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圣记 >

第107章

医圣记-第107章

小说: 医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惜文那病,原本大家都束手无策。

哪怕她死了,也没有刘苓生的过错。

而后,陈璟跳了出来。他治好了惜文,证明惜文的病可以用过药石治好。这样,就衬托了其他大夫的无能,彰显了陈璟的本事。

婉娘无疑可恨,忘恩负义,陈璟又何尝是个好东西?

不能就这么算了。

这个亏吃得太窝囊了。

他需得给陈璟和婉娘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刘苓生不是任人揉捏的主。

刘苓生想了半天,突然对车夫道:“去同安堂。”

同安堂也是药铺,是望县比较古老的药铺之一。

刘苓生恰巧和东家认识。

——*——*——

“坐啊。”等刘苓生离开,婉娘笑着对陈璟道。

刘苓生的胡搅蛮缠,并没有影响婉娘的心情。见惯了人情冷暖,婉娘对外人的态度比较免疫,心里不会受太多波动。

陈璟也是个不容易被外人影响的人。

“多谢您送的年礼。”陈璟坐定,对婉娘道。

小丫鬟端了茶来。

陈璟端起茶盏,慢悠悠喝着。温热的茶,茗香悠长,绵长香醇。温流从口腔一直延伸到了心房。

“这是礼数。”婉娘笑道,“礼数不好废的。”

陈璟笑笑。

他又问惜文的病。

“好多了,风寒已经好了,月事刚停。药还在吃,怕又反复。”婉娘道,“你可要复诊?”

复诊一下,这样彼此放心。

“好啊。”陈璟道。

他们去了琼兰居。

夜晚的婉君阁,和白天不同。各色灯笼亮起来,透过琉璃瓦,五光十色映衬着虬枝、彩石。颜色浓处,似牡丹盛绽;颜色淡处,如水仙独立。

琼兰居门口也立了灯笼。

红光将墨瓦粉墙染上了几缕暧|昧,不复素淡。

隐约听到了袅袅琴声。

惜文搬到了一楼。

一楼有地龙,比较暖和。她原本是怕这种暖流的,觉得空气窒闷生热。她不怕冷,但是怕闷。但是染了风寒,婉娘就不依她,强行把她搬了下来。

她穿着绯红色折枝海棠长袄,月白色的澜裙,坐在琴桌前抚琴,表情转移。双目安静,青丝半垂,衬托一张小脸莹白如玉。

听到有人进来,她抬了抬眼帘。

瞧见了陈璟,她手里顿了下,然后复又低下头,缓缓抚琴,不理会。

婉娘上前,手搁在她的琴弦上。

琴声戛然而止。

“央及来给你复诊。”婉娘笑道。

惜文这才站起身。已经是满脸不情愿,她冷淡道:“我已经大好了,哪怕还用他复诊?”

“大夫说大好了,才是大好。”婉娘笑道,“别胡闹。”

惜文这才勉强同意让陈璟给她瞧病。

陈璟坐下来。为她诊脉。

惜文一直不看他。

大概是上次真的伤了她的自尊。

风寒已经好了,气血还是有点虚。

“已经无碍了。照着原来的方子,再吃三天就可以歇了。”陈璟道。

婉娘微笑。很高兴。

惜文好了,婉君阁的生意也可以慢慢好起来。

“婉姨,我想同惜文姑娘说几句话。”陈璟诊脉之后,对婉娘道。

婉娘微愣。

惜文身子陡然一僵,人都愣住了。

她心里大喜。

但是,陈璟要说什么呢?大概是说他家里是书香门第,不会要伎人进门。而且惜文身价高。他也没钱替惜文赎身等等。

自己猜测着,惜文心里凉了半截。

“你们慢慢聊。”婉娘笑了笑,自己走了出去。

大年初一。婉君阁也有生意,婉娘要去招呼一二。

婉娘走后,屋子里安静下来。

小丫鬟都退到了门外。

地龙烧得旺,暖融融的。

墙角有两盆腊梅。血色花瓣怒放。幽香满屋。

“要同我说什么?”惜文装作毫不在意,昂头提胸的,目视前方,想在气势上压过陈璟一头。

婉娘给她定的气质是冷艳。

因为她这个人,着实顽皮,像个孩子似的。不说话就不会露陷,所以冷艳能装起来,强势却装不了。

陈璟先笑了。

“上次。说了那些话,有点过分”

“哪里是有点过分?”惜文没等陈璟说完。立马接话,“是极其过分!你这人,像个木头也就算了,还拿话气我。”

然后心里的石头好似放下,就笑了起来,问陈璟:“你也知道自己过分。往后也要常往我这里来,可好?我又不逼迫你”

陈璟无奈,叹了口气。

他想一次性把话说清楚。

答应在婉君阁行走,除了治病是陈璟的职责、婉娘给的钱很多之外,也是想结交婉娘这个朋友。

婉娘混世比较深,她认识很多人,深不可测。

既然是婉君阁的行走大夫,就少不得遇到惜文。她每次都这样,时间长了,真的彻底成仇。

原本就没有仇怨,没必要把恩怨加深。

讨生活,多个朋友总好过多个敌人。

“婉娘只怕不高兴。”陈璟道。

“你怕我娘啊?”惜文笑起来,“你这个人真奇怪。在家里怕你嫂子,在这里怕我娘。你放心吧,我娘什么都随我。”

“我的意思是,婉娘一心想要依靠你。而你,只想着自己,她会不高兴。”陈璟解释。

这话有点刺耳。

惜文心头一敛,笑意全收。

“婉娘想让你更有名气。不仅仅红遍望县,还要红遍明州,红遍两浙路。而后,也想让你帮着经营婉君阁。”陈璟道。

这个,惜文当然知晓。

但是做名妓很累的,每次都要端着。

有时候,那些学子们到了惜文这里,吟风诵月,甚至夸惜文漂亮,说些好听的话。惜文却只想着尝尝小丫鬟端上来的酥饼。

她喜欢浓香的花,喜欢酸辣的青梅酒,喜欢好吃的点心,喜欢陈璟诊脉时手指搭在她手腕上,指端干燥温热。这几样东西,能让她心里暖融融的。

至于读书、弹琴、背诗词,她不喜欢。

做更有名的名妓,琴艺要更好,字体也更秀气,书要读得更多。惜文觉得太累了,何必非要出人头地?

“等我真的红遍了两浙路,你就赎不起我了呀。”惜文道。

陈璟愣了下。

说到了这里,才觉得和这姑娘说话,是对牛弹琴。

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她的心思,比清筠还要简单。

“你”陈璟最后只得站起身,慢慢道,“你再仔细想想我的话。”

惜文懵懂看着陈璟。

陈璟笑笑,从琼兰居离开。

他不喜欢把话说得太绝,惹得惜文哭泣。到了这个地步,他该说的都说了。惜文若是不懂,陈璟也无法。

他去和婉娘告别,然后回了家。

(未完待续……)

第171章设局

第二天,到了正月初二。

很冷,年前落下的雪,尚未化尽。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钻子,迎着朝霞,泛出色彩斑斓的光。

陈氏族人,都到家里拜年。

侄儿太小,陈璟就算了家里唯一的男人。堂兄弟们来了,都要陈璟接待。他还打算去铺子里,制几种药丸的,等初五开市就可以卖。

结果,根本走不开。

除了旌忠巷,陈氏还有其他族人。

忙碌不堪。

李氏今年不打算回姚江拜年了,想等过了二月再回去一趟。年礼已经让李八郎带回去了。

初二晌午,李八郎没有回来,他的小厮扫亭到了。

“八少爷说,正月不回来了。家里要给八少爷说亲。”扫亭道,“等过了初六就合八字。若是八字合,就要下小定礼。等下了小定礼,八少爷再来。”

陈璟和李氏听了,不由高兴。

不过,也是意料之中的。

李八郎和蔡家说结亲,说了好几年的。

“那太好了。”李氏笑道,“你再回姚江。如果事情定了,来给我报信,我也要回去。”

“是。”扫亭答应。

第二天,扫亭又回了姚江。

过年的事,陈璟一直忙到了初四。

初四下去,朱鹤等人全部回来。陈璟和清筠、魏上幸也去了趟铺子里,定了竹醪楼的席面,给他们接风洗尘。

初五开市。玉和堂一早就开门了。

上午没什么生意。

到了下午,有两个人来抓药。

陈璟没事,就在大堂里。教魏上幸写字、读书。他拿了本论语,一个字一个字教魏上幸认。

到了申正,日头躲入了云层里,天阴了下来,有点冷。

没有日照的时候,屋子里陡然阴寒逼人。

陈璟和魏上幸都手脚冰凉。

“去后院提壶热水过来。”陈璟吩咐魏上幸。

魏上幸点头,连忙去了后院。

后院有炉子。炉子上坐了水壶。水壶里都是温水。需要热水的时候,把炉子塞子扒开,就可以生火烧水了。不过片刻的功夫能好。

陈璟也站起来,跺脚取暖。

“哪位是大夫?”陈璟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

抬头一看,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梳着双髻。进了铺子。她穿了件半旧的棉袄。面色发黄,是个小丫鬟。

“我就是了。”陈璟上前,问她,“小姑娘取药?”

小丫鬟摇摇头,对陈璟道:“我家奶奶生病了,请大夫问诊。”

“远不远?”陈璟没见到小姑娘做马车过来,就问她。

“不远。”小姑娘回答,瑟瑟发抖的样子。似乎很冷。

陈璟没有再问什么,喊了魏上幸。

魏上幸急忙跑过来。

“拿了药箱。要出诊了。”陈璟道。

魏上幸道是,转身去楼上把陈璟的药箱提下来。

他们跟着小姑娘,大概走了一刻时辰,才到了小姑娘的主人家。

一处高高的院墙,墙壁有点脱落。大门也是半旧的,门钹掉了半边,有点寒酸模样。小姑娘敲门,半晌才有个男人来开门。

男人四十来岁,长得比较矮,很瘦,目光精明滴溜溜的转。看到了陈璟,他一点惊讶也没有,笑眯眯把陈璟请进了院子:“大夫来了,快屋子里请。”

方才,这小姑娘听说大夫是陈璟,她没有像正常人那样露出半点惊容,而是好似早已知道了。

陈璟想,可能是小姑娘没有见识。

到了这家,这家男主人也不惊讶。

陈璟心里冷笑了下:“故意请我?”

他这段日子,问诊了不少人。哪怕是听说过少年神医,知道玉和堂,真正见到陈璟,第一反应还是有点惊讶和不相信。

大部分的人,那点惊讶和不相信会自己强行压制下去。但是第一眼的反应,是骗不了人的。

而这家主仆,完全没有这反应。

不正常。

“贵府贵姓啊?”陈璟问。

“姓郭。”男人回答,“小人郭荣华。”

陈璟点点头,也自我介绍一番:“我叫陈璟陈央及,是玉和堂的东家。”

“原是是陈东家啊。”郭荣华连忙笑道,有点热情。

陈璟笑了。

应该装作早已认识他的。这样,方才他丝毫不惊讶、迫不及待把陈璟请到屋子里,就更加说得过去了。

“是谁生病了?”陈璟问郭荣华。

不管这是不是他的真名。

以静制动。

“是拙荆。”郭荣华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几分痛色。他的表情有点夸张,难过也装得比较假。

“什么病?”陈璟继续问。

“浑身无力,夜里行走,差点掉到井里。有时候一个人胡言乱语,不知说什么,问自己好了,又不记得。”郭荣华道。

陈璟点点头。

郭荣华打量了眼陈璟。见陈璟一脸平静,完全没有起疑的样子,眼眸露出几分得意和讥讽。

他把陈璟请到了里卧。

这院子比较小,和陈璟他们曾经住过的七弯巷院子很像。

屋子里家具比较简单,也很新。

院子里没有半点草花,有棵槐树,枝桠伸张杂乱,从来没有修建过。屋子里也有股子陈年的霉味。

陈璟知道这是空闲的宅子,临时拿过来演戏用的。只是不知道,到底谁在导演这出戏。在心里过了下,陈璟列了几个人的名字。

他不动声色,进了里卧。

床上躺着一个妇人,长得丰腴,五大三粗的模样。她颧骨很高,就显得刻薄。此刻,她正面躺着,心里胡言乱语,不知说了哪里的方言。

陈璟没有听懂。

“陈东家您瞧,就是这样。”一旁的郭荣华,努力挤出几分泣容,“她平常没事,就是这样人事不知。白天身上发软,站不起来;到了夜里,怎么也拦不住,到底走。”

陈璟微微颔首,对他道:“不妨事。既然我来了,自然要治好她的,您先宽心,容我先把把脉。”

郭荣华道是,让小丫鬟端了只锦杌过来。

陈璟坐到了锦杌上,开始给“郭太太”把脉。

“怎么样,陈东家?”郭荣华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时刻在耳边问。

“陈东家,拙荆没事吧?”

陈璟把脉比较慢。于是郭荣华不时询问,有点干扰陈璟。

他希望陈璟可以立刻诊断出来。

陈璟则不疾不徐,慢悠悠把脉。

床上的“郭太太”不时抽搐一下,嘴里念念有词,眼睛看着账顶,演技颇高。陈璟把脉的过程中,她也丝毫不松懈,兢兢业业表演着。

陈璟在心里笑了下。

片刻后,他把脉完毕,起身对郭荣华道:“郭老爷,借一步说话。”

然后他把郭荣华请到了梢间。

“是中毒。”陈璟对郭荣华道。

郭荣华心里大笑,脸上却露出了惊恐的表情:“怎么怎么中毒的?”

“尊夫人是不是嗜辣如命?”陈璟问。

郭荣华的表情突然顿了下。

看这个样子,他们应该是真夫妻。一个人的饮食,如果不是真夫妻,外人哪怕知道,也不会这么肯定。

每天一个锅里吃饭,自然知晓自己妻子的嗜好。

“是、是啊。”郭荣华佯装悲戚的声音里,添了几分惊愕。

“三个月前,是不是吃了鸡,放了重辣。又喝了白酒。之后,她后颈处作痛,头不能后仰?”陈璟又问。

郭荣华表情倏然就变了。

他不记得妻子三个月前吃了什么。

但是他妻子的确喜欢重辣,喜欢烈酒。这个性格,还是跟他岳父学来的。郭荣华觉得这方面,妻子更加爷们。

三个月前,妻子发病,后颈疼痛,头不同动,甚至眼睛都看不清了。而后,后背也僵了,膝后和足跟大筋疼,连带着周身的筋都疼。

他妻子的胡言乱语是装的,但是嗜好重辣和烧酒,后颈筋疼,这点陈璟没有断错。

郭荣华倏然就恍惚了,心一下子乱了。(未完待续……)

第172章同行是冤家

第172章同行是冤家

“三个月前,的确发作了一次,后颈筋缩作疼,眼睛也上翻,连带着后背和膝盖也能。”郭荣华愣了半晌,居然实话和陈璟说了,“陈东家,她这是中了什么毒?”

陈璟说郭太太是中毒,又一口气说正郭太太的饮食喜好和三个月前发作病情,让郭荣华心里大为震惊。

他都快忘了他妻子此刻是在装病。

床上的郭太太也愣了下。

她那个浑身筋疼的毛病,不止三个月前发作,半个月前也发作了一回,花了不少钱吃药。

要不是缺钱,他们夫妻也不会接这个活,跑来骗人了。

“什么毒,不太好说。”陈璟犹豫着,一本正经解释,“她之前后颈筋疼,倒也是我知道的一种毒。但是她现在这种症状,我就有点说不准”

“您只说她之前的病。”郭荣华急迫道。

郭太太也不停止了嘴里的念叨,认真听着。

他们夫妻对郭太太之前的病,都很感兴趣,想要治好。

陈璟确定了这点,就板起脸孔:“现发作此病不治,却去说陈疾,没有这个道理!这样吧,你说她白天和晚上发作情况不一。今晚你好好留意,明日清早我再来看看情况。一时三刻没有性命危险,不能仓促。”

说罢,他就要走。

魏上幸背着药箱,跟陈璟走。

郭荣华忙追上来。问陈璟:“陈东家,拙荆这病如何是好?”

“明日再说。”陈璟道。

他和魏上幸就离开了郭家。

出了大门,陈璟特意看了几眼这宅子。记下位置:是东边第四家。出了巷子,见门口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