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204章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204章

小说: 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谭。袁谭对此自然非常高兴,至于郭图,死都死了,厚葬便是。
    “据说刘荆州受益州牧刘璋所请,领兵往益州相助,欲击汉中。因此曹操才会趁机南下,然则既已拔除叶城,为何却就此收兵?莫非刘荆州已领兵返回?”刘备心中疑惑不解,自然要找沮授商议。他还未将此事告知袁谭,但想来袁谭也多半已经知晓。对于刘备来说,这个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会对自己造成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应对,都是现在要弄清楚的。
    沮授捋着胡须,思忖良久,才对刘备说道:“主公觉得,刘荆州此去益州,可是真心要助刘璋否?”
    听他这么一问刘备便有些回过味来,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摇头道:“据闻刘荆州所领人马不过万余,想来当不会另有所图吧?”
    “主公乃仁厚长者,自然会如此想。”沮授叹了口气,对刘备说道:“汉中与益州相争已久,是非曲直先抛开不谈,且说汉中与益州相比,孰强孰弱?”
    不待刘备回答,沮授又接着说道:“汉中虽地势险要,但利在固守,为何却屡次侵入益州?刘璋虽弱,益州却富庶非常,足以养兵。其地千里,岂是汉中所能吞并的?即便益州屡次战败,也不应请荆州军相助,但现在刘荆州却从容入蜀,内中情由某虽不知,但必然是有人因势利导,才会有荆州军入蜀之事。”
    听到这里,刘备也点头道:“想来刘荆州有吞并西川之意,同时益州之内,也有人暗中相助。”
    “正是如此,否则刘璋又怎会请荆州军相助?虽不知刘荆州会如何动手,但想来很快便会有消息传来。若是所料不差,此时刘琮已夺取了成都,如此一来,曹军攻下叶城却收兵返回,便也说得通了。”沮授沉吟道:“想来曹军返回许都,下一步就当要北上了。”
    这个问题也是刘备最为担心的,闻言沉默片刻,对沮授说道:“既如此,吾将如何应对?”
    现在刘备虽然攻占了邺城,可袁谭领兵而来,使得当下的形势变得愈发复杂。在袁尚、袁熙还有很强的实力的当下,即便合刘备与袁谭之力,要想将其消灭恐怕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到的。若是再加上曹操领兵北上,那么刘备和袁谭便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之下,这种时候刘备和袁谭唯有相互扶持,才可能与之抗衡。
    然而刘备好不容易拿下邺城,就这么拱手让出去,他又岂能甘心?对于袁谭来说,让他放弃邺城也是不可能的,毕竟邺城有着很重要的代表意义,袁谭要想在与袁尚和袁熙的争夺战中名正言顺,就必须将邺城牢牢控制在手中。
    之前沮授曾说过要刘备“据坚城以修军资”,若是没有邺城,拿什么来养兵?那什么来积蓄粮草,治理甲兵?
    难道还要全军移驻黎阳去吗?那岂不是成了袁谭的藩篱,对于刘备来说,这也是绝不可行的。
    既要挡住曹军北上,又要伺机消灭袁尚和袁熙,甚至瞅准机会灭掉袁谭,最终据有冀、并、青、幽。这个目标现在看来,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主公,如今之计,唯有借势了!”沮授思虑良久之后,抬起头对刘备缓缓说道。
    
   

第372章 步步相让好处多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借势?”刘备心中一动,目光中有些恍然。是啊,自己可不是曹操唯一的敌人。然而想到刘琮之前对自己的种种防范,刘备又有些拿不准了。如果不是刘琮,自己也不会辗转走到今天这一步,期间或暗斗或结盟,虽然是形势使然,但未尝不是刘琮刻意的打压和利用。
    这样的盟友,真的能够从中借到势吗?
    不过再转念一想,刘备又觉得未尝不可。就当下的形势而言,自己的确需要刘琮的帮助,但反过来说,难道刘琮就不需要自己在北方立足,然后与曹操长久的相持下去吗?
    若非如此,刘琮又怎么会那么好心,指点自己来投袁绍?又或者他早就清楚,只要袁绍一死,则袁谭、袁尚兄弟必然反目,而自己则有机会乘势而起?如果真是这样,那刘琮的算计实在太过深远了……
    见刘备有些怔忡,沮授便沉默不语。
    直到刘备缓缓点头,对沮授问道:“如何借势?”其实刘备心中也有了些想法,不过沮授既然如此说,想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又岂能不问?
    沮授捋着胡须侃侃而谈:“曹操所忌者,唯主公与刘荆州尔!今主公与荆州结盟,曹操势必不愿主公得冀、并等地,以免落入腹背受敌之境况。而刘荆州虽然仍在益州,但叶城虽失,宛城却在。故此曹操收兵折返,意图先平定北方,如此一来,刘荆州又怎会坐视不理?再则袁尚经此一败,必然会与袁熙合兵,彼时青州又将如何?”
    “军师是说,吾与荆州抗曹,而由青州灭尚、熙?”刘备心中一动,这倒是他方才所未曾想到的。这样的话袁谭想必会同意,甚至极力赞成,而自己只需借助刘琮之势,与曹操相持于黎阳,由得他们兄弟相残便是。
    大概的战略定下来之后,便是如何行事了。在沮授的建议下,刘备与他一起求见袁谭,将曹操攻克叶城率兵返回许都之事,原原本本的告知了袁谭。
    袁谭本还沉浸在打跑了袁尚,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夺了邺城的喜悦之中,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及至刘备分析了曹操很可能会领兵北上之后,他才大惊失色,对刘备说道:“既如此,该当如何?还请玄德公教我!”
    此时在他眼中,刘备可谓怎么看怎么顺眼,若不是辛评一再强调是自己借兵给刘备,他都几乎要把刘备当成大恩人来看待了。
    刘备大义凛然的说道:“曹贼北上,备岂能旁观?青州但请放心,备数日之后便领兵往黎阳而去,必将来犯之敌阻于城下!只是……”说到此处刘备仿佛很是犹豫,抚着胡须皱眉不语。
    袁谭见状,心中焦急,连声对刘备问道:“公有何言,但讲无妨!”
    “唉!汝兄弟相争,手足相残,才会被曹操觊觎,若是青州能以大局为重,忍让一时……”刘备见袁谭的脸色逐渐阴冷下来,心中暗自冷笑,面上却仍旧说道:“如今备虽有心与曹操相抗,奈何兵微将寡,相持日久,恐难将曹军抵挡住。彼时曹军北上,将军何以自处?不若暂时摒弃前嫌,与袁尚联合,共抗曹操!”
    他这番话自然是以退为进,袁谭听了却怒火中烧,瞪着刘备厉声道:“豫州何出此言?难道怕了那曹操不成?若是觉得兵少,再借与豫州一万人马,总当足用了!奈何却要去袁尚合兵?不可,此事断然不可!”
    情急之下,玄德公也不喊了,又变成豫州了……
    见袁谭上钩,刘备隐蔽的与沮授对视一眼,扭头对袁谭说道:“曹操势大,非如此不可啊。”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袁谭很是不甘心的对刘备问道。他觉得袁尚丢了邺城,部下也损失惨重,正该一鼓作气将其消灭,现在说什么摒弃前嫌,岂不是放虎归山留后患吗?虽然在他看来,袁尚还算不上什么老虎。不过高干等将领却不可不防。
    刘备微微一笑,他当然不会真的逼着袁谭与袁尚讲和,稍一沉吟后,刘备说道:“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
    他这吞吞吐吐的模样让袁谭几欲发狂,强忍着烦躁问道:“只是如何,快快道来!”
    “若要与曹操相抗,又不与袁尚等联合,就必须迅速消灭其势力,以免将来被曹操所利用。”刘备仿佛很不情愿似的说道:“然则备要全力对抗曹操,讨伐袁尚之事,唯有将军亲力亲为了。”
    袁谭听了忙道:“这正是谭分内之事,玄德公还有何顾忌?”
    “唉,实不相瞒,此次攻城虽有吕旷吕将军相助,但我军伤亡甚多,军械粮草、铠甲斗具损失颇大。”刘备说道:“还望将军从府库中拨付些……”
    这个情况袁谭刚到邺城刘备就曾说过,本来按照袁谭的打算,也是要拨付给刘备的,可却被辛评以各种理由拒绝。也就是这会儿辛评不在将军府中,要不然还会跳出来大唱反调呢。在辛评看来,刘备攻入城中之后,还不知道暗中藏匿了多少呢,何必给他?
    “这……”想到辛评曾经说过的话,袁谭有些犹豫。当初刘备刚到青州时,他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收拢刘备为其所用,不吝财物,甚至划分出几个县城给刘备用以养兵,可现在袁尚都被打跑了,邺城也落入自己手中,袁谭便觉得刘备的价值变小了。若是没有刘备,自己也完全能够战胜袁尚的吧?
    然而想到曹操很可能会率兵北上,袁谭又觉得不给刘备些好处,是断然不行的。于是他假意思考了一下,便点头道:“这倒是应该的。”
    若不是刘备主动说要领兵去黎阳屯驻,袁谭也不会答应的这么爽快。只是他却没有想到,刘备紧跟着又提出,邺城之战收编的袁尚所部,也要带往黎阳。
    反正已经开了个口子,更何况那些降将未必会对自己忠心,若真是带着他们去讨伐袁尚,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事,袁谭想了想之后,便也答应下来。
    于是乎这一步步的想让,看似合情合理,却不知不觉使得刘备获得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与这些好处相比,让出邺城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第373章 用人不疑任太守
    益州的形势虽然看上去大体平定,但是刘琮知道,这只是表象而已。自己若是想要加强对益州的统治,势必会触动到很多人的利益,由此而产生反对也将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不过这种反抗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之中,否则影响太大的话,刘琮也绝不会像刘璋那样优柔寡断,甚至被部下所左右。
    成都之战可以说打出了荆州军的威风,无论是之前在城外的阵地交锋,还是后来毕其功于一役的夜袭攻城,无不让参与此战的益州将士大受震撼,想必短时间之内,他们绝不会再起异心。更何况以刘琮的手段,也不可能让益州军成为**于自己掌控之外的军事力量。
    但是刘琮也很清楚,仅仅依靠强权来治理益州是不行的,要想让益州成为自己稳固的大后方,就必须在获得世家大族的基础上,将益州各阶层都与自己捆绑在一起。换句话说,就是要让益州军民自发的成为自己的支持者。
    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就是刘琮现在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以黄权为首的世家大族至少在表面上臣服了,然而寒门和豪强呢?他们与大族之间的对立有着很深的根源,而最主要的,就是官吏的选拔任用始终控制在门阀手中。或许有那么几个寒门精英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门阀的认可从而担任官职,但总体而言,这种选拔制度封死了寒门和豪强的仕进之途。
    刘焉出身于世家,却选择了流民所组成的东州兵做为他最大的依仗,固然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东州兵的首领也始终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庞羲等人所担任。但是客观来看,东州兵中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卒,对于益州既无归属感,又非常桀骜难驯,所以才会在刘焉这个强势主公病死之后,使得他们与益州大族的矛盾公开化、激烈化。最终导致了另一个“托孤重臣”赵韪的叛乱。
    如果刘琮不能从此事中吸取教训,将一盘散沙的益州凝聚成一股绳,那么将来必然会重蹈覆辙,这一点在原来的历史上,也同样成为刘备的难题。当然现在的刘琮与原本历史中的刘备不同,强大的军力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心怀异心之人不敢轻动,而且刘琮此时占据益州,也比刘璋经营多年后刘备才入西川要好的多。
    一场秋雨一场寒,更何况是连续数十日的绵绵秋雨?这一日虽然雨散云收,但枯黄的落叶,泥泞的地面,还是让人感到秋意萧瑟。若是在这院中独行,或许还会生出些悲秋之意。不过此时刘琮背负双手,正与贾诩和法正二人在院中漫步。
    “过几日刘季玉便要携家眷往武陵而去,我的意思是派霍峻领兵护送,先往江州,然后自江州走水路。”刘琮抬眼看了看碧空如洗的天空,连日来的烦闷似乎顿时消散了不少。
    贾诩闻言微微颔首,他这些日子倒是难得的长了几斤肉,脸庞也不似往日那么干瘦了,只是胡须却愈见稀疏,唯有那双三角眼依旧精光闪烁。
    “往江州?或许有些不妥吧?”法正却迟疑道:“严将军虽表归顺,但若是诈降,彼时劫了刘璋,恐怕……”
    他这个担心也不无道理,不过刘琮却摇头道:“这却不必担心,严将军即便不曾真心归降,也绝不会将刘璋限于危险之中。”
    刘琮如此一说,法正也便明白了,不过法正还是有些好奇,为何刘琮会如此笃定?按说之前刘琮也一直未曾与严颜接触过,怎么看起来仿佛很是了解严颜一般?他哪儿知道,对于这些人物刘琮早已“神交已久”?即便是他本人也是如此……
    将刘璋迁往荆州安置,是为了消除刘璋在益州本就不多的影响力,至于赶尽杀绝的方式,反倒会引起强烈的不满和反抗,对于刘琮的声望也是个很大的打击,所以活着的刘璋反而没有什么威胁。至于刘璋本人,必然也不会有什么东山再起的野望,对他来说,这样的结局也算不错了。
    不过刘璋可以如此安排,但领兵驻守巴西的庞羲却不能用同样的手段。刘琮深吸了一口带着凉意的湿润空气,沉声说道:“东州兵必须有所改变,各郡太守亦当调整,我想巴西太守庞羲也不应例外,或许可以升其为征南将军府议郎,不知军师以为如何?”
    贾诩稍一思忖,眉头微蹙,回道:“大将军就不怕庞羲不来么?”
    征南将军府并不是地名,而是总览荆、益、扬、交四州的军事统帅机构,有时在公文中也被称为幕府,而府中议郎之职,看起来名位较高,又是参与军事的中枢之职,但和手握实权的太守相比,两者的差别就太大了。
    刘琮还真不怕庞羲不来。他相信,即便庞羲之前有种种疑虑或者冲动,最后还是向自己投降,说明这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在刘琮看来庞羲是一个眼光很毒辣的投机分子,纵观其过往,先是侍中马宇与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刘焉的长子)等人结谋,想让马腾来攻袭长安,自己做为内应,再锄掉李傕等人。
    马腾、韩遂一拍即合,借着马宇等人所召,来攻长安。不料马宇等人所谋划的事情泄露,马宇他们只好出逃到槐里。马腾、韩遂退回了凉州,而樊稠转攻槐里,把马宇等人全杀了。在这个过程中,庞羲谨慎的置身事外,结果果真兵败。
    接着庞羲知道自己身为汉臣,又非曹操亲信,加之又是曹操打压的世家大族一员,前途黯淡,于是花钱营救了刘焉的子孙,举家迁往益州投奔刘焉,凭借旧时交情与营救之恩顺利成为刘焉帐下重臣,且成为刘焉集团东州士族集团的领袖之一;之后刘焉壮志未酬身先死,为了保护自己和东州士人的利益,又力挺生性暗弱又是自己姻亲的刘璋,成为拥立功臣,一举成为益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拥兵一方。
    后来天下形势日趋变化,刘璋既非明主,庞羲又阴怀异志,想坐收渔翁之利,最终还是失败;直到自己率军入蜀,攻占了成都,他自知大势已去,便毫不抵抗的投降了自己。
    而且纵观庞羲抵御张鲁的事迹,可谓屡战屡败,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可能说明庞羲此人虽在才学上有所名气,但对于军事方面其实一窍不通,再看风评及掌握的情况,其治下巴西一地可谓祸乱丛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