州的士族门阀倒戈相向,全城叛乱了!刘备手下勇将刘磐不知何时混进城中,带人直扑西门,守卫西门的那些原荆州士卒一见到刘磐立刻反戈一击,转眼之间便夺下了城门,埋伏在城外的敌军一涌而入,内外夹攻之下,襄阳一夜易手。”

  “将军大人亲自断后,大军疾速撤往荆山,没想到半途又遭突袭,死伤惨重,回到大寨之时,已只剩下二千余卒。”

  “砰”的一声巨响在帐中响起,曹仁一脚踢飞了面前案牍疯狂吼道:“大耳贼欺人太甚,那就拼个玉石俱焚!”

   ………………

  


                  第五十九章



  咆哮的曹仁将众将赶出了大帐,一个人闷在了里面。

  这种十几年来皆未遇到的反常情况让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处置,他们的目光不由齐齐落到了韩浩的身上,一直以来,韩浩颇受镇南将军信任,这个时候也许只有他能在大人的面前开口出声,劝阻大人的不理智行为。

  韩浩身上的伤口虽然已经包扎过了,但透过层层布条,还是能感觉到伤口的刺痛,他不由小心翼翼的搓揉着伤口处以减轻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