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流伐清 >

第71章

逆流伐清-第71章

小说: 逆流伐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那嵩点头称是,他已经知道了明军的整个计划,先西后东,连续作战。这样的话,拖延起义时间对元江是有利的。如果提前举旗,便可能要面对昆明清军的全部压力,若滇西先动,则可以牵制清军。

“城防还要加强。”陈国公吴子圣想了想,笑道:“殿下所授之法,末将初时还不觉怎样,但每日走在城头,看着城墙的变化,越想越觉得威力奇大。可惜时间仓促,只能用土木构筑,若是用青砖大石,那绝对是坚不可摧。”

朱永兴对吴子圣的恭维淡然一笑,说道:“再坚固的城池,再完善的城防,也需名将指挥得当,方能发挥威力。陈国公,还有诸位将军,这元江攻防吾交给你们才能放心啊!”

吴子圣、李承爵等人赶忙拱手谦谢,纷纷表示不负殿下所托,必要以死相报。

朱永兴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战元江,而不只战于元江。要把战场拓宽拓广,才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所以,元江外围的险要之地亦要立寨设防,以土兵为主,以明军为辅,且战且退,以战代练。”

“殿下所言甚是。”那嵩见识了明军的战力后,自傲之心已经消减了不少,对手下土兵的战斗力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土兵久已未战,虽有陈国公等督促训练,战阵经验仍缺乏。当以小战磨练之。”

朱永兴含笑点头,继续说道:“敌后骚扰袭击的任务当由本地土兵承担,利用熟悉山林地形的优势,扰敌、疲敌、阻敌、困敌。在腾冲时,猛山克族和摆夷族相配合,便做得不错。吾会留下两百猛山克族勇士。他们对此颇有经验,再有土兵相助引导,当有收效。”

“当在山林隐秘处多设营地,多储干粮。”陈国公吴子圣参加过腾冲之战,对此也有了经验,补充道:“新运到的手榴弹极好,不需点火,使用方便,可多与袭扰部队。守城呢。用点火的旧式炸弹也可。”

“陈国公想得周到。”朱永兴赞了一句,说道:“还有地雷,派出一些明军指导,也在外围战中多加使用。吾还会留下一部炮兵,二十门轰天炮,如此防守元江,当更为稳妥。”

那嵩面露喜色,轰天炮的威力他在安南是见识过的。但为了尽量保密,朱永兴虽然答应了派炮兵助战。但一直没落实。现在,他的心可以放下大半了。

“还有一种小炮,机动性极强,最适在山林等复杂地形中作战。”朱永兴又给那嵩等人添了个惊喜,“给元江留二十门,只是弹药不多。便留下两个工匠,在元江制造好了。”

这种小炮更接近于后世的迫击炮,也是轰天炮的缩小版,口径小,重量轻。一人就能背起。只不过射程短,只有一百多米。

“多谢殿下。”那嵩原本对朱永兴先不倾力援助元江,却要移兵滇西作战,在心里还有些不满,但现在算是毫无怨言了。

留下炮,留下炮兵,就相当于朱永兴已经变相应允元江土兵以后可以拥有这些武器装备。制造起来不复杂,炮兵的学习和组建,那就要看那嵩等人的能力和见识了。

军事会议一直开到半夜,总算把全部计划都敲定落实。元江的准备工作本已做得很充分,计划中的一些更改和完善并不会耽搁太长的时间。朱永兴听了众将的陈述和汇报后,也做到了心中有数,可以比较放心地前往滇中与李晋王会合了。

朱永兴由那嵩之子那焘陪着,来到客房,四个身着傣家服装的女孩已在屋前跪迎,那焘招呼一声,几个女孩便进屋忙活起来。

“天色已晚,殿下请早些安歇。”那焘躬身施礼,告辞而退。

朱永兴走进屋子,但见陈设十分奢华,不愧是百年积累的那氏。屏风后有袅袅白雾升腾,知是沐浴之所。四个傣家女孩款款上前,给朱永兴宽衣解带,侍候他在屏风后的大木桶中入浴。

来到这个时代,朱永兴在争取改变别人的同时,也慢慢适应了不少当时的规矩。梦珠身边有几个同族的侍女,也是他的丫环,这种在后世看来有些香艳的侍浴在那时却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且,在磨乃的龙府,在陇川的刀府,都有过这样的情形。对于朱永兴这样尊贵的身份,这些侍女不仅经过挑选,都未经人事,且还兼有侍寝的职责,算是当时招待贵客的一个规矩吧!

只是侍浴是一回事,朱永兴也没想过要几个粗壮的男人干这种活儿的可能,那太令人不寒而栗了,可他也从没让哪个侍女来侍过寝。脱了裤子是禽兽,提上裤子不认账,朱永兴还做不来这种事情。近在咫尺的面庞,亲热缠绵的娇躯,睡过之后便能忘得一干二净,便能象什么也没发生似的安然离开,日后也无牵无挂,朱永兴自问还没有这样的铁石心肠,也达不到这么强大的心理。

水的温度很合适,微微发烫,正好能驱除身体的疲累。水中不知加了什么香料,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惬意。在香雾蒸腾中,朱永兴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微微闭上眼睛,任由侍女给他梳洗头发,擦洗身体。

反正朱永兴还穿着他自己设计,梦珠亲手缝制的内裤。在陌生女人面前完全袒露身体,这个他还没适应过来。

洗得差不多了,朱永兴象往常一样摆了摆手,挥退了四名侍女。他自己脱了湿内裤,擦干身子,穿好衣服,才让侍女们进来收拾打扫。

茶好。这茶碗也不错。朱永兴坐在书案前,觉得睡意并不浓烈,边喝着茶水,边想着整个反攻计划,看是否有疏漏。在滇西打开局面,最好是能拥有向四川渗透的通路。并在西面对昆明具有了牵制;在元江挫败清军,使昆明在南面也有了威胁,并使安南基地有了安全可靠的屏障。

这两个目的如果都能达成,那自然是两全其美。如果在滇西有差池,那就灵活转身,力保元江,使安南基地不受战火摧残。这样还是能向广西发展,夺取出海口。如果都不顺遂,就只能回军猛攻安南郑氏。夺取升龙,在红河出海口去看海了。

外有清军,内又根基不稳,陷于和安南人的战争泥沼,那可真是最下策之举。朱永兴思虑再三,觉得万不可能走到那个地步,但心中还是有那么一丝隐忧挥之不去。

战争啊,变数是始终存在。哪有会有万无一失的时候。朱永兴苦笑着自我开解,挥退了屋中的侍女。躺在床榻上慢慢进入了梦乡。

……………

第二天,朱永兴吃过早饭,便在那嵩、吴子圣等人的陪同下,视察元江城防,一个山寨的棱堡结构。

欧洲在中世纪晚期发明了棱堡,棱堡通常会被修建成五角星的形状。因此能从一边墙上往另一边墙角射箭(不是往自己脚下射)。对于已有城堡和不便修成棱型的要塞,则在原城墙上往外伸出三角形突台,在突台上一样能对另一边的墙角射箭。而且三角形突台没有正面,因此也没有侧射死角。

这种城郭的建造方式,是当代早期著名的法**事工程师沃邦元帅所创。特征是利用尖角的形状的“棱堡”减少周围的防卫的死角。亦可预防敌人左右来袭时的炮火,再利用半月形状的堡垒来掩护大门以及护城桥梁的作用。

火炮的出现,曾经使中世纪的城堡战术成为过去,但是多面棱堡出现后,并且配备上火炮后,将使攻城变成一种近乎绝望的工作。长期围困再次成为攻城的主流手段,直到更野蛮的二十四磅开山炮出现,攻城战术才有所改变。

历史上,国人也曾吃过棱堡的大亏,郑成功收复台湾先不用说,尼布楚的上万清军也只能用饥饿和疾病来瓦解俄军,要知道当时尼布楚的守军不过只是几百半兵半商的老毛子而已。

而元江的城防改造,则是在朱永兴画出图纸后,那嵩和吴子圣等人因地制宜,使用土木进行堆砌夯造,使城墙多出了无数锯齿形的突出部。

朱永兴站在锯齿形的突出部上面,扶着垛堞走了一圈,又伸出拇指,测量了一下和邻近突出部的距离。嗯,不到百米,在火枪的射程之内。由于时间紧,尽管那嵩召集了数万民众参与修建,但锯齿形突出部依然修得不够大,不够长。换而言之,能在上面的防守兵力不会太多多,侧射的火力也就不够猛烈。

但这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朱永兴自然不能苛责,甚至对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感到了惊讶。

“元江军民能众志成城,皆是那总督平日爱民恤民之功。一声令下,应者云集,令吾感佩。”朱永兴望着远处依旧在辛苦劳作的百姓,对那嵩赞赏有加。

“殿下谬赞了,下官实不敢当。”那嵩心中高兴,直觉得这钱财和精力付出得值,脸上却还故作矜持,躬身谦谢。

朱永兴微微一笑,迈步走回城墙,手指城门之内说道:“那里修得也好,虽简陋却实用。”

在安沛时,朱永兴曾用过此招,在城门内用砖石木料围出一块区域,起到类似瓮城的作用。诱敌入城后,四下齐射,可尽歼敌军。而元江则更为完善,是用土坯和砖石垒起的。

“此乃殿下巧思,下官在安沛观战时所学。”那嵩谦逊,同时也恭维了朱永兴。

朱永兴又把目光转向了城墙内的木制架子上,共有两层,铺着木板,人可在上行走。

“那里已经掏出了射击孔。”吴子圣贴近解释道:“平时堵住,战时掏出。与城墙上的防守相配合,便如殿下所说的立体火力。”

朱永兴抿嘴微笑,元江城防让他放心,再加上城外的数道战壕,足以给清军好好地上一课了。

“如有时间,城东北还要加固。”朱永兴觉得可以稍加提点一下,因为历史上清军的主攻方向便是那里,“还要防备红夷大炮的轰击。嗯,这个任务也可以交给袭扰部队,让他们尽量在路上寻机毁炮。”

“殿下放心,若清军用红夷大炮轰击,我军可在城头铺草袋棉被,以作抵挡。”吴子圣显然有所准备,很有信心地回答道。

“陈国公及诸位将领战阵经验丰富,各种准备极尽周全,元江可无忧矣。”朱永兴由衷地表示赞赏,在那嵩等人的陪同下,沿着城墙继续巡视。

边走边指指点点,众将不断地介绍着元江的城防,朱永兴含笑颌首,表示十分满意。

“战事一起,城中及四郊百姓便疏散转移吧!石屏至元江的村寨民众也要劝其避乱,以收坚壁清野之效。另外便是要注意保密,作战计划不可轻与他人知晓。大竹菁之伏便是——”朱永兴本来是随口叮嘱着,但却蓦然停下脚步,脑中闪过一个名字,脸色立时变得凝重起来。

第十九章景东会师

想起来了,朱永兴终于想起历史上是哪个土官告密,引导清军绕行别道,避开了大竹菁的伏击。这是个隐患,但因其罪未显,现在除之却多有不便。

“殿下——”那嵩见朱永兴脸色变幻不定,久久不言,不免心中奇怪,轻声唤道。

哦,朱永兴下意识地应了一声,神智慢慢回复,心中有了个模糊的定计,不禁狡黠地一笑。他摆手挥退了无关人等,只和那嵩、吴子圣等人聚在一个锯齿部的突出上,低声商议了起来。

土官龙世荣吗,殿下昨日并未见到啊!而且,沐天波随永历入缅前,认为前途不测,而先人宗祀不可不继,便把其两个儿子分赘各土司。其长子沐忠显便娶了土官龙世荣的三女儿,入赘龙家。次子沐志亮入赘的那家,是自己的女婿。难道岳父会出卖女婿,反而投靠清军?

那嵩心中陡然腾起了惊涛骇浪,看向朱永兴的眼神都有了变化。是与不是,岷殿下此计可行,既能试出龙世荣之心,又可能给予清军打击,依照而行,并无什么损失,倒是大有益处。

计议已毕,朱永兴觉得心情大畅,隐忧原是如此,一朝解除,脸上立刻露出了轻松的神态。

那嵩偷偷给陈国公吴子圣使了个眼色,落后了几步,待吴子圣凑近,低低的声音问道:“国公,殿下果有通神预卜之能乎?这龙世荣乃是黔国公长子之岳丈,殿下亦未曾见到,怎知其有投清之意?”

陈国公吴子圣微微皱了皱眉,低声说道:“殿下不轻言,但言之必中。他说清军由东北而来,便多半如此;他说龙世荣要投清。咱们便小心提防。至于通神预卜,此万不可对外宣之。只须记得,神授天眷,不是虚言。”

那嵩沉吟了一下,连连点头,拱手道:“受教了。受教了,多谢国公。”

……………

来的时候大张旗鼓,走的时候静静悄悄。朱永兴觉得元江已无疏漏可补,胜算颇大,便在黄昏时分偷偷出城上船,沿江缓进,向滇中行去。

水路虽好,但却难保万一。所以,在联络通讯方面。朱永兴授意建立了两个途径,一是元江水道;一是陆路快马,也就是他当初率军由腾冲至安南所走的道路。

既然是要三军联动,协同作战,互相之间的联络通讯自然非常重要。为此,朱永兴还让那嵩、吴子圣等人预备一套应急之法,即狼烟或烽火,以免元江万一被围时。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雨季结束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这从元江的水势便能看得出来。尽管江水在逐渐变浅。但明军所乘坐的船只都不是什么大船,有从安南抢来的,有从元江借来的,还有一部分新造的,在江水中航行,还是绰绰有余。

三日后。船队在西舍与李晋王派来的部队会合,此地已经是景东辖境,水上航程已经走完了大半。

在景东,将要汇集的兵力有晋王李定国所部一万三千余人,朱永兴率领的安南明军七千余人。各土司的助战土兵五千余人,再加预计征召随军的辅兵四万多人,总兵力将近七万。

对于辅兵,朱永兴一直有着相当矛盾的心理,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因为当时战兵与辅兵的比例实在令他难以忍受,一比一,或一比二,甚至一比三都属相当正常,也就是说,粮草物资在路上就将被辅兵吃掉大半。

正因为如此,虽然朱永兴很想直接北上,过南涧直取大理,将清军三江以内的防御线拦腰斩断。但是,一来明军兵力并不是特别的充足,中间突破便可能遭到永昌和姚安、楚雄的东西夹击;第二便是路途远,大军携带的辎重,以及大量的辅兵消耗,让朱永兴感到无奈。

所以,参谋部最后制定的计划是先取永昌,再由西向东逐个攻取。而朱永兴与晋王李定国在景东会面,寒喧过后,便立刻提出了想好的改革后勤,减少辅兵的方案。

“晋王,吾拟按一比一的战兵、辅兵比例配置军队。新兵和助战土兵都暂时算辅兵,我军便有战兵一万六千,辅兵九千,再征召七八千的辅兵即可。”朱永兴够狠,一刀下去便把人数削减了三万多,“骑兵只要两千,保留三千匹的马,剩下牲口的都用来驮带辎重。对了,书信中要多多地征集大小车辆,不知现在有多少了。”

“殿下勿急。”李定国笑着点了点头,吩咐人奉上香茶,说道:“书信中所说不详,征召四万辅兵只是虚数,有湅沧江水运、暹罗船只相助,两万辅兵足矣,倒也不必把战兵归至辅兵,把骑兵变为步兵。”

“那我军能日行几里?”朱永兴对这个数字也不满意,缓了口气,接着问道。

“每日当以二十里为准。”李晋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一舍三十里,已经算是标准的行军速度,这二十里嘛,光行军的时间就差不多要一个月了!

朱永兴觉得速度还应该再加快一些,每天四十里是他希望达到的目标,照他的想法,这是可以实现的目标。普通战兵全部披挂后,加上武器等物,负重应该在三十公斤上下,一比一的辅兵则可以把负重降低一半。再者,还有马匹车辆,水运船只,一天至少要达到三十里才行。

“时间上有些来不及。”朱永兴很执拗地坚持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