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色苏联 >

第366章

红色苏联-第366章

小说: 红色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是那些装甲兵搞出来的吧。”沙姆斯丁满不在乎地说道:“要不我打开航灯看一下?”

算了吧,拉苏尔已经看到了自己需要停靠的那个圆圈,一个地勤正在拿着发光的指挥棒指挥自己降落。

他左脚蹬舵,直升机在空中转了半圈,放总矩,眼镜蛇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缓缓下降。

“咚!”起落架与地面熟练地接触上,一切和平时训练得一样,他熄灭发动机,巨大的螺旋桨停止了转动,打开侧面的玻璃,拉苏尔和沙姆斯丁跳了下来。

拿着飞行头盔,拉苏尔和沙姆斯丁两人还没有走动,就听到地勤说道:“报告上尉,沙拉夫将军在战情室等二位前去。”

沙拉夫将军?两人知道,沙拉夫将军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一个装甲师,两个步兵旅,都在这里待命。

幸好,这次发现了可以布置补给站的地方,到时候沙拉夫将军问起来,也算可以有个交代。

两人整了整衣角,大踏步地向战情室走去。

“报告!”

“进来!”

两人推门而进,看到战情室里面坐着几个军阶很高的人,最低的都是少将。

但是,所有的人,都围着中间的那个人,正在汇报着什么。

坐在中间椅子上的人,头发有些斑白,但是,精神依旧很振奋,他正在听着旁边的装甲师师长的汇报。

见到两人进来,他抬起了头,拉苏尔和沙姆斯丁两人顿时一个激灵:“主席好!”

坐在中间的,是阿伯尔哈桑?巴尼萨德尔,也是伊朗革命之后,第一任总统。

阿伯尔哈桑,出生于伊朗哈马丹。早年在德黑兰大学主修神学和法律。大学期间,他对当时国家内部高层的腐败和底层百姓的悲惨生活有了感触,参与反国王的学生团体,曾两次入狱,1963年因暴动事件受过伤。之后他去了法国的巴黎第四大学留学。

在法国期间,阿伯尔哈桑与霍梅尼所领导的伊朗抵抗力量频繁接触。1979年,他随霍梅尼一同返回伊朗从事伊斯兰革命的活动。在新建立的政府中,他担任了经济和财政部长一职,同时也是临时的代理外交部长。

伊朗革命成功之后,阿伯尔通过人民选举,成为了伊朗总统。虽然有霍梅尼的支持,但实际上他与伊斯兰共和党的关系并不融洽,意识上的差距,让他与宗教领袖渐行渐远。随后,霍梅尼解除了其军事领导权。

但是,在同年9月伊朗被伊拉克无耻地偷袭之后,阿伯尔又被委任为最高防御委员会主席。在这之后,他基本上都在前线的指挥所内。

作为一个渴望自己祖国强大的伊朗人,阿伯尔尽到了自己的努力,他一直在为反攻伊拉克做准备,这次从苏桑吉尔德沼泽地穿越而过,从背部袭击伊拉克人的主意,就是出自他之手。

现在,他最高防御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亲临前线,查看情况进展得如何。

这边能否顺利进攻,决定了在南线阿巴丹反击的下一步战斗,所以,他非常关心。

阿伯尔不知道,在德黑兰,一场针对他的阴谋,正在进行之中,用不了几天,他就将被迫离开伊朗,逃亡法国,组建反对霍梅尼统治的流亡政府并自任总统。

“我们勇敢的小伙子回来了,在苏桑吉尔德的沼泽地上空,转悠了这么久,有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啊?”阿伯尔问道。

“报告主席,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片方圆几百米的场地,足够我们的油车停靠,而且,地下是巨大的岩石,非常牢固。”拉苏尔说道。

听到这句话,在场所有的人都轻松了下来,他们的头等大事,终于有了眉目。

“正义永远属于我们伟大的伊朗,真主与我们同在!”阿伯尔说道:“我们的坦克,可以进入沼泽地了吗?”

“报告主席,如果有充足的燃料补给,我们随时都可以出动。”装甲师师长拉贾维说道:“虽然我们的酋长坦克在沼泽地里面行进艰难,但是,我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安排。”

“哦?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阿伯尔问道。(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八章战斧攻击

等张峰回到奥西拉克核反应堆,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旁边的厂房已经燃起了大火,不过,附近的核反应堆却安然无恙,几辆消防车正在灭火。

此时,核反应堆还没有装填核燃料,没有启动运行,不会有核泄漏的风险,再说对方的炸弹根本没有落到核反应堆上。所以,可以说,此次以色列人没有达成目的。

历史,终于从现在开始改写,张峰信心满怀。

张峰突然发现,旁边士兵望向自己的眼神中,充满了崇拜!

“库赛阁下,您真是太厉害了!”瓦里赫看着眼前的人,非常激动地说道。

此次能够将以色列人的飞机揍下来,保护了核反应堆,瓦里赫知道,库赛阁下绝对是首功,没有他的指挥,在湖泊边上伏击对方的飞机,反应堆恐怕此刻已经是葬身火海了,而负责守卫的这些士兵们,恐怕也都得被暴怒的总统阁下给绞死。

时机,方式,都选择得非常恰当,如果高炮阵地还在这里,那么,就是有几千门高炮向天对轰,也不会有太大的战果,从空中俯冲下来的战机,太难瞄准,而导弹营的那群家伙们又不在。将高炮布置到那个地方,还真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张峰看着正在灭火的士兵,随着水龙从天而降,大股的黑烟冒起,他突然又想起了什么。

“瓦里赫,找些柴草,在基地四周燃烧,让浓烟遮蔽这里的上空。”张峰说道。

“是,库赛阁下。”瓦里赫虽然不知道库赛阁下的目的,但是,已经开始坚决地无条件地服从他的命令。

“二少爷,总统阁下让您去见他。”巴萨尔突然走过来说道。

现在找我?要是早点,该多好啊,那些进入领空的以色列飞机,一个也跑不掉,张峰有些惋惜,得让那些狂妄的家伙知道,伊拉克的领空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好,我们立刻回巴格达。”张峰说道。

开着耀眼的跑车,张峰带着巴萨尔和其他护卫,一起向巴格达驶去。

巴格达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省省会,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巴格达这个名称来自于波斯语,含义为“神的赠赐”。巴格达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部,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公里,交通条件便利,是伊拉克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4000多年前,巴格达便建立了苏美人的城邦。公元前19世纪,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登上历史舞台。在长达数世纪中,它不仅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都,伊斯兰教的著名城市,也是西亚与中东地区经济、贸易、文化、交通的中心。巴格达作为阿拉伯帝国的都城,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成为当时中东广大地区最重要的文化与贸易中心,同中国唐朝的京城长安、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一起被誉为当时世界的三大名城。

有着《一千零一夜》的故乡之称的巴格达,是古老的两河文明的发祥地,也是阿拉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如今,却在两伊战争中,显出了疲敝之色。

张峰知道,萨达姆有着强大的统一阿拉伯的志向。他曾经这样形容他的伊拉克:

要么矗立高山之巅,要么陷于深谷之底,但,从不是坦坦平川!

这样一个人,注定是一个高傲的,孤独的,依靠暴力的人,两伊战争,其实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张峰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了萨达姆的官邸,伊拉克的总统府——共和国宫。

这是伊拉克的权力中枢,原名为哈希姆王朝皇宫。该宫占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是萨达姆总统办公、接待外宾、开会及生活起居的最重要场所。总统府代表国家主权和尊严,是伊拉克这个国家的象征。

踩着大理石走廊,张峰在惊叹这里的奢华的同时,在卫兵的引导下,走进了一间议事厅。

椭圆形的会议桌前,张峰的目光,首先望向了正中央,那个扑克牌上“黑桃A”,自己的卧室里也挂着的画像,自己的老爸,伊拉克的统治者:萨达姆?侯赛因总统。

在后世张峰的印象里,萨达姆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世人对他的评价更加辛辣、尖刻。有人称他是“中东的希特勒”、“残暴的独裁者”;而也有人他赞美有加,说他是“阿拉伯民族的英雄”、“阿拉伯的一把利剑”。

张峰看着眼前的萨达姆,给他的印象,这是一个铁血的总统。

萨达姆身体魁梧,蓄着一把黑黑的小胡子,目光炯炯有神,正在专注地看着走进来的张峰,目光却又咄咄逼人,让张峰感觉有些不适。

萨达姆的下手,各坐了几个人,张峰扫了一眼,左手边的是三个军人,戴着绿色的贝雷帽,身穿复兴党军服。张峰不认识他们,只是扫了眼军阶,不是少将,就是中将。

右手边坐着的几个人,穿着的则是伊拉克传统的服饰,还戴着头巾,张峰一看,就知道应该这是文官了。

而右边最下手的那个人,却是一幅玩世不恭的表情,虽然坐着,也可以看出身材高大,留着络腮胡子,面目英俊。

“大功臣进来了!”此人阴阳怪气地说道:“库赛,这次你立了大功,我们都在这里等你,准备通报全国,广泛宣传你的事迹呢!”

“乌代,你不要开玩笑了,看把你弟弟说得都楞了!”萨达姆开口道:“库赛,奥西拉克核反应堆的事情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这次,你干得不错!”

原来身边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哥哥乌代!张峰脑子中还有着库赛的记忆,虽然两人是兄弟,但是乌代年长自己两岁,现在还不到二十,就已经被萨达姆刻意培养,能够进入权力中枢,参加高规格的会议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九章换将

关于两伊战争,张峰当然非常清楚,两伊战争,让所有的军事家跌破眼镜,这是一场拿着高科技兵器打的低技术战争,在战场上,居然出现了数万名十二三岁的少年,喊着口号,热火朝天地踩爆雷场的景象,战争,完全是用人命堆出来的。

两国打了整整八年,国家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谁也没落到好处。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若不是在这场战争中欠下大量外债,萨达姆也不会去打科威特的主意。

只是,这些事实,张峰可不敢直接和眼前的人说。

此时,眼前的萨达姆,指挥着伊拉克的军队,跨过阿拉伯河,攻入了伊朗重镇霍拉姆沙赫尔,围困了阿巴丹,而北线也攻入了伊朗本土,正是信心满怀的时候,和他提撤军议和,那简直是妄想。萨达姆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和当初的希特勒一样,自信,或者说,自以为是。

而现在,伊拉克的攻势已经止住,在张峰的记忆中,再过几个月,伊朗就会大举反攻了,从此,战争态势开始向有利于伊朗的方向发展。

听到萨达姆问自己的看法,张峰略加思索,答道:“我们正在通可恶的波斯人进行一场圣战,全体的阿拉伯人都站在我们的身后。我相信,在我们伟大领袖的带领下,一定能够打败波斯人,进军德黑兰,将我们伊拉克人的旗帜,插在德黑兰的宫殿上。”

萨达姆非常满意张峰的回答:“不错,我们一定能够取得圣战的胜利,卑鄙的霍梅尼想向我们输出革命,他的阴谋一定不会得逞。”

(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在黑色革命成功时回到德黑兰,并宣布废除帝制,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国内,宗教领袖成为最高统治者,立法以《古兰经》为准则,建立起****的神权国家。他开始大肆输出“伊斯兰革命”,号召各国穆斯林起来推翻政府,建立“伊斯兰革命政府”,并大力支持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势力。他将“伊斯兰革命”输出的第一个目标指向了西邻的伊拉克。)

张峰知道,萨达姆表面上是在替整个阿拉伯世界抵挡波斯人的运动,但是,实际上,萨达姆也是在为自己考虑,伊拉克临海的边界非常小,给石油的输出造成了很大不便,而夺去了南方的水道,获得地区霸权地位,控制石油贸易,是萨达姆的主要目的。

“我们的库赛终于长大了,该到军队里锻炼锻炼了。”萨达姆喃喃道,其他几个人,听得心中一凛,看来这次这个库赛干得非常漂亮,让总统非常满意。

要知道,就连他的大儿子乌代,此刻也才是个体育部的人,虽然传说中萨达姆想让他接手共和国卫队,可是并没有看到总统明确的表示,而今,就先让比他晚两岁的弟弟进入军队了?

“父亲,库赛毕竟还年少,让他先完成学业吧。”乌代赶紧说道。

进入军队,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能在军方有一大批忠诚的部下,才能够掌握实权,乌代当然不想让自己的弟弟先出风头。

张峰看到这情形,心下暗动。既然来到这里,他可不想一直生活在乌代的阴影之下,这个人是个典型的富二代,骄奢淫逸,却没有什么真本事,如果以后萨达姆让他当了接班人,伊拉克人绝对不会有好日子过。

历史,就从现在改写!张峰知道,伊朗人的大举反攻,即将开始,在前世,他只是个特战部队是特种兵,他最向往的,就是像前辈那样,指挥个大型的战役,整团整团地消灭敌人,敌人越是强大,他越是有信心。

我要去前线!军人,只有在战火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富二代的身份不会让所有的人尊敬,只有战功,才是牢不可破的。

“总统阁下,作为一名伊拉克人民,作为伟大的巴比伦帝国的后裔,我的身上,流淌着的是祖先不屈不挠的鲜血,为了抵抗可恶的波斯人,我愿意到南方军区第一线,打败波斯人,夺回属于我们的领土,伟大的伊拉克万岁!”

众人骇然,这位库赛阁下今天过瘾了,又想跑到南方前线和伊朗人打仗?要知道,打仗可是会流血死人的,飞过来的炮弹可不长眼睛,不会因为他是萨达姆总统的儿子就绕过去,他,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众人都以为库赛是想借着这次机会,向军方发展,还不到二十岁,城府就如此之深得让人害怕,但是,没想到,他会选择到南方军区去。即使不留在巴格达的某个卫戍部队里面,到提克里克或者摩苏尔,都是不错的选择,相信总统阁下也会同意,没想到,他居然自愿去两伊战争的最前线!

还是他错误领会了总统的意思?总统只是那么一问而已,谁知道,他就主动选择去上战场?在座的这些人,有谁希望将自己的子女送上前线的?

张峰知道,萨达姆是个有着狂热情绪的人,他也喜欢自己的这番表现,在他的心中,自己的分量就会更重。

而从实际的意义上,张峰知道,自己也必须去两伊前线,别无选择。

伊拉克虽然在开战初,势如破竹,攻入了伊朗的土地,但是,并没有消灭伊朗的有生力量。现在,伊朗发动大规模反攻在即,如果不能在这个时候,改写历史,顶住伊朗的进攻的话,历史还是会像后世的方向转变,打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最后便宜了美国佬。

伊朗的人口是伊拉克的三倍多,土地是伊拉克的四倍,而且,伊朗能够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而伊拉克的粮食需要进口,所以,伊朗的战争潜力要远大于伊拉克。既然自己重生在了伊拉克,那就要为伊拉克的未来着想,先从打败伊朗开始!

而这些伊拉克军队是高层领导人,根本就不知道现代战争如何打,自己既然来了,那就要体现出一个后世军人的能力来,这才是战争!(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章占领科隆

离上次的赎罪日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已经过去了近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