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63章

山渐青-第63章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话说了吧,反正我是最后一个到,刚才谁先到的你们自己最清楚,别忘了今晚清客。”
    许大官人抛下这句话,一劲的往船厂大门驰去了。
    王守毅三人在后面大眼瞪小眼,突然全都暴出震天的狂笑来,这一次彻底颠覆了许清在他们心底的形像,赵野笑得眼泪都冒出来了,这才大喊道:“交友不慎啊!”
    据梁一得并报,光昨天一日,船厂便招了将近千人,许清来到之时,看见船厂的管事们,已经将这些人有序地安排去挖船坞土方去了。
    由于有了那些搅车,不用再挑担爬上爬下,千人的工作进度还是相对可观的,许清心里由衷的欣慰。
    他看了一下,又记起后世那些工地上常用的单人手推斗车来,现在挖得不深,泥土还能就近堆放,后面就肯定要拉走了。
    宋朝本身牛就少,在畜力缺少的情况下,那手推斗车将是非常好的选择,地上垫些木板,装满泥一个人也能推得飞快。
    许清有时就觉得自己象海绵一样,需要时不是挤一下才能挤出水来,这些东西平时用不到,根本就不会想起,只有身临其境看到时,才能一点一点记起来。
    许清招招手,工匠们很快就跑了过来,他不知道许大官人今天又有什么新奇的玩意让他们做,但真的很期待。
    在他们看来,许清就象一个宝山,挖挖又能挖出点宝贝来。许清让他们找来块木板,然后从袖口里拿出一小块石墨,直接刷刷地在木板上画起图形,把工匠们看得一愣一愣的。
    许清想想是不是该在工匠中间,普及鹅毛笔呢,工匠们常常需要画图,但毛笔用来画图实在不合用,要是用鹅毛笔画出来的线条就会平直得多。
    “主要是下面这车轴的前后位置要拿捏好,车轴靠后太多,拉起来就很重,靠前太多,装车时车都放不稳,总之你们做第一辆时多试试就行了,后面的按尺寸来就行,明白了吗?”
    许清不理有些还在发愣的工匠,确定其中几个看懂自己的图形,就赶紧让他们去做,自己甩手回船厂管事们住的办公区去了。
    回去之后他问梁一得,朝廷派过来的这些工匠谁的造船经验最丰富,然后把这些人全都叫过来。
    过了一会儿,十来老工匠便被梁一得带了进来,许清礼让他们坐下后说道:“你们既是造船经验丰富的工匠,以后就不用干其它事了,业术有专攻,你们只负责相互交流,共同研究造船技术,记住,别藏私,大家都把自己的经验说出来,互相学习,这样才能共同进步,才能造出越来越大的海船来。”
    十来个工匠纷纷站起来,表态不会藏私,许清很担心这个,自古以来总有那些所谓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论调,古代工匠在技术上往往也是父传子,子传孙,轻易不会外露,连将作监都存在这种现象,许清不得慎重强调。
    “好了,把你们以前的造船图纸都拿出来给本官看看,原来没有的就马上画出来。”
    许清觉得不能光听,得真实地摸摸他们的底细才行,自己或许不懂造船,但看着图纸,听人家解释他觉得还是能听懂的,又不是白痴。
    等工匠们把图纸拿出来,许清志得意满地看了看,不得不承认,在这些图纸面前,许大官人跟白痴差别不大。
    对他来说,这些造船图纸与其说是图纸,不如说是印象派画作来得更贴切一点,至少他看不懂,估计就是工匠一旁解释还是不懂,这些图纸上的东西不但抽象,而且缺乏数据。
    许清估计他们的图纸只是画了个大概,然后很多东西全凭经验死记。而且画的都还是平面图,许清自然是看得两眼昏花。
    许清无奈,只得把他们招集起来,再次给他们充当‘毁人不倦’的先生。给他们灌输一些几何原理知识,还要教他们怎么画立面图,怎么标数据,这些东西不可能一天教得完,许清能说完他们也接收不了。
    让许清懊恼不已的是,有些工匠根本连字都不会写,纯粹的文盲,他们的造船知识全来自于日积月累的经验。
    看着师傅怎么做,然后自己跟着怎么做,许清正在哀叹要不要给那些不识字的请个教书先生时,大门突然被人推,李清阳和吴静邦扑了进来,竟不顾众人在场,伏在许清的脚下呜咽有声。
    他们都四五十岁的人了,若不是这次实在是死里逃生,也不至于如此动情。看着他们清瘦憔悴了好多的脸颊,许清也百感丛生,这两个人,可以说全是因为自己才受的这些罪,差点连性命都掉了。
    想起当初自己在大理寺为他们求情,宋九安硬生生地回了一句:这里是大理寺,由不得你不服!许清这一刻突然对权力有些渴望,就算做不到醒撑天下权,便至少能对自己,及需要自己保护的人提供一个相对安全保证,不能任别人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许清挥挥手让房里的工匠退出,扶起前面的两人,轻声说道:“二位东家请起,这次是许清害了你们,其他的就不多说了,能回来就好,历经此难,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我许清起誓,各位今后若有何事所托,许某必尽力而为。”
    扶起二人,许清又为他们倒了杯茶,李清阳两人这时总算恢复过来,连道不敢。有感于许清能在大理寺正堂上,语出至诚地为他们尽力而争,并愿自己背负责任,两人见到许清时才会如此激动。
    虽然许清没能成功人他们脱罪,但已足够他们铭感于心,在他们看来,船厂出事他们作为日常管理者,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许清当时还在养伤,只是负责为他们联络地方官府,基本怪不到他头上。
    等两人情绪基本平复,许清才再次开口笑道:“为了欢迎你们归来,顺便兑现我方才的赌约,我决定今晚于城中设宴,咱们好好喝个痛快,为二位洗洗身上的晦气,从今往后,让咱们龙门船厂万事和顺,直挂云帆济沧海!”
    两人很快被许清轻松的语调感染,也呵呵笑起来,李清阳说道:“借大人吉言,咱们今后定能一帆风顺,不用大人开口,咱们也要叨扰大人一顿的,因为嘛,自然是听说大人又升官了,这可不能不请客,我与静邦老弟这么急着赶过来,未尝没有大吃大人一顿的意思。”
    许清听完乐了:“没错儿,陛下是给我升了级官,从芝麻官变成了绿豆官,要请客肯定没问题,不过……”
    “大人,不过什么?”
    “不过这酒得去李东家的酒楼里喝!”
    一辆破驴车的模样顿跃然于李清阳两人脑海中。
第一百零七章 新茶
    池中荷花开得正闹,华盖如伞,三两锦鲤在清澈的水下悠闲自在地漫游着,一阵风来,满池花叶婆娑起舞,涟漪轻荡。
    树上的知了不停地鼓噪着,仿佛怕生别人不知道这是个炎炎的夏天。
    “嘶!红菱你轻点。”
    “活该!谁让你逞强,一个读书人偏要跟赵大哥他们舞刀弄枪,还让人家不要留手,你这不是成心找苦头吃嘛。”
    许大官人躺在凉亭的竹簟上,下巴有一块铜钱大的淤青,跪在一旁给他擦药的红菱穿着薄薄的绸衣,纤腰弯弯,高高翘起的丰臀形成一道惊人的弧线,让许大官人的目光流连忘返。
    “赵野那斯分明是在公报私仇,那天赌约的酒席我也请了,下手还这么狠,嘶!轻点轻点!迟早有一天我要找回场子。”
    红菱嗔怪地瞟了他一眼道:“你这人好生无赖,明明是你让人家不留手的,现在又怪起人家赵大哥来了,真是的。”
    “是没让他们留手,身上尽管招呼,可往我这老脸上使劲就有些不地道了,如今连这船厂都不敢去,太有损我这光辉形象了!”
    红菱被他逗得噗哧一笑,如微风中摇曳的芍药,散发着动人的韵味。
    有李清阳两人接手后,许清每天只须到船厂看看,给那些工匠们聊些几何知识,其它时间就去找韦灵运喝喝茶,或跟赵野他们驰马、过招,日子过得悠哉游哉。
    许清拳脚上还过得去,兵器上自不如赵野他们,今早许清和他们过招时,赵野一个收势不及,棍棒头点在了许清的下巴上,还好劲头收去了大半,只在下巴撞出了块淤青。脸上光荣负伤后,连船厂也去不成了。
    “少爷,那你明天带上人家,咱们两个打他们一个。”
    小颜扑到许清面前,仔细瞧了瞧他脸上的青淤,捏着小拳头说道。
    “你还说呢,你这小懒猫就个新鲜劲头,你说说,我不在家的时候,早晨你可曾起来锻炼身体?”许清把她拖到脸上的小辫子甩过一边,然后捏着她的鼻子问道。
    “哎呀,少爷不在家,人家一个人练一点不好玩!”小颜有点不好意思,纳纳地分辩着。
    许清不理她的狡辩,拿过小芹手上的扇子,自顾着扇起风来。许清那夜酒后不知怜惜,小芹被折腾了半夜,后来那是红菱以樱唇相助,她才得以脱身。
    经过那一次,小芹突然显得成熟了许多,眉目间竟散发出淡淡的新妇韵味,细腻的肌肤变得水嫩异常,许大官人也不得不感叹,原来女人真的可以一夜长大。
    自那夜之后,小芹羞得一直不好意思跟许清人照面,昨夜红菱又让她侍候许清洗了一回浴,在许大官人的温情抚慰下,今天终于敢一起过来乘凉聊天了,
    “对了,红菱,明天吴静邦要去杭州,我准备跟他过去看一下,船厂的事务目前已经基本稳定,倒是大宋银行我疏忽了许久,所以我想去杭州分行看看,顺便多了解一些泉州那边的消息,天气炎热,在这里休息还是一起去杭州,你们自己选择吧。”
    许清捉过小芹的玉手,张嘴把她手上的葡萄一口吃掉,然后说起明天的行止来。
    红菱还没来得及回答,小颜已经跳起来拍着手笑道:“我去,我去,少爷你一定要带人家去,哎呀,我这就去收拾衣裳。”
    看着急忙奔出凉亭的小颜,许清和红菱两眼对望着苦笑了起来。
    “许郎是坐船去还是骑马去?”
    “自然是坐船,从润州沿大运河直放杭州。”
    “嗯,那奴家也想去看看,以后怕是难有机会再来江南了,不去苏杭看看未免有些遗憾,只是不知道,许郎到时可有空闲去赏玩?”
    许清一把搂过小芹的纤腰,让她坐在自己的膝上,回头对红菱答道:“自然是有的,我也只是去了解一下情况,未必有什么事,苏州的分行也正在筹建,到时顺路在苏州稍作停留便是了。”
    说完他一捏小芹润滑的下巴问道:“小芹你怎么不出声,你要不要去呢,别整天惜言如金,没事也跟大家说说话。”
    小丫头脸又红了,窘迫地看了一眼旁边的红菱,小声地答道:“小姐去,小芹自是要跟去的。”
    许清也不再说什么,小芹已经习惯了做红菱的附庸,或许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成为自己的附庸,红菱怜惜地搂过她,轻轻着她的头发。
    炎炎的夏日让人变得很慵懒,许大官人躺在清凉的竹簟上昏昏欲睡,他已经喜欢上了北宋这种缓慢的生活节奏,没有太多的事需要奔忙,每天的日子平静而敞亮,似乎什么事情都可以慢慢处理,当然除了火上房。
    许清闭着眼睛,大手却如有神助般,准确是找到了红菱的俏臀,细细感觉着那让人爱不释手的肉感。红菱娇嗔一声打开他的坏手,然后把小芹一把塞到了他怀里。
    小芹的樱唇正好凑到了许清的嘴上,还没来得及娇呼,啵的一声,已被许清偷袭一翻,许清顺势搂住她细细的腰肢,让她躺在自己的胸膛上。
    “琴呢?红菱!”
    红菱看着他闭着眼睛,昏昏欲睡而双手还在小芹身上使坏,玉手轻舒在他腰间扭了一下,才起身款款而去。
    许清在以前非常喜欢听那首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常常是在那舒缓的琴声中入睡,只是他不知道红菱用古琴能不能奏出那分韵味来了。
    小芹在许清胸前不安地糯动着,昨夜在许清的抚慰下,她倒也能婉转的配合,只是如今毕竟是当着红菱的面,她总有点忐忑不安,看着她紧张得额头出了细汗,生怕许清把她就地正法似的。
    许清顺势在她胸前的鸽乳上抚一把,这才放过她,小芹红着脸,乖巧地坐到他后面,为他按摩起头部来。
    听着红菱的悠然的琴声,享受着小芹轻轻的按摩,一阵细长的呼吸声传来,清风轻拂,吹不散那恬适的午梦。
    这次赵野和马良春没有同去,他们对坐船还是不适应,所以只有王守毅跟随,王守毅在螃蟹岛上算是被风灵儿练出来了,至少不会晕船了。
    早上两条船从润州出发,取道大运河南行。整条大运河两岸,风光最美的大概就是江南这一段了。岸柳依依,田野平旷,河中水草招摇,过往的船只也多,时常能听到那些美丽的船娘摇橹轻歌。
    即使到了夏季,眼前的美景仍让许清油然想起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诗句来。
    红菱她们坐后面一条船,许清则与吴静邦坐在前面的一条船上,细品着今年的新茶,
    许清对品茶只是爱好,倒不象人家那样能品出太多的韵致来。
    想到自己的经济状况一直不怎么好,上次说到贪污点也不过是一时气话。红菱也不是那种极重神物质生活的人,许清自觉没必要去做这种事。
    吹着凉爽的江风,许清随意地问道:“吴东家,这杭州您可曾听说有什么好茶?”
    吴静邦持杯思量了一下答道:“似乎只听说天竺寺附近所出的白云峰比较有名,许大人难道对这茶也有什么看法?”
    吴静邦不愧是江南商界的顶尖人物,许清随口一问,他便敏锐地捕捉到一丝话外音。
    许清也没吊他胃口,以两人的交情已经不用多作掩饰什么。就许清所知,北宋时期,西湖龙井地区虽然也有出茶,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名气都还比较小,龙井茶要到元朝才形成规模,直至明朝才名声远扬。
    “吴东家是做玉器的,对茶叶生意感兴趣吗?”
    许清轻声问完,吴静邦就笑了起来,他已经感觉许清有意于制茶,当然不会放过与之合作的机会。
    “其实我们这些商人,经营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要能赚钱,管他什么行业,象李清阳就是做酒楼生意的同时,兼营瓷器生意。如今我这玉器行生意,在江南做到这样也算到顶了,正想着另寻它路,大人,您有什么主意尽管说,您也不用再去找他人了,我先把话说明,只要是大人你出面筹划张罗,到时我不用大人投一文钱,所得利润平分,大人您看如何?”
    为了紧跟许清的脚步,吴静邦这次是毫不犹豫便下了重注,经过这次风波,他对许清的前景更为看好,加上许清为人够义气,从不看轻他们这些商人,如今这个时候不下注,等许清来日扶摇直上时,再去锦上添花,智者所不为。
    “这个倒不必,吴东家别忘了,许某虽然家境不怎么样,但身上还有个大宋银行行长的职务呢,到时贷些款项总是不难的。”
    吴静邦何尝不知,只是已经做好了下重注的准备,到时自不会真让许清去贷款。
    “我曾听一位善于制茶的老人说过,西湖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地势气候十分适合种茶,这种地方所产绿茶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品之齿间流芳,回味无穷;若是吴东家有意,咱们不妨先去看看。”
    “好,大人,咱们一言为定,这次杭州之行,我就找些种茶、制茶能手,咱们到时亲自上山走一趟。”
第一百零八章 访苏州梁家
    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