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155章

山渐青-第155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渍本不欲多做辩论,范仲淹和黄亦然作为代表,把该说的差不多都说了,该拉票的时候私下里也早拉过,此刻在朝堂上摊牌,其实就是比拼双方支持率,你就算是巧舌如簧,说得天花乱坠,支持率不占优那也是枉然,若是支持率占大多数,不用你多说什么,一样能通过。
    但正如王拱辰看不惯他一样,许渍照样看不惯这个事事弹劾自己的家伙,见他说得轻巧,许清忍不住出班驳道:……王丞,国策的制定要顺应时势,若连这个都不懂,你枉居丞之位。另外,毒御使方才刚刚提到,国虽安,忘战必危,况呼找天宋国未安呢!夺回一座兜岭,便以为万事无忧,这不易于鼠目寸光。
    再者王丞说我朝官统兵不输于前朝武将,我想请问王丞,是您统兵不输于前朝季靖之流的武将呢?还是指的别人?
    王丞若指他人,请把名宇点出来,别空口白牙说废话,若是指王丞你自已,很好!陛下!王丞统兵之才不输于前朝李靖,臣举荐王丞为将,李靖以精骑三干,喋血虏庭,夺取定襄,最后将颉利给俘获,臣请陛下赐五千精骑给王丞,不知王丞可敢立下军令状直取兴州,俘来李元昊!”
    “许渍你过……”王拱辰憋得满脸猪肝色,但今年因许请已被罚俸两回,表面上等于白打了一年工,所以这次总算及时收住了话头。
    呵呵,很好,总算没气糊涂,许渍可谓是抓住了王拱辰的痛脚,现在朝官,象范仲淹他们有统兵经验的皆是改革派,他不可能站出来夸范仲淹等人,反对派之只有夏竦,曾以宣辙南安使,并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经略过西北。
    但夏竦当时做得更多的只是物资调派,监察将领,即使这样也算他统过兵吧,可夏竦在西北时宋兵战绩可不咋的,期间经历了好水川等败仗,王拱辰若强将夏竦抬出来说堪比前朝武将,不过徒惹笑话。
    赵祯满有深意地看了许诸一眼,并没有出声,贾昌朝却驳许渍道:……夏宁侯此言夫谬,王丞说找朝丈官统兵不输于前朝武将,只是一个概述,岂能以此来攻击王丞一人,况且武将统兵才能可以培养,难道官的统兵才能就不可以培养?何必再多此一举办什么武学?”
    许渍两眼一翻说道:……常言道业术有专攻,官治国,武将安邦这本是恒古不变的道理,我大宋又岂能因噎废食?贾参政说的没错,官的统兵才能也是可以培养的,但是,若是官长期统兵,那岂不也成了武将?这与直接培养武将有何差别?难道因为他是官出身,朝廷就能毫无顾虑的把兵权交到他手上?
    欲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化!照我说啊!若是让王丞这种动不动、就以不上朝来要挟朝廷的人统兵,能不能保国安宁且不说,恐怕朝廷先就不得安宁!”
第二百六十四章 准备金
    许清现在打击王拱辰,也可谓是不遗余力,你既然事事针对我,我再跟你客气岂不成了傻子!这种打击看似无关痛痒,但对一个人的声望损害却极大,许清就是要一点点把王拱辰堂皇的外衣录掉,让稍稍有些廉耻心的人都羞于与之为伍!
    “许清!你你你……陛下,请为臣作主啊!许清当廷辱骂臣为流氓,这可是众人皆听在耳里的啊!臣请陛下治许清奸佞不法之罪!”
    王拱辰才刚刚透过一口气,听了许清这话顿时又暴跳如雷,撸起袖子就想找他来个全武行,但估计自己打不过,转而又掉头向赵祯大礼跪下,口口声声非要治许清之罪,一副绝不罢休之势。
    目前朝的势力划“分,由于范仲淹等人的上台,改革派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这是赵祯有意为之的结果,他想改革,自然对改革派多些扶植,留着王拱辰等人,既不想他们压过改革派,又能起到牵制的作用。赵祯就小心翼翼地调控着这种势力的比重。
    许清留意看了欧阳修一眼,见他和谏院的一些官员果然作了壁上观,在这双方角力之时,既没有站出来支持,也没有出声反对,沉默以对。
    许清心要暗叹一声,说好听的这叫有原则,换个说法就是,君子啊!你的名字叫固执!
    当天许清和范仲淹几人也是摆道理,说事实,把欧阳修驳得无话可说,但他就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决不妥协!这一场角力,由于欧阳修选择沉默,支持武举这一方的虽然还占优,便优势不算太明显。
    反对派在有王拱辰、贾昌朝、章得象、夏竦、宋安、王举正、赖淡顺等人,包括礼部尚书吴长庆、侍郎钱应物,刑部尚书赵之远、侍郎陈仲和等人也在反对之列。
    而出于许清意料的是计相曾亮竟表示支持,有他带动,三使司的官员也大多表示支持,三使司掌管盐铁茶及几乎全部朝廷才税支度,下设二十多个案,权职极为繁杂重大,与书省、枢密院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是直属官员最多的一个朝廷部门,当然,有资格上朝站班的并不多。
    即便有曾亮这老滑头出面支持,双还是形成了僵持之势,赵祯又不是个刚毅的主,一时也难以决断,最后这问题又拖到了下次朝全再议。
    这个结果并不出许清意料之外,他反而觉得形势比他想象的好得多了,毕竟重抑武的策略在大宋已经实行了近百年,一下子想让所有人转过弯来,根本不现实,只是可惜了欧阳修!若是有他们加入,很可能武举之事今天就能通过。
    回程的马车上,许清吩咐荆郎一声,车子直接往潘楼街的银行总部驶去,兴武举之事还是由范仲淹等人去联络小弟吧。自己还是先将行交子的事宜安排好。
    今天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武举之事没通过,却意外地通过了行交子之事,对于许清而言,这是也他一直策划而未能实行的事情,算是不小的收获吧。
    以前他多次去过负责印交子的抄纸院,对抄纸院的印刷技术作过深入的了解,防伪上他还是很有信心的。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命令下生下去,让各地分行把二百五十万贯准备金调集到总部来,这个绝对不能虚应其事。
    宁平波等总部负责人一听许清说起此事,顿时兴奋不已,要说目前银行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那自然是银钱的转运了。细算一个账目你就知道现在转运银钱有多难,一贯铜钱大概重斤左右,如果按这个比重计算,二百五十万贯那就重达一千五百万斤。
    若用马车转运,就算一辆马车能装一千五百斤,那也要一万辆马车,一辆马车再配几个人手,加上押运的人,那少少也得近四五万人啊!若是从成都府运到东京来,怕不得耗时两三个月才行,一路上人啃马嚼,这种耗费是极其惊人的,简直能让人狂。
    随着大宋银行的业务量越来越大,所要面临的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困难,所以宁平波等人早就巴望着朝廷行交子了,就算大量行交子后,异地汇兑的业务量有所下降,但相对于这种转运的巨大耗费而言,仍是值得的。
    许清看着一脸兴奋的宁平波等人,沉吟一下说道:“这二百五十万贯具体怎么转运,你们马上拟个章程出来,不必平均从各分行抽取,在不影响正常业务的情况下,尽量从那些水运便利的分行抽调即可。另外,准备金以抽调金银为主,这次行的交子面额都在十以上,过多抽调铜钱恐怕不利于普通百姓日常交易。”
    宁平波笑吟吟地答道:“行长放心,属下会根据各分行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转运耗费。另外,属下初步估算了一下,目前总行的实际存银已接近两百万贯,若再加上这次转运来的准备金,咱们总行当初设定五百万贯的库存能力,已经有些吃紧,为了跟上今后业务展,属下建议马上加建总行银库。”
    许清甚感心慰,随着银行运转越来越规律,细节上的事情基本不用他来操心了,这些手下人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处置。
    “这次朝廷行的五百万贯交子只是第一批,今后还会加大行量的,而今后的准备金大都也要存在总行,所以既然要扩建银库,那就一次把库存能力提高到两千万贯以上吧。”
    吩咐完准备金的事,许清又在签押房处理了一个时辰的日常事务,然后就有点无所是事起来,现在虽然身兼两职,但无论是银行还是司农寺,工作都被他划“分得很详细,问责制度也都很健全,充分调动起了手下这些干将的能力,除了大的决策,日常事务并不需要他事事过冉,所以他每天并不算很忙碌。
    正因为他这种放权的行为,使得两边的手下对他都非常拥护,独立断事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朝廷其它部门那些主官,大都会死死捏住手的权力,事无大小一手抓,许清自是不肖为之。那样手下得不到锻炼不说,自己还要累死累活,事情也进展缓慢,甚至弄得一团糟。何必呢,咱没事翘着二郎腿喝茶不好?
    许清哼了一溜小曲儿,然后尊把荆郎叫进来。
    “侯爷,有什么吩咐?”这个时候叫他,让荆卑有些疑惑。
    许清让他近前来才小声地说道:“郎,如今你们几人每天跟着我,家里还要留几人,手人少了点。”
    “没错,侯爷,就说咱们府上,那么大一个院落,晚上就留十来个人看守还是少了点,侯爷是想再招些人手?”
    “嗯,我想过了,你们斥探情报进展缓慢,未尝不是因为人手太少,这样吧,等下让安叔带你到庄子上去,再挑十个人出来,先刮练着,小心观察之后,对那些心性不好把握的再剔除出去。”
    荆郎高兴地答道:“侯爷,属下马上就是办,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暂时没有了,先刮练着,有时间我会去看看,对了,尽量挑那些会武艺的。”
    “喏!”
    许家现有的土地实际上并不是封爵时,由朝廷赐给,而是自己买下来的,佃户有几百户,从挑选几十个青壮是不威问题的。
    许清的侯爵食邑是一千户,但实封只有七百户,这还是赵祯特意照顾他了,一般能实封半数就不错了。这七百户实封数,也不是说真有七百户人家来供养你,根据制度实封一户每月由朝廷给钱二十五,许清实封七百户,每月的俸银是十七贯多一点,当然了,每月还有几十石禄米,及绫、罗、绵等物。1;/g;h
    【……第二百六十四章准备金……】a!!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宋官员的幸福生活
    事实上,大宋官员除了正常薪俸外,收入远不止这此,地方官员另外还有职田收入,职田不属于官吏sī人所有,只以职田产出,作为官吏俸禄的补贴,官吏离任时,是要把职田移交给下一任的。*文学e^看免费职田的多少也有规定,上州二十顷,下州十五顷;上县为十顷,下县为七顷,这些职田的收入就按官位的大小以比例分享。
    另外大宋官员还有各种福利补贴,计有茶酒钱、厨料钱、薪炭钱、马料钱,等等,连家仆人衣食及工钱也由朝廷“埋单”。林林总总合计起来,宋朝的官员俸禄高居历朝历代榜首,是汉代的十倍,清代的四倍左右,明代朱重八那小家子气儿就更别拿来比较了。
    将大宋官员的俸禄换算成后世的人民币的话,根据金、银、粮食这三样的价格和所得,时下一贯钱大约值人民币300元左右。一品宰相基本月俸四百贯左右,那就是12万元人民币,加上其补贴的话,年薪不下于150万元。
    一般的知县月俸是十五贯,也就是4500元,加上其它津贴,大概每月收入也不少于两万元。所以,时下的大宋官员大都是锦衣玉食,jiāo妻美妾成群,生活很是奢侈。即使做清官,也不用担心象海瑞那样,穷得过…呃,不忍心说了。
    许清目前官职,连一直没有撤掉的那个品将作监校丞在内。共领着四份俸禄,加起来实则比一品宰相多两倍不止。不过目前的朝廷高官通常也都是身兼数职,象范仲淹身上就有参知政事、枢密院副使、司农寺卿三个职位口晏殊除宰相之外还兼着吏部尚书,凡此种种不一是足。
    下午时分,使有小太监到银行来传旨,让许清前往天章阁议事,许清到达时,朝的宰相、副相们都已到齐,曾亮这个计相也在坐,另外抄纸院的监正郑同舟也在,他一个品的小官,在皇帝和一堆朝执宰面前,一副如履薄冰的样子,站在殿角目不敢斜视,额头隐隐见汗。
    许清曾多次前往抄纸院,与郑同舟例是相熟,进殿时和他点了点头,郑同舟终于看到了一个熟人,忍不住轻出了。气。
    坐在上首的赵祯等许清施完礼,就说道:“子澄来了,的们就开始吧。郑监正,就先由你来说交子防伪造的问题。”
    郑同舟先向赵祯行礼,再向在坐官员团团作揖后才说道:“禀陛下,抄纸院目前防伪造,主要是在纸质及印刷上下功夫,麻纸内加有特殊的影印,印刷时再加上一些特殊的线格及花纹,且有蝇头小字如黑线般,综合以上几点,民间很难伪过……,
    郑同舟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子里抽出几张钱样递上来,太监接过后分给赵祯及在坐官员细看。这钱样原本就是许清让他们试验的,他也懒得再看。
    众人看完看纷纷颔首,发行交子的事本已以朝堂上通过,现在要商量的,不过是具体的施行细节而已。许清也不客气,直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要求,首先要赵祯下旨,令各地官府公开告示,宣传交子的事情,别到时印出来了,百姓都不知道是啥东西。
    另外就是要朝廷马上制定一套相关的法律条,包括准备金制度、发行比例、防伪造、刑罚等方面,都要一一作出详细的规定。
    朝廷原来就有发交行交子的经验在,座大臣又作了一些补充,此事便算大致落实下去了。五百万贯对于大宋货币流通总量而言,只是一个很小的比例,这次等于是在试水,先让百姓有个适应的过程。
    以实际准备金二倍的发行量,许清可以保证,只要大宋银行不垮,就不会出现交子贬值的情形,原来他还想过以一对一的比例发行,但念及有银行可调控,才定下了以一比二的比例发行。
    众臣散去后,赵祯把许清留了下来,他笑吟吟地说道:“子澄不会怪朕今天罚你三个月的俸吧?”
    许清怔了一下说道:“陛下,臣哪敢啊,正所谓雷霆雨lù皆是君恩,陛下就是把臣的俸禄全罚完了,大不了臣就来宫里找陛下讨些剩饭吃,也绝不敢有一句怨言的。”
    赵祯大笑道:“子澄,你少在陛下面前卖乖,朕可是听说了,你让司农寺研发司给你白干活,如今你是日进斗金,还饿得着你?朕可没少收到弹劾你的奏章,怎么着,要不要朕把这些奏章都拿出来给你看看。”
    “竟有此事?陛下!臣冤枉,究竟是谁弹劾臣的?臣一定要狠狠弹回去!”
    “哈哈哈……―”赵祯大笑着拿起一份奏章向他扔过来。
    许清一看,果然又是王拱猪那厮!他一脸黯然地叹道:“陛下,臣都不想说话了,老陪着他一起罚俸,臣伤不起啊,凡是王拱辰弹劾臣的话,陛下您反着听准没错。自臣在渭州时起,他就说臣等谎报军功,他是状元出身,横竖看不气臣这个陛下赐的同进士。凡是臣支持的,就是他坚决反对的。凡是臣做的事,他总有弹劾臣的理由。陛下啊,您干脆准臣告老还乡吧!”
    “哈哈哈,你告老还乡?先不论你老不老,朕例想问问你,你的乡在哪里?准备回洪家桥边画画,摆棋?”赵祯说到这,想起初见许清的情形,笑得更为开心。
    “其实臣还真有点怀念当初卖画、摆棋的生活,与世无争,如大隐隐于市,最让臣念念不忘的是,臣竟然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